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简易管夹阀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04:15: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具体涉及一种简易管夹阀。


背景技术:

2.管夹阀适用于输送矿浆﹑磨料、微颗粒状的干湿性粉尘浆料等,工作温度在-10至130℃。主要应用于一般腐蚀性介质、颗粒状介质和纤维性介质等的管路上,是控制介质流动的启闭机构。目前国内外管夹阀种类虽然比较多,但一些管夹阀仍存在夹不紧(或有缝隙)、维修困难、造价昂贵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管夹阀,该简易管夹阀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具有双向保护防漏,节约制造成本、操作简单;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简易管夹阀,包括阀体、夹紧装置,所述的阀体内设有作为介质流动通道的胶管,所述的夹紧装置设在阀体内,夹紧装置由手动控制,夹紧或放松套管;
6.所述阀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分为上阀体和下阀体,二者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上、下阀体结构完全相同;
7.所述夹紧装置包括转动件、弹簧、挡片、腔盖、螺母二、压杆支架、压杆、连接轴、把手;
8.所述转动件通过连接轴固定在阀体上,可绕连接轴转动,转动件上方是一空腔,用于安置弹簧,弹簧的上端是挡片;
9.所述挡片的再上端是腔盖,腔盖中间有孔,压杆支架的一端通过孔、穿过腔盖与挡片,再通过螺母二将腔盖与挡片与压杆支架连接在一起,腔盖与转动件上的腔体通过螺纹连接,腔盖防止弹簧将挡片连同压杆支架挤出;
10.所述压杆支架一端连接转动件一端连接压杆;
11.所述压杆为紧实橡胶管,通过转轴二固定在压杆支架上,压杆可滚动,用于滚动挤压胶管;
12.所述压杆支架总长超出阀体,超出部分用于安装把手;
13.所述阀体上有用于压杆支架移动的轨道,压杆支架超出的部分和把手在阀体外运动,运动轨迹为阀体上的轨道轨迹;
14.所述胶管为橡胶套管,当压杆挤压胶管时,胶管能紧密贴合;
15.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上述压紧装置共4组,呈两两相对排布,可在两个位置对胶管形成挤压,提高了防漏指数;
16.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优选的在转动件与压杆支架之间增设弹簧,有利于增大压力时胶管被压时更贴合、防漏,当压力过大时,弹簧可承受一部分压力,不至于将胶管挤坏;
17.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优选的将阀体上的轨迹偏高与挤紧时的压杆位置,并在挤紧位置增设凹槽,当到达挤紧位置时压杆支架连同压杆被弹簧的压力挤进凹槽,提高压紧时的稳定性;
18.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采用简单的结构,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并能有效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手动管夹阀,而且能在两个位置形成挤压形成相对挤压,更优的,在挤压过程中可先将相对的两个压杆拉下,首先压缩后形成“s”形胶管,再将另两个压杆拉下,在两个位置形成两个“x”形压口;
20.本实用新型阀体上轨道轨迹偏高与挤紧时的压杆位置,并在挤紧位置增设凹槽,并且压紧装置内设弹簧,当压杆在轨道上运动时始终处于压紧状态,当到达管心位置时压紧装置上的压杆落入所述凹槽,且弹簧内压力得到释放,并挤压在胶管上,对胶管形成适量的挤压,保证压力的前提下,防止压坏胶管。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轴向剖视图。
24.标记说明:
25.1、阀体;11、上阀体;111、螺栓;112、螺母一;113、垫圈;114、上轨道;1141、凹槽一;115、下轨道;1151、凹槽二;12、下阀体;2、夹紧装置; 21、转动件;211、腔室;22、弹簧;23、挡片;24、腔盖;25、螺母二;26、压杆支架;27、压杆;28、连接轴;281、转轴一;282、转轴二;3、胶管;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出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7.如图1所示,一种简易管夹阀,包括阀体1、夹紧装置2、胶管3、把手 4;
28.如图2所示,所述阀体1包括上阀体11、下阀体12,并通过螺栓111 和螺母一112连接,此处还设有垫圈113,用来增强上、下阀体的锁紧力矩,这种可拆卸的分体式设计,使得阀门的维修更加方便,上、下阀体两侧设有上轨道 114、下轨道115,且上轨道114及下轨道115的底部分别开设有凹槽一1141及凹槽二1151,阀体1的内部设有作为介质流动通道的胶管3,所述胶管3为橡胶套管;
29.如图3所示,夹紧装置2包括转动件21、弹簧22、挡片23、腔盖24、螺母二25、压杆支架26、压杆27、连接轴28;
30.所述夹紧装置2共四组,呈两两相对分布,当夹紧装置2挤压胶管3时可在胶管3的两个位置形成挤压,增大胶管3压紧时的紧密程度;
31.所述连接轴28包括转轴一281及转轴二282;
32.所述转动件21共四组,下面以转动件21为例:转动件21通过转轴一 28固定在上阀体11上,与之形成转动副,所述转动件21内含有腔室211;
33.所述弹簧22安装在转动件21的腔室211内,弹簧22的下端是挡片23,挡片23的再下端是腔盖24;
34.所述挡片23与压杆支架26连接在一起,通过螺母二25固定在压杆支架 26上;
35.所述压杆支架26上端有螺纹用于与螺母二25连接和固定挡片23,且上端伸入腔室211内,使弹簧22上的弹力传到挡片23上,并通过腔盖24将挡片 23的移动限制在腔室211内,当弹簧22释放弹力时,弹力通过挡片23传到压杆支架26上,带动压杆支架26运动;
36.所述腔盖24与转动件21上方腔室211通过螺纹副连接;
37.所述压杆支架26的另一端用于支撑压杆27,压杆支架26与压杆27之间通过转轴二282固定在一起,压杆27可在转轴二28上滚动,压杆支架26总长超出阀体1,超出部分用于连接把手4;
38.所述把手4共八个,两个一组共同控制一组夹紧装置2;
39.所述夹紧装置2的移动轨迹是上、下阀体上的上轨道114和下轨道115;
40.所述上轨道114和下轨道115,轨迹位置高于胶管3被压紧时的夹紧装置2总长的位置,当夹紧装置2运动到中间位置时落入凹槽一1141及凹槽二 1151,并最终对胶管3形成紧密性挤压,同时弹簧22上的压力作用在胶管3上,使胶管3被紧紧压住,并由于凹槽一1141及凹槽二1151的限制,夹紧装置2 不会左右移动,增加了压紧时的稳定性;
41.所述夹紧装置2由把手4控制,通过控制把手4在上、下轨道上的移动,控制胶管3的被挤压和释放。
42.工作原理:
43.挤压胶管3时,先通过拉把手4将对角线相对的两个压杆27拉下,形成“s”形胶管3,同时夹紧装置2中的弹簧22释放弹力将压杆27压于凹槽一1141 内,并挤压胶管3,再将另外两个压杆27拉下,对压杆27造成“x”形压口,此时在胶管3的两个位置形成挤压;
44.当阀门打开时,同样先将两个对角线位置压杆拉回阀体1内,首先需要向上提把手4,将把手4连同压杆27提出凹槽一1141,再将夹紧装置2向阀体 1两侧拉,拉入两侧的“平形”槽口内,此时弹簧22内压力基本释放完全,防止阀门打开时压杆27仍压在胶管3上,造成胶管3不通畅;
45.最后将剩下的压杆27拉回,此种缓和的打开阀门方式,先形成的“s”形胶管3,内流体流动时带来的力有助于帮助胶管3较快恢复畅通状态,并最终形成阀门打开态。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