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孔洗胃管的制作方法

2022-11-29 19: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洗胃管。


背景技术:

2.洗胃是指将一定成分液体经由洗胃管灌入患者胃腔内,混合胃内容物后再抽出,洗胃不仅具有解毒与减轻胃黏膜水肿的功效,同时,在接受部分手术与部分检查前,也需为患者进行洗胃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目前,由于现有洗胃管的管头端只开设有两个通孔,且通孔为孔径较小的圆形,从而导致医护人员将洗胃管置入患者胃中对患者进行洗胃操作时,患者的呕吐物或掺杂的一些隔夜宿食很容易对洗胃管的通孔处造成堵塞,一旦堵塞现象发生,那么医护人员则需立即将洗胃管拔除,并对其进行清理后再重新置入患者胃中,只是这样一来,不仅易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同时,还会耽误抢救时间,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孔洗胃管,通过本实用新型开设有多个通孔,且通孔一与通孔二的形状皆为长方形,而通孔三的形状则为椭圆形,可便于既能够增大管头端的开口面积,方便液体灌入与抽出,同时,还具有避免患者胃内的隔夜宿食易对通孔造成堵塞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孔洗胃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上开设有通孔一、通孔二与通孔三,且通孔一与通孔二皆为长方形,而通孔三则为椭圆形,所述管体上安设有接头与流量调节器,所述接头上盖设有塞盖,所述流量调节器上安设有滚轮,所述管体上印设有刻度线。
5.其中,所述管体的左端为管头端,而管体的右端则为管尾端,且接头左端与管尾端为固定连接;通过接头的设立,可便于当管头端置入患者体内时,只需打开塞盖,即可将接头与灌液装置或抽液装置的接头端相连接。
6.其中,所述管体左端为封闭的半球状;通过管体左端为封闭的半球状,可便于当管头端进入至患者胃内后,管体左端不会对患者胃粘膜或胃肠壁造成划伤。
7.其中,所述通孔一、通孔二与通孔三的数量皆为两个,两个通孔一前后交错开设在管体管头端的正端与后端中部位置,而两个通孔二对应两个通孔一开设在管体管头端的正端与后端中部位置,两个通孔三则分别开设在通孔一与通孔二右侧的管体上端与下端;通过通孔一、通孔二与通孔三的数量皆为两个,且通孔一与通孔二的形状皆为长方形,而通孔三的形状则为椭圆形,可便于多个通孔与通孔形状的设计既能够增大管头端的开口面积,方便液体灌入与抽出,提高洗胃效率,同时,还能够避免患者胃内的隔夜宿食易对通孔造成堵塞,影响洗胃操作的顺利进行。
8.其中,所述流量调节器设立于管体的外端,且流量调节器与管体为套设连接;通过流量调节器的设立,可便于只需滚动流量调节器正端中部所安设的滚轮,即可对管体的内部腔道进行压迫或释放,由此以便控制液体在内部腔道中的流速。
9.其中,所述刻度线横向印设在管体的上端;通过刻度线的设立,可便于方便医护人员对管体的置管深度进行观看。
10.其中,所述通孔一与通孔二的外端边缘处皆为外弧状;通过通孔一与通孔二的外端边缘处皆为外弧状,可便于通孔一与通孔二在抽吸液体时,不易吸附患者的胃肠壁。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开设有多个通孔,且通孔一与通孔二的形状皆为长方形,而通孔三的形状则为椭圆形,可便于多个通孔与通孔形状的设计既能够增大管头端的开口面积,方便液体灌入与抽出,提高洗胃效率,同时,还能够避免患者胃内的隔夜宿食易对通孔造成堵塞,且一旦堵塞现象发生,那么医护人员则需立即将管体拔除,并对其进行清理后再重新置入患者胃中,只是这样一来,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同时,还会耽误抢救时间,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通过通孔一与通孔二的外端边缘处皆为外弧状,可便于通孔一与通孔二在抽吸液体时,不易吸附患者的胃肠壁,通过管体左端为封闭的半球状,可便于当管头端进入至患者胃内后,管体左端不会对患者胃粘膜或胃肠壁造成划伤。
12.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头侧端细节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头侧端剖视图;
17.图中:1、管体;2、通孔一;3、通孔二;4、通孔三;5、接头;6、流量调节器;7、塞盖;8、滚轮;9、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18.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孔洗胃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上开设有通孔一2、通孔二3与通孔三4,且通孔一2与通孔二3皆为长方形,而通孔三4则为椭圆形,所述管体1上安设有接头5与流量调节器6,所述接头5上盖设有塞盖7,所述流量调节器6上安设有滚轮8,所述管体1上印设有刻度线9。
19.所述管体1的左端为管头端,而管体1的右端则为管尾端,且接头5左端与管尾端为固定连接;通过接头5的设立,可便于当管头端置入患者体内时,只需打开塞盖7,即可将接头5与灌液装置或抽液装置的接头端相连接。
20.所述管体1左端为封闭的半球状;通过管体1左端为封闭的半球状,可便于当管头端进入至患者胃内后,管体1左端不会对患者胃粘膜或胃肠壁造成划伤。
21.所述通孔一2、通孔二3与通孔三4的数量皆为两个,两个通孔一2前后交错开设在管体1管头端的正端与后端中部位置,而两个通孔二3对应两个通孔一2开设在管体1管头端的正端与后端中部位置,两个通孔三4则分别开设在通孔一2与通孔二3右侧的管体1上端与下端;通过通孔一2、通孔二3与通孔三4的数量皆为两个,且通孔一2与通孔二3的形状皆为长方形,而通孔三4的形状则为椭圆形,可便于多个通孔与通孔形状的设计既能够增大管头端的开口面积,方便液体灌入与抽出,提高洗胃效率,同时,还能够避免患者胃内的隔夜宿
食易对通孔造成堵塞,影响洗胃操作的顺利进行。
22.所述流量调节器6设立于管体1的外端,且流量调节器6与管体1为套设连接;通过流量调节器6的设立,可便于只需滚动流量调节器6正端中部所安设的滚轮8,即可对管体1的内部腔道进行压迫或释放,由此以便控制液体在内部腔道中的流速。
23.所述刻度线9横向印设在管体1的上端;通过刻度线9的设立,可便于方便医护人员对管体1的置管深度进行观看。
24.所述通孔一2与通孔二3的外端边缘处皆为外弧状;通过通孔一2与通孔二3的外端边缘处皆为外弧状,可便于通孔一2与通孔二3在抽吸液体时,不易吸附患者的胃肠壁。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接头5的设立,可便于当管头端置入患者体内时,只需打开塞盖7,即可将接头5与灌液装置或抽液装置的接头端相连接,通过管体1左端为封闭的半球状,可便于当管头端进入至患者胃内后,管体1左端不会对患者胃粘膜或胃肠壁造成划伤,通过通孔一2、通孔二3与通孔三4的数量皆为两个,且通孔一2与通孔二3的形状皆为长方形,而通孔三4的形状则为椭圆形,可便于多个通孔与通孔形状的设计既能够增大管头端的开口面积,方便液体灌入与抽出,提高洗胃效率,同时,还能够避免患者胃内的隔夜宿食易对通孔造成堵塞,影响洗胃操作的顺利进行,通过流量调节器6的设立,可便于只需滚动流量调节器6正端中部所安设的滚轮8,即可对管体1的内部腔道进行压迫或释放,由此以便控制液体在内部腔道中的流速,通过刻度线9的设立,可便于方便医护人员对管体1的置管深度进行观看,通过通孔一2与通孔二3的外端边缘处皆为外弧状,可便于通孔一2与通孔二3在抽吸液体时,不易吸附患者的胃肠壁。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