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智能床、智能家居系统和智能床的调节方法与流程

2022-11-16 16:20: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床、智能家居系统和智能床的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2.智能家居最早起源于美国,如今的智能家居已经在美国发展了近30年。近年来,随着家庭智能在全球的日益普及,上世纪末智能家居悄然进入我国市场,智能家居已经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词。随着电子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智能家居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享受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电子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3.人的一生之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会在床上度过,普通的床仅在睡眠时供人躺卧,因此床的躺卧面通常为平面,而不同用户对于床的形状有不同需求,例如部分用户经常躺卧在床上看一些终端设备展示的图像,例如电视、投影仪等,由于普通的床的躺卧面为平面,用户躺卧在床上看图像时较为不适,舒适感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床、智能家居系统和智能床的调节方法,以解决用户躺卧在床上看图像时较为不适,舒适感欠佳的问题。
5.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床,该智能床包括床架、床垫、图像识别装置、形状调整机构和控制模块;
6.所述床垫位于所述床架上方;
7.所述形状调整机构设置在所述床架上,所述形状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床架的形状;
8.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图像识别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形状调整机构电连接;
9.所述图像识别装置用于获取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并基于所述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确定是否启动调整模式,并在启动所述调整模式时基于所述调整模式对应的形状调整指令驱动所述形状调整机构调整所述床架的形状。
10.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床架包括床架本体和排骨条,所述排骨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排骨条均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床架本体上、且由所述床架本体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排列设置;
11.所述形状调整机构设置在所述床架本体上,所述形状调整机构的数量为多个、且与所述排骨条连接,单个所述形状调整机构用于驱动至少一个所述排骨条升降;
12.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调整模式对应的形状调整指令驱动所述形状调整机构调整不同排骨条的高度。
13.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床架本体上设有辅助运动区域;
14.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辅助运动启动指令,并基于所述辅助运动启动指令驱动所述辅助运动区域的所述排骨条在预设高度范围内做往复运动。
15.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床架本体还包括底架、顶架和升降机构;
16.所述顶架与所述底架相对,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顶架相对于所述底架升降;
17.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升降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高度调节指令,并基于所述高度调节指令控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顶架升降至预设高度。
18.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床还包括床屏,所述床屏包括床屏本体、上屏包、下屏包、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
19.所述上屏包和所述下屏包均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床屏本体上,且所述上屏包位于所述下屏包的上方;
20.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上屏包上,且用于调节所述上屏包的角度;
21.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下屏包上,且用于调节所述下屏包的角度;
22.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均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床屏调节指令,并基于所述床屏调节指令驱动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调节所述上屏包和所述下屏包的角度。
23.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床屏还包括按摩模块,所述按摩模块包括按摩气囊、气管和气泵;
24.所述按摩气囊的数量为多组,一组所述按摩气囊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一组所述按摩气囊设置在所述上屏包上,至少一组所述按摩气囊设置在所述下屏包上;
25.所述气泵通过所述气管与所述按摩气囊均连接,用于使所述按摩气囊充放气;
26.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气泵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按摩指令,并基于所述按摩指令驱动所述气泵调整预设组的所述按摩气囊的充放气频率和速度。
2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智能家居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床。
2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床的调节方法,该智能床的调节方法用于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床,所述智能床的调节方法包括:
29.获取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
30.基于所述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确定是否启动调整模式;
31.若是,基于所述调整模式对应的形状调整指令驱动所述形状调整机构调整所述床架本体的形状。
32.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确定是否启动调整模式,包括:
33.比较所述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和预存图像;
34.确定所述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和所述预存图像的相似度是否大于预设相似阈值。
35.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床的调节方法还包括:
36.获取辅助运动启动指令;
37.基于所述辅助运动启动指令驱动所述辅助运动区域的所述排骨条在预设高度范
围内做往复运动。
38.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形状调整机构和图像识别装置,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并基于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确定是否启动调整模式,并在启动调整模式时基于调整模式对应的形状调整指令驱动形状调整机构调整床架的形状,从而当用户躺卧在智能床上看图像时,智能床能够自动将床架的形状调整为适合看图像的形状,解决了用户躺卧在床上看图像时较为不适,舒适感欠佳的问题。
39.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床的结构示意图;
4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床的电路框图;
43.图3为图1中智能床去除床垫后的结构示意图;
44.图4为图1中突显单根排骨条结构的床架的结构示意图;
45.图5为图4中排骨条与形状调整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46.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47.图7是图6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48.图8为图6中安装件的剖视图;
49.图9为图5中条本体与连接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5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床架和床垫的连接示意图;
51.图11为图10中去除床垫后的床架的结构示意图;
52.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床架的结构示意图;
53.图13为图12中床架的电路框图;
54.图14是图12中顶架升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55.图15是图12中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6.图16是图15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57.图17是图14中第二弹性件和第二吸音海绵的连接示意图;
58.图18是图12中线路管道和控制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59.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床屏的结构示意图;
60.图20是图19中床屏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61.图21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床屏的床屏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62.图2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为了凸显门销的床屏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63.图23是图22中门销的结构示意图;
64.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智能床的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65.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智能床的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66.其中:1、床架;11、床架本体;111、辅助运动区域;112、底架;113、顶架;114、升降机构;1141、第二液压杆;115、固定钩;116、限位孔;117、辅助板;118、外框架;119、第二限位件;1110、安装件;1111、安装块;1112、安装通道;1113、第一安装槽;1114、第二安装槽;1115、第一滑移槽;1116、第二滑移槽;12、排骨条;121、条本体;122、连接件;123、连接槽;124、连接块;13、线路管道;131、第一管道;132、第二管道;2、床垫;3、图像识别装置;4、形状调整机构;41、第一液压杆;5、控制模块;51、第一控制盒;52、第二控制盒;6、床屏;61、床屏本体;601、加固后板;603、侧板;604、前板;605、门销;6051、固定件;6052、弹性锁扣件;6053、固定通道;62、上屏包;621、第一海绵包;622、第一外舒适层;63、下屏包;631、第二海绵包;632、第二外舒适层;64、第一调节机构;641、第一伸缩件;65、第二调节机构;651、第二伸缩件;66、按摩气囊;67、气管;68、气泵;7、升降限位机构;71、第一弹性件;72、第一吸音海绵;73、限位杆;74、限位块;75、连接钩;8、限位机构;81、第一限位件;82、限位滑移件;821、滑移部;822、限位部;83、限位长孔;84、消音片;85、第二弹性件;86、第二吸音海绵;9、麦克风;10、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6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68.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69.实施例一
7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床的电路框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智能床包括床架1、床垫2、图像识别装置3、形状调整机构4和控制模块5。
71.床垫2位于床架1上方。其中,床垫2可放置在床架1上表面,也可采用与床架1有一定的连接关系,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床垫2为乳胶垫,乳胶较为舒适,用户体感较为舒适。根据需求不同,床垫2也可为其他的较软的材质,例如弹簧垫等。
72.如图1和图3所示,形状调整机构4设置在床架1上,形状调整机构4用于调整床架1的形状。其中,形状调整机构4是指能够调整床架1形状的机构,此处的床架1形状是指床架1上表面的形状,当床架1的形状改变时,位于床架1上的床垫2的形状也随之改变。
73.如图1和图2所示,控制模块5的输入端与图像识别装置3电连接,控制模块5的输出端与形状调整机构4电连接。
74.图像识别装置3用于获取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控制模块5用于获取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并基于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确定是否启动调整模式,并在启动调整模式时基于调整模式对应的形状调整指令驱动形状调整机构4调整床架1的形状。
75.其中,图像识别装置3(camera或webcam)又称为电脑相机、电脑眼、电子眼等,是一种视频输入设备,只需将图像识别装置3对准图像所在位置,图像识别装置3便可获取到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是指当前时刻图像有出现在图像中的图像。
76.此外,调整模式是指指示智能床调整形状的模式,例如调整模式可包括看图像模式和睡眠模式,当为看图像模式时智能床靠近床头的部分升起并由床头至床中部高度逐渐降低,形成一个利于躺卧的形状,当为睡眠模式时智能床可为预设的用户睡眠时应为的形状。由于当用户躺卧在智能床上看图像时以及用户休息时,需要智能床的床架1形状改变至不同的样子,调整模式对应的形状调整指令是指在调整模式下,指示床架1形状调整的指令。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形状调整指令可通过用户输入,用户根据自身的使用需求驱动形状调整机构4调整床架1的形状,并将其与调整模式相关联,从而当调整模式启动时,便会基于该形状调整指令驱动形状调整机构4调整床架1的形状,此时的床架1形状便会较为符合用户的需求。
77.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形状调整机构4和图像识别装置3,控制模块5用于获取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并基于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确定是否启动调整模式,并在启动调整模式时基于调整模式对应的形状调整指令驱动形状调整机构4调整床架1的形状,从而当用户躺卧在智能床上看图像时,智能床能够自动将床架1的形状调整为适合看图像的形状,解决了用户躺卧在床上看图像时较为不适,舒适感欠佳的问题。
78.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控制模块5用于获取图像录制指令,并基于图像录制指令控制图像识别装置3录制图像。
79.其中,图像录制指令是指指示图像识别装置3开始录制图像的指令,用户可自行选择是否需要开始录制图像,开启便可控制图像识别装置3录制图像,此时便于用户对智能床所在的房间的情况进行了解,比如在上班时间可以了解到房间宠物和小孩的情况。优选的,图像识别装置3可转动,从而能够进行全方位的查看。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图像识别装置3可360度转动。例如,图像识别装置3为摄像头。
80.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床架1包括床架本体11和排骨条12,排骨条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排骨条12均可升降的设置在床架本体11上、且由床架本体11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排列设置。其中,床架本体11的一端向另一端指的是由床头方向至床尾方向或者由床尾方向向床头方向,也为床架本体11的长度方向。同时单根排骨条12的长度方向为床架本体11的宽度方向。排骨条12的形状可为方形,多根排骨条12可紧密排列,也可间隔排列。
81.形状调整机构4设置在床架本体11上,形状调整机构4的数量为多个、且与排骨条12连接,单个形状调整机构4用于驱动至少一个排骨条12升降。其中,形状调整机构4指的是能够驱动排骨条12相对于床架本体11升起和降下的机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形状调整机构4的数量与排骨条1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接,单个形状调整机构4用于驱动单个排骨条12升降。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在需要精细化调节的区域,使单个形状调整机构4驱动单个排骨条12升降,在调节精度不高的区域使单个形状调整机构4驱动多个排骨条12
升降,例如在用户的大腿区域和小腿区域,由于用户的整个大腿或小腿通常调节到同一高度即可,此时可使单个形状调整机构4驱动两个区域的排骨条12同时升降,其他区域使单个形状调整机构4驱动单个排骨条12升降,起到节省成本的作用。
82.控制模块5还用于基于调整模式对应的形状调整指令驱动形状调整机构4调整不同排骨条12的高度。如图1和图3所示,当不同的排骨条12被不同的形状调整机构4调整至不同的高度时,该智能床便能拥有特殊的供用户躺卧的形状,用户便可舒适的进行躺卧。
83.上述方案,通过使多个排骨条12均可升降的设置在床架本体11上、且由床架本体11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排列设置,同时使形状调整机构44设置在床架本体11上,形状调整机构4的数量为多个、且与排骨条12连接,单个形状调整机构4用于驱动至少一个排骨条12升降。从而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使不同的排骨条12升降至不同的高度以使智能床呈现不同的形状,解决普通的床的形状都是固定的,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通用性较差的问题,实现了智能床能够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形状调节,通用性较强的效果。
84.如图4和图5所示,以下以单根排骨条12为例详细说明形状调整机构4的具体结构,形状调整机构4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液压杆41,至少一个第一液压杆41的一端与排骨条12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床架本体11固定连接,至少一个第一液压杆41的一端与排骨条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该第一液压杆41的另一端与床架本体11固定连接。其中,第一液压杆41能够伸缩,同时可竖直设置,故第一液压杆41伸缩时排骨条12便会相对于床架本体11升起和降下,使排骨条12位于不同的高度。此外,第一液压杆41与排骨条12和床架本体11的连接方式可为多种,例如焊接固定、螺栓固定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85.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该智能床还包括升降限位机构7,升降限位机构7的数量与形状调整机构4相同、且一一对应;升降限位机构7用于增加形状调整机构4驱动排骨条12升起时的阻力。其中,排骨条12刚升起时往往一个较大推力,倘若没有升降限位机构7,上升时会有明显的顿挫感,通过设置升降限位机构7增加上升时的阻力,避免了排骨条12刚升起时推力较大产生的顿挫情况发生。
86.以下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说明升降限位结构的具体结构,升降限位机构7包括两组第一弹性件71,每组第一弹性件7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一组第一弹性件71的一端与排骨条12的一端连接,一组第一弹性件71的另一端与床架本体11连接。另一组第一弹性件71的一端与排骨条12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组第一弹性件71的另一端与床架本体11连接。具体的,智能床还包括第一吸音海绵72,第一弹性件71包括弹簧;弹簧套设在第一吸音海绵72外。由于弹簧具有弹力,所以排骨条12上升时弹簧会给排骨条12一个下降的阻力,从而避免了排骨条12刚升起时推力较大产生的顿挫情况发生。第一吸音海绵72能够吸收排骨条12运动时产生的轻微的噪音,起到了降噪的效果。优选的,第一吸音海绵72为圆柱形,同时第一吸音海绵72的外壁与弹簧的内圈相抵,从而能有效放在弹簧的内圈不会掉落。
8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升降限位机构7还包括限位杆73,床架本体11上设有限位孔116,限位杆73穿过限位孔116,限位孔116的轴向为竖直方向;限位杆73的上端与排骨条12固定连接,限位杆73的下端设有限位块74,限位块74的长度大于限位孔116的直径,且在形状调整机构4上升至预设行程阈值时与限位孔116所在平面相抵。其中,限位杆73和限位孔116的数量也可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从而能够分别对排骨条12的两端进行限位。预设行程阈值是指形状调整机构4能够上升的最大值,当形状调整机构4包括第一液压杆41时,
此处指第一液压杆41能上升的最大值。通过此方式,排骨条12在限位块74的限位作用下在上升到一定高度便无法继续上升,这样能够确保有一个第一液压杆41出现故障时,例如上升到了最高还会上升时造成两端高度不统一,在限位块74的限制作用下,能够避免高度不统一的情况出现。
8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床架本体11包括辅助板117、第一限位件119和安装件1110,辅助板117的数量与排骨条12相同,且与排骨条12一一相对;形状调整机构4设置在辅助板117上;即当形状调整机构4包括第一液压杆41时,所有第一液压杆41均位于对应的辅助板117上,且一端与辅助板117连接,另一端与排骨条12连接。相应的,第一弹性件71也位于辅助板117上,且一端与辅助板117连接,另一端与排骨条12连接。连接方式可为多种,例如第一弹性件71为弹簧时,辅助板117和排骨条12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钩115,弹簧的两端也均设有连接钩75,连接钩75与固定钩115钩连在一起,实现了弹簧的安装。
89.如图6-图8所示,第一限位件119与辅助板117固定连接,限位孔116设置在第一限位件119上;第一限位件119上设有安装块1111,安装块1111的上端超出第一限位件119的上表面,安装块1111的下端低于第一限位件119的下表面,安装块1111与第一限位件119的连接方式可为螺栓连接、焊接或一体成型。
90.安装件1110与床架本体11固定连接,安装件1110设有安装通道1112,第一限位件119的一侧位于安装通道1112内,安装通道1112的长度方向为水平方向,安装通道1112的上内壁具有第一安装槽1113,安装通道1112的下内壁具有与第一安装槽1113相对的第二安装槽1114;安装块1111的上端插入第一安装槽1113,安装块1111的下端插入第二安装槽1114。其中,安装块1111、第一安装槽1113和第二安装槽1114的形状相适应,例如安装块1111为方形时,第一安装槽1113和第二安装槽1114均为方形。由于第一限位件119与安装件1110连接时,第一限位件119的一侧插入安装通道1112,同时第一限位件119上的安装块1111上端插入第一安装槽1113,安装块1111的下端插入第二安装槽1114,从而第一限位件119通过安装块1111能够卡接固定在安装件1110的安装通道1112内。
91.优选的,第一安装槽1113和第二安装槽1114可贯通安装件1110的一端,从而安装块1111能够通过贯通的一端插入第一安装槽1113和第二安装槽1114内,安装块1111的安装较为方便,即第一限位件119与安装件1110的连接较为方便。
92.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9所示,排骨条12包括条本体121和连接件122,形状调整机构4用于驱动连接件122升降;连接件122的数量为两个,连接件122具有连接槽123,条本体121的两端均具有连接块124,条本体121的一端的连接块124用于插入一个连接件122的连接槽123,条本体121的另一端的连接块124用于插入另一个连接件122的连接槽123。其中,连接槽123和连接件122的形状相适应,例如连接件122为方形时,连接槽123的形状也为方形,以供连接件122插入。通过此方式,排骨条12能够被拆解同时在现场再进行安装,故电动床架1无需整体进行运输,可进行拆解再行运输,运输较为方便。
93.当形状调整机构4包括第一液压杆41时,例如形状调整机构4包括两个第一液压杆41,则一个第一液压杆41与一个连接件122连接,另一个第一液压杆41与另一个连接件122连接,实现驱动排骨条12整体的升降。
94.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床架本体11上设有辅助运动区域111;控制模块5用于获取辅助运动启动指令,并基于辅助运动启动指令驱动辅助运动区域
111的排骨条12在预设高度范围内做往复运动。其中,辅助运动区域111可位于用户躺卧时用户的腰腹区域,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不同,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辅助运动区域111,例如控制模块5获取用户的辅助区域设置指令,基于辅助区域设置指令将预设区域设置为辅助运动区域111,预设区域可为用户选择的区域。排骨条12在预设高度范围内做往复运动是指预设高度范围有最高点和最低点,排骨条12先上升运动到最高点,然后由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然后再由最低点升至最高点,循环往复。人们吃完饭时一般不想进行运动但是食物的消化于吸收都需要进行肠道的蠕动,而每一根单独排骨条12都是可以单独升降的,所以可以通过辅助运动区域111的特定的几条排骨条12进行一个有规律的用户可接受的频率进行一个上下伸缩运动以达到辅助运动的目的。
95.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床架本体11还包括底架112、顶架113和升降机构114。
96.顶架113与底架112相对,升降机构114用于驱动顶架113相对于底架112升降。其中,顶架113位于底架112上方,顶架113和底架112可均为方形架,同时顶架113可为排骨架。升降机构114是指能够驱动顶架113相对于底架112升降的部件。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14包括第二液压杆1141,第二液压杆1141的一端与顶架113连接,第二液压杆1141的另一端与底架112连接。第二液压杆1141能够伸缩,同时可竖直设置,故第二液压杆1141伸缩时顶架113便会相对于底架112升起和降下,此时智能床整体的高度便会改变。
97.此外,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液压杆1141的数量可为四个,四个第二液压杆1141分别设置在底架112上端的四角处,同时四个第二液压杆1141背离底架112的一端分别与顶架113的四角处连接,从而便能够较为稳定的驱动顶架113整体相对于底架112升降。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14也可包括电推杆、气缸等可伸缩的器件,此时将电推杆或气缸设置在顶架113和底架112之间即可,在此不做具体赘述,只是举例说明。
98.如图13所示,控制模块5与升降机构114电连接,控制模块5用于获取高度调节指令,并基于高度调节指令控制升降机构114驱动顶架113升降至预设高度。其中,高度调节指令是指指示调节智能床高度的指令,预设高度是指高度调节指令对应的高度。通过此方式,用户能够通过控制模块5控制升降机构114,将顶架113升起至预设高度,此时智能床也会位于用户理想的高度,由于不同用户对床的高度需求不同,通过此方式不同用户能够将床调节至不同的高度,用户体验感较好。
99.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当该智能床包括排骨条12时,顶架113可为方框型,全部排骨条12均可升降的设置在顶架113上,例如可升降的位于顶架113的内框内。此时,安装件1110和辅助板117均与顶架113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可为多种,例如螺栓固定、粘结固定、卡接固定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通过此方式,床架本体11的顶架113可相对于底架112升降,同时顶架113上的排骨条12均可升降,当不同排骨条12升降至不同高度时便可调整床架1的形状。故该智能床既可升降以调节高度,又可调整形状。
100.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4所示,该智能床还包括限位机构8,限位机构8的上端与顶架113连接,限位机构8的下端与底架112连接,限位机构8用于增加升降机构114驱动顶架113升起时的阻力。其中,升降机构114驱动顶架113刚升起时往往一个较大推力,倘若没有限位机构8,上升时会有明显的顿挫感,通过设置限位机构8增加上升时的阻力,增加了顶架113的上升顺滑度。
101.以下以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说明限位机构8的具体结构,如图14和图15所示,限位机构8包括第二限位件81和限位滑移件82,第二限位件81上设有限位长孔83,其中,第二限位件81为长条形件,限位长孔83的长度方向为第二限位件81的长度方向,限位长孔83的长度大于宽度。
102.顶架113上设有水平延伸的第一滑移槽1115,底架112上设有与第一滑移槽1115平行的第二滑移槽1116;其中,第一滑移槽1115可位于顶架113侧边的外表面,第二滑移槽1116可位于底架112侧边的外表面。
103.限位滑移件82的数量为两个,一个限位滑移件82的穿过限位长孔83的一端滑移连接于第一滑移槽1115内,且可沿限位长孔83和第一滑移槽1115滑动,另一个限位滑移件82穿过限位长孔83的另一端滑移连接于第二滑移槽1116内,且可沿限位长孔83和第二滑移槽1116滑动。故当顶架113相对于底架112升降时,会带动两个限位滑移件82分别在第一滑移槽1115和第二滑移槽1116内滑移,进而第二限位件81的角度也会改变。而两个限位滑移件82分别在第一滑移槽1115和第二滑移槽1116内滑移时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会增加顶架113上升时的阻力,让其保持一个匀速的上升,特别是启动的瞬间的力值会比较大,同过此装置能有效的减少启动的冲击感。
104.具体的,如图14-图16所示,一个限位滑移件82包括滑移部821和位于两端的两个限位部822,滑移部821和限位部822形成类工型结构,即两头宽中间窄。第一滑移槽1115和第二滑移槽1116均具有贯通槽内部的槽口。此外,顶架113可底架112可均包括向内凹陷的钢条,顶架113的钢条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滑移槽1115,底架112的钢条向内凹陷形成第二滑移槽1116。
105.一个限位滑移件82一端的限位部822与第二限位件81背离顶架113的一侧相抵,且另一端的限位部822位于第一滑移槽1115内,滑移部821的一端与一个限位部822连接,且另一端穿过限位长孔83和第一滑移槽1115的槽口与另一个限位部822连接。故该限位滑移件82能够通过滑移部821在第一滑移槽1115和限位长孔83内滑移,两个限位部822能够使滑移部821在滑移的过程中,第二限位件81和顶架113保持连接关系不会脱离。
106.另一个限位滑移件82一端的限位部822与第二限位件81背离底架112的一侧相抵,且另一端的限位部822位于第二滑移槽1116内,滑移部821的一端与一个限位部822连接,且另一端穿过限位长孔83和第二滑移槽1116的槽口与另一个限位部822连接。故该限位滑移件82能够通过滑移部821在第二滑移槽1116和限位长孔83内滑移,两个限位部822能够使滑移部821在滑移的过程中,第二限位件81和底架112保持连接关系不会脱离。
107.如图14所示,第二限位件81在升降机构114上升至预设行程阈值时呈竖直状态。预设行程阈值是指升降机构114能够上升的最大值,当升降机构114包括第二液压杆1141时,此处指第二液压杆1141能上升的最大值。通过此方式,顶架113在限位机构8的限位作用下在上升到一定高度便无法继续上升,故在升降机构114突破最大行程时限位机构8能起一个限制作用。
108.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81、限位滑移件82、第一滑移槽1115和第二滑移槽1116的数量可为多组,一组包括一个第二限位件81、两个限位滑移件82、一个第一滑移槽1115和一个第二滑移槽1116,且每组的第二限位件81、限位滑移件82、第一滑移槽1115和第二滑移槽1116按上述方式对应连接,实现限位。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数量为四组,床
架本体11的每一侧设有两组。
109.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限位滑移件82上还设有多个消音片84,至少一个消音片84位于一个限位部822与第二限位件81之间,至少一个消音片84位于限位部822与第一滑移槽1115的槽壁之间,至少一个消音片84位于限位部822与第二滑移槽1116的槽壁之间。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消音片84为塑料片,一个限位滑移件82上设有两个消音片84。由于一个第二限位件81滑移连接有两个限位滑移件82,从而对于其中一个限位滑移件82来说,一个消音片84位于一个限位部822与第二限位件81之间,另一个消音片84位于另一个限位部822与第一滑移槽1115的槽壁之间。对于另一个限位滑移件82来说,一个消音片84位于一个限位部822与第二限位件81之间,另一个消音片84位于另一个限位部822与第二滑移槽1116的槽壁之间。消音片84能够避免限位滑移件82在运动的过程中与其他接触面产生噪音,起到了降噪的功能。
110.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7所示,限位机构8包括第二弹性件85,第二弹性件85的一端与顶架113连接,第二弹性件85的另一端与底架112连接。具体的,智能床还包括第二吸音海绵86,第二弹性件85包括弹簧;第二吸音海绵86为圆柱形,弹簧套设在第二吸音海绵86外。由于弹簧具有弹力,所以顶架113上升时弹簧会给顶架113一个下降的阻力,从而避免了顶架113刚升起时推力较大产生的顿挫情况发生,增加了顶架113的上升顺滑度。第二吸音海绵86能够吸收顶架113运动时产生的轻微的噪音,起到了降噪的效果。优选的,第二吸音海绵86为圆柱形,同时第二吸音海绵86的外壁与弹簧的内圈相抵,从而能有效放在弹簧的内圈不会掉落。
11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8所示,智能床还包括线路管道13,线路管道13与底架112固定连接,线路管道13内设有线路,控制模块5通过线路与升降机构114电连接。通过将线路放置于线路管道13内,能有效减少在使用过程中被老鼠咬坏线路或者在搬运和运输的过程中的线路的损坏。
112.由于床架1的长和宽通常不同,线路管道13可包括第一管道131和第二管道132,第一管道131用于床架1的前后两端,第二管道132用于左右两侧,第一管道131和第二管道132均包括pvc管和固定件6051,固定件6051将pvc管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架112内壁。其中,根据底架112形状的不同,第一管道131和第二管道132的pvc管的形状不同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113.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19所示,智能床还包括床屏6,床屏6包括床屏本体61、上屏包62、下屏包63、第一调节机构64和第二调节机构65。
114.上屏包62和下屏包63均可活动的设置在床屏本体61上,且上屏包62位于下屏包63的上方。第一调节机构64设置在上屏包62上,且用于调节上屏包62的角度。第二调节机构65设置在下屏包63上,且用于调节下屏包63的角度。
115.控制模块5与第一调节机构64和第二调节机构65均电连接,控制模块5用于获取床屏调节指令,并基于床屏调节指令驱动第一调节机构64和第二调节机构65调节上屏包62和下屏包63的角度。
116.其中,床屏本体61是指床屏6的主体部分,上屏包62能够对用户的头部颈部等位置进行支撑,下屏包63由于在上屏包62下方,能够对用户的背部进行支撑。第一调节机构64指能够调节上屏包62角度的机构,第二调节机构65指能够调节下屏包63角度的机构。
117.床屏调节指令是指指示对上屏包62和下屏包63的角度进行调节的指令,由于不同
的用户对床屏6的角度需求不同,通过控制模块5获取床屏调节指令,并基于床屏调节指令驱动第一调节机构64和第二调节机构65调节上屏包62和下屏包63的角度。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人群对床屏6角度的需求,解决了现有的床屏6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角度需求,通用性较差的问题,实现了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角度需求,通用性较强,能够提高用户体验的效果。
118.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屏包62和下屏包63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一个上屏包62和一个下屏包63可位于床屏本体61的左侧,另一个上屏包62和另一个下屏包63可位于床屏本体61的右侧。如果床上睡2个人,不同人对床屏6所需要伸缩的距离以及角度的调节都是有所差别的,因此通过设计两个具有独立伸缩调节以及角度调节的功能的上屏包62和两个具有独立伸缩调节以及角度调节的功能的下屏包63,能够满足每个人的不同需求。
119.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9和图20所示,第一调节机构64包括第一伸缩件641;第一伸缩件641可伸缩,第一伸缩件64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伸缩件64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上屏包62上,且与上屏包62铰接,第一伸缩件641背离上屏包62的一端均与床屏本体61接触。其中,第一伸缩件641是指能够伸缩的部件,不同的第一伸缩件641伸缩为不同的长度时,由于床屏本体61的位置不变,此时上屏包62不同位置与床屏本体61的距离改变,即上屏包62的角度会改变。
12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伸缩件641为电动液压杆,同时第一伸缩件641的数量可为两个。两个电动液压杆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上屏包62上,故两个电动液压杆伸缩为不同的长度时,上屏包62的角度便会改变。
121.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上屏包62包括第一海绵包621和第一外舒适层622,第一外舒适层622套设在第一海绵包621外,第一调节机构64设置在第一海绵包621内;即第一伸缩件641位于第一海绵包621内,海绵材质柔软,从而用户躺卧时较为舒适。
122.以下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说明第二调节机构65的具体结构,第二调节机构65包括第二伸缩件651;第二伸缩件651可伸缩,第二伸缩件65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伸缩件65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下屏包63上,且与下屏包63铰接,第二伸缩件651背离下屏包63的一端均与床屏本体61接触。其中,第二伸缩件651是指能够伸缩的部件,不同的第二伸缩件651伸缩为不同的长度时,由于床屏本体61的位置不变,此时下屏包63不同位置与床屏本体61的距离改变,即下屏包63的角度会改变。
12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伸缩件651为电动液压杆,同时第二伸缩件651的数量可为两个。两个电动液压杆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下屏包63上,故两个电动液压杆伸缩为不同的长度时,下屏包63的角度便会改变。
124.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下屏包63包括第二海绵包631和第二外舒适层632,第二外舒适层632套设在第二海绵包631外,第二调节机构65设置在第二海绵包631内。即第二伸缩件651位于第二海绵包631内,海绵材质柔软,从而用户躺卧时较为舒适。
125.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床屏6还包括按摩模块,按摩模块包括按摩气囊66、气管67和气泵68。
126.按摩气囊66的数量为多组,一组按摩气囊66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一组按摩气囊66设置在上屏包62上,至少一组按摩气囊66设置在下屏包63上。气泵68通过气管67与按摩气
囊66均连接,用于使按摩气囊66充放气。其中,按摩气囊66是指通过充放气体积会变大和变小的部件,每组按摩气囊66的数量不限,同时每组按摩气囊66的排列方式不限,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按阵列的方式排列。气泵68即“空气泵68”,从一个封闭空间排除空气或从封闭空间添加空气的一种装置,因此,通过气泵68,能够方便的对按摩气囊66进行充放气,按摩气囊66进行充放气时,按摩气囊66的硬度改变,从而实现了对用户的按摩。
127.控制模块5与气泵68电连接,控制模块5用于获取按摩指令,并基于按摩指令驱动气泵68调整预设组的按摩气囊66的充放气频率和速度。其中,按摩气囊66的充放气频率和速度不同时,便能形成按摩的效果,按摩指令是指指示特定位置的按摩气囊66进行充放气实现按摩的指令,不同的按摩指令对应的预设组不同,同时按摩气囊66的充放气频率和速度不同,预设组是指按摩气囊66有多组,其中的某一组或者某几组的按摩气囊66。通过此方式,用户能够自主选择喜欢的按摩力度。
128.此外,位于上屏包62上的按摩气囊66可较第一调节机构64靠近上屏包62的外表面,位于下屏包63的按摩气囊66可较第二调节机构65靠近下屏包63的外表面,从而按摩性能较佳,用户能够较为清晰的感受到按摩气囊66的充放气。
129.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控制模块5通过电线与气泵68电连接,控制模块5是指能够对气泵68进行控制的部件,通过控制模块5控制气泵68,能够调节按摩气囊66充放气的速度和节奏,用户便可根据自身的使用需求调整按摩气囊66充放气的速度和节奏,通用性较强,用户的体验感较佳。
13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第一调节机构64包括第一伸缩件641,第二调节机构65包括第二伸缩件651时,控制模块5与第一伸缩件641和第二伸缩件651均电连接,从而能够控制第一伸缩件641和第二伸缩件651的伸缩长度,进而对上屏包62和下屏包63的角度进行调整。
131.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0和图21所示,床屏本体61包括加固后板601;第一调节机构64背离上屏包62的一端穿入床屏本体61内部且与加固后板601相抵;第二调节机构65背离下屏包63的一端穿入床屏本体61内部且与加固后板601相抵;床屏本体61为中空且具有连通内部的维修口,加固后板601用于打开和关闭维修口(图中未示出)。其中,加固后板601可为方形板,当加固后板601打开维修口时,能够方便的对第一调节机构64和第二调节机构65进行维修。使用方便。
132.此外,当第一调节机构64包括第一伸缩件641时,第一伸缩件641的一端与上屏包62铰接,第一伸缩件641的另一端与加固后板601相抵,从而第一伸缩件641伸缩时,上屏包62与加固后板601之间的距离改变,不同的第一伸缩件641伸缩为不同的长度时,上屏包62的角度便会不同,实现了对上屏包62角度的调节。
133.当第二调节机构65包括第二伸缩件651时,第二伸缩件651的一端与下屏包63铰接,第二伸缩件651的另一端与加固后板601相抵,从而第二伸缩件651伸缩时,下屏包63与加固后板601之间的距离改变,不同的第二伸缩件651伸缩为不同的长度时,下屏包63的角度便会不同,实现了对下屏包63角度的调节。
134.优选的,加固后板601为钢板,由于加固后板601主要作用是固定第一调节机构64和第二调节机构65,同时第一调节机构64和第二调节机构65在调节时会对加固后板601造成冲击,如果采用木板等材质硬度较弱的板材易损坏,通过将加固后板601设为钢板,延长
了加固后板601的使用寿命。
135.以下以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说明加固后板601打开和关闭维修口的具体结构,如图21和图22所示,床屏本体61还包括前板604、门销605和两个相对的侧板603,一个侧板603与前板604的一侧连接,另一个侧板603与前板604的另一侧连接,侧板603与前板604的连接方式可为多种,例如当前板604为木材,侧板603为钢板时,二者可通过螺栓固定,当前板604和侧板603均为钢板时,二者可焊接固定,也可螺栓固定,在此不对前板604和侧板603的连接方式做具体限定,只要前板604和侧板603能够实现相对固定即可。
136.加固后板601的一侧与一个侧板603铰接,具体的可通过合页铰接,从而加固后板601可相对于侧板603转动,当加固后板601转动至与前板604相对时能够闭合维修口,当加固后板601转动至其他角度时,能够实现打开维修口。
137.门销605用于在加固后板601关闭维修口时使加固后板601和侧板603保持相对固定。其中,门销605是指能够固定加固后板601的部件,通过门销605,当加固后板601闭合维修口时不易由于意外打开。
13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2和图23所示,门销605包括固定件6051和弹性锁扣件6052;固定件6051固定在一个侧板603上,固定件6051包括固定通道6053,固定件6051可通过螺栓固定在侧板603上,固定件6051可包括两个l型的固定片,两个固定片之间的空间便形成固定通道6053。
139.弹性锁扣件6052与加固后板601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可为螺栓连接、粘结等,弹性锁扣件6052用于在加固后板601关闭维修口时穿过固定通道6053。
140.弹性锁扣件6052具有弹性,弹性锁扣件6052的宽度由两端向中部逐渐增大,弹性锁扣件6052的宽度最大处大于固定通道6053的宽度,和宽度最小处小于固定通道6053的宽度。其中,弹性锁扣件6052的形状可为类叶片型,由于弹性锁扣件6052具有弹性,所以在加固后板601闭合时,虽然弹性锁扣件6052的宽度最大处大于固定通道6053的宽度,但是在弹性作用下,弹性锁扣件6052仍然能够变形通过固定通道6053,并在通过固定通道6053后会恢复至原来的形状,此时当加固后板601不受外力时,弹性锁扣件6052由于宽度最大处大于固定通道6053的宽度,所以弹性锁扣件6052会与固定件6051相抵,以使加固后板601保持在当前位置,直至受到较大外力时,弹性锁扣件6052才会通过固定通道6053使加固后板601打开。弹性锁扣件6052和固定件6051的配合,能够使加固后板601打开的时候会比较费力而关上的时候会比较省力,而且是隐藏在内部比较美观。
141.此外,加固后板601的外壁还可设有把手,以便于用户施力将加固后板601打开。
142.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图像识别装置3设置在床屏本体61上,图像识别装置3可以记录房间的影像,用户便可通过图像识别装置3查看房间历史影像。当图像识别装置3可转动时,图像识别装置3可设置在侧板603上。
143.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床屏6还包括麦克风9,麦克风9设置在床屏本体61上,麦克风9用于收集声音。麦克风9可与控制模块5电连接,通过麦克风9能够收集人的声音,例如人们发出语音指令时,通过麦克风9将声音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传回控制模块5进行识别,从而用户能够通过语音控制该床屏6,使用方便。
144.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床屏6还包括扬声器10,扬声器10设置在床屏本体61上,扬声器10用于发声。其中,扬声器10可以用来播放音乐,使用方便。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
中,扬声器10可与控制模块5电连接,控制模块5包括语音交互单元,从而用户能够通过语音交互单元进行语音控制的对答。例如通过语音交互控制扬声器10播放手机里的音乐以及手机看视频时或者电视播放视频时的音频部分也可通过扬声器10进行播放。众所周知戴耳机会影响听力系统,所以该智能床有益于用户的身体健康。同时独立购买音响设备价格比较昂贵,通过在智能床上设置扬声器10,有效帮用户节省成本。
145.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8和图20所示,控制模块5包括第一控制盒51和第二控制盒52,第一控制盒51设置在床架1上,用于对床架1上的设备进行控制,例如第一液压杆41和第二液压杆1141。第二控制盒52设置在床屏6上,用于对床屏6上的设备进行控制,例如第一伸缩件641、第二伸缩件651、气泵68、图像识别装置3、扬声器10等。实施例二
146.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该智能家居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智能床。
147.可选的,终端设备包括电视和投影仪中的至少一种。
148.实施例三
149.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智能床的调节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用于看图像时对智能床进行调节的情况,该智能床的调节方法用于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智能床,该方法可以由智能床的控制模块来执行,该控制模块可以采用硬件和/或软件的形式实现。如图24所示,智能床的调节方法包括:
150.s110、获取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
151.其中,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是指当前时刻图像有出现在图像中的图像。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可通过图像识别装置获取,使用时可将图像识别装置对准图像所在位置,图像识别装置便可获取到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
152.s120、基于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确定是否启动调整模式。
153.其中,调整模式是指当图像打开用户躺卧在智能床看图像时智能床需处于的状态。
154.若是,执行步骤s130。若否,继续执行s120。
155.s130、基于调整模式对应的形状调整指令驱动形状调整机构调整床架本体的形状。
156.其中,由于当用户躺卧在智能床上看图像时,需要智能床的床架形状改变,调整模式对应的形状调整指令是指在调整模式下,指示床架形状调整的指令。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形状调整指令可通过用户输入,用户根据自身的使用需求驱动形状调整机构调整床架的形状,并将其与调整模式相关联,从而当调整模式启动时,便会基于该形状调整指令驱动形状调整机构调整床架的形状,此时的床架形状便会较为符合用户的需求。
157.上述方案,通过获取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并基于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确定是否启动调整模式,并在启动调整模式时基于调整模式对应的形状调整指令驱动形状调整机构调整床架的形状,从而当用户躺卧在智能床上看图像时,调整模式可为看电视模式,智能床能够自动将床架的形状调整为适合看图像的形状,解决了用户躺卧在床上看图像时较为不适,舒适感欠佳的问题。
158.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获取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之前,智能床的调节方法还包括:获取自动模式启动指令,且在获取到自动模式启动指令时执行获取当前终端设备
显示图像的步骤。
159.其中,通过此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是否开启自动模式,当开启自动模式时,智能床能够自动获取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并在图像开启时启动调整模式以调整智能床的形状,使用方便。
160.实施例四
161.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智能床的调节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之间的关系对步骤基于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确定是否启动调整模式进行细化。如图25所示,该智能床的调节方法包括:
162.s210、获取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
163.s220、比较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和预存图像。
164.其中,预存图像是指提前预存在控制模块内的大量图像打开的照片,比较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和预存图像是指将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和预存图像相比较,进而确定两者的相似度。
165.s230、确定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和预存图像的相似度是否大于预设相似阈值。
166.其中,预设相似阈值是指确认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反映了终端设备为当前调整模式的对应状态时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和预存图像的相似度会大于的值,例如,当前调整模式为看电视模式,此时终端设备应当为电视,并且电视处于打开的状态,此时预存图像为电视打开的图像,当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与电视打开的图像的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阈值时,说明此时需要启动看电视模式,即启动调整模式将智能床调整至适合看电视的形状。
16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预设相似阈值可为可为85%-95%,优选的为90%。当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和预存图像的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阈值,说明此时终端设备为当前调整模式的对应状态,从而执行基于调整模式对应的形状调整指令驱动形状调整机构调整床架本体的形状的步骤。
168.若是,执行步骤s240。若否,继续执行s230。
169.s240、基于调整模式对应的形状调整指令驱动形状调整机构调整床架本体的形状。
170.其中,通过上述方案,比较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和预存图像,以及确定当前终端设备显示图像和预存图像的相似度是否大于预设相似阈值,能够方便的确定终端设备是否为当前调整模式的对应状态,使用方便。
171.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智能床的调节方法还包括:
172.获取辅助运动启动指令。
173.基于辅助运动启动指令驱动辅助运动区域的排骨条在预设高度范围内做往复运动。
174.其中,辅助运动区域可位于用户躺卧时用户的腰腹区域,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不同,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辅助运动区域,例如获取用户的辅助区域设置指令,基于辅助区域设置指令将预设区域设置为辅助运动区域,预设区域可为用户选择的区域。排骨条在预设高度范围内做往复运动是指预设高度范围有最高点和最低点,排骨条先上升运动到最高点,然后由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然后再由最低点升至最高点,循环往复。
175.人们吃完饭时一般不想进行运动但是食物的消化于吸收都需要进行肠道的蠕动,
而每一根单独排骨条都是可以单独升降的,所以可以通过辅助运动区域的特定的几条排骨条进行一个有规律的用户可接受的频率进行一个上下伸缩运动以达到辅助运动的目的。
176.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明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177.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