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煤粉制备安全监测方法及煤粉制备系统与流程

2022-11-19 08:51: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煤粉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粉制备安全监测方法及煤粉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2.水泥生产的过程要经过“二磨一烧”:即生料磨、水泥窑和水泥磨。其中水泥窑系统是将水泥生料在高温下烧成为水泥熟料的热工设备,在水泥窑烧成过程中煤粉制备系统制造的煤粉是重要的固体燃料。
3.根据煤的热解动力学理论,煤粉在低温阶段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能够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在一定环境下能够聚集,从而使煤本身温度上升,最终引起燃烧。煤粉制备系统中的煤磨机、收尘器及煤粉仓均存在细煤粉堆积的可能性,这使得煤粉制备系统自身就具有煤粉自燃和爆炸的重大风险。
4.煤粉制备系统会在煤磨机进出口、收尘器和煤粉仓设置防爆泄压阀以及用于冷风和热风进出的风阀,从而在发生着火和爆炸时,紧急打开防爆泄压阀,关闭进出风阀,以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
5.现有技术中,在煤磨机进出口设置温度监测点,在煤粉仓、布袋收尘器上设置温度、一氧化碳监测点,随时监测设备内的温度和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另外,在部分位置采集氧气浓度,当一氧化碳浓度升高到预设值,或氧气浓度升高到预设值或温度达到预设值时,进行停机检查或打开防爆泄压阀,关闭进风阀,并充入惰性气体进行灭火,防止发生着火或爆炸事故。
6.但在实际生产中,仅仅通过温度、氧气或一氧化碳浓度数据并不能准确地对事故的发生进行预判。在没有着火的情况下反复打开关闭进出口阀门,充惰性气体灭火操作,以及进行停机检查,都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和造成惰性气体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煤粉制备安全监测方法,以提高预警精度。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煤粉制备安全监测方法,包括:获取煤粉制备系统中一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以及鼓入所述煤粉制备系统中的窑头风流量、窑尾风流量和冷风流量;根据所述一氧化碳浓度、所述氧气浓度、所述窑头风流量、所述窑尾风流量和所述冷风流量数据,得到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氧气浓度变化趋势、窑头风流量变化率、窑尾风流量变化率和冷风流量变化率;根据预设的预警规则,利用所述窑头风流量变化率、所述窑尾风流量变化率和所述冷风流量变化率中的至少其一,以及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和所述氧气浓度变化趋势,对所述煤粉制备系统是否有着火趋势进行预警。
9.可选的,若使用所述窑头风和所述冷风干燥煤粉,所述根据预设的预警规则,利用
所述窑头风流量变化率、所述窑尾风流量变化率和所述冷风流量变化率中的至少其一,以及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和所述氧气浓度变化趋势,对所述煤粉制备系统是否有着火趋势进行预警包括:若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升高,所述氧气浓度降低,则若在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升高前,所述窑头风流量变化率大于所述冷风流量变化率,且所述煤粉制备系统的温度升高值在预设范围内,则不进行着火预警;若窑头风流量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冷风流量变化率,则进行着火预警。
10.可选的,若使用所述窑尾风和所述冷风干燥煤粉,所述根据预设的预警规则,利用所述窑头风流量变化率、所述窑尾风流量变化率和所述冷风流量变化率中的至少其一,以及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和所述氧气浓度变化趋势,对所述煤粉制备系统是否有着火趋势进行预警包括:比较所述煤粉制备系统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是否一致,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上游,且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设置有煤磨机和/或第一收尘器,若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则不进行着火预警。
11.可选的,若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不一致,则若所述氧气浓度降低,则对所述煤粉制备系统进行着火预警。
12.可选的,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煤磨机和所述第一收尘器之间,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收尘器的排气口;所述若所述氧气浓度降低,则对所述煤粉制备系统进行着火预警包括:若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氧气浓度不变,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氧气浓度降低,则对所述第一收尘器进行着火预警;若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氧气浓度降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氧气浓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氧气浓度,则对所述磨机进行着火预警;若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氧气浓度降低,且小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氧气浓度,则对所述煤磨机和所述第一收尘器进行着火预警。
13.可选的,若使用所述窑头风、所述窑尾风和所述冷风干燥煤粉,所述根据预设的预警规则,利用所述窑头风流量变化率、所述窑尾风流量变化率和所述冷风流量变化率中的至少其一,以及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和所述氧气浓度变化趋势,对所述煤粉制备系统是否有着火趋势进行预警包括:比较所述煤粉制备系统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是否一致,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上游,且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设置有煤磨机和/或第一收尘器,若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一致,若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一氧化碳浓度曲线整体上移,则若所述窑头风流量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窑尾风流量变化率,则进行着火预警。
14.可选的,若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不一致,若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一氧化碳浓度曲线整体上移,所述氧气浓度在预设时间内持续降低,则对所述煤粉制备系统进行着火预警。
15.可选的,所述根据预设的预警规则,利用所述窑头风流量变化率、所述窑尾风流量变化率和所述冷风流量变化率中的至少其一,以及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和所述氧气浓度变化趋势,对所述煤粉制备系统是否有着火趋势进行预警包括:
若煤粉仓的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在预设时间内持续升高,且所述氧气浓度在预设时间内持续降低,则对煤粉仓进行着火预警;若所述第二收尘器的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在预设时间持续升高,且所述氧气浓度在预设时间持续降低,若所述煤粉仓的所述一氧化碳浓度不变,则对第二收尘器进行着火预警;若所述煤粉仓和所述第二收尘器的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在预设时间同时持续升高,所述氧气浓度在预设时间同时持续降低,且所述第二收尘器中的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值大于所述煤粉仓中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值,则对煤粉仓和第二收尘器进行着火预警。可选的,所述煤粉制备安全监测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煤粉制备系统内的温度;若所述一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所述氧气浓度持续降低,且所述温度升高到预设值,则进行着火报警。
16.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粉制备系统,以提高制粉效率。
17.为达此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粉制备系统,包括煤粉制备机构以及为所述煤粉制备机构鼓风的窑头风供应组件、窑尾风供应组件和冷风供应组件;所述煤粉制备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测窑头风供应组件鼓风量的第一流量监测件、用于监测窑尾风供应组件鼓风量的第二流量监测件以及用于监测冷风供应组件鼓风量的第三流量监测件、用于监测煤粉制备机构氧气和一氧化碳浓度的采样件;所述煤粉制备系统设置为实现如上所述的煤粉制备安全监测方法。
18.由上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结合窑头风流量变化率、窑尾风流量变化率和冷风流量变化率中的至少其一,排除冷风、窑头风和窑尾风的温度以及窑头风和窑尾风中氧气浓度和一氧化碳浓度对煤粉制备系统中氧气和一氧化碳的影响,提高预警结果的准确度,减少煤粉制备系统停机频率,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粉制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粉制备安全监测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粉制备安全监测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20.图中:1、煤磨机;2、第一收尘器;3、煤粉仓;4、第一管路;5、窑头风开合阀;6、第二管路;7、窑尾风开合阀;8、第三管路;9、冷风开合阀;10、第一采样件;11、第一气动快关蝶阀;12、第一抽风机;13、第二采样件;14、第二气动快关蝶阀;15、第三采样件;16、第二收尘器;17、第二抽风机;18、第四采样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22.本发明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23.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粉制备系统,用于为水泥窑系统提供煤粉,但不限于此,还可以用于为其他设备提供煤粉中,以提高制粉效率。
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煤粉制备系统包括煤粉制备机构以及为煤粉制备机构鼓风的窑头风供应组件、窑尾风供应组件和冷风供应组件。煤粉制备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测窑头风供应组件鼓风量的第一流量监测件、用于监测窑尾风供应组件鼓风量的第二流量监测件以及用于监测冷风供应组件鼓风量的第三流量监测件、用于监测煤粉制备机构氧气和一氧化碳浓度的采样件。
27.可选地,煤粉制备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煤磨机1、第一收尘器2、煤粉仓3,煤磨机1将煤磨成煤粉,窑头风供应组件可以为煤磨机1提供窑头风,窑尾风供应组件可以为煤磨机1提供窑尾风,冷风供应组件可以为煤磨机1提供冷风。窑头风、窑尾风和冷风对煤粉进行烘干处理,煤粉经第一收尘器2收集,通过给料机构送到煤粉仓3中存储。
28.窑头风供应组件可以包括第一管路4和窑头风开合阀5,第一流量检测件可以是窑头风开合阀5的开度检测件。窑尾风供应组件可以包括第二管路6和窑尾风开合阀7,第二流量检测件可以是窑尾风开合阀7的开度检测件。冷风供应组件可以包括第三管路8和冷风开合阀9,第三流量检测件可以是冷风开合阀9的开度检测件。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管路4和第二管路6的一端可以均与第三管路8的一端连接,第三管路8的另一端与煤磨机1连接。
29.可选地,在煤磨机1和第一收尘器2之间的管路上可以设置第一采样件10,以采集由煤磨机1排出气体的一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在第一采样件10靠近第一收尘器2的一侧还可以连接第一气动快关蝶阀11。煤磨机1着火后,关闭第一气动快关蝶阀11,第一采样件10仍然可以采集煤磨机1中一氧化碳和氧气含量。
30.在第一收尘器2的一侧还设置第一抽风机12,第一抽风机12将第一收尘器2中的气体抽出,以使第一收尘器2内的粉尘顺利的进入第一收尘器2下侧的煤粉仓3。可选地,在第一收尘器2和第一抽风机12之间还可以设置第二采样件13,以采集由第一收尘器2排出气体的一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在第二采样件13靠近第一抽风机12的一侧还可以连接第二气动快关蝶阀14。第一收尘器2着火后,关闭第二气动快关蝶阀14,第二采样件13仍然可以采集第
一收尘器2中气体的一氧化碳和氧气含量。
31.采样件还可以包括第三采样件15,第三采样件15设置在煤粉仓3,以采集煤粉仓3的气体中氧气和一氧化碳含量,优选地,第三采样件15设置在煤粉仓3的顶部,以在避免煤粉影响样品采集。
32.采样件还可以包括第四采样件18,第四采样件18设置在第二风机17出口处,以采集第二收尘器16气体中氧气和一氧化碳含量。
33.通过设置第一采样件10、第二采样件13、第三采样件15和第四采样件18可以分别监测煤磨机1、第一收尘器2、煤粉仓3和第二收尘器16中气体的一氧化碳和氧气含量,以分别对煤磨机1、第一收尘器2、煤粉仓3和第二收尘器16的安全进行预警,提高预警精度。
34.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一氧化碳浓度和氧气浓度判断煤粉制备系统是否着火。当一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便判定系统着火,如一氧化碳应在含量约800ppm时自动报警,一氧化碳含量达1200ppm时自动关闭第一收尘器2进出口阀门,系统自动报警。在用窑尾风作为煤磨机1烘干热源时,窑尾风的氧气含量较低,一般氧气含量在10%左右,这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但是由于窑尾风为水泥窑预热器生产后的废气,热风中会携带大量的不完全燃烧气体一氧化碳,且一氧化碳的含量会随着水泥窑内烧成系统变化表现为数值忽高忽低,其一氧化碳浓度经常会超过1200ppm,甚至达到3000ppm以上,而实际上这些一氧化碳与煤粉自燃没有关系,相反,由于废气中氧气浓度较低,煤粉自燃的概率也非常低。另外,窑头熟料冷却机的热风即窑头风,为经高温熟料换热后的空气,窑头风基本没有一氧化碳,但氧气的含量约为20.9%,这样氧气的含量远远超过了现有的12%预警预设值,因此决定根据一氧化碳浓度或氧气浓度进行预警并不准确。
3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煤粉制备安全监测方法,用于对煤粉制备系统着火或爆炸进行预警,以提高预警的准确度,减少煤粉制备系统停机频率,提高工作效率。煤粉制备安全监测方法可以使用于上述的煤粉制备系统。
36.如图2所示,煤粉制备安全监测方法包括:获取煤粉制备系统中一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以及鼓入煤粉制备系统中的窑头风流量、窑尾风流量和冷风流量;根据一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窑头风流量、窑尾风流量和冷风流量数据,得到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氧气浓度变化趋势、窑头风流量变化率、窑尾风流量变化率和冷风流量变化率;根据预设的预警规则,利用窑头风流量变化率、窑尾风流量变化率和冷风流量变化率中的至少其一,以及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和氧气浓度变化趋势,对煤粉制备系统是否有着火趋势进行预警。
37.本实施例结合窑头风流量变化率、窑尾风流量变化率和冷风流量变化率中的至少其一,排除冷风、窑头风和窑尾风的温度以及窑头风和窑尾风中氧气浓度和一氧化碳浓度对煤粉制备系统中氧气和一氧化碳的影响,提高预警结果的准确度,减少煤粉制备系统停机频率,提高工作效率。
38.可选地,煤粉制备安全监测方法还可以包括:检测煤粉制备系统使用窑头风、窑尾风和冷风中的何种热源干燥煤粉。由于可能使用窑头风、窑尾风和冷风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干燥煤粉,因此,首先判断使用何种风干燥煤粉可以选择所需的规则进行预警,简化判断
程序。具体而言,可以通过监测窑尾风开合阀7、窑头风开合阀5和冷风开合阀9,若监测开合阀打开,则表明使用相应的风干燥煤粉。
39.若使用窑头风和冷风干燥煤粉,根据预设的预警规则,利用窑头风流量变化率、窑尾风流量变化率和冷风流量变化率中的至少其一,以及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和氧气浓度变化趋势,对煤粉制备系统是否有着火趋势进行预警包括:若一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降低,则若在一氧化碳浓度升高前,窑头风流量变化率大于冷风流量变化率,且煤粉制备系统的温度升高值在预设范围内,则不进行着火预警;由于窑头风温度高,冷风的温度低,因此,若窑头风流量变化率大于冷风流量变化率,即鼓入煤粉制备系统中的窑头风流量相对增加,这会导致煤粉制备系统内温度升高,进而煤粉氧化加剧,即煤粉与氧气不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出现一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被消耗,浓度降低的结果。因此,窑头风流量变化率大于冷风流量变化率,会引起煤粉制备系统的温度升高,一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降低,但这并不是将要发生着火。
40.若在一氧化碳浓度升高前,窑头风流量变化率小于或等于冷风流量变化率,则进行着火预警。这是由于窑头风流量变化率小于或等于冷风流量变化率时,鼓入煤粉制备系统中的冷风相对增加,这使得煤粉制备系统中的温度降低,煤粉氧化减缓,一氧化碳的浓度不会增加,氧气浓度也不会降低,因此,此时若一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降低,则很可能已经有着火点。可以理解的是,煤粉制备系统中气体的流动速度快于温度的传导速度,因此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往往是局部的检测点温度,不能反应煤粉制备系统中整体的温度变化;而一氧化碳气体是弥散性空间分布的,第一采样件10和第二采样件13往往能够快速地反应煤磨机1和第一收尘器2中的一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因此,此判断步骤在预警着火时,无需等到温度升高即进行预警,比较根据温度变化预判,可以提前进行着火预警,有效避免煤粉制备系统发生爆炸。
41.若使用窑尾风和冷风干燥煤粉,根据预设的预警规则,利用窑尾风流量变化率和冷风流量变化率中的至少其一,以及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和氧气浓度变化趋势,对煤粉制备系统是否有着火趋势进行预警包括:比较煤粉制备系统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是否一致,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上游,且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设置有煤磨机1和/或第一收尘器2,若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则不进行着火预警。
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可以是第一采样件10所在位置,第二位置为第二采样件13所在位置。本步骤利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是否一致进行着火预警,而不是利用一氧化碳的具体浓度以及某一位置的一氧化碳变化趋势进行着火预警,解决了由于窑尾风中一氧化碳浓度高且数值忽高忽低,导致的利用一氧化碳具体含量难以准确地进行着火预警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预警结果的准确度。
43.若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不一致,则若氧气浓度降低,则对煤粉制备系统进行着火预警。当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一氧化碳浓度趋势不同时,同时还要参考氧气的浓度变化,排除其他条件对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一氧化碳浓度的影响。例如,当第一收尘器2发生堵塞时,会利用空气反吹第一收尘器2,当反吹第一收尘器2时,第二位置的一氧化碳会被空气稀释,氧气浓度也会随着反吹进行而增加,进而发生第二位置
的一氧化碳浓度低于第一位置的一氧化碳浓度的现象,此时并没有着火的危险,因此无需进行着火预警。
44.优选地,为了能够准确判断煤磨机1和第一收尘器2中的哪一个需要进行着火预警,第一位置位于煤磨机1和第一收尘器2之间,第二位置位于第一收尘器2的排气口;若氧气浓度降低,则对煤粉制备系统进行着火预警包括:若第一位置的氧气浓度不变,第二位置的氧气浓度降低,则对第一收尘器2进行着火预警;若第一位置的氧气浓度降低,第二位置的氧气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一位置的氧气浓度,则对磨机进行着火预警;若第二位置的氧气浓度降低,且小于第一位置的氧气浓度,则对煤磨机1和第一收尘器2进行着火预警。由于第一收尘器2会进入部分空气,正常情况下,第一收尘器2中氧气浓度高于煤磨机1中氧气浓度。
45.若使用窑头风、窑尾风和冷风干燥煤粉,根据预设的预警规则,利用窑头风流量变化率、窑尾风流量变化率和冷风流量变化率中的至少其一,以及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和氧气浓度变化趋势,对煤粉制备系统是否有着火趋势进行预警包括:比较煤粉制备系统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是否一致,若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一致,若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一氧化碳浓度曲线整体上移,则若窑头风流量变化率大于或等于窑尾风流量变化率,则进行着火预警。
46.由于使用窑头风、窑尾风和冷风干燥煤粉时,窑头风的氧气浓度较高,更容易引起着火,因此,即使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一致,为避免发生危险,这里进一步地确认是否有着火风险,即若发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一氧化碳浓度曲线整体上移,且窑头风流量变化率大于或等于窑尾风流量变化率时便进行着火预警。这是由于窑头风的一氧化碳浓度小于窑尾风的一氧化碳浓度,当窑头风的变化率大于或等于窑尾风流量变化率时,煤粉制备系统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应当降低,当出现煤粉制备系统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升高的现象时,说明情况发生了异常,则应当进行预警。
47.若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不一致,若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一氧化碳浓度曲线整体上移,氧气浓度在预设时间内持续降低,则对煤粉制备系统进行着火预警。当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不一致时,结合氧气浓度变化,可以准确进行着火预警。
48.为了对煤粉仓3进行着火预警,可选地,根据预设的预警规则,利用窑头风流量变化率、窑尾风流量变化率和冷风流量变化率中的至少其一,以及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和氧气浓度变化趋势,对煤粉制备系统是否有着火趋势进行预警包括:若煤粉仓3的一氧化碳浓度在预设时间内持续升高,且氧气浓度在预设时间内持续降低,则对煤粉仓3进行着火预警。
49.若第二收尘器16的一氧化碳浓度在预设时间持续升高,且氧气浓度在预设时间持续降低,若煤粉仓3的一氧化碳浓度不变,则对第二收尘器16进行着火预警。
50.若煤粉仓3和第二收尘器16的一氧化碳浓度在预设时间同时持续升高,氧气浓度在预设时间同时持续降低,且第二收尘器16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值大于煤粉仓3中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值,则对煤粉仓3和第二收尘器16进行着火预警。
51.可选地,煤粉制备安全监测方法还包括:监测距第一收尘器2预设距离的位置处的粉尘浓度,若粉尘浓度高于预设值或在预设时间内持续增加,则进行着火预警。当第一收尘
器2漏粉后,检测的粉尘浓度会升高,由于第一收尘器2内过滤器为柔性布袋,在第一收尘器2工作过程中破损布袋会摩擦产生静电,静电容易引发爆炸,因此,通过监测距第一收尘器2预设距离的位置处的粉尘浓度提前预判布袋破损,及时排除爆炸隐患。具体而言,可以在连接第一抽风机12的管路上设置粉尘浓度检测件,以简化煤粉制备系统的结构。
52.本实施例对煤粉仓3内气体一氧化碳数据进行持续监测,判断是否进行预警时,要结合煤实验室化验参数、煤粉仓3仓重和第一抽风机16电流数据综合判断,一氧化碳数值高不是判断着火的唯一依据,只有一氧化碳持续升高且氧气浓度降低,才会对煤粉仓3进行着火预警。
53.如图1所示,煤粉制备系统的煤粉仓3连接有第二收尘器16,第二收尘器16通过连接于煤粉仓3上端的管路与煤粉仓3连接,第二收尘器16可以收集由煤粉仓3漂浮出的煤粉。第二收尘器16的一侧连接出风管路,出风管路上可以连接第二抽风机17和第四采样件18。
54.为及时预判第二收尘器16是否着火,根据预设的预警规则,利用窑头风流量变化率、窑尾风流量变化率和冷风流量变化率中的至少其一,以及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和氧气浓度变化趋势,对煤粉制备系统是否有着火趋势进行预警还包括:监测第二收尘器16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和氧气浓度,若第二收尘器16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增加,且氧气浓度同时降低,则对第二收尘器16进行着火预警。
55.煤粉制备安全监测方法还包括:当煤粉制备系统停止工作预设时间后,若煤粉仓3的一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且氧气持续降低,则对煤粉仓3进行着火预警;若煤粉仓3的一氧化碳和氧气浓度基本无变化,则不对煤粉仓3进行着火预警。这是因为煤粉制备系统停止工作后,煤粉在粉仓内处于相对静稳状态,第一抽风机12和第二抽风机17都会停止工作,此时煤粉仓3内的煤粉氧化后产生的一氧化碳无法排出,煤粉仓3一氧化碳浓度会突然升高,可不进行着火预警,如持续升高,则进行提示并报警。
56.在制粉制备系统启动前,应对煤磨机1和第一收尘器2充惰性气体防止系统爆燃,此时预警系统监控氧气浓度数据,氧气浓度低于8%可以认为是安全状态。
57.如图3所示,上述主要是着火预警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煤粉制备方法还能够进行着火报警,具体而言,煤粉制备监测方法还包括:获取煤粉制备系统内的温度;若一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氧气浓度持续降低,且温度升高到预设值,则进行着火报警。
58.即当一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氧气浓度持续降低,且温度升高到预设值三个条件同时满足后,则直接对灭火系统提供触发信号,向煤粉制备系统指定部位通入惰性气体进行灭火。
59.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