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偏移的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18:23: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偏移的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2.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合格零件的模型,普通手工造型,常用木模型,塑料模型,机械造型多用金属模型,如:铝模型、铁模型。精密铸造用蜡模型,消失模用聚苯乙烯模型。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了。铸造模具是通过液压缸驱动压射头将金属液高速压入模具型腔中,由于是用油压,压力较高,故俗称铸造模具工艺。
3.但一般的铸造模具在使用时拆卸和安装的时间较长,降低了工作效率,在使用铸造模具时容易产生偏移,从而导致凝固出来的零件不够规整,在工作人员进行脱零件的时候,不便将零件从空腔中取出,为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不便,从而到影响人们的使用,为此,需要一种防偏移的铸造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偏移的铸造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防偏移的铸造模具,包括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第一模具,第二模具,连接槽,卡槽,贯通槽,螺纹杆,所述第一模具侧端上设有卡槽,远离所述卡槽一端的第一模具侧端上设有第二卡板,所述第一模具顶端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二模具侧端上设有卡槽,远离所述卡槽一端的第二模具侧端上设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二模具顶端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模具侧端的卡槽对应连接第二模具侧端的第一卡板,所述第二模具侧端的卡槽对应连接第一模具侧端的第二卡板,所述螺纹杆上的螺纹为反向螺纹。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侧端设有空腔,所述第一模具的侧端设有贯穿的螺纹口,所述第一模具侧端设有贯穿的滑口,所述第二模具的侧端设有贯穿的螺纹口,所述第二模具侧端设有贯穿的滑口。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限位架侧端设有电机,远离所述电机一端的限位架侧端设有轴承,所述螺纹杆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和轴承上。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限位架的侧端设有若干个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限位架上,所述限位架侧端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内设有弹簧。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连接在限位架的侧端,远离所述限位架侧端的伸缩杆一端连接在第一模具侧端,所述第二模具侧端和限位架的侧端之间设有伸缩杆。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螺纹杆旋转连接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侧端设置的螺纹口上,所述滑杆贯穿连接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侧端设置的滑口上。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连接块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远离所述连接块一端的连接杆侧端设有按钮,所述连接杆从连接槽内经过贯通槽贯穿连接在第一模具和第一卡板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模具上的卡槽和第二模具上的第一卡板无缝对接,第一模具上的第二卡板和第二模具上的卡槽无缝对接,使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为紧贴状态,将连接杆插进连接槽和贯通槽内直至从第一模具底端插出,按钮回弹抵住第一模具底端的连接槽,从而可以防止铸造模具在使用时发生偏移;
14.通过捏住连接杆上的按钮,将连接杆上的连接块往上提,可将连接杆从槽内提出去,同时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上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向外分开,使空腔内的零件可以取出,装置在使用时拆卸和安装用时较短,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15.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偏移的铸造模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偏移的铸造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偏移的铸造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1.1、伸缩杆;2、螺纹杆;3、电机;4、限位架;5、滑杆;6、轴承;7、第一模具;8、第二模具;9、第一卡板;10、连接块;11、连接杆;12、按钮;13、空腔;14、连接槽;15、卡槽;16、贯通槽;17、第二卡板;18、螺纹口;19、滑口。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3.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偏移的铸造模具,包括第一卡板9,第二卡板17,第一模具7,第二模具8,连接槽14,卡槽15,贯通槽16,螺纹杆2,第一模具7侧端上设有卡槽15,远离卡槽15一端的第一模具7侧端上设有第二卡板17,第一模具7顶端设有连接槽14,第二模具8 侧端上设有卡槽15,远离卡槽15一端的第二模具8侧端上设有第一卡板9,第二模具8顶端设有连接槽14,第一模具7侧端的卡槽15对应连接第二模具 8侧端的第一卡板9,第二模具8侧端的卡槽15对应连接第一模具7侧端的第二卡板17,所述螺纹杆2上的螺纹为反向螺纹。
26.请参阅图3,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侧端设有空腔13,第一模具7的侧端设有贯穿的螺纹口18,第一模具7侧端设有贯穿的滑口19,第二模具8 的侧端设有贯穿的螺纹口18,第二模具8侧端设有贯穿的滑口19。
27.请参阅图1,限位架4侧端设有电机3,远离电机3一端的限位架4侧端设有轴承6,螺纹杆2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机3的输出端和轴承6上。
28.请参阅图1,限位架4的侧端设有若干个滑杆5,滑杆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限位架4上,限位架4侧端设有伸缩杆1,伸缩杆1内设有弹簧。
29.请参阅图1,伸缩杆1的一端连接在限位架4的侧端,远离限位架4侧端的伸缩杆1一端连接在第一模具7侧端,第二模具8侧端和限位架4的侧端之间设有伸缩杆1。
30.请参阅图1,螺纹杆2旋转连接在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侧端设置的螺纹口18上,滑杆5贯穿连接在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侧端设置的滑口19 上。
31.请参阅图1,连接块10和连接杆11的一端连接,远离连接块10一端的连接杆11侧端设有按钮12,连接杆11从连接槽14内经过贯通槽16贯穿连接在第一模具7和第一卡板9内。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此装置在使用时启动电机3,因螺纹杆2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机3的输出端和轴承6上,螺纹杆2上的螺纹为反向螺纹,所以电机3就会带动螺纹杆2转动,同时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就会因螺纹杆2的转动而慢慢紧贴,限位架4和第一模具7、第二模具8上的伸缩杆1就会回弹,紧紧抵住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当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慢慢贴紧时,第一模具7上的卡槽15对应的会和第二模具8上的第一卡板9无缝对接,同时第一模具7上的第二卡板17也会和第二模具8上的卡槽15无缝对接,此时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为紧贴状态,从而可以防止铸造模具在使用时发生偏移,将连接杆11上设置的按钮12捏住后,插进连接槽14内,一直贯穿第一卡板9上设置的贯通槽16,直到设有按钮12的连接杆11一端插出第一模具7底端,其按钮12就会自动回弹,抵住第一模具7底端的连接槽14,同时连接杆11另一端设置的连接块10就会抵住第一模具7顶端设置的连接槽14,使其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紧扣相连;
33.当需要对其铸造模具内的零件进行取出时,将连接杆11上设置的按钮12 捏住,同时将连接杆11上的连接块10往上提,就可以使连接杆11脱离铸造模具,此时电机3带动螺纹杆2转动,带动螺纹杆2上的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向外分开,就可以将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侧端空腔13内的零件给取出来,此装置在使用时拆卸和安装时间较短,同时提高了工作
效率,方便工作人员将零件从空腔13内取出,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3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