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尾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08:00: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尾门结构。


背景技术:

2.本实用新型对于背景技术的描述属于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实用新型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3.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工业在新功能、造型、设计理念方面都在不断的提高和发展,对造型个性化设计越来越看重,针对于汽车的组装以及运输也越来越重视,汽车钣金后背门总成由后背门外板总成及后背门内板总成两部分组成,现总成所有零部件材质一般采用钢材且通过点焊的方式将各零部件进行连接,这就导致整个后背门总成的质量较重且不利于装配与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尾门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包装以及运输不方便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汽车尾门结构,包括内板组件,内板组件包括第一气撑杆螺母板、第一铰链螺母板、第二铰链螺母板、第二气撑杆螺母板、雨刮加强板、导正块安装板、门锁加强板以及内板本体,门锁加强板与内板本体下部中间位置焊接;雨刮加强板与内板本体铆接,雨刮加强板位于门锁加强板上方位置;气撑杆螺母板与第二气撑杆螺母板结构对称且分别与内板本体的两侧铆接;两个导正块安装板分别与内板本体的两侧铆接,导正块安装板位于气撑杆螺母板下方位置;第一铰链螺母板与第二铰链螺母板结构对称且分别与内板本体的两侧铆接,第一铰链螺母板与第二铰链螺母板均位于气撑杆螺母板上方位置。通过铆接的方式能够方便将各个零部件进行包装、运输以及装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包装以及运输不方便问题。
7.进一步的,上述第一气撑杆螺母板、第一铰链螺母板、第二铰链螺母板、第二气撑杆螺母板、雨刮加强板、导正块安装板、门锁加强板位于内板本体侧同一侧。
8.进一步的,上述还包括外板本体,外板本体焊接在内板本体远离第一气撑杆螺母板的一侧。
9.进一步的,上述外板本体的外缘包裹内板本体的外缘。
10.进一步的,上述内板本体上开设有窗口。
11.进一步的,上述内板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位于窗口的左上角,第二安装孔位于窗口的右上角,第一安装孔内穿设有第一铆钉,第二安装孔内穿设有第二铆钉,第一铆钉穿过外板本体、第一安装孔后与第一铰链螺母板连接;第二铆钉穿过外板本体、第二安装孔后与第二铰链螺母板连接。
12.进一步的,上述内板本体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第三安装孔位于窗口的左下角,第四安装孔位于窗口的右下角,第三安装孔内穿设有第三铆钉,第四安装孔内穿设有第四铆钉,第三铆钉穿过外板本体、第三安装孔后与第一气撑杆螺母板连接;第四铆钉穿过外板本体、第四安装孔后与第二气撑杆螺母板连接。
13.进一步的,上述内板本体上开设有第五安装孔,第五安装孔位于窗口下方的中部,第五安装孔内穿设有第五铆钉,第五铆钉穿过外板本体、第五安装孔后与雨刮加强板连接。
14.进一步的,上述内板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六安装孔,第六安装孔内穿设有第六铆钉,第六铆钉穿过外板本体、第六安装孔后与导正块安装板连接。
15.进一步的,上述第一铆钉、第二铆钉、第三铆钉、第四铆钉、第五铆钉第六铆钉均为平头铆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第五安装孔、第六安装孔直径均为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或等于6mm。
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包括内板组件,内板组件包括第一气撑杆螺母板、第一铰链螺母板、第二铰链螺母板、第二气撑杆螺母板、雨刮加强板、导正块安装板、门锁加强板以及内板本体,本技术门锁加强板与内板本体下部中间位置焊接;第一气撑杆螺母板、第一铰链螺母板、第二铰链螺母板、第二气撑杆螺母板、雨刮加强板、导正块安装板均与内板本体铆接。通过铆接的方式能够方便将各个零部件进行包装、运输以及装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包装以及运输不方便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尾门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内板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内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内板本体,101-第一安装孔,102-第二安装孔,103-第三安装孔,104-第四安装孔,105-第五安装孔,106-第六安装孔,2-第一气撑杆螺母板,3-第一铰链螺母板,4-第二铰链螺母板,5-第二气撑杆螺母板,6-雨刮加强板,7-导正块安装板,8-门锁加强板,9-外板本体,901-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3.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尾门结构,包括内板组件,内板组件包括第一气撑杆螺母板2、第一铰链螺母板3、第二铰链螺母板4、第二气撑杆螺母板5、雨刮加强板6、导正块安装板7、门锁加强板8以及内板本体1,现有技术中的第一气撑杆螺母板2、第一铰链螺母板3、第二铰链螺母板4、第二气撑杆螺母板5、雨刮加强板6、导正块安装板7、门锁加强板8均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内板本体1连接,本实施例中门锁加强板8与内板本体1下部中间位置焊接;第一气撑杆螺母板2、第一铰链螺母板3、第二铰链螺母板4、第二气撑杆螺母板5、雨刮加强板6、导正块安装板7均与内板本体1铆接。详细的,第一气撑杆螺母板2和第二气撑杆螺母板5用于连接汽车尾门两侧的撑杆,第一铰链螺母板3和第二铰链螺母板4用于将汽
车尾门与汽车车体进行连接,雨刮加强板6用于连接车尾雨刷器;导正块安装板7用于限位与缓冲,门锁加强板8用于连接汽车后备箱的门锁。
24.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的内板本体1以及与其装配的零部件均为钢材制作而成,并且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这就导致整个内板组件的质量较重,其质量高达9.1kg,不便于包装与运输,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气撑杆螺母板2、第一铰链螺母板3、第二铰链螺母板4、第二气撑杆螺母板5、雨刮加强板6、导正块安装板7均采用钢材制作而成,门锁加强板8和内板本体1均采用铝合金制作而成,铝合金材质密度一般为2700kg/m3,钢材密度一般为7860kg/m3,同样形状的大小零部件质量可以轻30%左右,本专利将后背门内板本体1和后背门锁加强板8更改为铝合金,材料厚度不变,质量可减少;内板本体1和后背门锁加强板8这两个零部件连接方式为点焊接;后背门内板总成的质量变为4.52kg,质量降低了4.58kg,质量降低了50%左右,减重效果明显,有利于后背门整个总成的轻量化,便于包装与运输,通过铆接的方式能够方便将各个零部件进行包装、运输以及装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包装以及运输不方便问题。
25.请参照图2、4,雨刮加强板6与内板本体1铆接,雨刮加强板6位于门锁加强板8上方位置;气撑杆螺母板与第二气撑杆螺母板5结构对称且分别与内板本体1的两侧铆接;两个导正块安装板7分别与内板本体1的两侧铆接,导正块安装板7位于气撑杆螺母板下方位置;第一铰链螺母板3与第二铰链螺母板4结构对称且分别与内板本体1的两侧铆接,第一铰链螺母板3与第二铰链螺母板4均位于气撑杆螺母板上方位置。第一气撑杆螺母板2、第一铰链螺母板3、第二铰链螺母板4、第二气撑杆螺母板5、雨刮加强板6、导正块安装板7、门锁加强板8位于内板本体1侧同一侧。请参照图3,还包括外板本体9,外板本体9焊接在内板本体1远离第一气撑杆螺母板2的一侧。外板本体9的外缘包裹内板本体1的外缘。内板本体1上开设有窗口901,外板本体9上也开设有与该窗口901相对应的窗口901。内板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01和第二安装孔102,第一安装孔101位于窗口901的左上角,第二安装孔102位于窗口901的右上角,第一安装孔101内穿设有第一铆钉,第二安装孔102内穿设有第二铆钉,第一铆钉穿过外板本体9、第一安装孔101后与第一铰链螺母板3连接;第二铆钉穿过外板本体9、第二安装孔102后与第二铰链螺母板4连接。内板本体1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103和第四安装孔104,第三安装孔103位于窗口901的左下角,第四安装孔104位于窗口901的右下角,第三安装孔103内穿设有第三铆钉,第四安装孔104内穿设有第四铆钉,第三铆钉穿过外板本体9、第三安装孔103后与第一气撑杆螺母板2连接;第四铆钉穿过外板本体9、第四安装孔104后与第二气撑杆螺母板5连接。内板本体1上开设有第五安装孔105,第五安装孔105位于窗口901下方的中部,第五安装孔105内穿设有第五铆钉,第五铆钉穿过外板本体9、第五安装孔105后与雨刮加强板6连接。内板本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六安装孔106,第六安装孔106内穿设有第六铆钉,第六铆钉穿过外板本体9、第六安装孔106后与导正块安装板7连接。
26.请参照图4,第一铆钉、第二铆钉、第三铆钉、第四铆钉、第五铆钉第六铆钉均为平头铆钉。由于铆钉杆部容易变形,杆的一端具有端头,第一铆钉、第二铆钉、第三铆钉、第四铆钉、第五铆钉、第六铆钉均从外板本体9外侧向内板本体1一侧穿设,能够保证外板本体9与内板本体1之间连接的紧固性。第一铆钉、第二铆钉、第三铆钉、第四铆钉、第五铆钉均为平头铆钉,也可以为螺栓或螺钉。第一安装孔101、第二安装孔102、第三安装孔103、第四安装孔104、第五安装孔105、第六安装孔106直径均为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或等于6mm。窗口
901两侧及下部,因外板本体9与内板本体1匹配面的长度较短,可以开设直径为φ3.5mm的圆孔,优先选用型号较小的平头铆钉,m3
×
6型号铆钉,直径为φ3mm;窗口901上部可以开设有直径为φ5.5mm的圆孔,优选m5
×
8型号平头铆钉,直径为φ5mm。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