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反渗透膜有机物污染清洗剂的制作方法

2022-11-16 11:26: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清洗剂技术领域,具体为反渗透膜有机物污染清洗剂。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污水处理和纯净水生产技术的进步,反渗透工艺的应用日渐成熟。反渗透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根据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就可以使用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压力,即反渗透法,达到分离、提取、纯化和浓缩的目的。可见,压力对于反渗透工艺是一个重要指标。然而,反渗透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膜污染的情况,直接导致膜间压力增大,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膜破裂。
3.对此,我们提出了反渗透膜有机物污染清洗剂。进行对反渗透膜进行机物污染清洗和杀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反渗透膜有机物污染清洗剂,具有杀灭有害细菌、提高反渗透膜脱盐率、提高反渗透膜使用寿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反渗透膜有机物污染清洗剂,包括反渗透膜清洗剂和杀菌剂,所述反渗透膜清洗剂包括以下物质:调节剂、表面活性剂、碱液、高分子聚合物、乙二胺四乙酸铵、螯合剂、乙醇胺和水,所述杀菌剂包括以下物质:有机溴、助剂和溶剂。
6.优选的,所述反渗透膜清洗剂通过重量比0.3%~0.5%ph的调节剂、0.01%-0.03%的表面活性剂、0.5%的碱液、0.3%~0.5%的高分子聚合物、10~15%的乙二胺四乙酸铵、5~10%的螯合剂、3~5%的乙醇胺和5~10%的水混合组成。
7.优选的,所述杀菌剂由重量比10~20%的有机溴、2~5%的助剂和50~60%的溶剂混合组成。
8.优选的,所述调节剂ph值要调节至7-8,所述表面活性剂由烷基苯磺酸盐组成,所述螯合剂重量比为50%的乙二胺四乙酸四钠和50%的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五钠组成,所述溶剂重量比为由80%的乙醇、10%的氨水和10%的水组成,所述助剂为乳酸制成。
9.优选的,所述通过反渗透膜清洗剂和杀菌剂由重量比2:1进行混合组成一种反渗透膜有机物污染清洗剂。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反渗透膜有机物污染清洗剂,通过乙二胺四乙酸铵,有利于进行清洗反渗透膜有害放射性金属,并且通过水进行迅速排出,通过螯合剂,有利于对反渗透膜进行漂白,并且能有效阻止钙、镁等金属离子在纸浆漂白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物,通过乙醇胺,有利于对反渗透膜印染增白和反渗透膜内部清净的作用,在通过有机溴,有利于对反渗透膜内部清洗过后有机物进行杀灭有害细菌,通过助剂,有利于进行改善反渗透膜老化性
能,进一步除去反渗透膜中的大部分有害物质,最后通过溶剂进行对反渗透膜内部不能排出的有机物污染进行溶解,本发明反渗透膜有机物污染清洗剂,可以对反渗透膜产生的有机物污染进行清洗,使反渗透膜内部有害物排出和溶解,并且可以提高反渗透膜脱盐率和反渗透膜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12.本发明公开了反渗透膜有机物污染清洗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产品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13.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4.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实际均为市售产品,均可以通过商业渠道购买获得。
15.实施例1:
16.反渗透膜有机物污染清洗剂,首先将反渗透膜清洗剂和杀菌剂安装2:1进行混合,反渗透膜清洗剂通过0.3%~0.5%ph的调节剂、0.01%-0.03%的表面活性剂、0.5%的碱液、0.3%~0.5%的高分子聚合物、10~15%的乙二胺四乙酸铵、5~10%的螯合剂、3~5%的乙醇胺和5~10%的水混合组成,杀菌剂由10~20%的有机溴、2~5%的助剂和50~60%的溶剂混合组成,螯合剂为50%的乙二胺四乙酸四钠和50%的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五钠组成,溶剂为由80%的乙醇、10%的氨水和10%的水组成,助剂为乳酸制成,通过反渗透膜1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测试产水流量和电导率得出标准化产水量和脱盐率等数据,实验结果见表1。
17.实施例2:
18.反渗透膜有机物污染清洗剂,首先将反渗透膜清洗剂和杀菌剂安装2:1进行混合,反渗透膜清洗剂通过0.3%~0.5%ph的调节剂、0.01%-0.03%的表面活性剂、0.5%的碱液、0.3%~0.5%的高分子聚合物、10~15%的乙二胺四乙酸铵、5~10%的螯合剂、3~5%的乙醇胺和5~10%的水混合组成,杀菌剂由10~20%的有机溴、2~5%的助剂和50~60%的溶剂混合组成,螯合剂为50%的乙二胺四乙酸四钠和50%的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五钠组成,溶剂为由80%的乙醇、10%的氨水和10%的水组成,助剂为乳酸制成,通过反渗透膜2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测试产水流量和电导率得出标准化产水量和脱盐率等数据,实验结果见表1。
19.实施例3:
20.反渗透膜有机物污染清洗剂,首先将反渗透膜清洗剂和杀菌剂安装2:1进行混合,反渗透膜清洗剂通过0.3%~0.5%ph的调节剂、0.01%-0.03%的表面活性剂、0.5%的碱液、0.3%~0.5%的高分子聚合物、10~15%的乙二胺四乙酸铵、5~10%的螯合剂、3~5%
的乙醇胺和5~10%的水混合组成,杀菌剂由10~20%的有机溴、2~5%的助剂和50~60%的溶剂混合组成,螯合剂为50%的乙二胺四乙酸四钠和50%的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五钠组成,溶剂为由80%的乙醇、10%的氨水和10%的水组成,助剂为乳酸制成,通过反渗透膜3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测试产水流量和电导率得出标准化产水量和脱盐率等数据,实验结果见表1。
21.实施例4:
22.反渗透膜有机物污染清洗剂,首先将反渗透膜清洗剂和杀菌剂安装2:1进行混合,反渗透膜清洗剂通过0.3%~0.5%ph的调节剂、0.01%-0.03%的表面活性剂、0.5%的碱液、0.3%~0.5%的高分子聚合物、10~15%的乙二胺四乙酸铵、5~10%的螯合剂、3~5%的乙醇胺和5~10%的水混合组成,杀菌剂由10~20%的有机溴、2~5%的助剂和50~60%的溶剂混合组成,螯合剂为50%的乙二胺四乙酸四钠和50%的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五钠组成,溶剂为由80%的乙醇、10%的氨水和10%的水组成,助剂为乳酸制成,通过反渗透膜4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测试产水流量和电导率得出标准化产水量和脱盐率等数据,实验结果见表1。
23.实施例5:
24.反渗透膜有机物污染清洗剂,首先将反渗透膜清洗剂和杀菌剂安装2:1进行混合,反渗透膜清洗剂通过0.3%~0.5%ph的调节剂、0.01%-0.03%的表面活性剂、0.5%的碱液、0.3%~0.5%的高分子聚合物、10~15%的乙二胺四乙酸铵、5~10%的螯合剂、3~5%的乙醇胺和5~10%的水混合组成,杀菌剂由10~20%的有机溴、2~5%的助剂和50~60%的溶剂混合组成,螯合剂为50%的乙二胺四乙酸四钠和50%的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五钠组成,溶剂为由80%的乙醇、10%的氨水和10%的水组成,助剂为乳酸制成,通过高压泵注入一级反渗透膜5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测试产水流量和电导率得出标准化产水量和脱盐率等数据,实验结果见表1。
25.实施例6:
26.反渗透膜有机物污染清洗剂,首先将反渗透膜清洗剂和杀菌剂安装2:1进行混合,反渗透膜清洗剂通过0.3%~0.5%ph的调节剂、0.01%-0.03%的表面活性剂、0.5%的碱液、0.3%~0.5%的高分子聚合物、10~15%的乙二胺四乙酸铵、5~10%的螯合剂、3~5%的乙醇胺和5~10%的水混合组成,杀菌剂由10~20%的有机溴、2~5%的助剂和50~60%的溶剂混合组成,螯合剂为50%的乙二胺四乙酸四钠和50%的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五钠组成,溶剂为由80%的乙醇、10%的氨水和10%的水组成,助剂为乳酸制成,通过反渗透膜6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测试产水流量和电导率得出标准化产水量和脱盐率等数据,实验结果见表1。
27.我们用实施例反渗透系统膜元件进行清洗及测试,清洗方法如下:在清水中加入重量比为2.5%反渗透膜有机污垢清洗剂制得混合溶液,通过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将ph值控制在11.0
±
0.5,然后将混合溶液加入反渗透膜清洗装置中,循环清洗,使用温度为35℃,清洗时间3小时。清洗之后,通过以下的反渗透膜测试装置对实例和比较例的清洗剂清洗效果进行验证:将原水进行预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水通过反渗透膜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测试产水流量和电导率得出标准化产水量和脱盐率等数据。
28.表1.反渗透膜的性能指标
[0029][003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