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生物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8 20:55: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培养细胞、微生物的生物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细胞或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现有的方案采用的方式为将需要培养的细胞或者微生物放入培养瓶中,并将培养瓶和转运盒放到细胞隔离器中进行整体除菌、细胞分离、提取、加液等操作,完成后在细胞隔离器中进行无菌操作,将培养瓶放入到转运盒中,并将转运盒送出之后放入到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3.现有的转运盒结构一般只是一个同时一个具备隔菌作用的透气孔和密封效果的盒子,培养瓶则是采用平躺放置且具有呼吸口的规格,例如现在市面上的nest耐思细胞培养瓶。
4.目前的转运盒虽然对细胞培养瓶起到了隔菌作用,但是同时也影响了培养瓶的培养环境,导致培养瓶的培养效果减弱,甚至导致无法正常培养。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培养装置,能够在对培养瓶进行隔离的同时减少对培养环境的影响,使其具备更好的培养环境。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培养装置,包括
7.盒体;
8.呼吸口,数量为两个且均设置在盒体上,其中一个设置在盒体上与培养容器的呼吸口对应的位置;
9.所述呼吸口设置有具有隔菌作用的透气层。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呼吸口的位置分别位于盒体的两端,且其中一个与培养容器的呼吸口对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包括主体、盖体;所述主体与盖体可拆卸的密封连接;两个所述呼吸口分别位于主体和盖体上。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呼吸口可拆卸的密封连接有密封盖。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盖与呼吸口之间螺纹连接或胀紧配合;所述密封盖与呼吸口之间通过密封圈形成密封。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和盖体相对的端部侧边均沿边缘设置有凸筋,当主体与盖体装配时,两个凸筋相贴合;所述主体或盖体的凸筋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用于让两个凸筋之间形成密封配合。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卡扣,该卡扣用于卡接盖体上的凸筋,以锁紧主体和盖体;或,
16.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卡扣,该卡扣用于卡接主体上的凸筋,以锁紧主体和盖体。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上设置有支撑柱,用于让平放的盒体与
外部接触面构成间隙。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柱包括公支撑柱、母支撑柱;所述公支撑柱和母支撑柱分别位于盒体的上下或下上两侧,所述公支撑柱和母支撑柱形状相适配,以供两个盒体插接堆叠;两个所述盒体堆叠时通过公支撑柱和母支撑柱形成间隙。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上设置有支撑柱,用于让平放的盒体与外部接触面构成间隙或用于让多个平放的盒体相互堆叠时构成间隙;所述凸筋对应支撑柱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与支撑柱的端部齐平,以配合支撑柱共同支撑。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1.提高呼吸气体交换效率,减少培养容器所处的环境温度与实际培养箱设定的培养温度的差异;能够在对培养容器进行隔离的同时减少对培养环境的影响,使其具备更好的培养环境。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堆叠状态示意图;
25.附图标号:1、盒体;11、主体;12、盖体;2、呼吸口;3、透气层;4、密封盖;5、凸筋;6、卡扣;7、支撑柱;71、公支撑柱;72、母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27.参照图1-3所示,
28.实施例1
29.一种生物培养装置,包括盒体1、呼吸口2,其中呼吸口2的数量为两个且均设置在盒体1上,其中一个设置在盒体1上与培养容器的呼吸口对应的位置;且呼吸口2设置有具有隔菌作用的透气层3。
30.在本方案提供的生物培养装置进行使用时,需要说明的是需要搭配培养容器进行使用,本方案能够将培养容器装入到盒体1内部,并提供更加稳定的培养环境,减少因为额外加入的盒体1导致培养环境被破坏的影响。
31.培养容器可以采用例如nest耐思细胞培养瓶t25、t75、t175、t225等型号,一般的培养容器均具有呼吸口2,能够让培养容器内的细胞、微生物进行呼吸,本方案中具备两个呼吸口2,其中一个与培养容器的呼吸口位置对应,能够让培养容器的呼吸作用更直接的与外部进行交换,避免呼吸排出的气体溢满培养容器导致内部的温度改变,影响培养容器内细胞培养的环境,出现细胞培养效果减弱甚至失败。盒体1的呼吸口2(以下称为前呼吸口)设置的透气层3能够让培养容器的呼吸口2进行气体交换的同时进行配合,提高气体的交换效率。并且配置的另一个呼吸口2(以下称为后呼吸口)能够将没有及时通过前呼吸口交换的气体进行排出。能够减少盒体1内的废气含量,进一步提高培养环境的维持效果。
32.在培养容器放入到盒体1中之后,可以将盒体1转移到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33.优选的设置中,两个呼吸口2的位置分别位于盒体1的两端,且其中一个与培养容
器的呼吸口2对应。结合上述的描述,可以形成如下方案,盒体1的前呼吸口对应培养容器的呼吸口2,盒体1的后呼吸口设置在另一端,此时能够气体交换作用更加均匀,提高交换效率。
34.为了方便向盒体1中放入培养容器,本方案提供的实施例还将盒体1分为主体11、盖体12;主体11与盖体12可拆卸的密封连接;两个呼吸口2分别位于主体11和盖体12上。参照附图所示,将一个盒体1分为前后两段,前一段(主体11)具有前呼吸口,体积较大,用于放入培养容器,然后将后一段(盖体12)与主体11进行安装,进而将培养容器完整的放入盒体1内。这种配置方式能够减小盒体1的体积,也方便安装,培养容器放入的方式相当于插入式,能够减小对盒体1上用于放入培养容器的开口的大小,同时不影响放入培养容器的效率。
35.为了让盒体1在转移过程中具备更好的隔菌效果,前呼吸口和后呼吸口均可以安装密封盖4,通过密封盖4让盒体1在转移过程中的前、后呼吸口避免污染,提高培养效果。
36.基于该密封盖4的实施例,以下还做出进一步的优化,密封盖4与呼吸口2之间螺纹连接或胀紧配合;密封盖4与呼吸口2之间通过密封圈形成密封。螺纹连接和胀紧配合的方式具备方便拆装的特点,并且利用密封圈能够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同时该密封盖4也能够避免在利用细胞隔离器杀菌时杀灭培养容器中培养的细胞、微生物。
37.针对上述提到的主体11与盖体12之间的密封连接,以下还提供两种实施方式:
38.a.主体11与盖体12之间插接形成过盈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
39.b.主体11和盖体12相对的端部侧边均沿边缘设置有凸筋5,当主体11与盖体12装配时,两个凸筋5相贴合;主体11或盖体12的凸筋5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用于让两个凸筋5之间形成密封配合。
40.本方案作为优选,采用b方案并进行详述,由于主体11和盖体12上均有凸筋5,在两者进行安装时能够让两个凸筋5进行贴合,此时能够增加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密封效果;此外配合密封圈,能够让密封效果进一步得到提升。而主体11和盖体12之间的安装可以配合凸筋5和螺栓构成法兰连接结构。
41.基于b方案的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优选方案,区别于上述的法兰连接结构,优选方案采用卡扣6连接方式,其中主体11上设置有卡扣6,该卡扣6用于卡接盖体12上的凸筋5,以锁紧主体11和盖体12;或,盖体12上设置有卡扣6,该卡扣6用于卡接主体11上的凸筋5,以锁紧主体11和盖体12。
42.由于b方案本身具备了凸筋5,因此配合卡扣6的方式能够利用卡扣6勾住凸筋5进行装配,卡扣6的卡接方式不仅具备扣紧的效果,而且更加方便安装,提高试验的效率。以举例主体11上设置卡扣6的方案详述,由于卡扣6设置在主体11上,此时在盖体12与主体11安装到位时,能够通过卡扣6将盖体12上的凸筋5进行卡接,使主体11和盖体12上的凸筋5紧密连接,并且使其无法脱离,进而完成安装,具体的,卡扣6的结构可以按照附图所示的卡扣6进行设置,通过弹性的扣件与凸筋5进行卡接,在需要拆卸时,掰开卡扣6即可实现卡接的解除。上述盖体12上设置卡扣6的方案与主体11上设置卡扣6的方案原理、流程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43.实施例2
44.基于实施例1的方案,以下还提供进一步优化过后的实施例。
45.其中盒体1上设置有支撑柱7,用于让平放的盒体1与外部接触面构成间隙。
46.为了让盒体1能够具备更好的散热效果,避免盒体1内部处于保温上升的状态导致环境变化影响培养效果,利用上述的支撑柱7对盒体1进行支撑,能够增加底部的散热效果,避免盒体1内的温度与培养箱中的温度差异过大,出现培养容器内的环境与实际培养箱中的环境差异过大的问题。
47.事实上,上述方案还能够进一步优化,该优化方案如下:
48.其中,支撑柱7包括公支撑柱71、母支撑柱72;公支撑柱71和母支撑柱72分别位于盒体1的上下或下上两侧,公支撑柱71和母支撑柱72形状相适配,以供两个盒体1插接堆叠;两个盒体1堆叠时通过公支撑柱71和母支撑柱72形成间隙。
49.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盒体1不仅仅是可以单独配合培养箱进行存放,也可以是多个盒体1放入同一个培养箱进行存放培养。本方案中的支撑柱7分为上下两侧的公支撑柱71和母支撑柱72,两个盒体1上的公支撑柱71和母支撑柱72能够相互配合插接,此时不仅能够起到定位作用,使多个盒体1之间堆叠效果更好,更加稳定;还能够让两个盒体1之间具备一定的间隙,使两者均具备良好的散热效果,减少相互之间的温度传递作用。
50.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实施例1中提到的凸筋5,该凸筋5还配合盒体1上的支撑柱7还能构成如下方案:
51.凸筋5对应支撑柱7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与支撑柱7的端部齐平,以配合支撑柱7共同支撑。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公支撑柱71的端部会具有一个用于插接的凸起,本方案的描述中该凸起不列入公支撑柱71的端部。
52.基于该方案,还能够实现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53.a.配合公支撑柱71和母支撑柱72,凸筋5与公支撑柱71和母支撑柱72的端部平齐,实际上意味着两个盒体1的公支撑柱71和母支撑柱72之间插接的同时,两个盒体1的凸筋5也会相互抵接,实现辅助支撑的效果,因此能够进一步强化支撑作用。
54.b.盒体1只有底部具有支撑柱7时(不分为公支撑柱71和母支撑柱72),两个盒体1之间可以错位进行堆叠,此时两个凸筋5会相互错位,下方的盒体1的凸筋5与上方的盒体1进行抵接,上方的盒体1的凸筋5与下方的盒体1进行抵接,同时上方盒体1的支撑柱7与下方盒体1的表面抵接,构成堆叠作用。
5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