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2022-11-16 15:52: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可装卸的电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2.以往,例如,在pcu(动力控制单元)与电池连接器的连接、马达与pcu的连接方法等装卸式的电连接构造中,采用利用螺栓等的紧固构件将设于一侧的圆形端子连接于另一侧的接受端子的手法。然而,在该手法中,相对于多个螺栓紧固部位进行螺栓紧固很费功夫,成本变大。
3.为了解决该课题,作为不利用紧固构件进行紧固就在上述这种电气部件彼此电连接构造中应用了磁铁来作为简单且可靠连接的手法的电连接构造,公开了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构造。
4.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具有电连接部分的端子的一对连接器分别配置磁铁以得到吸附力的构成。根据该构成,能够实现可靠的连接和可靠的连接维持,但另一方面,在插拔电接点部的端子时,电接点部因磨损而致其接触电阻逐渐变大,可能产生电连接损失。另外,由于使电接点部分和磁铁部分的配置远离,所以磁铁的吸附力不作用于电接点部分的连接自身,从电接点部分的连接这个观点来看,考虑有磁力的力没有充分作用这样的课题。
5.在专利文献2中,同样公开了利用磁铁辅助连接器的嵌合的构成,但在解除连接器彼此的嵌合时,必须要抵抗基于磁力的吸引力来拔出,因此操作性很差,另外用很强的力来拔出可能会在端子部产生很大的摩擦。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016471号公报
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3735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而提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不利用紧固构件进行紧固就能够简单且可靠连接、并且能够减少在插拔连接器时因电接点部彼此的摩擦引起的磨损从而能够减少电连接损失的电连接构造。
1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12.具有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连接器;以及
13.具有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连接器,
14.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拔,使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抵接/分离,对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电连接进行连接/解除,
15.所述第一连接器向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拔的方向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抵接/分离方向不同,
16.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根据接受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插入载荷的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移动而电连接。
17.根据上述构成,通过第一连接器相对于第二连接器插拔,使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抵接/分离,对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电连接进行连接/解除,第一连接器向第二插拔连接器方向与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的抵接/分离方向不同,因此,不用利用紧固构件进行紧固就能够简单且可靠连接、并且能够减少在插拔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时因作为电接点部的连接端子彼此的摩擦引起的磨损,从而能够减少电连接损失。
18.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器具备限制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以及摆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移动限制构件的第二连接器构件,
19.所述第二连接器构件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连接端子配置部、以及向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配置部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配置面侧突出且接受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载荷的臂部,
20.所述第二连接器构件利用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配置部与所述臂部相交的位置的支承部摆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移动限制构件,
21.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处于被所述移动限制构件限制移动的状态时,利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载荷使所述第二连接器构件转动,来将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50)电连接。
22.根据所述构成,基于第一连接器的载荷作用于第二连接器构件的臂部,使第二连接器构件转动,将第一连接器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减少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彼此的摩擦来减少磨损,能够更减少电连接损失。
23.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连接的状态下向第二连接器侧突出的凸部,
24.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连接的状态下与所述凸部卡合的凹部,
25.所述凸部在从处于连接状态的所述第二连接器拔出所述第一连接器时,使所述第二连接器构件向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分离的方向转动。
26.根据所述构成,在从第二连接器拔出第一连接器时,利用第一连接器构件的凸部使第二连接器构件向使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分离的方向转动,因此,能够使作为电接点部分的电极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不摩擦就开放,能够减少第一连接端子以及第二连接端子的磨损。
27.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器具备第一磁性吸引构件,
28.所述第二连接器具备第二磁性吸引构件,
29.所述第一磁性吸引构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吸引构件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时生成磁场并且彼此吸引,
30.所述第一磁性吸引构件设于第一连接端子配置部,
31.所述第二磁性吸引构件设于第二连接端子配置部。
32.根据所述构成,在设有连接端子的端子配置部设置磁性吸引构件,因此,在连接端子附近向将连接端子彼此连接的方向作用磁力,能够更可靠地达成电连接。
33.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端子配置为夹设所述第一磁性吸引构件之间,
34.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配置为夹设所述第二磁性吸引构件之间。
35.根据所述构成,以有助于连接端子彼此面接触的方式作用磁力,因此,连接端子电极不会部分连接而能够可靠地电连接。
36.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具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器位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反一侧的第三磁性吸引构件,所述第三磁性吸引构件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未连接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磁性吸引构件彼此吸合。
37.根据所述构成,在从第二连接器拔出第一连接器时,能够将第二连接器构件维持为开放状态。
38.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在第二连接器的背面侧具有防止过度旋转的过度旋转防止构造。
39.根据所述构成,在将第一连接器插入至第二连接器时,能够将第二连接器构件维持在能够旋转的适当的位置。
40.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器设于控制装置,所述第二连接器为与电池连接的连接器。
41.根据所述构成,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将控制装置和连接于电池的连接器电连接。
42.发明效果
43.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构造,不用利用紧固构件进行紧固就能够简单且可靠地连接,并且减少在插拔连接器时因电接点部彼此的摩擦引起的磨损,能够减少电连接损失。
附图说明
44.图1是搭载有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连接构造的马达pcu单元的摩托车的右侧视图。
45.图2是卸下转向臂罩的状态的图1的要部放大图。
46.图3是沿图2的iii-iii箭头的剖视图。
47.图4是将马达pcu单元安装于转向臂壳体内的图。
48.图5是从转向臂壳体侧观察第二连接器构件的图。
49.图6是沿图4的iv-iv箭头的剖视图。
50.图7是示出第一连接器的基座抵接第二连接器构件的臂部的状态的图。
51.图8是示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完成的状态的图。
52.图9是示出从第二连接器拔出第一连接器之前的状态的图。
53.图10是示出开始从第二连接器拔出第一连接器、第一连接器的凸部按压第二连接器的凹部的状态的图。
54.图11是示出将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连接解除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55.基于图1~图11,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构造。本实施方式中的电连接构造用于跨骑式的电动车1。
56.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朝向是基于电动车1等跨骑式车辆的车辆朝向的。另外、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lh表示车辆左方,rh表示车辆右方,up表示车辆上方。
57.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车1的左侧视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从坐在电动车1的座椅17的乘骑者的观察方向来说明前后、左右以及上下的方向。
58.电动车1为具备较低的底板部16的电动踏板车,以内置于对后轮23进行轴支承的转向臂40的马达62(参照图2)的驱动力使后轮23旋转驱动,由此来行驶。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车1不限于图1的电动踏板车,能够应用利用马达62驱动的各种电动的跨骑式车辆。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踏板式的电动车1。
59.电动车1具有车身框架2、以及覆盖车身框架2的合成树脂制的车身罩10。车身框架2由前端部的头管3、从头管3向后侧斜下方延伸的下伸管4、从下伸管4的后端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底框架部5、和从底框架部5的后端向后侧斜上方延伸的侧框架部6构成。侧框架部6由从左右一对底框架部5向后侧斜上方延伸的启动部7、以及从左右一对启动部7向后方延伸出的后框架8构成。左右一对后框架8的后端在尾管部9处连结在一起。
60.在头管3操纵自如地安装有前叉11。在前叉11的上部经由操纵杆12而安装有把手13。在前叉11的下端安装有前轮14。在前叉11安装有从上方覆盖前轮14的前挡泥板15。
61.在底框架部5与侧框架部6之间设有包括枢轴托架20a的连结支承部20。连结支承部20对在电动车1的左右方向(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枢轴21进行支承。在枢轴21轴支承有转向臂40的前端部(一端部),从枢轴21沿着电动车1的前后方向,在后轮23的左侧方延伸。转向臂40的后端部(另一端部)对后轮23进行支承。
62.转向臂40以在后轮23的左侧方配置有马达62的方式内置该马达62。因此,转向臂40构成为摇摆式的动力单元。在转向臂40的后端部与左侧的后框架8之间连结有后缓冲构件24。另外、在后框架8安装有从上方覆盖后轮23的后挡泥板25。而且,在转向臂40安装有在后挡泥板25与后轮23之间从上方覆盖后轮23、且能够与转向臂40一并摆动的其他挡泥板26。
63.后框架8从下侧支承乘骑者落座的座椅17。在座椅17与枢轴21之间,在左右一对启动部7之间的空间配置有电动车1的电池29。电池29利用左右一对启动部7以及后框架8、和在前方连结启动部7的管18来支承。
64.在后轮23的前方且电池29的后侧斜下方的部位配设有内置于转向臂40的作为电子部件的pcu(动力控制单元)75(参照图2)。pcu75包含逆变器等而构成,将从电池29经由供电线58供给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将返回的交流电供给至马达62。另外、pcu75在马达62进行再生时,将马达62发电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再向电池29充电。
65.车身罩10为覆盖车身框架2等的罩,具有前罩10a、把手罩10b、护腿板10c、底板侧部罩10d、座椅下罩10e以及座椅下罩10e等。前罩10a从前方覆盖头管3等的车身框架2的前端部。把手罩10b在前罩10a的上方覆盖把手13的左右中央部。护腿板10c连接于前罩10a,从后方覆盖头管3以及下伸管4。座椅下罩10e从前方覆盖座椅17下方的空间。
66.左右一对底板侧部罩10d连结于护腿板10c以及座椅下罩10e,从左右两侧覆盖左右一对底框架部5。座椅下罩10e连接于座椅下罩10e的后缘部。在转向臂40的侧方配设有脚撑28。
67.转向臂40由转向臂壳体41、和覆盖转向臂壳体41的转向臂罩42构成。图1示出在转向臂壳体41安装有转向臂罩42的状态,图2示出卸下转向臂罩42的状态。
68.如图2所示,在转向臂壳体41内的单元收容室41a收容有马达pcu单元60。马达62和pcu75利用三相线的供电线70而电连接,利用单元基部61一体化,构成马达pcu单元60。
69.马达pcu单元60的马达62如图3所示利用由单元基部61的一部分和马达罩64构成的马达壳体63、以及嵌入在其内部的作为驱动部的定子65以及转子66来构成。马达罩64利用螺栓71固定于单元基部61。与转子66一体旋转的马达轴67经由轴承69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单元基部61和马达罩64。马达轴67的右端部67r向马达壳体63的右方突出配置。在右端部67r形成有马达齿轮68。
70.在由转向臂壳体41和齿轮壳体罩35构成的减速器收容室41d配设有减速器43。减速器43的中间轴44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轴承48,安装于中间轴44的中间齿轮45与马达轴67的马达齿轮68咬合。设于中间轴44的齿轮部44a与安装于后轮23的车轴23a的输出齿轮46咬合,来自马达62的动力经由减速器43减速之后传递至后轮23的车轴23a,后轮23同与车轴23a一体固定的轮子23b一并旋转。
71.如图4所示,马达pcu单元60的pcu75在插入至转向臂壳体41一侧的端面设有第一连接器80。
72.转向臂壳体41如图2所示,在从车辆的左侧观察时,收容有马达62的部分形成为大致圆形,收容有pcu75的部分形成为大致矩形状。
73.收容有马达pcu单元60的转向臂壳体41的单元收容室41a如图2、图3以及图6所示以规定的高度利用周壁部41b以及由周壁部41b围出的底部41c来构成。周壁部41b如图2所示由位于前方的前壁部41b1、从前壁部41b1的两端沿大致直角延伸的一对侧壁部41b2、将两侧壁部41b2相连的曲线状的曲壁部41b3来构成。在转向臂壳体41的前壁部41b1设有与第一连接器80连接/解除的第二连接器50。
74.在将马达pcu单元60安装于转向臂壳体41时,将设于pcu75的与马达62相反一侧的端部的第一连接器80安装于设于转向臂壳体41内的第二连接器50来实现电连接,并且将设于从马达pcu单元60的马达壳体63的右面突出的马达轴67的马达齿轮68与在转向臂壳体41内配设的减速器43的中间齿轮45滑动咬合,使马达62与减速器43连结。转向臂壳体41发挥作为限制马达pcu单元60移动的构件的作用。此后,如图2以及图3所示,利用螺栓72将马达pcu单元60固定于转向臂壳体41。
75.像这样,通过马达pcu单元60的装卸将设于转向臂壳体41内的第二连接器50与设于马达pcu单元60的第一连接器80连接/解除。第二连接器50利用供电线58与电池29电连接,若向第二连接器50连接第一连接器80则向pcu75以及马达62供电。
76.接下来,详细说明设于马达pcu单元60的第一连接器80、与设于转向臂壳体41的第二连接器50的电连接构造。
77.如图2所示,马达pcu单元60的pcu75呈箱型的形状,在一方的端部安装有供电线70,利用供电线70电连接于马达62。
78.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pcu75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器80。第一连接器80具备从pcu75突出设置的矩形形状的板状的基座81。在基座81的与转向臂壳体41相反侧一面安装有作为电极的第一连接端子82。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两个第一连接端子82,但也可以设有
一个,也可以设有两个以上的多个。在第一连接端子82的两侧固定有作为第一磁性吸附构件的第一磁铁83。
79.设于转向臂壳体41的第二连接器50如图4所示具备第二连接器构件51、以及发挥摆动自如地支承于第二连接器构件51的作为支承部的作用的支承轴55。
80.第二连接器构件51如图4所示形成为接近第一连接器80的基座81的宽度的宽度。第二连接器构件51如图6所示具有第二连接端子配置部51a和臂部51b,在侧视下形成为大致l字形状。
81.在第二连接器构件51的第二连接端子配置部51a,如图5所示,在与第一连接器80的第一连接端子82对应的位置安装有两个第二连接端子52。在第二连接端子52的两侧安装有作为第二磁性吸引构件的第二磁铁53。第二连接端子52以及第二磁铁53在第一连接器80连接于第二连接器50时,分别配置在与第一连接端子82以及第一磁铁83对应的位置。向第二连接端子52连接有供电线58。如图4以及图6所示,供电线58从第二连接器构件51内穿过,贯穿转向臂壳体41的前壁部41b1地连接于电池29。
82.第二连接器构件51的臂部51b如图6所示形成为从第二连接端子配置部51a向第二连接端子52的配置面侧突出,在第一连接器80插入第二连接器50时承受第一连接器80的载荷。
83.第二连接器构件51在第二连接端子配置部51a与臂部51b相交的位置形成有供支承轴55插穿的插穿孔51d。支承轴55如图5所示安装于转向臂壳体41两方的侧壁部41b2,第二连接器构件51相对于转向臂壳体41摆动自如地支承。支承轴55以与前壁部41b1平行的方式固定于转向臂壳体41的一对侧壁部41b2,第二连接器构件51摆动自如地支承于转向臂壳体41。
84.如图6所示,在转向臂壳体41的前壁部41b1的内壁面突出地设有防止第二连接器构件51转动至过度旋转的作为过度旋转防止构造的阻挡构件56。阻挡构件56为销状的突起,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三处,但能够适当改变其数量。
85.如图6所示,与阻挡构件56邻接地配置有作为第三磁性吸引构件的第三磁铁57。阻挡构件56的前端在第二连接器构件51转动且抵接时以使第二连接器构件51稳定地抵接的方式形成为斜面。第三磁铁57配设于在第二连接器构件51转动而与阻挡构件56抵接时与第二磁铁53彼此吸合的位置。
86.如图8所示,在第一连接器80形成有在第一连接端子82与第二连接端子52连接的状态下向第二连接器侧突出的凸部75a。凸部75a形成在pcu75的向转向臂壳体41插入一侧、即其前端。第二连接器50的第二连接端子配置部51a具有在第一连接端子82与第二连接端子52连接的状态下与凸部75a卡合的凹部51c,凸部75a形成为在连接状态下从第二连接器50拔出第一连接器80时使第二连接器构件51向使第一连接端子82与第二连接端子52分离的方向转动的形状。
87.接下来,基于图4~图11说明向第二连接器50插拔第一连接器80来将第一连接器80与第二连接器50的电连接进行连接/解除的动作。
88.说明将第一连接器80与第二连接器50电连接的动作。如图4以及图6所示,以将马达pcu单元60收纳在转向臂壳体41的单元收容室41a内的方式,使第一连接器80向接近第二连接器50的方向移动。如图7所示,第一连接器80的基座81与第二连接器构件51的臂部51b
抵接,臂部51b承受来自第一连接器80的载荷。第二连接器构件51开始向接近第一连接器80的方向转动。
89.如图2所示,当马达pcu单元60嵌合在转向臂壳体41内、并且如图3所示马达62的马达轴67与减速器43连结时,马达pcu单元60的移动被限制,成为第一连接器80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当成为第一连接器80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时,如图8所示,第一连接端子82与第二连接端子52相抵接来连接的状态,并且第一磁铁83和第二磁铁53以磁力吸引而坚固吸附。
90.说明解除第一连接器80与第二连接器50的电连接的动作。如图9所示,从第一连接器80与第二连接器50电连接的状态开始拔出第一连接器80。
91.如图10所示,当第一连接器80开始移动时,设于pcu75的凸部75a按压第二连接器构件51的凹部51c的壁部51c1,抵抗第一磁铁83和第二磁铁53的吸引力而使第二连接器构件51开始向与第一连接器80的第一连接端子82以及第一磁铁83分离的方向转动。
92.如图11所示,当第一连接器80与第二连接器50分离且第二连接器构件51向背面侧转动时,第二连接器构件51的背面侧与阻挡构件56抵接,第二连接器构件51以规定的角度停止,无法继续转动。第二连接器构件51被停止的规定的角度在将第一连接器80插入至第二连接器50时,如图7所示,第二连接器构件51的臂部51b被设定为能够接受来自第一连接器80的载荷的角度。
93.当利用阻挡构件56停止第二连接器构件51的转动时,设于转向臂壳体41的前壁部41b1的第三磁铁57与第二连接器构件51的第二磁铁53互相吸引,第二连接器构件51维持规定的角度的状态。像这样,第二连接器构件51被维持在规定的位置,因此,接下来在将第一连接器80连接于第二连接器50时,第二连接器构件51的臂部51b能够接受来自第一连接器80的载荷,因此,能够可靠地将第一连接器80连接于第二连接器50。
94.如图2、图4以及图6所示,马达pcu单元60相对于转向臂壳体41的插拔为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另一方面,如图7以及图8所示,第二连接端子52相对于第一连接端子82在车辆方向的左右方向上向靠近/分离的方向移动,因此,第一连接器80相对于第二连接器50的插拔方向、以及第一连接端子82和第二连接端子52的抵接/分离方向被设为不同方向。
95.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构造以上述那样构成,因此,发挥以下的这种效果。
96.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构造具备具有第一连接端子82的第一连接器80、以及具有第二连接端子52的第二连接器50,通过第一连接器80相对于第二连接器50插拔,使第一连接端子82与第二连接端子52抵接/分离,对第一连接器80与第二连接器50的电连接进行连接/解除,第一连接器80相对于第二连接器50的插拔方向、与第一连接端子82和第二连接端子52的抵接/分离方向不同,利用接受第一连接器80的插入载荷的第二连接器50的移动来将第一连接器80和第二连接器50电连接,因此,不利用螺栓进行紧固,能够简单且可靠地连接,并且减少在第一连接器80与第二连接器50插拔时因作为电接点部的第一连接端子82与第二连接端子52的摩擦引起的磨损,从而能够减少电连接损失。
97.而且,第二连接器50具备限制第一连接器80的移动的作为移动限制构件的转向臂壳体41、以及摆动自如地支承于转向臂壳体41的第二连接器构件51,第二连接器构件51具备配置有第二连接端子52的第二连接端子配置部51a、以及在第二连接端子配置部51a的第二连接端子52的配置面侧突出并接受基于第一连接器80的载荷的臂部51b,第二连接器构件51利用设于第二连接端子配置部51a与臂部51b相交的位置的作为支承部的支承轴55而
摆动自如地支承于转向臂壳体41,当第一连接器80处于由转向臂壳体41限制移动的状态时,利用第一连接器80的载荷使第二连接器构件51转动,将第一连接器80和第二连接器50电连接,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减少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彼此的摩擦从而减少磨损,能够进一步减少电连接损失。
98.第一连接器80具有在第一连接端子82与第二连接端子52连接的状态下向第二连接器50侧突出的凸部75a,第二连接器50具有在第一连接端子82与第二连接端子52连接的状态下与凸部75a卡合的凹部51c,凸部75a在从处于连接状态的所述第二连接器50拔出第一连接器80时,使第二连接器构件51向使第一连接端子82与第二连接端子52分离的方向转动,因此,作为电接点部分的电极的第一连接端子82与第二连接端子52能够不摩擦地开放,能够减少第一连接端子82以及第二连接端子52的磨损。
99.第一连接器80具有第一磁铁83,第二连接器50具有第二磁铁53,第一磁铁83和第二磁铁53配置为在第一连接器80和第二连接器50连接时生成磁场并且彼此吸引,第一磁铁83设于第一连接端子配置部81a,第二磁铁53设于第二连接端子配置部51a,因此,在第一连接端子82以及第二连接端子52附近,磁力向将第一连接端子82和第二连接端子52连接的方向作用,能够更可靠地达成电连接。
100.第一连接端子82配置为夹设在第一磁铁83之间,第二连接端子52配置为夹设在第二磁铁53之间,因此,以有助于第一连接端子82与第二连接端子52面接触的方式作用磁力,因此,第一连接端子82与第二连接端子52不会部分接触而能够可靠地电连接。
101.具有相对于第二连接器50位于与第一连接器80相反一侧的第三磁铁57,第三磁铁57在第一连接器80与第二连接器50未连接的状态下与第二磁铁53彼此吸合,因此,在从第二连接器50拔出第一连接器80时,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磁铁53由第三磁铁57吸引,能够将第二连接器构件51维持为开放状态。
102.在第二连接器50的背面侧具备作为防止过度旋转的过度旋转防止构造的阻挡构件56,因此,在将第一连接器80插入第二连接器50时,第二连接器构件51能够维持在能够接受来自第一连接器80的载荷并旋转的适当的位置。
103.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器80设于pcu75,第二连接器50为与电池29连接的连接器,因此,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将pcu75电连接于电池29的连接器。
104.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各样的设计变更,当然包括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形态实施的方案。
10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构造中,利用将第一连接器80向第二连接器50插入的载荷使第二连接器构件51转动,将第一连接端子82和第二连接端子52电连接,但例如可以利用将第一连接器插入第二连接器的载荷使曲柄机构或连杆机构等工作,经由这些机构以不同于将第一连接器插入第二连接器的方向的方式将第二连接器朝向第一连接器平行移动来进行电连接/解除。
106.此外,为了便于说明,说明了图示的实施方式的左右配置,但即使左右配置不同,只要包含在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就包含在本发明内。
107.附图标记说明
108.50第二连接器、51第二连接器构件、51a第二连接端子配置部、51c凹部、52第二连
接端子、53第二磁铁、54转向臂壳体、56阻挡构件、57第三磁铁、75pcu、75a凸部、80第一连接器、81a第一连接端子配置部、82第一连接端子、83第一磁铁。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