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麸皮加工的高效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06:46: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麸皮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麸皮加工的高效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面粉在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麸皮,需要进一步对麸皮进行加工,便于将面粉与麸皮分离,现有的麸皮加工装置,例如专利号为cn201921060609.2专利名称为一种降低麸皮破碎率的打麸装置的专利,该对比专利虽然保证了麸皮的完整性,但是仅仅通过扇板对麸皮拨动,使面粉掉落到指定位置,该操作不能够有效的将面粉与麸皮分离(部分面粉与麸皮具有粘连性),对麸皮的加工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麸皮加工的高效回收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麸皮加工的高效回收装置,包括支撑台、圆柱箱、麸皮本体、面粉、负压风机,所述圆柱箱安装在支撑台上表面,支撑台上端安装有面粉收集机构,面粉收集机构外侧设有麸皮收集机构;
6.所述面粉收集机构包括旋转电机、转筒和分离部,所述旋转电机驱动转筒和分离部转动,分离部相对于与圆柱箱转动,麸皮本体通过圆柱箱和分离部之间的缝隙向下运动;
7.所述麸皮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箱、流通部,所述转筒的转动可驱动麸皮本体通过流通部排到圆柱箱外。
8.进一步的,所述面粉收集机构还包括开在支撑台上表面的轴承孔,轴承孔内圈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下端安装有从动轮,旋转电机安装在支撑台一侧,旋转电机旋转端安装有主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安装有传送带,转筒下表面中心处与连接管固定连接且处于互通的状态。
9.进一步的,所述分离部包括安装在转筒侧表面的毛刷一,转筒侧表面开有通气孔,通气孔一侧设有防尘罩,所述转筒下端设有导流板;圆柱箱上端安装有进料斗,进料斗两端直径大于中间直径。
10.进一步的,所述流通部包括安装在圆柱箱内侧的毛刷二,毛刷二与毛刷一上端形成v形构造,所述麸皮本体一侧与毛刷二接触,麸皮本体另一侧与毛刷一接触,毛刷二侧表面设有弧形槽,转筒下端安装有拨料板,圆柱箱下端安装有出料口,出料口与收集箱的位置相对应。
11.进一步的,所述负压风机输入端安装有旋转密封阀,旋转密封阀上端与连接管固定连接,负压风机输出端安装有传送管,传送管一侧设有面粉箱。
12.进一步的,所述转筒上端安装有圆台。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面粉收集机构的作用可快速、有效的将面粉与麸皮分离,并且面粉会集中到指定的位置,提高面粉的回收率;
14.通过麸皮收集机构的作用便于麸皮的移动,可将麸皮快速的移动到指定位置。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麸皮加工的高效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分离部的示意图;
17.图3是转筒上端的局部示意图;
18.图4是圆柱箱的纵截面示意图;
19.图5是连接管的示意图;
20.图中,1、支撑台;2、圆柱箱;3、麸皮本体;4、面粉;5、负压风机;6、旋转电机;7、转筒;8、收集箱;9、轴承孔;10、连接管;11、从动轮;12、主动轮;13、传送带;14、毛刷一;15、通气孔;16、防尘罩;17、导流板;18、进料斗;19、毛刷二;20、弧形槽;21、拨料板;22、出料口;23、旋转密封阀;24、传送管;25、圆台;26、面粉箱。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麸皮加工的高效回收装置,请参考图1-图5:包括支撑台1、圆柱箱2、麸皮本体3、面粉4、负压风机5,圆柱箱2安装在支撑台1上表面,支撑台1上端安装有面粉收集机构,面粉收集机构外侧设有麸皮收集机构;
23.面粉收集机构包括旋转电机6、转筒7和分离部,旋转电机6驱动转筒7和分离部转动,分离部相对于与圆柱箱2转动,麸皮本体3通过圆柱箱2和分离部之间的缝隙向下运动;
24.麸皮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箱8、流通部,转筒7的转动可驱动麸皮本体3通过流通部排到圆柱箱2外。
25.具体在实际应用中,麸皮本体3夹杂着面粉4通过外部的运输管道移动到圆柱箱2的正上方并落到圆柱箱2内,控制负压风机5和旋转电机6工作,旋转电机6转动间接带动转筒7和分离部转动,负压风机5使转筒7内部具有负压,圆柱箱2内的麸皮本体3和面粉4通过转筒7的转动,会移动到圆柱箱2与转筒7之间的缝隙内,分离部与麸皮本体3接触,并将残留在麸皮本体3一侧的面粉部位刷掉,实现将面粉4与麸皮本体3分离的目的;
26.面粉4质量较轻,体积较小,利用负压风机5产生的负压,可通过分离部进入到转筒7内,便于收集;
27.麸皮本体3体积较大,通过流通部导流的作用会从圆柱箱2下方排出。
28.参照说明书附图1、说明书附图2、说明书附图3、说明书附图5,面粉收集机构还包括开在支撑台1上表面的轴承孔9,轴承孔9内圈安装有连接管10,连接管10下端安装有从动轮11,旋转电机6安装在支撑台1一侧,旋转电机6旋转端安装有主动轮12,主动轮12与从动
轮11之间安装有传送带13,转筒7下表面中心处与连接管10固定连接且处于互通的状态。
29.具体在实际应用中,旋转电机6转动带动主动轮12转动,主动轮12通过传送带13带动从动轮11转动,从动轮11带动连接管10、转筒7转动,使分离部开始转动。
30.参照说明书附图2、说明书附图3,分离部包括安装在转筒7侧表面的毛刷一14,转筒7侧表面开有通气孔15,通气孔15一侧设有防尘罩16,转筒7下端设有导流板17;圆柱箱2上端安装有进料斗18,进料斗18两端直径大于中间直径。
31.具体在实际应用中,转筒7转动带动毛刷一14、通气孔15同步转动,当麸皮本体3夹杂着面粉4经过毛刷一14时,麸皮本体3一侧处于静止的状态,另一侧的毛刷一14处于运动的状态,通过毛刷一14的移动可将部分面粉4刮出,(毛刷一14直径为0.1毫米,间距为0.2毫米),较小的间距可避免麸皮本体3卡在毛刷一14内;负压风机5间接使转筒7内产生负压,面粉4会通过通气孔15进入到转筒7内。
32.参照说明书附图3,流通部包括安装在圆柱箱2内侧的毛刷二19,毛刷二19与毛刷一14上端形成v形构造,麸皮本体3一侧与毛刷二19接触,麸皮本体3另一侧与毛刷一14接触,毛刷二19侧表面设有弧形槽20,转筒7下端安装有拨料板21,圆柱箱2下端安装有出料口22,出料口22与收集箱8的位置相对应。
33.具体在实际应用中,随着转筒7的持续转动,部分麸皮本体3会移动到弧形槽20内,转筒7转动带动麸皮本体3移动,会产生一定的连带现象,使弧形槽20内的麸皮本体3沿着弧形槽20下落,毛刷二19与毛刷一14上端的v形构造,便于麸皮本体3移动到毛刷二19与毛刷一14之间的缝隙内。
34.参照说明书附图1、说明书附图2、说明书附图5,负压风机5输入端安装有旋转密封阀23,旋转密封阀23上端与连接管10固定连接,负压风机5输出端安装有传送管24,传送管24一侧设有面粉箱26。
35.具体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旋转密封阀23的作用使,连接管10转动的同时保证一定的密封性,负压风机5产生的负压通过旋转密封阀23、连接管10传递到转筒7内,转筒7内的面粉4顺着负压的传递方向移动到负压风机5内,通过负压风机5的输出移动到面粉箱26内。
36.参照说明书附图1,转筒7上端安装有圆台25。
37.具体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圆台25的作用便于麸皮本体3的分散。
38.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制。
4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