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野外自我救治用皮内卧针及卧针包的制作方法

2022-11-29 19:41: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野外自我救治用皮内卧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卧针本体(1),所述卧针本体(1)远离针尖(11)的一端设置有曲颈(12),所述曲颈(12)后部延伸有与所述卧针本体(1)平行布置的针体二段(13),所述针体二段(13)长度小于所述卧针本体(1)长度;以及针柄(2),所述针柄(2)与所述针体二段(13)末端连接,其为向所述针体二段(13)一侧凸出的单翼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自我救治用皮内卧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颈(12)与所述针柄(2)之间裸露有1mm长的针体二段(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外自我救治用皮内卧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卧针本体(1)与所述针体二段(13)之间的平行距离h为0.5-0.7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野外自我救治用皮内卧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卧针本体(1)与所述曲颈(12)之间形成有夹角α,所述曲颈(12)两端与所述卧针本体(1)、所述针体二段(13)均圆滑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野外自我救治用皮内卧针,其特征在于,所述α为25
°‑
35
°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野外自我救治用皮内卧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二段(13)末端具有一处向外与所述针柄(2)连接的压扁片(14)。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野外自我救治用皮内卧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2)材料采用pvc塑胶,与金属的所述针体二段(13)热熔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野外自我救治用皮内卧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2)向外凸出方向与所述针体二段(13)长度方向相垂直,且其操作顶面为粗糙面,底面附着一层柔性材料层。9.一种野外自我救治用皮内卧针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装本体(3),所述包装本体(3)内部形成两个分隔的放置腔(31),一个放置腔(31)内放置有两片消毒棉片(4),另一个放置腔(31)内放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野外自我救治用皮内卧针;所述包装本体(3)顶部具有可拆开的封口(32)。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野外自我救治用皮内卧针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针套(5),所述针套(5)正面具有可撕开的外膜(6),所述卧针通过所述外膜(6)固定在所述针套(5)上,其针尖(11)上套设有保护套(7),所述针套(5)背面为固定卧针的防水胶布层(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外自我救治用皮内卧针及卧针包,卧针包括卧针本体,卧针本体远离针尖的一端设置有曲颈,曲颈后部延伸有与卧针本体平行布置的针体二段,针体二段长度小于卧针本体长度;针柄与针体二段末端连接,其为向针体二段一侧凸出的单翼柄。卧针在曲颈后留有与卧针本体平行布置的针体二段,针柄不触碰到针眼,降低了感染的风险,针柄采用单翼柄,当手指捏持针柄时,卧针本体水平面可以贴紧皮肤与皮肤平行推入皮内,入针后卧针本体与针入时的孔道恰当的吻合,降低了由于肢体剧烈运动时皮肤的收缩牵拉时对留针的抵抗,进而降低了局部摩擦频率而容易引起不适感,不易对针孔的毛细血管和针孔皮肤造成损伤,有利于针体在皮下稳定的留针治疗。稳定的留针治疗。稳定的留针治疗。


技术研发人员:于全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于全义
技术研发日:2022.01.24
技术公布日:2022/11/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