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水涂料生产用温控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2022-11-13 21:37: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涂料生产设备的温度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涂料生产用温控反应釜。


背景技术:

2.防水涂料是在常温下呈无固定形状的粘稠状液态高分子合成材料,经涂布后通过溶剂的挥发或水分的蒸发或反应固化后在基层表面可形成坚韧的防水涂膜的材料的总称。防水涂料的生产是以防水复合物为基料,掺入无机填料及交联剂、催化剂、增韧剂、消泡剂等多种化学助剂配制混合而成,在这些化学助剂配置混合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防水涂料加入的化学助剂不同,所需的环境温度也不同。
3.目前,现有的温控设备通常是通过在反应釜内壁设置加热管和冷却管来对反应釜内的混合原料进行升温和降温,但是这样做不能对原料温度进行均匀的控制,从而导致成品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在现有技术上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温度控制不均匀导致防水涂料生成质量不达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均匀的防水涂料生产用温控反应釜,该装置通过设置控制器、搅拌组件、温度调节组件和显示屏,有利于控制原料混合时温度均匀传递,从而提高防水涂料的成品质量。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防水涂料生产用温控反应釜,包括外反应釜,所述外反应釜内设有内反应釜,所述外反应釜顶部设有入料斗,所述入料斗上设有盖体,所述内反应釜底部通过第一电磁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外反应釜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通过出料管与第二出料口相连接,所述入料斗通过入料管与内反应釜相连通,所述内反应釜内设有搅拌组件和泄压组件,所述外反应釜内设有作用于内反应釜的原料的温度调节组件,所述外反应釜上设有显示屏和控制器,所述第一电磁阀、搅拌组件、温度调节组件和显示屏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防水涂料生产用温控反应釜,首先将盖体打开,将防水涂料生产所需原料通过入料斗和入料管倒入内反应釜中,然后关闭盖体,打开搅拌组件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在这个过程中温度调节组件实时检测并调节内反应釜内的温度,并将所测温度值传送给主控制器,若所测温度值小于控制器预先设置的阈值时,温度调节组件对内反应釜内的原料进行升温,若所测温度值大于控制器预先设置的阈值时,温度调节组件对内反应釜内的原料进行降温,同时控制器实时将所测温度值传送给显示屏显示出来,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原料的实时温度情况。
8.进一步,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位于外反应釜外顶壁,所属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穿过外反应釜外顶壁和内反应釜外顶壁延伸至内反应釜内,
所述搅拌轴周侧设有若干搅拌叶,所述搅拌叶远离搅拌轴一端设有若干作用于内反应釜内壁的毛刷,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便于充分搅拌原料的同时刮下内反应釜内壁的原料,防止内反应釜内壁残留太多原料,造成原料浪费。
9.进一步,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水箱和加热管,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内反应釜内顶壁,所述水箱位于外反应釜外侧壁,所述水箱内设有冷凝器,所述水箱底部通过入水管与外反应釜上部相连通,所述入水管上设有第一抽水泵,所述外反应釜下部设有出水管,所述入水管上设有第二抽水泵,所述出水管通过第二电磁阀与水箱上部相连通,所述加热管位于搅拌叶内,所述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第二电磁阀和加热管分别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10.进一步,所述泄压组件包括泄压口和压力计,所述泄压口位于内反应釜顶部,所述泄压口上设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穿过外反应釜顶壁延伸至外反应釜外,所述泄压口处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压力计位于内反应釜内顶壁,所述压力计和第三电磁阀分别与主控制器电连接,防止内反应釜在升温时内部压力过大影响产品的生产。
11.进一步,所述搅拌叶采用铝制材料制成,便于将加热管温度从搅拌叶中散出。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器、搅拌组件、温度调节组件和显示屏,通过水箱、水泵、冷凝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在原料温度过高时快速且均匀地控制内反应釜的温度降低,从而降低原料温度,在原料温度过低时,通过搅拌组件和搅拌叶内的加热管快速且均匀地对原料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原料温度,以此实现对原料温度调节时温度的均匀传递,保证防水涂料的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涂料生产用温控反应釜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涂料生产用温控反应釜电路模块示意图。
15.图中标注说明:1-外反应釜,2-内反应釜,3-入料斗,4-第一出料口,5-第二出料口,6-出料管,7-入料管,8-电机,9-搅拌轴,10-搅拌叶,11-毛刷,12-水箱,13-加热管,14-入水管,15-出水管,16-泄压口,17-泄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7.如图1-2所示,一种防水涂料生产用温控反应釜,包括外反应釜1,外反应釜1内设有内反应釜2,外反应釜1顶部设有入料斗3,入料斗3上设有盖体,内反应釜2底部通过第一电磁阀设有第一出料口4,外反应釜1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5,第一出料口4通过出料管6与第二出料口5相连接,入料斗3通过入料管7与内反应釜2相连通,内反应釜2内设有搅拌组件和泄压组件,外反应釜1内设有作用于内反应釜2的原料的温度调节组件,外反应釜1上设有显示屏和控制器,第一电磁阀、搅拌组件、温度调节组件和显示屏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18.在这里,由于内反应釜2与外反应釜1在不同温度下,可能使内反应釜2与外反应釜1会有发生形变,导致两者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因此本实施例中,入料管7优选采用波纹管,能够通过自身形变避免波纹管两端距离发生变化。
19.搅拌组件包括电机8,电机8位于外反应釜1外顶壁,所属电机8的输出轴上设有搅拌轴9,搅拌轴9穿过外反应釜1外顶壁和内反应釜2外顶壁延伸至内反应釜2内,搅拌轴9周侧设有若干搅拌叶10,搅拌叶10远离搅拌轴9一端设有若干作用于内反应釜2内壁的毛刷11,电机8与控制器电连接,便于充分搅拌原料的同时刮下内反应釜2内壁的原料,防止内反应釜2内壁残留太多原料,造成原料浪费。
20.温度调节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水箱12和加热管13,温度传感器位于内反应釜2内顶壁,水箱12位于外反应釜1外侧壁,水箱12内设有冷凝器,水箱12底部通过入水管14与外反应釜1上部相连通,入水管14上设有第一抽水泵,外反应釜1下部设有出水管15,入水管14上设有第二抽水泵,出水管15通过第二电磁阀与水箱12上部相连通,加热管13位于搅拌叶10内,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第二电磁阀和加热管13分别与主控制器电连接,便于均匀控制温度的传递,加快原料的升降温速度。
21.泄压组件包括泄压口16和压力计,泄压口16位于内反应釜2顶部,泄压口16上设有泄压管17,泄压管17穿过外反应釜1顶壁延伸至外反应釜1外,泄压口16处设有第三电磁阀,压力计位于内反应釜2内顶壁,压力计和第三电磁阀分别与主控制器电连接,防止内反应釜2在升温时内部压力过大影响产品的生产。
22.搅拌叶10采用铝制材料制成,便于将加热管13温度从搅拌叶10中散出。
23.工作原理:首先将盖体打开,将防水涂料生产所需原料通过入料斗3和入料管7倒入内反应釜2中,然后关闭盖体,打开电机8,电机8转动带动转轴和搅拌叶10转动,从而对加入的原料进行搅拌,在搅拌时,搅拌叶10上的毛刷11将内反应釜2内壁上的原料刮下,防止反应釜内壁残留太多原料,造成原料的浪费,同时在搅拌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并调节内反应釜2内的温度,并将所测温度值传送给主控制器,若所测温度值小于控制器预先设置的阈值时,打开加热管13,加热管13产生的热量随搅拌均匀散发在原料中,快速对原料进行升温,若所测温度值大于控制器预先设置的阈值时,打开第一抽水泵、第二电磁阀和冷凝器,使水箱12中的冷水抽入内反应釜2和外反应釜1之间,抽入的冷水包裹住整个内反应釜2表面,对整个内反应釜2进行均匀且快速的降温,流入的冷水通过内反应釜2变热后通过出水管15流回水箱12中,从而对内反应釜2实现循环降温,控制器实时将所测温度值传送给显示屏显示出来,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原料的实时温度情况,在原料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完毕后,打开第一电磁阀,防水涂料通过出料管6从第二出料口5排出。
24.其中,在对原料进行升温时,为了避免内反应釜2内由于升温造成气压过大,压力计实时检测内反应釜2内的压力值,并将所测压力值传送给控制器,若所测压力值大于控制器预先设置的阈值,则打开第三电磁阀,对内反应釜2进行泄压。
25.以上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水涂料生产用温控反应釜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