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食品接触材料亚硝基物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18:49: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食品接触材料亚硝基物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亚硝基是食品安全检测中常见的一项,现有技术中在将样品和有机溶剂(如常用的有乙腈与甲醇)进行混合稀释到检测浓度后,将样品混合液进入液相色谱-质谱串联仪(hplc-ms-ms)中,通过液相色谱-质谱串联仪(hplc-ms-ms),对样品的亚硝基进行检测。
3.现有技术稀释样品的试剂管的密封盖,需要在掀开后才能朝试剂瓶内添加有机溶剂,外部灰尘可能会进入试剂瓶内,污染样品混合液,同时掀塞密封盖不便于检测人员进行操作,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食品接触材料亚硝基物质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试剂管的密封盖,需要在掀开后才能朝试剂瓶内添加有机溶剂,外部灰尘可能会进入试剂瓶内,污染样品混合液,同时掀塞密封盖不便于检测人员进行操作,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食品接触材料亚硝基物质检测装置,包括试剂瓶液相色谱-质谱串联仪,所述试剂瓶内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用以对试剂瓶进行密封,所述密封塞内滑动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内设有一组出料组件,所述出料组件用以连通连通管和试剂瓶;所述密封塞内设有一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以驱动出料组件进行连通,所述密封塞内设有一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用以驱动出料组件进行密封。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出料组件包括开设于连通管圆周表面的两个第一斜边槽,所述连通管的底壁固定连接有锥形漏液块,所述锥形漏液块的斜面和两个第一斜边槽的斜面相匹配,所述密封塞内壁的下侧开设有第二斜边槽,所述第二斜边槽和第一斜边槽间歇连通。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开设于密封塞内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杆,四个所述限位杆的圆周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弧形板,四个所述连接弧形板均向上活动贯穿第一凹槽的侧端并向上延伸,四个所述连接弧形板均固定连接于连通管的圆周表面,四个所述连接弧形板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拨片。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滑板底端的四个第一弹簧,四个所述第一弹簧均固定连接于第一凹槽的底壁,四个所述第一弹簧分别套设于四个限位杆的圆周表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密封塞的侧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手拧圈。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试剂瓶内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密封塞的圆周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密封塞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装置中,本装置通过设置的出料组件用来控制试剂瓶和连通管之间的连通和闭合,通过驱动组件控制出料组件的连通,通过弹性组件控制出料组件的闭合,将滴管放置于连通管内后,通过驱动驱动组件进行运动,使得试剂瓶和连通管进行连通后,使用滴管将有机溶剂滴入连通管内,使其经过锥形漏液块、第一斜边槽和第二斜边槽进入试剂瓶内和样品混合,完毕后,直接松开驱动组件,弹性组件即可驱动出料组件进行闭合,便于检测人员进行操作,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外部灰尘进入试剂瓶内污染混合液。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食品接触材料亚硝基物质检测装置的主视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食品接触材料亚硝基物质检测装置的第一局部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食品接触材料亚硝基物质检测装置的第二局部剖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食品接触材料亚硝基物质检测装置的第三局部剖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食品接触材料亚硝基物质检测装置的第四局部剖视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食品接触材料亚硝基物质检测装置的是三维示意图。
21.图中:1、试剂瓶;2、内螺纹;201、外螺纹;3、密封塞;4、密封垫;5、第一凹槽;6、限位杆;7、第一弹簧;8、滑板;9、连接弧形板;10、拨片;11、防滑手拧圈;12、连通管;13、锥形漏液块;14、第一斜边槽;15、第二斜边槽;16、液相色谱-质谱串联仪。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
24.请参阅图1-6,
25.食品接触材料亚硝基物质检测装置,包括试剂瓶1液相色谱-质谱串联仪16,试剂瓶1内设有密封塞3,密封塞3用以对试剂瓶1进行密封,密封塞3内滑动连接有连通管12;连通管12内设有一组出料组件,出料组件用以连通连通管12和试剂瓶1;密封塞3内设有一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以驱动出料组件进行连通,密封塞3内设有一组弹性组件,弹性组件用以驱动出料组件进行密封。
26.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本装置通过设置的出料组件用来控制试剂瓶1和连通管12之间的连通和闭合,通过驱动组件控制出料组件的连通,通过弹性组件控制出料组件的闭合,将滴管放置于连通管12内后,通过驱动驱动组件进行运动,使得试剂瓶1和连
通管12进行连通后,使用滴管内将有机溶剂滴入连通管12内,使其经过锥形漏液块13、第一斜边槽14和第二斜边槽15进入试剂瓶1内和样品混合,完毕后,直接松开驱动组件,弹性组件即可驱动出料组件进行闭合,便于检测人员进行操作,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外部灰尘进入试剂瓶1内污染混合液。
27.实施例2
28.具体的,出料组件包括开设于连通管12圆周表面的两个第一斜边槽14,连通管12的底壁固定连接有锥形漏液块13,锥形漏液块13的斜面和两个第一斜边槽14的斜面相匹配,密封塞3内壁的下侧开设有第二斜边槽15,第二斜边槽15和第一斜边槽14间歇连通。
29.本实施例中:锥形漏液块13、第一斜边槽14和第二斜边槽15相连通,使用滴管将有机溶剂滴入连通管12内,使其经过锥形漏液块13、第一斜边槽14和第二斜边槽15进入试剂瓶1内和样品混合。
30.实施例3
31.具体的,驱动组件包括开设于密封塞3内的第一凹槽5,第一凹槽5内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杆6,四个限位杆6的圆周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板8,滑板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弧形板9,四个连接弧形板9均向上活动贯穿第一凹槽5的侧端并向上延伸,四个连接弧形板9均固定连接于连通管12的圆周表面,四个连接弧形板9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拨片10。
32.本实施例中:通过拨动拨片10向下运动带动连接弧形板9向下运动,连接弧形板9驱动滑板8向下运动,连接弧形板9带动连通管12向下移动,锥形漏液块13、第一斜边槽14和第二斜边槽15相连通,使用滴管将有机溶剂滴入连通管12内,使其经过锥形漏液块13、第一斜边槽14和第二斜边槽15进入试剂瓶1内和样品混合稀释。
33.实施例4
34.具体的,弹性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滑板8底端的四个第一弹簧7,四个第一弹簧7均固定连接于第一凹槽5的底壁,四个第一弹簧7分别套设于四个限位杆6的圆周表面。
35.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弹簧7的弹性推动控滑板8向上运动,滑板8带动连接弧形板9向上运动,连接弧形板9带动连通管12进行复位,完成试剂瓶1和连通管12的闭合。
36.实施例5
37.具体的,密封塞3的侧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手拧圈11。
38.本实施例中:方便拧动密封塞3,将密封塞3和试剂瓶1进行分离和合并。
39.实施例6
40.具体的,试剂瓶1内开设有内螺纹2,密封塞3的圆周表面开设有外螺纹201,内螺纹2和外螺纹201螺纹连接,密封塞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垫4。
41.本实施例中:方便将试剂瓶1和密封塞3拆分,能够将密封塞3及密封塞3内的连接管道进行清洗。
42.工作原理:通过拨动拨片10向下运动带动连接弧形板9向下运动,连接弧形板9驱动滑板8向下运动,连接弧形板9带动连通管12向下移动,锥形漏液块13、第一斜边槽14和第二斜边槽15相连通,使用滴管将有机溶剂滴入连通管12内,使其经过锥形漏液块13、第一斜边槽14和第二斜边槽15进入试剂瓶1内和样品混合,完成有机溶剂滴入后,通过第一弹簧7的弹性推动控滑板8向上运动,滑板8带动连接弧形板9向上运动,连接弧形板9带动连通管12进行复位,完成试剂瓶1和连通管12的闭合,使有机溶剂与样品混合,进行稀释,然后将样
品混合液放入液相色谱-质谱串联仪16(hplc-ms-ms)中进行检测(其中液相色谱-质谱串联仪(hplc-ms-ms)中为现有技术,本技术不再赘述其构造和原理)。
4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