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门体降温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1-13 21:54: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门体降温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蒸烤装置作为一种集齐蒸、烤功能于一身的厨房电器得到广泛使用,蒸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胆的高温热传递,使得门体的温度能够升高至100℃左右,人手无法直接触及,且稍有不慎还会造成烫伤事故,同时门体的高温也会容易造成门体上的功能部件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体降温散热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门体散热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门体降温散热结构,其包括:门体,其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风机,其设置在所述门体内,所述风机具有出风端;所述出风端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用于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形成第一风流并对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功能部件进行散热;所述出风端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用于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形成第二风流并排出所述门体外。
5.应用本技术的门体降温散热结构,其通过对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进行分隔,所述出风端的其中一部分对第一腔体内的功能部件进行吹风散热,及时对所述功能部件降温,避免温升过高损坏;同时,所述出风端的另一部分对第二腔体进行吹风并形成第二风流,带动所述第二腔体的空气流动,实现门体的散热降温。
6.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体的空气在所述第二风流的流动作用下产生第三风流,所述第三风流的流向相对所述第二风流的流向垂直设置或倾斜设置。
7.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流的流向和所述第二风流的流向均为自左向右方向流动或自右向左方向流动;所述第三风流的流向为自下向上方向流动。
8.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门体还具有进风腔,所述进风腔与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连通;所述门体的左侧或右侧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进风腔连通。
9.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门体的右侧或左侧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10.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门体还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并在所述第二风流的流动作用下产生第三风流,以带动所述第二进风口处的空气流动到所述第二出风口处。
11.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门体的下侧。
12.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同侧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分开设置。
13.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该门体降温散热结构包括隔板结构,其设置在所述门体内
并与所述风机配合,以将所述门体内的空间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14.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上侧,所述第二腔体位于所述门体的中部位置。
15.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是本技术的门体降温散热结构的示意图;
18.图2是本技术的门体降温散热结构的原理示意图(省略了隔板结构的部分部件)。
19.其中:
20.10—门体、110—第一腔体、111—第一风流、120—第二腔体、130—进风腔、141—第一进风口、142—第二进风口、143—第一出风口、144—第二出风口、20—风机、210—出风端、211—第二风流、212—第三风流、30—隔板、40—功能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实用新型,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2.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技术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实施例。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24.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5.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26.结合图1至图2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门体降温散热结构,其包括门体10,其具有第一腔体110和第二腔体120;风机20,其设置在所述门体10内,所述风机20具有出风端210;所述出风端210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腔体110连通,用于在所述第一腔体110内形成第一风流111并对所述第一腔体110内的功能部件40进行散热;所述出风端210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腔体120连通,用于在所述第二腔体120内形成第二风流211并排出所
述门体10外。
27.具体来说,所述风机20得电工作产生风流并经所述出风端210吹出风流,其中一部分风流被分流到所述第一腔体110内形成第一风流111,在经过所述功能部件40(例如控制电路板或显示屏幕等功能部件40)的时候带走所述功能部件40的热量,从而对所述功能部件40进行吹风散热,及时对所述功能部件40散热降温,避免所述功能部件40因温升过高而损坏;同时,所述出风端210的另一部分风流被分流到所述第二腔体120内形成第二风流211,利用第二风流211带动所述第二腔体120的空气流动,使得所述第二腔体120其他位置的带有热量的空气流动并排出所述门体10外,实现门体10的散热降温。
28.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体120的空气在所述第二风流211的流动作用下产生第三风流212,所述第三风流212的流向相对所述第二风流211的流向垂直设置或倾斜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风流211的高速流动作用下,所述第二腔体120的其他位置的空气形成第三风流212,通过将所述第三风流212的流向设置为与所述第二风流211的流向垂直设置或倾斜设置,使得所述第一风流111、第二风流211和第三风流212尽可能覆盖到所述门体10上,从而更好地实现门体10的散热降温处理。
29.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三风流212的流向是垂直设置还是倾斜设置,取决于下文所述的第二进风口142的位置而决定。
3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流111的流向和所述第二风流211的流向均为自左向右方向流动或自右向左方向流动;所述第三风流212的流向为自下向上方向流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流111和所述第二风流211在横向方向上流动,以将所述门体10和所述功能部件40的热量带走到门体10外,所述第三风流212在纵向方向上流动,以将门体10的热量往上带动到所述第二风流211处,并借助所述第二风流211带走到门体10外。
31.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门体10还具有进风腔130,所述进风腔130与所述风机20的进风端连通;所述门体10的左侧或右侧设有第一进风口141,所述第一进风口141与所述进风腔130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20得电工作,所述进风端产生吸力,引导所述门体10外的空气经所述第一进风口141进入所述进风腔130后,再经所述风机20吹入到所述第一腔体110和第二腔体120中。
32.进一步地,所述门体10的右侧或左侧设有第一出风口143和第二出风口144,所述第一出风口143与所述第一腔体110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144与所述第二腔体120连通。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式,在所述门体10的一侧(例如门体10的右侧)设置第一进风口141,在所述门体10的另一侧(例如门体10的左侧)设置第一出风口143和第二出风口144,以使所述第一风流111和第二风流211能够最大限度地在横向方向上带走所述门体10的热量(自右向左方向),实现对门体10和功能部件40的散热降温。
33.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门体10还设有第二进风口142,所述第二进风口142与所述第二腔体120连通并在所述第二风流211的流动作用下产生第三风流212,以带动所述第二进风口142处的空气流动到所述第二出风口144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流211在所述第二腔体120内进行高速流动的时候,会带走位于所述第二腔体120内上方的空气,从而引导位于所述第二腔体120内下方的空气向上流动,以使所述第二腔体120内形成自所述第二进风口142处的空气至所述第二出风口144方向流动的第三风流212,实现所述门体10的散热降温效果。
34.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风口142设置在所述门体10的下侧,位于所述门体10下侧的空气被吸入到所述第二腔体120内,并沿所述第三风流212的流动方向流动,最后经所述第二出风口144排出至所述门体10外,在此过程中会带走所述门体10的热量,从而达到所述门体10的散热降温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所述第三风流212的流向是相对所述第一风流111垂直设置。
3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风口14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进风口142沿所述腔体的横向方向分布设置,以便最大程度地带走所述门体10的热量。
36.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风口142与所述第一进风口141同侧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141分开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二进风口142设置在所述门体10的右侧下方,所述第一进风口141设置在所述门体10的右侧上方,此时的所述第三风流212的流向是相对所述第一风流111倾斜设置,以便位于所述门体10右侧下方的空气被吸入到所述第二腔体120内,并沿所述第三风流212的流动方向流动,最后经所述第二出风口144排出至所述门体10外,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三风流212会带走所述门体10的热量,从而达到所述门体10的散热降温效果。
37.在一种实施例中,该门体降温散热结构包括隔板结构,其设置在所述门体10内并与所述风机20配合,以将所述门体10内的空间分隔成第一腔体110和第二腔体120。本实施例通过上述隔板结构对所述出风端210的出风进行分流。其中,所述隔板结构包括第一隔板30,所述第一隔板30的一端对应所述出风端210设置,所述第一隔板30的另一端与所述门体10内侧连接。
38.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110位于所述第二腔体120的上侧,所述第二腔体120位于所述门体10的中部位置,以便最大程度地带走门体10的热量。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向”、“横向”、“前”、“后”、“左”、“右”、“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40.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端的风流被分流到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风流和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二分流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例如,所述功能部件需要更多的风流进行散热时,所述出风端
41.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42.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