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编织袋生产用切割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6 10:46: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编织袋生产用切割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2.编织袋又称蛇皮袋,是塑料的一种,一般用于包装,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编织袋用途很广,主要用于各种物品的成装和包装用,在工业方面用途广泛。
3.现有的编织袋生产装置将半成品的编织袋切割成合适大小与在编织袋表面印刷标签这两道工序需要在两个单独的装置上完成,从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并且需要工作人员将半成品在两个装置之间转运,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编织袋生产用切割印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编织袋生产用切割印刷装置,该设计方案具备可在同一设备上进行印刷和切割的优点。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编织袋生产用切割印刷装置,包括两个支架,两个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滚筒,两个支架之间安装有皮带,皮带与多个滚筒的外壁均紧密贴合,支架的顶部靠近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壳体,壳体开设有内腔,内腔内转动连接有导向筒,壳体的左侧开设有通孔,通孔贯通壳体,壳体的右侧且位于皮带上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斜板,斜板的底部与皮带贴合,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刀片,壳体的左侧且位于刀片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托板,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器。
6.加热器与刀片电连接,支架的顶部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安装板,两个第一安装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印刷筒,两个第一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热风机,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有吹风头。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支架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安装板,两个第二安装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传送筒,第二安装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传送筒连接。
8.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安装板和传送筒,配合第三电机和第四固定板,使得第三电机带动传送筒转动,辅助将半成品编织袋向刀片方向传送。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个支架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两个固定架之间插接有连杆。
10.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架与连杆的配合,使得成卷的半成品编织袋可以穿接在连杆上,方便对其进行加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支架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
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滚筒连接。
12.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固定板和第一电机,配合滚筒,使得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使滚筒旋转从而通过摩擦力带动皮带转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安装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固定板,每一个第三固定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每一个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均与对应位置的印刷筒连接。
14.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安装板和印刷筒,配合第三固定板和第二电机,使得印刷筒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旋转,辅助半成品编织袋传输的同时将所需要的标志印刷在半成品编织袋上。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五固定板,第五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的输出端与导向筒连接。
16.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壳体和导向筒,配合第五固定板和第四电机,使得第四电机带动导向筒,将通过斜板后的半成品编织袋传输至托板上。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印刷筒和热风机,配合吹风头,使得印刷筒将所需的标志印刷在半成品编织袋上后,热风机启动吸入空气进行加热然后通过吹风头将热气吹出,对编织袋上的标志进行烘干,通过导向筒、斜板、伸缩气缸、加热器和刀片,配合第一电机,使得当半成品的编织袋从斜板,进入壳体内部后,通过导向筒,将半成品编织袋送出壳体,在长度合适后通过加热器将刀片加热后通过伸缩气缸推动刀片对办成品编织袋进行切割,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在同一设备上将办成品编织袋进行切割与印刷标志的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在同一台设备上对半成品编织袋进行切割成合适大小与印刷标志的问题。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皮带、支架和滚筒,配合第一电机,使得第一电机带动滚筒旋转从而通过摩擦力带动皮带旋转,从而将半成品编织袋向刀片的方向传输,通过固定架、连杆和传送筒,配合第三电机,使得当半成品编织袋成卷的安装在连杆上后通过传送筒与皮带将半成品编织袋夹紧辅助其向刀片方向传输,通过上述结构辅助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在同一台设备上对半成品编织袋进行切割成合适大小与印刷标志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印刷筒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送筒侧视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杆侧视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支架;2、滚筒;3、皮带;4、托板;5、刀片;6、伸缩气缸;7、第一固定板;8、加热器;9、壳体;10、第二固定板;11、导向筒;12、斜板;13、吹风头;14、连接板;15、热风机;16、第一安装板;17、印刷筒;18、第一电机;19、第三固定板;20、第二安装板;21、传送筒;22、连
杆;23、固定架;24、第二电机;25、第四固定板;26、第三电机;27、第五固定板;28、第四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将以图示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
28.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编织袋生产用切割印刷装置,包括两个支架1,两个支架1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滚筒2,两个支架1之间安装有皮带3,皮带3与多个滚筒2的外壁均紧密贴合,支架1的顶部靠近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壳体9,壳体9开设有内腔,内腔内转动连接有导向筒11,壳体9的左侧开设有通孔,通孔贯通壳体9,壳体9的右侧且位于皮带3上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斜板12,斜板12的底部与皮带3贴合,壳体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7,第一固定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6,伸缩气缸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刀片5,壳体9的左侧且位于刀片5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托板4,壳体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器8,加热器8与刀片5电连接,支架1的顶部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安装板16,两个第一安装板16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印刷筒17,两个第一安装板16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热风机15,连接板14的底部安装有吹风头13。
29.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请参阅图1-5,支架1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安装板20,两个第二安装板20之间转动连接有传送筒21,第二安装板2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25,第四固定板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26,第三电机26的输出端与传送筒21连接,通过第二安装板20和传送筒21,配合第三电机26和第四固定板25,使得第三电机26带动传送筒21转动,辅助将半成品编织袋向刀片5方向传送。
30.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请参阅图5,每一个支架1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3,两个固定架23之间插接有连杆22,通过固定架23与连杆22的配合,使得成卷的半成品编织袋可以穿接在连杆22上,方便对其进行加工。
31.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为:请参阅图2,支架1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10,第二固定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8,第一电机18的输出端与滚筒2连接,通过第二固定板10和第一电机18,配合滚筒2,使得在第一电机18的带动下使滚筒2旋转从而通过摩擦力带动皮带3转动。
32.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区别为:请参阅图4,第一安装板1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固定板19,每一个第三固定板19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4,每一个第二电机24的输出端均与对应位置的印刷筒17连接,通过第一安装板16和印刷筒17,配合第三固定板19和第二电机24,使得印刷筒17在第二电机24的带动下旋转,辅助半成品编织袋传输的同时将所需要的标志印刷在半成品编织袋上。
33.实施例6与实施例5的区别为:请参阅图1,壳体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五固定板27,第五固定板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28,第四电机28的输出端与导向筒11连接,通过壳体9和导向筒11,配合第五固定板27和第四电机28,使得第四电机28带动导向筒11,将通过斜板12后的半成品编织袋传输至托板4上。
34.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连杆22抽出将成卷的半成品编织袋置于两个固定架23之间后,在将连杆22插入半成品编织袋中后再插入固定架23,将半成品编织袋的一端放入皮带3的上方且位于传送筒21的下方,随后依次启动第一电机18、第二电机24、第三电机26、第四电机28、热风机15和加热器8,第一电机18带动滚筒2旋转,通过摩擦力带动皮带3转
动从而将半成品编织袋向刀片5方向传输,当通过印刷筒17,印刷筒17在第二电机24的带动下发生旋转,从而将标志印刷在半成品编织袋上,随后通过热风机15将空气吸入并加热,随后通过吹风头13将热风吹出,从而对印刷后的办成品编织袋进行烘干,随后半成品编织袋通过斜板12进入壳体9内部,通过第四电机28带动导向筒11转动,从而将半成品编织袋传输至托板4上,当穿过壳体9的半成品编织袋长度合适时打开伸缩气缸6,在伸缩气缸6的推动下刀片5向下移动,并由于加热器8对刀片5进行加热,使得刀片5可以快速将半成品编织袋进行切割,即可完成对半成品编织袋的印刷以及切割工序。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