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板及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1-16 05:05: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板及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城镇化发展,大量道路建设项目位于人口密集、交通繁忙的区域,目前道路面层、基层施工皆为现场摊铺施工,其施工、养护周期较长,使施工期间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骤增,给日常交通造成极大的不便,并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3.因此,新建、改建和扩建道路工程中,要求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最小限度的干扰交通。装配式技术具有构件标准化、现场施工时间短、环境影响小的特性,在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中已推广应用。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的大尺寸预制件人行道铺装技术受到日益关注,其具有施工过程快捷,环境扰动小,工程质量易于控制,耐久性较小尺寸砖更优等特点。
4.现有的人形道路面结构,采用混凝土板拼接而成,在雨天时,特别在雨水较大时,现有混凝土板渗水效果差,容易出现路面积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板及路面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混凝土板的渗水效果差,导致路面积水的技术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7.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板,包括本体部、第一拼接部及第二拼接部,所述本体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拼接部,所述本体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拼接部,所述本体部的一面内凹形成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内设置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背向所述排水槽的底部的一面内凹形成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套接吸水橡胶,所述吸水橡胶背向所述排水槽的底部的一面内凹形成渗水孔,所述渗水孔连通所述排水槽的底部,所述排水槽的底部开设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用于连通下水管。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所述本体部上开设排水槽,在排水槽内设置所述支撑块,可在进行排水的同时仍旧保持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的整体支撑强度,避免其使用过程中产生局部凹陷,通过在所述支撑块上的固定槽内套设吸水橡胶,在雨天时,雨水可通过所述吸水橡胶渗入所述排水槽的底部,并通过所述排水孔排入下水管,提升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的渗水效率,避免路面积水。同时,通过在所述吸水橡胶上开设排水孔,可一定程度的提升所述吸水橡胶对雨水的吸收效率,进而提升所述混凝土板的渗水效率。
9.进一步,所述排水槽的底部凸起形成引流块,所述引流块与所述排水槽的底部之间形成钝角,以将所述排水槽分隔为引流区及排水区,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排水区内。
10.更进一步,所述本体部背向所述排水槽的一面连接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用于插接路基。
11.更进一步,所述第一拼接部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围合块及第一插接块,所述本体部的一端凸起形成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背向所述固定销的一面凸起形成所述第一围合块,所述第一围合块背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面凸起形成所述第一插接块,且所述第一基板背向所述固定销的一面内凹形成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与所述第一围合块相对设置。
12.更进一步,所述第二拼接部包括第二基板、第二围合块及第二插接块,所述本体部远离所述第一拼接部的一端凸起形成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固定销的一面凸起形成所述第二围合块,所述第二围合块背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面凸起形成所述第二插接块,且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固定销的一面内凹形成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槽与所述第二围合块相对设置。
13.更进一步,其一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的第一拼接部与另一个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的第二拼接部之间围合形成灌注槽。
14.更进一步,所述第二基板背向所述第二围合块的一面开设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位于所述第二插接槽与所述第二围合块之间,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围合块的一面内凹形成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位于所述第一围合块与所述第一插接槽之间。
15.更进一步,所述本体部朝向所述排水槽的一面设置若干个吊装孔,若干个所述吊装孔环绕所述本体部的外侧缘设置。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路面结构,包括路基、若干个相互拼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板及沥青路面,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配式混凝土板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配式混凝土板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配式混凝土板的部分拆解结构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装配式混凝土板相互拼接的结构示意图;
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2][0023][0024]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部更加透彻全面。
[0026]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7]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8]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装配式混凝土板,包括本体部 10、第一拼接部20及第二拼接部30,当两个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相互拼接时,其一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的第一拼接部20与另一个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的第二拼接部30相互拼接,以使两个所
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相互拼接固定。所述本体部 10的一面内凹形成排水槽110,所述排水槽110用于排出渗入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的雨水。
[0029]
所述本体部10背向所述排水槽110的一面连接固定销50,所述固定销50 用于插接路基,可以理解地,所述本体部10背向所述排水槽110的一面连接若干个所述固定销50,若干个所述固定销50间隔均匀分布,通过将所述固定销 50插接于路基内,以将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固定于路基上。所述本体部10朝向所述排水槽110的一面设置若干个吊装孔70,若干个所述吊装孔70环绕所述本体部10的外侧缘设置,通过设置所述吊装孔70,可更为方便的移动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加快施工进度,提升施工效率。
[0030]
所述本体部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拼接部20,所述第一拼接部20包括第一基板210、第一围合块220及第一插接块230,所述本体部10的一端凸起形成所述第一基板210,优选地,所述第一基板210朝向所述固定销50的一面与所述本体部10朝向所述固定销50的一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基板210 背向所述固定销50的一面凸起形成所述第一围合块220,所述第一围合块220 背向所述第一基板210的一面凸起形成所述第一插接块230,且所述第一基板 210背向所述固定销50的一面内凹形成第一插接槽240,所述第一插接槽240 与所述第一围合块220相对设置。
[0031]
所述本体部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拼接部30,所述第二拼接部30包括第二基板310、第二围合块320及第二插接块330,所述本体部10远离所述第一拼接部20的一端凸起形成所述第二基板310,优选地,所述第二基板310背向所述固定销50的一面与所述本体部10背向所述固定销50的一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基板310朝向所述固定销50的一面凸起形成所述第二围合块 320,所述第二围合块320背向所述第二基板310的一面凸起形成所述第二插接块330,且所述第二基板310朝向所述固定销50的一面内凹形成第二插接槽340,所述第二插接槽340与所述第二围合块320相对设置,当两个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相互拼接时,其一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的第一插接块230插接于另一个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的第二插接槽340内,另一个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的第二插接块330插接于其一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的第一插接槽240内,通过插接固定的方式,可将两个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之间相互固定拼接。
[0032]
当两个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拼接时,其一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的第一拼接部20与另一个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的第二拼接部30之间围合形成灌注槽60,可以理解地,当两个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拼接时,其一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的第一基板210、第一支围合块及第一插接块230与另一个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的第二基板310、第二围合块320及第二插接块330之间围合形成所述灌注槽60,通过向所述灌注槽60内灌注水泥等混合物,可进一步提升拼接的稳固性,避免因受压导致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之间松脱。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接槽240与所述第二插接槽340内设置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环绕所述第一插接槽240及所述第二插接槽340的内侧壁设置,通过所述橡胶环的弹性压力,可使插接更为牢固。
[0033]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板310背向所述第二围合块320的一面开设第二螺纹孔350,所述第二螺纹孔350位于所述第二插接槽340与所述第二围合块320 之间,所述第一基板210朝向所述第一围合块220的一面内凹形成第一螺纹孔 250,所述第一螺纹孔250位于所述第一围合块220与所述第一插接槽240之间,当两个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相互拼接时,其一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的第一螺纹孔250与另一个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的第二螺纹孔350
位置对应,通过插入螺钉80,所述螺钉80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250,并贯穿所述灌注槽60,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孔350内,以使两个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拼接更为稳定。
[0034]
所述本体部10的一面内凹形成四个所述排水槽110,四个所述排水槽110 间隔均匀分布。所述排水槽110内设置支撑块120,所述支撑块120背向所述排水槽110的底部的一面内凹形成固定槽121,所述固定槽121内套接吸水橡胶 130,所述吸水橡胶130背向所述排水槽110的底部的一面内凹形成渗水孔140,所述渗水孔140连通所述排水槽110的底部,所述排水槽110的底部开设排水孔150,所述排水孔150用于连通下水管。通过在所述本体部10上开设排水槽 110,在排水槽110内设置所述支撑块120,可在进行排水的同时仍旧保持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的整体支撑强度,避免其使用过程中产生局部凹陷,通过在所述支撑块120上的固定槽121内套设吸水橡胶130,在雨天时,雨水可通过所述吸水橡胶130渗入所述排水槽110的底部,并通过所述排水孔150排入下水管,提升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的渗水效率,避免路面积水。同时,通过在所述吸水橡胶130上开设排水孔150,可一定程度的提升所述吸水橡胶130对雨水的吸收效率,进而提升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的渗水效率。
[0035]
所述排水槽110的底部凸起形成引流块40,所述引流块40与所述排水槽 110的底部之间形成钝角,以将所述排水槽110分隔为引流区及排水区,所述排水孔150位于所述排水区内。可以理解地,所述引流块40背向所述排水槽110 的底部的一面呈倾斜面,通过倾斜的设计,在雨水通过所述吸水橡胶130进入所述排水槽110后,可沿所述引流块40的倾斜面流入所述排水孔150内,避免雨水滞留在所述排水槽110的底部,影响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的质量。
[0036]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路面结构,包括路基、若干个相互拼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板及沥青路面,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为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
[0037]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8]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