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船用风道吊梁集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5 22:13: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用风道吊梁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2.船舶内的主发电机机舱内的发电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而机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若不能及时对主发电机机舱机舱内进行降温,则会影响发电机的正常运行;而大型工程船舶的机舱区域设备摆放密集,设备上方通风、管路、电缆、吊梁等布置空间紧凑。在船厂实际生产设计中,经常因管路、电缆等布置问题反复协调、修改。就船舶主发电机来讲,提供设备降温的通风管路与设备吊装维修的吊梁在布置上经常发生干涉,是机舱风管、管路布置的常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用风道吊梁集成装置,能够将进行通风换热的通风风道与吊梁进行一体化集成制作,有效解决船舶主发电机通风风道与吊梁布置干涉问题,占用空间较小且提高机舱的空间利用率。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风道吊梁集成装置,,包括通风风道和吊梁,所述通风风道安装在发电机机舱的顶壁上,且所述通风风道位于发电机机舱内的发电机的上方,所述通风风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和连接柱,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底板与发电机机舱的顶壁围合形成通风腔,所述连接柱的上端与所述发电机机舱的顶壁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下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连接柱设有多个且沿所述通风风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吊梁沿所述通风风道的长度方向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底面上。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柱为工字钢,且所述连接柱焊接连接在所述发电机机舱的顶壁与底板之间。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加强肘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左侧板的外侧面与所述发电机机舱的顶壁之间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右侧板的外侧面与所述发电机机舱的顶壁之间连接有加强板。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有所述连接柱在所述底板的连接点的连线与所述吊梁的轴线的水平投影重合。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吊梁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垫板。
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船用风道吊梁集成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进行通风换热的通风风道与吊梁进行一体化集成制作,有效解决船舶主发电机通风风道与吊梁布置干涉问题,同时占用空间较小,提高机舱的空间利用率,而且将通风风道结合发电机机舱的顶壁进行制作节省材料,同时在通风风道内设置连接柱有效提高结构强度以提高吊梁工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船用风道吊梁集成装置的立体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船用风道吊梁集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船用风道吊梁集成装置的侧视图;
16.图中,1为通风风道;11为左侧板;12为右侧板;13为底板;14为连接柱;15为加强肘板;2为吊梁;3为发电机机舱的顶壁;4为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船用风道吊梁集成装置,包括通风风道1和吊梁2,所述通风风道1安装在发电机机舱的顶壁3上,且所述通风风道1位于发电机4机舱内的发电机4的上方,所述通风风道1包括左侧板11、右侧板12、底板13和连接柱14,所述左侧板11、右侧板12、底板13与发电机机舱的顶壁3围合形成通风腔,所述连接柱14的上端与所述发电机机舱的顶壁3连接,所述连接柱14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3连接,所述连接柱14设有多个且沿所述通风风道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吊梁2沿所述通风风道1的长度方向安装在所述底板13的底面上。
20.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进行通风换热的通风风道1与吊梁2进行一体化集成制作,有效解决船舶主发电机4通风风道1与吊梁2布置干涉问题,同时占用空间较小,提高机舱的空间利用率,而且将通风风道1结合发电机机舱的顶壁3进行制作节省材料,相较于传统设计,节省了大量材料及空间,整体结构简单,现场施工方便,制作难度小;同时在通风风道1内设置连接柱14有效提高结构强度以提高吊梁2工作的安全性。
21.示例性的,所述连接柱14为工字钢,且所述连接柱14焊接连接在所述发电机机舱的顶壁3与底板13之间,实现船体结构(发电机机舱的顶壁3)通过连接柱14与吊梁2实现有效的力传递。
22.示例性的,所述连接柱14与所述底板13之间设有加强肘板15,进一步提高连接柱14与底板13之间的连接强度。
23.示例性的,所述左侧板11的外侧面与所述发电机机舱的顶壁3之间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右侧板12的外侧面与所述发电机机舱的顶壁3之间连接有加强板,为提高通风风道1与发电机机舱的顶壁3之间连接牢固度;同时发电机机舱的顶壁3上的加强筋结构与左侧板11、右侧板12焊接连接,进一步提高通风风道1与发电机4机舱的连接强度。
24.示例性的,所有所述连接柱14在所述底板13的连接点的连线与所述吊梁2的轴线的水平投影重合,保证吊梁2连接强度安全可靠提高吊梁2的安装稳定性。
25.示例性的,所述吊梁2与所述底板13之间设有垫板,提高吊梁2在通风风道1的底板13的安装连接稳定性。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船用风道吊梁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风道和吊梁,所述通风风道安装在发电机机舱的顶壁上,且所述通风风道位于发电机机舱内的发电机的上方,所述通风风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和连接柱,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底板与发电机机舱的顶壁围合形成通风腔,所述连接柱的上端与所述发电机机舱的顶壁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下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连接柱设有多个且沿所述通风风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吊梁沿所述通风风道的长度方向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底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风道吊梁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为工字钢,且所述连接柱焊接连接在所述发电机机舱的顶壁与底板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风道吊梁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加强肘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风道吊梁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的外侧面与所述发电机机舱的顶壁之间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右侧板的外侧面与所述发电机机舱的顶壁之间连接有加强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风道吊梁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连接柱在所述底板的连接点的连线与所述吊梁的轴线的水平投影重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风道吊梁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梁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垫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船用风道吊梁集成装置,包括通风风道和吊梁,通风风道安装在发电机机舱的顶壁上,且通风风道位于发电机机舱内的发电机的上方,通风风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和连接柱,左侧板、右侧板、底板与发电机机舱的顶壁围合形成通风腔,连接柱的上端与发电机机舱的顶壁连接,连接柱的下端与底板连接,连接柱设有多个且沿通风风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吊梁沿通风风道的长度方向安装在底板的底面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进行通风换热的通风风道与吊梁进行一体化集成制作,有效解决船舶主发电机通风风道与吊梁布置干涉问题,占用空间较小且提高机舱的空间利用率。间利用率。间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肖 杜玺 田利华 蒋举 刘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2
技术公布日:2022/11/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