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鱼虾菜立体生态养殖方法与流程

2022-11-19 15:50: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立体生态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虾菜立体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2.鱼虾菜立体生态养殖的技术采用浮床技术,在水面表层养殖水生经济植物,在中下层养殖鱼虾类。残饵及养殖鱼虾类粪便给水生植物提供营养,水生植物消耗水中氨氮及矿物元素,可以区域污染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抑制水体中的藻类过度生长,同时还可以美化水体景观,即净化了水质,水生蔬菜又为鱼虾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溶氧,已提供饵料利用率,提高鱼类抗病能力,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以达到资源可循环利用目的。但是在对于鱼虾菜该养殖模式下,由于其养殖环境及位置的差异性,其相同的养殖模式并不能在不同的区域得到同样的收益,同时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其立体生态养殖的多样性,对物种数量进行简单调整的话,可能会破坏物种间的生态平衡,进而减少其养殖收益。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鱼虾菜立体生态养殖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养殖区域对鱼虾菜提供适应性的养殖信息,并在养殖过程中进行监测调整而不破坏养殖中的生态平衡。
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鱼虾菜立体生态养殖方法,包括:
6.获取立体生态养殖区域信息,基于立体生态养殖区域信息,得到虾类、鱼类及菜类养殖信息,根据虾类、鱼类及菜类养殖信息对所述立体生态养殖区域进行投放及种植;
7.在投放及种植后,获取虾类、鱼类及菜类数量,基于实时获取虾类、鱼类及菜类数量,对养殖环境、虾类、鱼类及菜类进行调整以实现鱼虾菜立体生态养殖。
8.可选的,所述立体生态养殖区域信息包括区域大小、区域位置及区域环境信息。
9.可选的,所述虾类、鱼类及菜类养殖信息的获取过程包括:
10.对立体生态养殖区域信息进行环境及位置分析,基于分析结果,筛选虾类、鱼类及菜类的类别,并基于立体生态养殖区域信息,统计得到虾类、鱼类及菜类养殖数量。
11.可选的,对所述立体生态养殖区域进行投放及种植的过程包括:
12.对所述立体生态养殖区域进行消杀及增肥,根据虾类养殖信息将虾类投放到所述消杀后的立体生态养殖区域,并获取虾类投放时间,根据鱼类养殖信息及虾类投放时间对鱼类进行投放,其中,鱼类及虾类在投放之前进行消杀;
13.基于虾类投放时间及菜类养殖信息在所述立体生态养殖区域对菜类进行种植。
14.可选的,对养殖环境进行调整的过程包括:
15.对立体生态养殖区域进行监测,得到环境数据,对所述环境数据及鱼类数量进行判断,基于判断结果通过环境调整设备对所述养殖环境进行调整,其中所述环境调整设备包括增氧设备、投饲设备及排灌设备。
16.可选的,对所述菜类进行调整的过程包括:
17.通过岸边区域及浮床对菜类进行种植,其中将菜类种子在岸边区域进行种植,并对菜类生长状态进行判断,基于判断结果将种植的菜类进行移栽到浮床,其中浮床设置于水面上;
18.获取菜类种植数量及预设种植面积,根据预设种植面积、鱼类数量对所述菜类种植数量进行调整。
19.可选的,对所述鱼类及虾类进行调整的过程包括:
20.获取鱼类及虾类的数量,基于所述鱼类及虾类的数量,统计所述鱼类及虾类的回归系数,对所述回归系数进行阈值判断,基于阈值判断结果对鱼类及虾类的数量进行调整,其中对鱼类及虾类进行调整包括对所述鱼类进行捕捞或者投放鱼类及虾类数量。
21.可选的,获取气候信息,根据气候信息对养殖环境、虾类、鱼类及菜类进行调整。
22.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投放前以立体生态养殖区域信息为基础,提供有效的虾类、鱼类及菜类养殖信息,并在投放后,通过监测虾类、鱼类及菜类数量,对立体生态养殖区域内环境及不同物种的数据进行调整,以保持一定的生态平衡,进而稳定养殖收益。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如图1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虾菜立体生态养殖方法,包括:通过获取立体生态养殖区域信息,并对立体生态养殖区域信息进行相关分析生成虾类、鱼类及菜类的类别及数量相关的养殖信息,以养殖信息为数据依据,向养殖区域进行投放种植;并在投放种植后,定时监测获取虾类、鱼类及菜类数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养殖环境、虾类、鱼类及菜类进行调整以实现鱼虾菜立体生态养殖。
28.在获取虾类、鱼类及菜类养殖信息的过程中,首先对立体生态养殖区域信息进行测量分析,立体生态养殖区域信息包括区域大小、区域位置及区域环境信息,通过相关测量仪器测量区域大小,并根据gps、北斗或者其他的定位设备对区域位置进行统计,区域环境信息包括土质信息、淤泥肥力、气候等信息,通过人工相关的测量设备或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根据区域位置及区域环境信息进行分析,通过连接对应的物种数据库,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统计该区域位置下常养殖的菜类、鱼类及虾类,并对常养殖的菜类、鱼
类及虾类根据气候对其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该气候的菜类、鱼类及虾类,将菜类、鱼类及虾类的类别提供给相关人员进行参考,相关人员确定后,生成菜类、鱼类及虾类的类别,若相关人员无法进行确定,则对筛选出来的鱼类虾类菜类根据养殖数量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选择养殖数量最多的鱼类、虾类作为主要类别,同时随机在服务性鱼类挑选两到三种鱼类作为辅助类别,同时菜类选择种植数量前三的菜类类别,在虾类、鱼类及菜类的类别确定后,分别分析菜类、鱼类及虾类对应的养殖密度,其中养殖密度根据先验知识进行确定,通过养殖密度及区域大小计算虾类、鱼类及菜类的数量,完成对养殖信息的获取,养殖信息包括虾类、鱼类及菜类的类别及数量。
29.结合上述方法进行说明,本发明选择山东相关的地理位置,筛选出草鱼为主,鲢鱼,鳙鱼为服务性鱼,其中草鱼投放3尾每平方米,鲢鱼及鳙鱼共为0.75尾每平方米,根据区域面积能够计算鱼类虾类数量,同时虾类为草虾、投放为12尾每平方米,根据区域面积能够计算鱼类虾类数量,菜类为水生菜、空心菜。
30.完成对不同物种的养殖信息统计后,通过对立体生态区域进行消杀及增肥,其中消杀包括通过漂白粉或生石灰进行消杀,其中漂白粉消毒将漂白粉进行完全溶化后,进行全池均匀泼洒,用量为每亩30千克,生石灰采用每亩75千克,全池泼洒,经5天晒塘后,灌放新水,同时可选择带水生石灰消毒,当每亩具有1米水深时,采用生石灰125千克溶于水中,进行全池均匀泼洒。通过上述不同的技术方案对池塘进行消杀,消杀方式可根据不同投放时间及要求进行投放,当消杀完成后8天之内进行投放选择漂白粉,8天之后选择生石灰,其中生石灰投放后能够对池塘进行一定的ph调节及钙质提供的要求,若池塘中需要该要求时,优先选择生石灰,不需要则投放漂白粉。在消杀完成后,对虾类及鱼类进行消毒,通过盐水进行消毒,盐水浓度为3%-5%之间,对不同的物种适应性提高浓度进行有效消毒,消毒完成后,以虾类养殖信息为数据基础,对虾类进行投放,虾类投放后,记录虾类投放时间,并对虾类的生长时间进行统计,统计完成后,将虾类幼苗成长为成虾的10%-15%时间为间隔时间,在虾类投放时间后通过间隔时间的时长,以鱼类养殖信息为数据基础,对鱼类进行投放,通过一定的间隔时间,保证虾类成长,保证虾类的有效存活,同时通过一定的时间成长扩大虾类的个体差异,其虾类幼苗强壮的更加强壮,通过鱼类进入及时剔除病弱虾。
31.在完成消杀后,虾类投放一定时间后,时间选择为成长为成虾的20%-30%时间间隔之后,对在立体生态养殖区域的边岸对菜类进行种植,种植时采用菜类幼苗进行种植,虾类投放后,通过虾类活动提高池塘及边岸的土壤肥力,提升后对菜类进行种植,菜类种植达到一定的大小,能够固定在浮床时,将菜类移植到浮床,并放置于池塘中,进而形成立体生态养殖模式。
32.在该养殖模式下,对养殖环境进行实时监控,通过不同的氧气、水位、ph值相关的传感器对养殖环境的不同数据进行监测,监测时,进行阈值设定,阈值根据鱼类及虾类的物种习性生活环境进行设定,当不同环境数据低于一定阈值时,及时通过对应的环境调整设备对环境进行调整,当所述氧气低于阈值时,使用增氧设备进行增氧,水位及ph值低于一定阈值时,使用排灌设备对水进行增加,排放或者部分更换。在监测过程中,需要对鱼类数量及虾类数量进行统计,监测鱼类数量是否超出虾类数量的三分之二,超出后,使用投饲设备进行鱼类饲料及虾类饲料的投放。统计过程中,使用不同区域的采样方式,通过计算不同区域下鱼类及虾类的平均值,平均值与养殖区域的乘积作为其整体养殖区域下的鱼类及虾类
的数量。
33.养殖环境的调整过程中,对菜类数量进行调整,菜类种植数量通过菜类的种植面积进行表示,菜类的种子或者菜类幼苗在岸边进行种植,实时查看菜类的大小,当菜类大小能够在浮床上进行固定时,移植到浮床,并将浮床设置在水面上,使植物在水面上进行生长,植物在水面生长时,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质,同时为鱼类及虾类提供氧气及避阳场所,菜类的调整中,计算浮床上菜类种植面积即为全部浮床大小,计算后,判断所述菜类种植面积是否在预设种植面积范围内,预设种植面积为养殖区域面积的10%-40%,若不在则调整回预设种植面积,同时计算鱼类数量,以15条鱼类数量对应一平方米的种植面积,计算鱼类生存对应的种植面积,判断菜类种植面积是否超出鱼类生存对应的种植面积,若超出则减少至鱼类生存种植面积,通过上述判断后,对菜类种植数量进行调整,保证菜类种植面积在上述范围中,在上述范围中,优先满足鱼类生存面积,在鱼类生存面积符合情况下,判断预设面积,并根据预设面积进行调整,若调整为生存面积的菜类终止面积无法满足预设种植面积即调整为生存面积的菜类终止面积小于10%时,则选择生存面积为菜类种植面积,满足通过调整菜类的数量,保证了菜类种植为鱼类生存提供正面效果。
34.根据鱼类及虾类的数量对鱼类及虾类进行调整,通过对养殖区域内的不同地点进行采样操作,计算不同地点的平均值,通过该平均值与整体面积的乘积计算整体的鱼类及虾类的数量,并对鱼类及虾类的数量进行回归分析,在回归分析的过程中,计算鱼类及虾类的数量比值作为回归系数,其中回归系数作为回归关系进行记录,记录后,通过一定的阈值对回归系数进行判断,其中阈值为投放时的鱼类养殖信息中鱼类总数量及虾类养殖信息中虾类总数量的比值,判断其回归关系是否与阈值相差20%,若超出20%时,记录该超出时间,并记录超出时间持续时间,若持续时间超出10-15天,则对鱼类进行捕捞减少鱼类的数量或者继续投放鱼类及/或虾类,增加鱼类及虾类数量,来维持其回归关系,当所述鱼类大于8条每平方米时,则选择捕捞,当鱼类为每平方米6-8条时,增加虾类数量,当所述鱼类小于每平方米6条时,根据鱼类及虾类养殖数量中的比例,对鱼类及虾类进行投放增加。
35.在对鱼类、虾类及菜类进行调整时,需要根据气候信息进行调整,当所述气候出现暴雨时,及时进行排水、增氧等操作,同时气候出现低温时,捕捞鱼虾菜的数量,减少上述物种数量,同时进行增氧等操作。
3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投放前以立体生态养殖区域信息为基础,提供有效的虾类、鱼类及菜类养殖信息,并在投放后,通过监测虾类、鱼类及菜类数量,对立体生态养殖区域内环境及不同物种的数据进行调整,以保持一定的生态平衡,进而稳定养殖收益。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