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出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9 12:25: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出风装置(ventilator)。


背景技术:

2.jp5597423b公开了一种空调用调风装置(air conditioning register),其具备在开口部的上部和下部以朝向车厢而扩张的方式倾斜的第一倾斜面、以及设置于开口部内并通过调整上下方向的倾斜角度而改变上下方向的空气的吹出方向的鳍片(fin)。


技术实现要素:

3.然而,在jp5597423b的空调用调风装置中,如该文献的图6c所示,在朝向下方吹出空气的情况下,空气的一部分会被吹向上方。即,在jp5597423b的空调用调风装置中,根据空气的吹出方向,会有一部分空气流向与想要吹出空气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4.本技术的发明人发现了如下的点:在空调用调风装置向下方吹出空气的情况下,从开口部吹出的空气的一部分沿上侧的第一倾斜面(即朝向上方)流动的现象是基于对鳍片的棱线的配置的点。即,本技术的发明人推断上述现象是,从管道(duct)流向空调用调风装置的风在通过棱线上时因附壁效应(亦称“康达效应”,coanda effect)而吸附于第一倾斜面而产生。
5.其中,棱线的配置由空调用调风装置的设计所决定。作为空调用调风装置的设计,例如,还可考虑到棱线位于空调用调风装置内的风流动方向上游侧的深处位置,而第一倾斜面从比鳍片更靠近空调用调风装置内的风流动方向上游侧的位置朝向下游侧延伸的设计。这种设计使作为外观部的第一倾斜面进入至空调用调风装置的内部,由此成为产生具有进深的高级感的设计。然而,在该设计中,如上所述,从管道流向空调用调风装置的风会直接通过棱线上,因此存在容易产生附壁效应的问题。
6.与之相对地,还可考虑如下情况:将鳍片本身延伸至空调用调风装置内的风流动方向上游侧而封闭鳍片和第一倾斜面之间的空间,由此抑制附壁效应的产生的情况。然而,鳍片(导风板(louver))通常安装有操作用的把手(knob),因此在鳍片接触第一倾斜面之前,操作用的把手会与第一倾斜面相干涉而使得鳍片与第一倾斜面之间的空间无法封闭。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形成开口部的一部分的部件以使该开口部的开口面积从风流动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增大的方式倾斜的出风装置中,抑制在该部件上的附壁效应的产生。
8.根据本发明的某一方式,使风通过流路而从开口部吹出的出风装置具有:第一导风板,其安装有把手;多个第二导风板,其沿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相交的方向设置,并配置于比所述第一导风板更靠近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一对侧壁,其以能够使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的方式支撑所述第一导风板,并用于形成所述开口部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倾斜部件,其在所述一对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开口部的另一部分,并从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倾斜而使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增大。所述第一倾斜部件具有位于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倾斜
的顶点。在将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至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上游端部与所述第一倾斜部件最接近的最大角度状态下,所述上游端部位于比所述第一倾斜部件的风流动方向上游侧的顶点更靠近风流动方向的下游侧,或者,位于在风流动方向上相同的位置。出风装置还具有在比所述顶点更靠近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与所述顶点相邻配置的凸部。所述凸部被设置为:在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旋转轴和风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比所述顶点更向所述流路的内侧突出,并且从风流动方向观察时以横穿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方式延伸。
9.在该方式中,抑制风通过第一倾斜部件的风流动方向上游侧的顶点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附壁效应的发生。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出风装置的主视图。
11.图2为图1的出风装置向最上方吹风时的剖面的示意图,相当于图1的ii-ii剖面的图。
12.图3为沿图1的iii-iii剖面的示意图。
13.图4为图3的iv-iv剖面的示意图。
14.图5为出风装置向最上方吹风时的剖面的示意图,相当于图1的ii-ii剖面的图。
15.图6为出风装置向最下方吹风时的剖面的示意图,相当于图1的ii-ii剖面的图。
16.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出风装置的剖面的示意图,相当于图1的ii-ii剖面的图。
17.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出风装置的剖面的示意图,相当于图1的ii-ii剖面的图。
18.图9为比较例的出风装置的剖面的示意图,相当于图1的ii-ii剖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出风装置100进行说明。
20.首先,参照图1至图4,对出风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21.图1为出风装置100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出风装置100向最上方吹风时的剖面的示意图,相当于图1的ii-ii剖面的示意图。图3为沿图1的iii-iii剖面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iv-iv剖面的示意图。
22.在图1中,纸面上下方向为出风装置100的上下方向。纸面左右方向为出风装置100的左右方向。纸面垂直方向为出风装置100的风流动方向。
23.在图2中,纸面左侧为出风装置100内的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纸面右侧为出风装置100内的风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在图3中,纸面上侧为出风装置100内的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纸面下侧为出风装置100内的风流动方向的下游侧。
24.出风装置100用于车辆,例如设置于车厢的仪表盘、中央仪表群(center cluster)等。出风装置100是将由空调装置(省略图示)调整过的温度和湿度的空气导向车厢内的装置。
25.如图1至图3所示,出风装置100具有流路部件1(也可以称为外壳、壳体)、框
(bezel)部2、第一导风板部3、第二导风板部4。
26.流路部件1为大致筒状形状的部件。如图3所示,在流路部件1的两端开口有流入口12和流出口13。
27.如图2和图3所示,在流路部件1的内部形成有可供风通过的流路11(供风流动的空间)。在流入口12连接管道(省略图示)。经由管道而从空调装置送来的风从流入口12流入流路11。流入到流路11的风在流路11内流动,并从流出口13向框部2流出。将在流路11内整体上从上游向下游流动的风的方向称为“风流动方向”,而不是被第一导风板部3和第二导风板部4改变方向的流动称为“风流动方向”。换言之,“风流动方向”是流路11的伸长方向,或者是与流路11的内壁11a相平行的方向。关于风的流动,在后详述。
28.如图2和图3所示,框部2是设置于流出口13侧的部位,并且是在出风装置100中的用于形成使风吹出的开口部110的部位。框部2具有第一倾斜部件21、一对侧壁22、23和内饰面板24。
29.如图1所示,第一倾斜部件21是用于形成开口部110的一部分(用于划分出开口部110的轮廓的一部分)的部件。第一倾斜部件21配置于开口部110的下侧的位置。如图2所示,第一倾斜部件21是具有表面以顶点21a为起点倾斜而使开口部110的开口面积从出风装置100内的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增大的形状的部件。第一倾斜部件21的顶点21a附近的切线和风流动方向(也可以说是,风以从流入口12向开口部110直行的方式流动时的方向。在图2中,在顶点21a附近以虚线示出。)之间的角度、即倾斜角度r1处于容易发生风被吸附于第一倾斜部件21的表面的附壁效应的范围(0度<r1<40度)内。在倾斜角度r1处于0度<r1<30度的范围内时尤其容易发生附壁效应。在倾斜角度r1为24度时附壁效应的发生最为显著。
30.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倾斜部件21形成开口部110的底部。通常,出风装置100在车厢内比乘客的眼睛的位置更靠下方配置。因此,乘客在观察出风装置100时,容易目视确认开口部110的底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倾斜部件21成为乘客在车厢内可以目视确认的装饰板(内饰件(finisher))。可以对第一倾斜构件21的表面(暴露于车厢内的面)进行镀敷处理、涂装、薄膜装饰、哑光处理、装饰等,也可以利用合成皮革、真皮,木纹膜等来对其进行装饰。如图2所示,还可以作为装饰板来发挥作用的第一倾斜部件21平缓倾斜而进入至开口部110的深处(第一倾斜部件21至少与上下导风板31相对置的范围),由此,实现装饰板进入至出风装置100的内部的具有进深感的设计。由此,可以给乘客展现具有高级感的印象。此外,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倾斜部件21超出开口部110而向宽度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延伸。
31.如图1所示,一对侧壁22、23是用于隔开开口部110的左右方向的部件。即,一对侧壁22、23形成开口部110的一部分。如图3所示,一对侧壁22、23设置有用于支撑后述的上下导风板31的轴承部22a、23a。
32.一对侧壁22、23也可以具有如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028965号说明书(ep0289065a1)所公开的那样的模仿了上下导风板31的形状。即,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即,在图1的一对侧壁22、23的位置配置厚度(在图1中示出的上下导风板31的纸面上下方向的长度)与上下导风板31实质上相同且从图1纸面进深侧向纸面跟前侧(靠近观察者一侧)突出的仿导风板侧壁以代替一对侧壁22、23,仿导风板侧壁支撑上下导风板31的结构。在这种结
构中,在上下导风板31位于后述的基准状态时,上下导风板31和仿导风板侧壁位于一条直线上,看起来好像具有宽度比实际的上下导风板31宽的导风板。
33.如图1所示,内饰面板24是配置于比第一倾斜部件21更靠近上侧且与第一倾斜部件21相对置的位置的部件。如图2所示,内饰面板24是具有以与第一倾斜部件21的倾斜角度r1不同的倾斜角度倾斜而使开口部110的开口面积从风流动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增大的形状的部件。内饰面板24的风流动方向上游侧的倾斜的起点附近和风流动方向(在图2中以虚线示出的线)之间的角度、即倾斜角度r2为40度以上。
34.此外,内饰面板24与第一倾斜部件21和一对侧壁22、23一同形成开口部110。换言之,开口部110由第一倾斜部件21、一对侧壁22、23和内饰面板24形成。
35.内饰面板24为在车厢内乘客可以目视确认的装饰板(内饰件),被施加以与第一倾斜部件21相同或者不同的装饰。
36.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导风板部3具有作为第一导风板的上下导风板31、把手32和叉形部件33。
37.上下导风板31为大致板形状的部件。如图3所示,上下导风板31形成为其宽度l1与开口部110的宽度大致相同。此外,上下导风板31形成为其长度l2(风流动方向的长度)在上下导风板31转动时不会与流路11的内壁11a、流出口13的内壁或者开口部110a的内壁等相干涉的程度。
38.上下导风板31被支撑于一对侧壁22、23并配置于开口部110内。上下导风板31的轴部31a、31b成为旋转轴并被支撑于侧壁22、23。由此,上下导风板31以图2所示的转动中心o为中心而能够向出风装置100的上下方向转动。
39.如图2和图4所示,把手32是安装于上下导风板31的部件。把手32被安装为能够向出风装置100的左右方向(在图3中示出的上下导风板31的宽度l1方向)滑动。若上下导风板31以轴部31a、31b为中心而向出风装置100的上下方向转动,则把手32与上下导风板31一同向出风装置100的上下方向转动(参照图2)。如图2所示,把手32的端部32a为把手32的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此外,端部32b为在图2所示的最大角度状态(详请在后叙述)下与第一倾斜部件21最接近的端部。如图2所示,把手32被安装为能够向上下导风板31的下部面(与第一倾斜部件21相对置的面)滑动,因此把手32部分地存在于上下导风板31和第一倾斜部件21之间。此外,把手32也可以以在图2的剖面中包围上下导风板31的外周的方式安装于上下导风板31。
40.如图2所示,使用者向上下方向拨动把手32,由此,上下导风板31和把手32以转动中心o为中心而转动。上下导风板31根据作为可转动范围的最大转动范围内的配置,来改变从空调装置流出的风的流动方向。
41.在最大转动范围中,将出风装置100使风吹向最上方时的上下导风板31的角度称为“最大角度”,并将此时的上下导风板31的状态称为“最大角度状态”(参照图2)。最大角度状态是,在最大转动范围中上下导风板31的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上游端部31c最接近第一倾斜部件21时的角度。此外,将在最大角度状态的上下导风板31中最接近第一倾斜部件21的端部称为邻近端部31d。此外,在图2中,上游端部31c和邻近端部31d虽为不同的位置,但也可以是同一位置。即,在最大角度状态下,上游端部31c也可以是在上下导风板31中最接近第一倾斜部件21的位置。
42.另一方面,在最大转动范围中,将出风装置100使风吹向最下方时的上下导风板31的角度称为“反向最大角度”,并将此时的上下导风板31的状态称为“反向最大角度状态”(参照后述的图6)。
43.此外,在最大角度范围中,将与流路11的内壁11a相平行的上下导风板31的角度(在图2中以双点划线示出的上下导风板31的角度)称为“基准角度”。基准角度为在规定身高(例如175cm)的乘客就坐时,出风装置100朝向乘客的头部吹风时的角度。将上下导风板31处于基准角度的状态称为“基准状态”。在图2中,以点划线n示出基准角度。在图2中,线n和流路11的内壁11a之间看起来好像存在角度,但实际上,在基准状态下,两者平行。
44.如图3所示,在把手32的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连接有叉形部件33。如图4所示,把手32和叉形部件33经由销34连接。如图3所示,在叉形部件33的突起部33a、33b之间嵌入后述的第二导风板4的销部件48。
45.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导风板部4具有多个作为第二导风板的左右导风板41~46、连杆(link)部件47和销部件48。如图3所示,第二导风板部4在流路11内配置于比第一导风板部3更靠近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
46.如图1所示,多个左右导风板41~46借助多个连杆部件47而连接。左右导风板41~46与上下导风板31相交的方向设置,并配置于比上下导风板31更靠近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此外,左右导风板41~46以规定的轴部为中心而向图1的左右方向转动(在图2中,示出左右导风板44和左右导风板44的轴部44a。)。在多个左右导风板41~46中与叉形部件33的突起部33a、33b之间的空间最接近的左右导风板44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二导风板部4和叉形部件33的销部件48(参照图1至图4)。
47.若把手32和叉形部件33向出风装置100的左右方向(在图3中示出的上下导风板31的宽度l1方向)滑动,则销部件48与之一同向出风装置100的左右方向转动。若销部件48转动,则与其连动而左右导风板41~46向销部件48的转动方向(即,出风装置100的左右方向)倾斜。左右导风板41~46根据倾斜状态来改变从空调装置流出的风的左右的流动方向。
48.如图2所示,在流路部件1内的流路11设置有辅助上下导风板5。辅助上下导风板5借助连接部件51而与上下导风板31相连接(参照图1)。伴随着上下导风板31和把手32的向出风装置100的上下方向的转动,辅助上下导风板5也向与上下导风板31和把手32相同的方向转动。辅助上下导风板5改变从空调装置流出的风的上下的流动方向。
49.如图2所示,在流路部件1的流路11内配置有凸部件6和引导部件7。
50.在此,在说明凸部件6和引导部件7之前,先对决定凸部件6和引导部件7的配置的因素、即第一倾斜部件21的顶点21a的配置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51.如图2所示,顶点21a为在第一倾斜部件21中使开口部110的开口面积最为狭窄的部位。此外,顶点21a为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即,顶点21a为第一倾斜部件21中最接近流路部件1的流出口13的部位。
52.如图2所示,顶点21a配置于比最大角度状态下的上下导风板31的上游端部31c更靠近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
53.接着,对凸部件6和引导部件7进行说明。
54.如图2所示,凸部件6配置于在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与第一倾斜部件21的顶点21a相邻的位置。凸部件6具有凸部6a和第二倾斜部6b。
55.凸部6a被设置为从风流动方向观察时以横穿所有的左右导风板41~46的方式延伸。凸部6a为比顶点21a更向流路11的内侧突出的部位。其中,流路11的内侧是指,朝向从形成流路部件1的流路11的内周面远离的方向的一侧、即,从流路部件1的下侧的内壁11a朝向在图2中以双点划线示出的基准状态的第一导风板部3的位置的一侧。也可以说,凸部6a在与上下导风板31的旋转轴的方向和风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图2的大致上下方向)上向流路11内突出。此外,凸部6a也可以被设置为从风流动方向观察时以横穿左右导风板41~46中的一部分(左右导风板41~46中的多个左右导风板)的方式延伸。
56.更加具体地说,凸部6a在与上下导风板31的旋转轴的方向和风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图2的大致上下方向)上比最大角度状态的上下导风板31的邻近端部31d更向上方突出(高度变高)。更而,凸部6a在风流动方向上配置于上下导风板31和左右导风板41~46之间。
57.凸部6a比顶点21a更突出3mm。优选地,在不到达第一导风板部3从基准状态到最大角度状态为止的转动轨迹(连接在图2中以实线示出的端部32a的位置和在图2中以双点划线示出的端部32a的圆弧状的双点划线)的范围内,凸部6a向上述方向比顶点21a更突出3mm以上。
58.如图2所示,第二倾斜部6b是位于比凸部6a更靠近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且从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以面向流路11的内侧的方式倾斜的斜面。
59.如图2所示,引导部件7配置于比凸部件6更靠近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此外,引导部件7具有第二凸部7a。第二凸部7a在与上下导风板31的旋转轴的方向和风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图2的大致上下方向)上比邻近端部31d更向流路11的内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凸部7a比凸部6a更向流路11的内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凸部7a被设置为从风流动方向观察时以横穿所有的左右导风板41~46的方式延伸,但也可以被设置为从风流动方向观察时以横穿左右导风板41~46中的一部分(左右导风板41~46中的多个左右导风板)的方式延伸。
60.引导部件7与凸部件6一同形成引导流路8。引导流路8形成为出口8b的流路截面积比入口8a的流路截面积小。
61.以下,在参照图5、图6和图9,对出风装置100的送风时的作用进行说明。
62.图5为出风装置100向最上方吹风时的剖面的示意图,是相当于图1的ii-ii剖面的图。图6为出风装置100向最下方吹风时的剖面的示意图,是相当于图1的ii-ii剖面的图。图9为比较例的出风装置200的剖面的示意图,是相当于图1的ii-ii剖面的图。在图5、图6和图9中,箭头a~k表示流动于出风装置100、200的风的流动。
63.首先,参照图5而,对向最上方吹出风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第一导风板部3和辅助上下导风板5处于最大角度状态,且越向风流动方向的下游越向上方倾斜。
64.从空调装置送来的风从流路部件1的流入口12向流路11流入。流入于流路11的风可大致分为如箭头a所示那样流入于流路11的上侧(流路11中图2的纸面上方侧,即配置有辅助上下导风板5的一侧)的风、如箭头b所示那样流入于流路11的内侧(流路11中图2的纸面中央侧,即销部件48附近侧)的风、和如箭头c和箭头d所示那样流入于流路11的下侧(流路11中图2的纸面下方侧,配置有凸部件6和引导部件7的一侧)的风。以下,分别说明各个风的流动。
65.流入于流路11的上侧的风如箭头a所示那样在流路11内流动。即,流入于流路11的上侧的风首先向流路11的伸长方向(换言之,与流路11的内壁11a相平行的方向)流动。而后,该风在辅助上下导风板5的作用下其流动向出风装置100的上方侧改变而朝向上方并从流出口13和开口部110吹出。
66.流入于流路11的下侧的风如箭头c或者箭头d所示那样在流路11内流动。即,流入于流路11的下侧的风可分为如箭头c所示那样不通过引导流路8的情况和如箭头d所示那样通过引导流路8的情况。
67.对如箭头c所示那样不通过引导流路8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流入于流路11的下侧的风首先向流路11的伸长方向流动。
68.而后,该风撞到引导部件7的第二凸部7a而其流动向第一导风板部3的方向改变。流动被改变的风与箭头b的风汇流而朝向开口部110。在此,相对于第二凸部7a的风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设有凸部6a,凸部6a与第一倾斜部件21的顶点21a相邻。由此,可以抑制上述汇流后的风进入到顶点21a的情况。其结果,可以防止空气被吸附于第一倾斜部件21的表面的附壁效应的产生。特别地,在最大角度状态下,凸部6a比上下导风板31的邻近端部31d更大地突出,因此在最大角度状态下,可以抑制风直接流向第一倾斜部件21和上下导风板31之间的情况。此外,即便由箭头c的风和箭头b的风汇流而成的风的一部分迂回凸部6a而绕过,首先,也可以如上所述那样在顶点21a附近抑制风被吸附的情况。进而,第一倾斜部件21朝向风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向下方倾斜。由此,由于第一倾斜部件21朝向风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向下方倾斜,因此还可以抑制该风的一部分接触第一倾斜部件21的表面的情况。
69.凸部6a和顶点21a之间的“相邻”的范围是指,通过凸部6a之上的风不绕进顶点21a的范围的、顶点21a和凸部6a之间的距离,意味着从顶点21a至凸部6a的距离大概为3mm以下。此外,也可以理解为,若从顶点21a至第二凸部7a的距离为3mm以下,则第二凸部7a也与顶点21a相邻。
70.在此,第一导风板部3和辅助上下导风板5向上方倾斜,因此朝向第一导风板部3的风被第一导风板部3引导而流向上方,并朝向上方而从流出口13和开口部110吹出。
71.对如箭头d所示那样通过引导流路8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流入于流路11的下侧的风首先向流路11的伸长方向流动。
72.而后,如箭头d所示那样,该风从引导流路8的入口8a流向出口8b。在引导流路8中流动的风在第二倾斜部6b作用下其流动改变而朝向上方。此外,如上所述,引导流路8形成为出口8b的流路截面积比入口8a的流路截面积小。即,引导流路8形成为出口8b比入口8a窄。因此,引导流路8使在引导流路8内流动的风的流速在出口侧变快,从而能够使风强力地从出口8b流出。
73.通过引导流路8而流速变快的同时流动向上方改变的风如箭头d所示那样与箭头b的风汇流而流向第一导风板部3的上下导风板31。从出口8b吹出的风如上所述那样流速变快,因此起到将箭头b的风推向上侧的作用。如此,箭头d的风与箭头b的风汇流而抑制风绕向顶点21a的情况。由此,可以更为有效地防止空气被吸附于第一倾斜部件21的表面的附壁效应的产生。
74.流入于流路11的内侧的风如箭头b所示那样在流路11内流动。即,流入于流路11的内侧的风首先向流路11的伸长方向流动。而后,该风与从流路11内的下侧流向上方的风(箭
头c、箭头d的流动的风)汇流而流动向出风装置100的上方侧改变。此外,风撞到上下导风板31,由此风向被改变而沿着上下导风板31向上方侧流动,并从流出口13和开口部110吹出。
75.如此,从空调装置流入到出风装置100的流路11内的风不论通过流路11内的上侧、内侧或者下侧中的哪一侧,都会很好地从开口部110吹向上方。换言之,在想将风吹向上方的情况下,抑制风向与所意图的方向相反的下方流动的情况。
76.在此,参照图9,将除了不具有凸部件6和引导部件7以外与图1~图4所示的出风装置100相同的出风装置200作为比较例进行说明。
77.如图9所示,在出风装置200中,从空调装置流入于流路11的下侧的风如箭头j所示那样在不改变流动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倾斜部件21的顶点21a和上下导风板31(邻近端部31d)之间的空间。如上所述,在第一倾斜部件21的结构上,第一倾斜部件21的顶点21a附近和风流动方向(在图2中以虚线示出的线)之间的角度、即倾斜角度r1小于40度。
78.在该倾斜角度r1小于40度(特别是0度<r1<30度的范围)的情况下,若风如比较例的图9的箭头j所示那样流动,则该风在与顶点21a相接触时会因附壁效应而如箭头k所示那样沿着第一倾斜部件21向下方侧流动。即,在不具有凸部件6和引导部件7的情况下,即便使上下导风板31朝向上方,也会存在风向下方流动的、风向与所意图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的情况。
79.为了防止这种风的流动,可以考虑到使上下导风板31向风流动方向上游侧延伸而在最大角度状态时封闭上下导风板31和第一倾斜部件21之间的空间的做法。
80.然而,在上下导风板31配置于开口部110附近的结构的出风装置200中,即将上下导风板31向后方延伸,但在上下导风板31与第一倾斜部件21相抵接之前,把手32便会与第一倾斜部件21相抵接。其结果,在上下导风板31和第一倾斜部件21之间未夹有把手32的部分会产生间隙,因此在该部分处会产生附壁效应。
81.与之相对地,在具有凸部件6和引导部件7的出风装置100中,如图5所示,在将上下导风板31转动至最大角度的情况下,欲要朝向第一倾斜部件21的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顶点21a和上下导风板31的邻近端部31d之间的空间的风(为图5的箭头c所表示的风,尤其是,为朝向第一倾斜部件21的顶点21a的风)在流过该空间之前撞到第二凸部7a而改变流动。此外,由于凸部6a与顶点21a相邻,因此凸部6a会阻挡朝向顶点21a的风。因此,可以抑制风绕进该空间的情况。因此,可以防止在第一倾斜部件21处因产生附壁效应而风通过该空间而流向与所意图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如图9的箭头j和箭头k的流动)。
82.此外,通过第二倾斜部6b和引导部件7来设置引导流路8,由此,如图5中的箭头d所示,将向流路11的下侧流入的风向上方引导。由于风如图5中的箭头d所示那样向上方流动,因此还可以抑制风向第一倾斜部件21的顶点21a和上下导风板31的邻近端部31d之间的空间流动的情况。尤其是,抑制欲要与第一倾斜部件21的顶点21a相接触的风的流动而可以抑制从顶点21a风吸附的附壁效应的产生。
83.进而,引导流路8形成为出口8b的流路截面积比入口8a的流路截面积小。即,引导流路8的出口8b比入口8a窄。因此,通过引导流路8的风的流路变快而强力地流向上方。由此,还可以抑制风被吸附于第一倾斜部件21的附壁效应的产生。
84.接着,参照图6,对风吹向最下方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第一导风板部3和辅助上下导风板5处于反向最大角度状态,第一导风板部3和辅助上下导风板5越靠近风流
动方向下游越向下方倾斜。即,第一导风板部3可以在从图5所示的位置到图6所示的位置为止的范围(最大转动范围)内转动。
85.出风装置100使从空调装置送来的风从流路部件1的流入口12流入于流路11。流入于流路11的风可以大致分为如箭头e所示那样向流路11的上侧流入的风、如箭头f所示那样向流路11的内侧流入的风、和如箭头g和箭头h所示那样向流路11的下侧流入的风。以下,分别说明各个风的流动。
86.流入于流路11的上侧的风如箭头e所示那样流动于流路11内。即,从流路11的上侧流入的风首先向流路11的伸长方向流动。而后,该风的流动被辅助上下导风板5改变而朝向出风装置100的下方侧,该风朝向下方侧而从流出口13和开口部110吹出。
87.可使,在流动于流路11的上侧的风中,还可存在不接触辅助上下导风板5而不改变流动,风直接流过内饰面板24和第一导风板部3之间的空间的可能性。然而,即便存在上述那样的风,但由于内饰面板24的倾斜角度r2成为40度以上(例如,42度),因此也可以抑制由附壁效应引起的该风向上方流动的现象。即,在反向最大角度状态下,风可以从出风装置100中径直吹出,而风向上侧(与所意图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吹出的情况被抑制。
88.流入于流路11的内侧的风如箭头f所示那样流动于流路11内。即,从流路11的内侧流入的风首先向流路11的伸长方向流动。而后,该风与朝向下方倾斜的上下导风板31和把手32接触,由此沿着上下导风板31和把手32而向下方侧流动,如箭头i所示那样朝向下方侧而从流出口13和开口部110吹出。
89.流入于流路11的下侧的风如箭头g或者箭头h所示那样流动于流路11内。即,从流路11的下侧流入的风可分为如箭头g所示那样不通过引导流路8的情况和如箭头h所示那样通过引导流路8的情况。
90.如箭头g和箭头h所示,从流路11的下侧流入的风因凸部6a和第二凸部7a、或者引导流路8而暂时朝向上方流动,但与箭头f的风汇流而最终撞到朝向下方倾斜的第一导风板部3。该风被引导而沿着第一导风板部3向下方流动,并如箭头i所示那样朝向下方侧而从流出口13和开口部110吹出。
91.如上所述,从空调装置流入出风装置100的流路11的风不论通过流路11内的上侧、内侧或者下侧中的哪一侧,都不从开口部110吹向上方。即,风不会向与所意图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
92.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可获得如下效果。
93.通过流路11而风从开口部110吹出的出风装置100具有:上下导风板31,其安装有把手32;一对侧壁22、23,其以能够使上下导风板31转动的方式支撑上下导风板31,并用于形成开口部110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倾斜部件21,其在一对侧壁22、23之间形成开口部110的另一部分,并从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倾斜而使开口部110的开口面积增大。第一倾斜部件21具有位于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倾斜的顶点21a。在将上下导风板31转动至上下导风板31的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上游端部31c与第一倾斜部件21最接近的最大角度状态下,上下导风板31的上游端部31c位于比顶点21a更靠近风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出风装置100还具有在比顶点21a更靠近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与顶点21a相邻配置的凸部6a,凸部6a在与上下导风板31的旋转轴和风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比顶点21a更向流路11的内侧突出。
94.根据这种特征,在将上下导风板31转动至最大角度状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凸部6a抑制风与第一倾斜部件21的顶点21a接触的情况,因此,可以防止在该顶点21a产生附壁效应。由此,可以抑制风向与所意图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的情况。
95.此外,在优选的方式中,凸部6a在最大角度状态下比最为接近第一倾斜部件21的上下导风板31的邻近端部31d的位置更向流路11的内侧突出。
96.根据这种技术特征,在将上下导风板31转动至最大角度状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凸部6a来抑制风向第一倾斜部件21的顶点21a和上下导风板31的邻近端部31d之间的空间流动的情况。因此,可以抑制在第一倾斜部件21处的附壁效应的产生,可以有效地防止风通过该空间而向与所意图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的情况。
97.此外,出风装置100还具有第二倾斜部6b,其在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与凸部6a相邻,并在从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方向上向流路11的内侧倾斜。
98.根据这种技术特征,流动于流路11的下侧的风被引导为朝向上方。因此,在最大角度状态下,在该风的作用下可抑制风向第一倾斜部件21的顶点21a和上下导风板31的邻近端部31d之间的空间流动的情况。因此,可以抑制在第一倾斜部件21处的附壁效应的产生,可以防止风通过该空间而向与所意图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的情况(如图9的箭头j和箭头k的流动)。
99.此外,出风装置100还具有与第二倾斜部6b一同形成引导流路8的引导部件7,引导部件7具有比顶点21a更向流路11的内侧突出的第二凸部7a。具体而言,第二凸部7a比邻近端部31d更向流路11的内侧突出。
100.根据这种技术特征,在最大角度状态下,也可通过第二凸部7a来抑制风向第一倾斜部件21的顶点21a和上下导风板31的邻近端部31d之间的空间流动的情况。因此,可以防止风通过该空间而向与所意图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的情况。
101.第二凸部7a比凸部6a更大地向流路11内突出。然而,从开口部110的方向观察流路11时,第二凸部7a位于流路11的进深侧,因此可以减轻对于美观的影响。即,减小容易被乘客看到的凸部6a并增大相对不容易被乘客看到的第二凸部7a,由此可以在减轻对于美观的影响的同时抑制附壁效应的发生。
102.此外,如图1所示,从开口部110的方向观察流路11时,凸部6a和第二凸部7a看起来为台阶状。假设在凸部6a具有与第二凸部7a大致相同的高度的情况下,从开口部110观察流路11时,凸部6a的壁面(在图1中可以被看见的面)看起来很显眼,而与之相对地,如图1所示那样形成为阶梯状,从而在视觉上不怎么突兀。
103.此外,引导流路8的出口8b比引导流路8的入口8a窄。
104.根据这种技术特征,在流动于引导流路8内的风会强力地从出口8b向上方流出。由此,在最大角度状态下,也可以抑制风向第一倾斜部件21的风流动方向上游侧的顶点21a和上下导风板31的邻近端部31d之间的空间流动的情况。
105.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仅示出了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
10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倾斜部件21配置于开口部110的下方并在最大角度状态下第一导风板部3向上方倾斜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在第一倾斜部件21配置于开口部110的上方并在最大角度状态下第一导风板部3向下方倾斜的情况也可应用上述结构。此
外,在左右导风板41~46配置于比上下导风板31更靠近车厢内侧的情况(还可以理解为将图1等的结构倾斜90度而配置于车厢内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上述上下导风板31替换为左右导风板41~46中最接近第一倾斜部件21的导风板而应用上述结构。
107.此外,如图7示出的变形例所示,引导部件17也可以是不具有第二凸部7a的结构。即便是该种结构,但只要存在凸部6a,则可以抑制风绕进第一倾斜部件21的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顶点21a的情况。
108.此外,如图8示出的另一变形例所示,也可以是具有用于代替凸部件6和引导部件7的第二倾斜部件16的结构。
109.第二倾斜部件16具有凸部16a和倾斜部16b。凸部16a和倾斜部16b形成为一体。
110.与上述凸部6a相同地,凸部16a与第一倾斜部件21的顶点21a相邻,因此可以抑制风绕进顶点21a的情况。由此,可以抑制风向该空间流动的情况。
111.与上述第二倾斜部6b相同地,倾斜部16b将流动于流路11的下侧的风引导而使其向上方流动。由此,抑制风向第一倾斜部件21的风流动方向上游侧的顶点21a和上下导风板31的邻近端部31d之间的空间流动的情况。
112.通过该变形例的出风装置100,同样可以防止风通过该空间而向与所意图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的情况(如图9的箭头j和箭头k的流动)。
113.本技术主张基于2020年7月9日向日本特许厅提出的特愿2020-118661的优先权,并且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技术的说明书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