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03:17: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包含:一个或多个正极,所述正极包含正极活性材料层;多个负极,包括包含硅系活性材料的第一负极和包含碳系活性材料的第二负极;隔膜;和电解质,其中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隔着插置在其间的所述隔膜交替堆叠,并且所述第一负极中所包含的所述硅系活性材料对所述第二负极中所包含的所述碳系活性材料的重量比在40:60~90:10的范围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负极包含第一负极集电器和形成在所述第一负极集电器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上的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并且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包含所述硅系活性材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还包含第一负极粘合剂和第一负极导电材料,并且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包含60重量%~90重量%的所述硅系活性材料、5重量%~30重量%的所述第一负极粘合剂和5重量%~20重量%的所述第一负极导电材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负极粘合剂包含选自由如下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丙烯酸系橡胶、丁基橡胶、氟橡胶、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淀粉、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聚乙二醇、聚丙烯腈和聚丙烯酰胺。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通过如下数学式a计算的n1/p比在2.2~3.0的范围内:[数学式a]n1/p比={(在所述第一负极中的一个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的每单位面积的放电容量)/(在所述正极中的一个正极活性材料层的每单位面积的放电容量)}。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硅系活性材料包含由如下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化学式1]sio
x
,其中,在上述化学式1中,0≤x<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硅系活性材料包含si。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硅系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d
50
)在1μm~10μm的范围内。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二负极包含第二负极集电器和形成在所述第二负极集电器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上的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并且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包含所述碳系活性材料。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还包含第二负极粘合剂和第二负极导电材料,并且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包含90重量%~99重量%的所述碳系活性材料、0.5重量%~10重量%的所述第二负极粘合剂和0.5重量%~5重量%的所述第二负极导电材料。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二负极粘合剂包含选自由如下组成的
组中的至少一种: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淀粉、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酸、乙烯-丙烯-二烯单体橡胶、丁苯橡胶和氟橡胶。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碳系活性材料包含选自由如下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硬碳、软碳、炭黑、石墨烯和纤维状碳。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碳系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d
50
)在10μm~30μm的范围内。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通过如下数学式b计算的n2/p比在1.0~1.3的范围内:[数学式b]n2/p比={(在所述第二负极中的一个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的每单位面积的放电容量)/(在所述正极中的一个正极活性材料层的每单位面积的放电容量)}。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通过如下数学式c计算的n
总和
/p
总和
比在2~3的范围内:[数学式c]n
总和
/p
总和
比={(存在于所述二次电池中的负极的每单位面积的放电容量的总和)/(存在于所述二次电池中的正极的每单位面积的放电容量的总和)}。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包含:一个或多个正极,所述正极各自包含正极活性材料层;多个负极,包括包含硅系活性材料的第一负极和包含碳系活性材料的第二负极;隔膜;和电解质,其中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隔着插置在其间的所述隔膜交替堆叠,并且所述第一负极中所包含的所述硅系活性材料对所述第二负极中所包含的所述碳系活性材料的重量比为40:60~90:10。60~90:10。60~90:10。


技术研发人员:金荣宰 柳正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LG新能源
技术研发日:2021.05.17
技术公布日:2022/1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