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

2022-11-18 18:52: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病人排便引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


背景技术:

2.大便失禁发生率在老年人、危重病人及瘫痪患者上比较常见,而大便失禁处理不及时容易导致很多并发症,常见的有会阴部、骶尾部皮肤炎症以及合并压力性损伤。由于粪便的刺激,使会阴部皮肤经常处于潮湿和代谢产物的侵蚀状态,易发生皮肤红肿、溃烂,皮肤破溃感染可深及肌层或破溃延伸至阴囊、阴唇、腹股沟等,不仅加重了病人的痛苦,也给护理工作量及带来困难。
3.目前临床上常用肛袋、气管插管套管、粪便收集套管、卫生棉条塞肛暂时阻断大便排出及收集粪水,但以上产品虽能短暂阻断粪便流出肛门外或收集粪水,但对于肛门皮肤考验较大及密闭性相对差,对于肛门括约肌松弛的患者来说密闭性尤为不足,很容易发生粪水从容器边缘渗出,刺激肛周及会阴部皮肤,不能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以改善目前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与肛门周围皮肤粘合的密闭性。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充气管和收容袋。第一管设有孔径较小的第一端和孔径较大的第二端;第二管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可展开呈漏斗状且与皮肤遇水粘接;充气管的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管的通道;以及收容袋,其连接于所述第二端。
6.可选地,所述第二管背离所述第一管的一端呈弧面设置,所述弧面为端面向所述第一管内凹设置。
7.可选地,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的外表面包括亲水涂层。
8.可选地,所述第二管的亲水涂层的表面还覆盖有透明的可溶解生物膜。
9.可选地,所述第二端的截面呈椭圆形设置。
10.可选地,所述充气管背离所述第一管的一端设有充气囊。
11.可选地,所述第二端设有螺纹,所述螺纹用于连接所述收容袋。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该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充气管和收容袋。第一管设有孔径较小的第一端和孔径较大的第二端;第二管与第一端连接,第二管可展开呈漏斗状且与皮肤遇水粘接;充气管的通道连通第一管的通道;收容袋连接于第二端。
14.第二管伸入病人肛门内,在充气管上吹气,第二管在肛内展开成漏斗状且与遇水粘接于肛内皮肤。大便流进第二管、第一管、流入收容袋。如此,实现了粪水集中在一体化可
调节大便收集容器中导出,不侧漏于肛周组织。即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改善了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与肛门周围皮肤粘合的密闭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的示意图。
16.图2是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17.图中,10、第一管;20、第二管;21、弧面;30、充气管;31、充气囊;40、收容袋。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9.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其分别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的示意图和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其包括第一管10、第二管20、充气管30和收容袋40。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顺序是第二管20、第一管10和收容袋40。充气管30通道连通第一管10的通道。从材料与人体接触的舒适度考虑,第一管10和第二管20优选外表面覆盖有亲水涂层的硅胶。以下将对各个管段的功能、结构及材料进行说明。
20.第一管10主要起到引导粪水的作用,其设有孔径较小的第一端(图未示)和孔径较大的第二端(图未示)。孔径从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也是基于流畅引导粪水的需要。第一管10可以选用透明的硅胶材料,如有堵塞情况发生,可以通过观察得知。
21.第二管20是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与肛门内肌肤直接接触的部分,除其材料优先选用为表面带有亲水涂层的硅胶外,在该亲水涂层表面还覆盖有透明的可溶解生物膜(图未示)。该生物膜通过与直肠粘膜内的水分接触而活化,使得第二管20于肛内括约肌粘和的密封性更强,防止液体或形成的粪便渗漏处肛门外。结构上,第二管20一端与第一管10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管20可展开呈漏斗状,请具体参考图2,在充气情况下,漏斗状能展现得更明显。另外,为了匹配肛门内括约肌的结构,第二管20背离第一管10的一端呈弧面21设置,弧面21向第二管20内凹设置,第二管20展开时更好地贴合肛内皮肤。
22.充气管30通道连通第一管10的通道。充气管30起到对第二管20打气展开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充气管30可以是连接于收容袋40,亦可以连接于第一管10。充气管30背离排便段的一端设有充气囊31。充气囊31间接作用于第二管20,可以实现第二管20完整展开呈漏斗形。另外,充气囊31在每充气一次后,对管路有吸气的作用,造成管路呈负压状态,有助于肛内粪水的排出。
23.关于收容袋40,其连接于第一管10的第二端。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第二端设有供收容袋40连接的外螺纹,收容袋40设有内螺纹,两者相互配合。亦或者是挤压式的连接,第二端的截面呈椭圆形设置,收容袋40的袋口开口截面小于以上的椭圆形,第二端挤压变形穿过收容袋40的袋口。当然还可以是卡扣等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不在此赘述。可以理解的是,收容袋40可以另设出口,待收容袋40达到一定储量时,从出口倒出。
2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第二管20伸入病人肛门内,在充气管30上吹气,第二管20在肛内展开成漏斗状且与遇水粘接于肛内皮肤。大便流进第二管20、第一管10、流入收容袋40。
25.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包括第一管10、第二管20、充气管30和收容袋40。第一管10设有孔径较小的第一端和孔径较大的第二端;第二管20与第一端连接,第二管20可展开呈漏斗状且与皮肤遇水粘接;充气管30的通道连通第一管10的通道;收容袋40连接于第二端。如此,实现了粪水集中在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中导出,不侧漏于肛周组织。即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改善了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与肛门周围皮肤粘合的密闭性。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其设有孔径较小的第一端和孔径较大的第二端;第二管,其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可展开呈漏斗状且与皮肤遇水粘接;充气管,其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管的通道;以及收容袋,其连接于所述第二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背离所述第一管的一端呈弧面设置,所述弧面为端面向所述第一管内凹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的外表面包括亲水涂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的亲水涂层的表面还覆盖有透明的可溶解生物膜。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的截面呈椭圆形设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背离所述第一管的一端设有充气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设有螺纹,所述螺纹用于连接所述收容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病人排便引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本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充气管和收容袋。第一管设有孔径较小的第一端和孔径较大的第二端;第二管与第一端连接,第二管可展开呈漏斗状且与皮肤遇水粘接;充气管的通道连通第一管的通道;收容袋连接于第二端。如此,实现了粪水集中在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中导出,不侧漏于肛周组织。即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改善了一体化可调节大便收集容器与肛门周围皮肤粘合的密闭性。肤粘合的密闭性。肤粘合的密闭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少玲 李小金 陈晓丹 肖燕 陈雪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15
技术公布日:2022/11/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