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S-1冠带缠绕方法与流程

2022-11-19 07:21: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s-1冠带缠绕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轮胎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1冠带缠绕方法。


背景技术:

2.在vmi一次法机台生产的frd26花纹系列轮胎为uhp高性能轮胎,因其独特的胎面配方及中心柳叶型钢片设计,使中心区域所需的材料较多,若材料不足,极易造成中心缺胶病象。
3.对于现有的冠带条缠绕方式为图3的规格,若要改善胎面中心缺胶,常规方法是调整胎胚周长或调整胎面口型尺寸。调整胎胚周长改善效果不明显且对轮胎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而调整胎面口型耗时较长且易造成物料的浪费,若将冠带条缠绕方式改为图2的方式,也会大幅增加冠带条的使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1冠带缠绕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s-1冠带缠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以每圈行程16mm向左平铺缠绕至冠带条总宽的左边缘,共缠绕两圈;第2步:对左边缘进行一整圈的锁圈行为;第3步:以每圈行程16mm向右开始平铺缠绕至整个冠带的中心,缠绕圈数=(冠带条总宽的一半-7.5)/16*360;第4步:对整个冠带的中心区域进行半圈 的锁圈行为;上述4步缠绕完成后进行对称缠绕;通过整个缠绕过程,使距离胎面中心15mm的区域多缠绕了一圈冠带条,从而使此区域的材料得到快速加厚的效果。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简单易行,操作调整方便,使距离胎面中心15mm的区域多缠绕了一圈冠带条,从而使此区域的材料得到快速加厚的效果;优化后的成品胎硫化后无胎面中心缺胶病象,改善明显。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发明s-1冠带缠绕方法流程图。
8.图2为现有改变冠带条缠绕方式图。
9.图3为现有的冠带条缠绕方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11.一种s-1冠带缠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以每圈行程16mm向左平铺缠绕至冠带条总宽的左边缘,共缠绕两圈;
第2步:对左边缘进行一整圈的锁圈行为;第3步:以每圈行程16mm向右开始平铺缠绕至整个冠带的中心,缠绕圈数=(冠带条总宽的一半-7.5)/16*360;第4步:对整个冠带的中心区域进行半圈 的锁圈行为;上述4步缠绕完成后进行对称缠绕;通过整个缠绕过程,使距离胎面中心15mm的区域多缠绕了一圈冠带条,从而使此区域的材料得到快速加厚的效果。
12.以上所述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s-1冠带缠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以每圈行程16mm向左平铺缠绕至冠带条总宽的左边缘,共缠绕两圈;第2步:对左边缘进行一整圈的锁圈行为;第3步:以每圈行程16mm向右开始平铺缠绕至整个冠带的中心,缠绕圈数=(冠带条总宽的一半-7.5)/16*360;第4步:对整个冠带的中心区域进行半圈 的锁圈行为;上述4步缠绕完成后进行对称缠绕;通过整个缠绕过程,使距离胎面中心15mm的区域多缠绕了一圈冠带条,从而使此区域的材料得到快速加厚的效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1冠带缠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以每圈行程16mm向左平铺缠绕至冠带条总宽的左边缘,共缠绕两圈;第2步:对左边缘进行一整圈的锁圈行为;第3步:以每圈行程16mm向右开始平铺缠绕至整个冠带的中心,缠绕圈数=(冠带条总宽的一半-7.5)/16*360;第4步:对整个冠带的中心区域进行半圈的锁圈行为;上述4步缠绕完成后进行对称缠绕;通过整个缠绕过程,使距离胎面中心15mm的区域多缠绕了一圈冠带条,从而使此区域的材料得到快速加厚的效果。本发明简单易行,操作调整方便,使距离胎面中心15mm的区域的材料得到快速加厚的效果;优化后的成品胎硫化后无胎面中心缺胶病象,改善明显。改善明显。改善明显。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环 郑涛 罗吉良 宁卫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丰源轮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9
技术公布日:2022/1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