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00:43: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立体景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市环境中的景观主要为道路上的绿道,现有的景观还是主要以植物为主,点缀以照明灯具,其照明灯具仅仅为了在黑夜中对植物进行打光,以呈现植物本来的景色,并且除了呈现景色外并不具备其他功能,功能太过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将道路上设置的景观终端与交通指示灯进行关联,使景观终端在美化点缀城市环境的基础上,具有交通指示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景观终端,设置在道路上设置的景观带上;服务器,第一景观终端都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通讯连接;服务器基于第一景观终端的设置位置将其与交通指挥灯进行对应关联,基于交通指挥灯的状态切换第一景观终端的显示状态。
5.优选的,服务器基于第一景观终端的设置位置将其与交通指挥灯进行关联,基于交通指挥灯的状态切换第一景观终端的显示状态,包括:当道路中间设置有景观带、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也设置有景观带时;将行车方向的左侧的景观带,即道路中间设置的景观带上设置的第一景观终端与行车方向上的下一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进行关联;将行车方向的右侧的景观带,即位于行车方向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与行车方向上的下一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交通指示灯进行关联;当下一个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绿灯时,位于行车方向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一显示状态显示;第一显示状态为以绿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当下一个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红灯时,位于行车方向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二显示状态显示;第二显示状态为以红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当下一个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绿灯时,道路中间设置的景观带上设置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一显示状态显示;第一显示状态为以绿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当下一个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红灯时,道路中间设置的景观带上设置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二显示状态显示;第二显示状态为以红色光为主体显示光
源显示。
6.优选的,服务器基于第一景观终端的设置位置将其与交通指挥灯进行关联,基于交通指挥灯的状态切换第一景观终端的显示状态,包括:当道路中间未设置有景观带、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时,以道路上的位置距离道路两端的路口的距离远近将道路分为两个区域;将各个区域与距离较近的路口进行关联,以将要通过关联的路口的行车方向上的区域的左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与关联的路口的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进行关联,以将要通过关联的路口的行车方向上的区域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与关联的路口的指示直行的交通指挥灯进行关联;当关联的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绿灯时,将区域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一显示状态显示;第一显示状态为以绿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当关联的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红灯时,将区域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二显示状态显示;第二显示状态为以红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当关联的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绿灯时,将区域的左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一显示状态显示;第一显示状态为以绿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当关联的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红灯时,将区域的左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二显示状态显示;第二显示状态为以红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7.优选的,第一景观终端包括:设置在景观带地面的植物打光灯、挂在景观带植物上的led灯带、设置在景观带护栏上的led灯带、景观灯其中一种或多种结合。
8.优选的,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灌溉设备,分布设置在道路上设置的景观带上,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通讯连接。
9.优选的,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人体探测模块,分布设置在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通讯连接;服务器执行如下操作:通过设置在人行道上设置的景观带上的人体探测模块,确定行人在人行道上的第一位置;获取设置在人行道上设置的景观带上的各个第一景观终端的第二位置;计算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第一距离值;当第一距离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第一景观终端以预设的第三显示状态显示;当第一距离值大于第一阈值但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控制第一景观终端以预设的第四显示状态显示;其中,第三显示状态包括:以预设的第一亮度进行显示;第四显示状态包括:随着
距离值的逐渐增大,逐渐降低第一景观终端的显示亮度直至降低为第一景观终端平时显示的第二亮度。
10.优选的,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车辆位置确定模块,设置在道路中间有景观带的道路的第一区域内,用于确定第一区域内各个车道上的车辆的第三位置,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其中,第一区域为位于道路的未设置交通指挥灯的过道口前后且距离未设置交通指挥灯的过道口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阈值的路面所对应的区域;过道口可容许车辆掉头行驶;中央控制器执行如下操作:将设置在道路中间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以景观带的中线分为两个控制组;将控制组与远离控制组的第一景观终端的行车方向上的车辆情况进行关联;通过车辆位置确定模块,确定第一区域内各个车道上的车辆的第三位置;确定第三位置对应的行车方向;并基于行车方向,确定对应的控制组;基于第三位置和控制组,确定对应的第一景观终端;当第三位置位于所处的行车方向的最左侧行车道时,控制第一景观终端以预设的第五显示状态显示;当第三位置不是位于所处的行车方向的最左侧行车道时,控制第一景观终端以预设的第六显示状态显示;其中,基于第三位置和控制组,确定对应的第一景观终端,包括:计算第三位置和控制组内各个第一景观终端的设置位置的第二距离值;将第二距离值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列,提取前预设个数的第二距离值对应的第一景观终端作为第三位置对应的第一景观终端。
11.优选的,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景观终端,分别设置在道路中间的景观带靠近过道口两侧且位于容许掉头的车道的末端的平行位置,与服务器通讯连接;第二景观终端的显示方向为面向容许掉头的车道的对向行车方向;服务器执行如下操作:当过道口存在车辆准备通过过道口进行掉头行驶时,控制对应的第二景观终端工作,以提醒对向行驶的车辆此时过道口有车辆进行掉头。
12.优选的,第二景观终端包括:水雾发生装置,设置在景观带的地面上,用于产生水雾;多个全息投影模块,设置在水雾发生装置周围,用于向水雾发生装置产生的水雾上投射预设的图案;控制器,分别与水雾发生装置和全息投影模块电连接;通讯模块,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与服务器通讯连接。
13.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1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过道口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第二景观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景观终端1,设置在道路上设置的景观带上;服务器2,第一景观终端1都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2通讯连接;服务器2基于第一景观终端1的设置位置将其与交通指挥灯3进行对应关联,基于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切换第一景观终端1的显示状态。
1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通过将第一景观终端1的显示状态与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进行关联;实现当用户在路口停车等红绿灯时因前方的公交车或卡车等大型车将红绿灯挡住时,可以通过左右两侧的景观带的显示状态进行路口红绿灯的状态确定,能有效缓解无法看到路口红绿灯所带来的焦虑。当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服务器2控制第一景观终端1的工作,实现远程操控。
19.本发明的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将道路上设置的景观终端与交通指示灯进行关联,使景观终端在美化点缀城市环境的基础上,具有交通指示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
20.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2基于第一景观终端1的设置位置将其与交通指挥灯3进行关联,基于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切换第一景观终端1的显示状态,包括:当道路中间设置有景观带、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也设置有景观带时;将行车方向的左侧的景观带,即道路中间设置的景观带上设置的第一景观终端1与行车方向上的下一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3进行关联;将行车方向的右侧的景观带,即位于行车方向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与行车方向上的下一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交通指示灯进行关联;当下一个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为绿灯时,位于行车方向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以第一显示状态显示;第一显示状态为以绿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当下一个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为红灯时,位于行车方向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以第二显示状态显示;第二显示状态为以红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当下一个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为绿灯时,道路中间设置的景观带上设置的第一景观终端1以第一显示状态显示;第一显示状态为以绿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当下一个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为红灯时,道路中间设置的景观带上设置的第一景观终端1以第二显示状态显示;第二显示状态为以红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21.其中,第一景观终端1包括:设置在景观带地面的植物打光灯、挂在景观带植物上的led灯带、设置在景观带护栏上的led灯带、景观灯其中一种或多种结合。与交通指挥灯3关联的第一景观终端1的位置距离交通指挥灯3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距离值(例如100米)。
2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当道路中间设置有景观带、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也设置有景观带的道路上行驶时,用户可以通过景观带上第一景观终端1,即灯具的显示颜色的变化进行交通智慧灯的状态标示。例如:用户停在路口等红绿灯时,位于左侧的景观带(道路中间设置的景观带上设置的第一景观终端1)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显示绿色时,对应的左转交通指挥灯3为绿灯,为红色时,对应的左转交通等为红色;位于右侧的景观带(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显示绿色时,对应的直行的交通指挥灯3为绿灯;为红色时,对应的直行的交通指挥灯3为红灯。
23.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2基于第一景观终端1的设置位置将其与交通指挥灯3进行关联,基于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切换第一景观终端1的显示状态,包括:当道路中间未设置有景观带、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时,以道路上的位置距离道路两端的路口的距离远近将道路分为两个区域;将各个区域与距离较近的路口进行关联,以将要通过关联的路口的行车方向上的区域的左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与关联的路口的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3进行关联,以将要通过关联的路口的行车方向上的区域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与关联的路口的指示直行的交通指挥灯3进行关联;当关联的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为绿灯时,将区域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以第一显示状态显示;第一显示状态为以绿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当关联的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为红灯时,将区域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以第二显示状态显示;第二显示状态为以红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当关联的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为绿灯时,将区域的左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以第一显示状态显示;第一显示状态为以绿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当关联的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为红灯时,将区域的左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以第二显示状态显示;第二显示状态为以红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24.其中,第一景观终端1包括:设置在景观带地面的植物打光灯、挂在景观带植物上的led灯带、设置在景观带护栏上的led灯带、景观灯其中一种或多种结合。
2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当道路的景观带设置情况为:道路中间未设置有景观带、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时,用户停在路口等红绿灯时,位于左侧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显示绿色时,对应的左转交通指挥灯3为绿灯,为红色时,对应的左转交通等为红色;位于右侧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显示绿色时,对应的直行的交通指挥灯3为绿灯;为红色时,对应的直行的交通指挥灯3为红灯。
26.在一个实施例总,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灌溉设备,分布设置在道路上设置的景观带上,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2通讯连接。
27.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登录服务器2,控制灌溉设备的启停,以及设置灌溉设备的参数,参数包括:灌溉时间及灌溉量。
28.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人体探测模块,分布设置在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2通讯连接;服务器2执行如下操作:通过设置在人行道上设置的景观带上的人体探测模块,确定行人在人行道上的第一位置;获取设置在人行道上设置的景观带上的各个第一景观终端1的第二位置;计算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第一距离值;当第一距离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第一景观终端1以预设的第三显示状态显示;当第一距离值大于第一阈值但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控制第一景观终端1以预设的第四显示状态显示;其中,第三显示状态包括:以预设的第一亮度进行显示;第四显示状态包括:随着距离值的逐渐增大,逐渐降低第一景观终端1的显示亮度直至降低为第一景观终端1平时显示的第二亮度。
2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人体探测模块对人行道上的行人的位置进行探测,然后通过对行人位置的第一景观终端1以区别于其他位置的第一景观终端1的显示方式,标识行人的位置,进而提醒各个小区出口出来的电瓶车注意行人,提高了行人行走的安全性,此外,还可以利于行人对于第一景观终端1的观赏;通过分两个区域进行标识,便于行人位置的可识别性。其中,第一阈值为1米,第二阈值为3米;第一亮度大于第二亮度。此外,也是出于第一景观终端1的节能的考虑,平常以较节能的第二亮度显示,对新人区域进行适合观赏的第一亮度的显示,从而兼顾节能与观赏性。其中,人体探测模块包括:红外人体探测仪、图像采集分析设备等。
30.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车辆位置确定模块,设置在道路中间有景观带的道路的第一区域内,用于确定第一区域内各个车道上的车辆的第三位置,与中央控制器43电连接;其中,第一区域为位于道路的未设置交通指挥灯3的过道口前后且距离未设置交通指挥灯3的过道口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阈值的路面所对应的区域;过道口可容许车辆掉头行驶;中央控制器43执行如下操作:
将设置在道路中间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以景观带的中线分为两个控制组;将控制组与远离控制组的第一景观终端1的行车方向上的车辆情况进行关联;通过车辆位置确定模块,确定第一区域内各个车道上的车辆的第三位置;确定第三位置对应的行车方向;并基于行车方向,确定对应的控制组;基于第三位置和控制组,确定对应的第一景观终端1;当第三位置位于所处的行车方向的最左侧行车道时,控制第一景观终端1以预设的第五显示状态显示;当第三位置不是位于所处的行车方向的最左侧行车道时,控制第一景观终端1以预设的第六显示状态显示;其中,基于第三位置和控制组,确定对应的第一景观终端1,包括:计算第三位置和控制组内各个第一景观终端1的设置位置的第二距离值;将第二距离值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列,提取前预设个数的第二距离值对应的第一景观终端1作为第三位置对应的第一景观终端1。
3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由于道路中间的景观带的设置,虽然有效分隔了两个行车方向,但是对于道路中段的过道口,往往由于景观带的阻挡无法及时看清对向来车而发生事故,因此,通过道路中部的景观带上靠近用户的行车方向上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的显示状态标识对向行车方向上的车辆行驶情况,进而降低车辆转向时发生事故的概率,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其中,第五显示状态为红色高亮显示;第六显示状态为绿色正常亮度显示。
32.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景观终端4,分别设置在道路中间的景观带靠近过道口两侧且位于容许掉头的车道的末端的平行位置,与服务器2通讯连接;第二景观终端4的显示方向为面向容许掉头的车道的对向行车方向;服务器2执行如下操作:当过道口存在车辆准备通过过道口进行掉头行驶时,控制对应的第二景观终端4工作,以提醒对向行驶的车辆此时过道口有车辆进行掉头。
33.其中,第二景观终端4包括:水雾发生装置41,设置在景观带的地面上,用于产生水雾;多个全息投影模块42,设置在水雾发生装置41周围,用于向水雾发生装置41产生的水雾上投射预设的图案;控制器43,分别与水雾发生装置41和全息投影模块42电连接;通讯模块44,与控制器43电连接,用于与服务器2通讯连接。
3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在过道口的两侧且位于道路中间的景观带上的第二景观终端4进行对向行车方向上是否存在有车辆准备掉头行驶的指示,以提醒行驶车辆进行减速或鸣笛操作,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采用气雾进行全息投影,实现指示的无遮挡及醒目的显示,以保证直向行驶的司机能够接收到对向行车方向上是否存在有车辆准备掉头行驶的指示。
35.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
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