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工程勘察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29 19:39: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勘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程勘察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工程勘察包括对岩土的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若勘察工作不到位,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将揭露出来,即使上部构造的设计、施工达到了优质也不免会遭受破坏。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工程活动都会给地质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反之不同的地质条件又会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同的效应。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主要是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地质问题,对建筑地区做出工程地质评价。岩体在其形成和存在的整个地质历史过程中,经受了各种复杂的地质作用,因而有着复杂的结构和地应力场环境,开挖边坡或其上自然山坡时,可能形成落石、崩塌、滑坡等,导致工程中断,还会对工作人员造成生命危险。
3.目前,现有的支撑装置,便于携带的支撑装置,底部的支撑脚与地面接触的一端为固定的形状,且不便于调节,当地面凹凸不平时,装置与地面接触的面如果为平面时,易导致支撑不稳定,并且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工程进度,适用场景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程勘察用支撑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工程勘察用支撑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主体的底部至少设置有三组所述支撑组件,三组所述支撑组件以所述主体的中心为轴心呈圆环阵列分布;
7.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可伸缩的支撑腿和连接座,所述支撑腿的一端与所述主体的底部铰接,所述支撑腿的另一端的截面呈椎体设置,所述支撑腿呈椎体设置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支撑腿的外部,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与地面接触,所述连接座与地面接触的一端设置有防滑纹理;
8.所述主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剪式升降机构。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包括套筒和底座,所述套筒为中部开设有空腔的筒状结构,所述底座为板状结构,所述套筒的一端通过连接轴和支撑架与所述底座的顶部铰接,所述套筒可转动。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呈椎体设置的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腿上的通孔的轴线与所述支撑腿的轴线垂直,所述套筒的侧壁也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腿的通孔与所述套筒上的通孔的孔径相同。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的通孔与所述套筒上的通孔之间适配穿设有同一个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上适配设置有紧固螺母。
12.进一步的,所述剪式升降机构包括承载平台、固定快、滑杆、滑块和连接杆,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纵向分布且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的结构相同。
13.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平台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凹槽的内壁之间水平设置有所述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的内壁和所述固定框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外部套设有所述滑块,所述滑块可沿所述滑杆滑动。
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台内的滑块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台内的固定块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台内的固定快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台内的滑块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部通过同一个连接轴铰接。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台的凹槽内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沿着所述滑杆滑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通过在主体的底部设置支撑组件用于对主体形成稳定的支撑,使得主体及其顶部的结构保持在水平的面上,在伸缩支撑腿的底部可拆卸的设置连接座,可以适配高低不平的地面使用,当地面为较为平坦的地面或地面的土质较软时,为了增加装置与地面之间摩擦力,可将连接座与支撑腿连接,此时通过连接座与地面接触,提高了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当地面凹凸不平或地面的土质较硬时将连接座拆除,此时支撑腿设置有椎体的一端的椎尖可插入地面,从而形成稳定的支撑,进一步的保证主体顶部设置的剪式升降机构的平稳,从而通过剪式升降机构对被支撑的物体提供稳定的支撑。
附图说明
18.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示意图;
20.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剪式升降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逆时针”、“顺时针”“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实施例:
25.一种工程勘察用支撑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2,主体1的底部至少设置有三组支撑组件2,三组支撑组件2以主体1的中心为轴心呈圆环阵列分布;
26.如图1-2所示,具体实施时,主体1为平台结构,主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剪式升降机构3,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优选的,支撑组件2设置有三组,三组支撑组件2均匀间隔的呈环形阵列分布,三组支撑组件2对主体1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支撑,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支撑组件2包括可伸缩的支撑腿21和连接座22,支撑腿21的一端与主体1的底部铰接,支撑腿21的另一端的截面呈椎体设置,支撑腿21呈椎体设置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连接座22,连接座22的一端套设于支撑腿21的外部,连接座22的另一端与地面接触,连接座22与地面接触的一端设置有防滑纹理,当使用场景为较为平坦的地面时,为了保证支撑装置的稳定性,在支撑腿21的底部套设连接座22,如图2,连接座22包括套筒221和底座222,套筒221为中部开设有空腔的筒状结构,底座222为板状结构,套筒221的一端通过连接轴和支撑架与底座222的顶部铰接,套筒221可转动,便于在使用使适当的调整角度。
27.如图1-2所示,具体实施时,支撑腿21呈椎体设置的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支撑腿21上的通孔的轴线与支撑腿21的轴线垂直,套筒221的侧壁也开设有通孔,支撑腿21的通孔与套筒221上的通孔的孔径相同,支撑腿21的通孔与套筒221上的通孔之间适配穿设有同一个限位螺栓23,限位螺栓23上适配设置有紧固螺母,在安装时,将套筒221套在支撑腿21形成有椎体的一端,此时支撑腿21侧壁的通孔与套筒的通孔连通,通过在通孔的内部插入限位螺栓23,从而是连接座22安装在支撑腿21上,三个支撑腿21上均套设有连接座22时,通过底座222与地面接触增加支撑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供稳定的支撑,当使用场景的地面为凹凸不平的土质较硬的地面时,在使用时将连接座22从支撑腿21上拆除,此时支撑腿21形成有椎体的一端插入至地面内,支撑腿21的长度可以伸缩,通过支撑腿21的伸缩使得主体1保证平稳。
28.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支撑的能力,在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剪式升降机构3,通过剪式升降机构3的纵向调整,便于适配不同的使用场景,剪式升降机构3包括承载平台31、固定快32、滑杆33、滑块34和连接杆35,主体1上设置有两个承载平台31,承载平台31包括第一平台311和第二平台312,第一平台311和第二平台312纵向分布且呈轴对称设置,第一平台311和第二平台312的结构相同,承载平台3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36,凹槽3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块32,固定块32与凹槽36的内壁之间水平设置有滑杆33,滑杆33的两端分别与凹槽36的内壁和固定框32固定连接,滑杆33的外部套设有滑块34,滑块34可沿滑杆33滑动,连接杆35包括第一连接杆351和第二连接杆352,第一连接杆351的一端与第一平台311内的滑块铰接,第一连接杆351的另一端与第二平台312内的固定块铰接,第二连接杆351的一端与第一平台311内的固定快铰接,第二连接杆352的另一端与第二平台312内的滑块铰接,第一连接杆351与第二连接杆352交叉设置,第一连接杆351与第二连接杆352的中部通过同一个连接轴铰接,第一平台311的凹槽36内设置有液压伸缩杆37,液压伸缩杆37用于驱动滑块34沿着滑杆33滑动;
29.如图1-3所示,具体实施时,当主体1通过底部的支撑组件2调整为为平稳的水平面时,通过控制液压伸缩杆37控制第一平台311内部的滑块34沿着滑杆33位移,通过第一平台311内的滑块34的位移,使得与其连接的第一连接杆351位移,通过第一伸缩杆351和第二伸
缩杆352的位移控制第二平台312的升降高度,从而通过第二平台312对其顶部的物体进行稳定的支撑。
3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地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