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提高高碳热轧带钢退火组织球化率的方法与流程

2022-11-13 14:43: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轧钢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高碳热轧带钢退火组织球化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随我国农业、工业的不断发展,加之近十年国内产业的迅猛发展,现已进入了特殊钢行业的快速发展期,涉及汽车、摩托车、计算机、家用电器、航空航天等机械、电工、军工、建材领域,预计到2025年特殊钢市场需求将达到150万吨的水平。就现阶段而言,一些特殊处理的中高碳钢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主体地位得到突显。
3.高碳钢或高碳合金钢,经冷轧 退火后,一般用于制作高端锯片、针业、密封垫片等领域,对成品件的球化组织有严格要求,球化率越高,其组织均匀性、使用寿命越高。但就目前产品而言,经冷轧退火后的球化组织难以满足使用要求,需针对性进行相应工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高碳热轧带钢退火组织球化率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即如何解决冷轧退火后的球化组织难以满足使用要求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提高高碳热轧带钢退火组织球化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炼钢阶段,将带钢进行lf rh双联精炼处理,处理时间≥40min;
8.2)连铸阶段,在连铸过程中投入电磁搅拌得到板胚;
9.3)成型阶段,将板胚放入加热炉中加热,控制加热炉温度≥1150℃,加热时间≥160min;
10.4)终轧阶段,将加热后的板胚板坯经多道次粗轧和精轧后得到目标热轧卷。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中带钢的碳含量为0.4%~1.1%。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中电磁搅拌电流为50-200a,频率为4-8hz。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中加热炉温度为1150℃~1290℃,在炉时间为 160min~210mim。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4)中终轧阶段的温度为830℃~920℃,卷取温度为550℃~670℃。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中的带钢为高碳钢或者高碳合金钢。
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7.本技术中的一种提高高碳热轧带钢退火组织球化率的方法,通过炼钢调整采用lf rh双联工艺,连铸电磁搅拌参数,在炉时间、终轧温度、卷取温度等,可以在现有钢种成分、热轧生产工艺和设备条件下通过调整炼钢及热轧工艺改善热板组织,从而提升高碳热轧带
钢退火组织球化率,极大地降低损失。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本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中一种提高高碳热轧带钢退火组织球化率的方法的流程框图。
20.图2为实施例1中所得板坯中心偏析检测图;
21.图3为实施例1中所得板坯中心偏析检测图;
22.图4为实施例2中所得退火后组织检测图;
23.图5为实施例2中所得退火后组织检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6.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通”、“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9.请参阅图1。
30.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提高高碳热轧带钢退火组织球化率的方法的流程框图,如图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31.1)炼钢阶段,将带钢进行lf rh双联精炼处理,处理时间≥40min;炼钢采用双联工艺,控制rh深真空时间,能够有效增强夹杂物控制水平,减小夹杂物尺寸,从而更有利于退火球化处理。
32.2)连铸阶段,在连铸过程中投入电磁搅拌得到板胚;电磁搅拌电流为 50-200a,频
率为4-8hz。
33.经试验对比分析,不投入电磁搅拌或投入电磁搅拌电流/频率过小,不能改善板坯中部组织,出现中心正偏析情况;投入电磁搅拌电流/频率过大,会导致金属流动过大,形成负偏析。此两种情况,均会造成板坯沿宽度方向成分的微观偏析,此偏析不能通过加热、退火等工艺消除,只能减轻,由此会影响退火组织球化效果。
34.3)成型阶段,将板胚放入加热炉中加热,控制加热炉温度≥1150℃,加热时间≥160min;加热炉温度为1150℃~1290℃,在炉时间为160min~210mim。
35.板坯从连铸机下线后,送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保温。对于大部分钢种而言,板坯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因生产节奏的影响,要求相对较为宽泛。但是本专利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发现,板坯加热温度和在炉时间有较大影响,随板坯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的降低,成分均匀化程度降低,偏析改善程度减弱,轧制后板卷退火组织球化不均程度增加。
36.4)终轧阶段,将加热后的板胚板坯经多道次粗轧和精轧后得到目标热轧卷。终轧阶段的温度为830℃~920℃,卷取温度为550℃~670℃。控制终轧温度≤920℃,卷取温度≤670℃,即降低下线热卷实际温度,能够更为细小的片层状珠光体组织,细小的珠光体组织更有利于球化的进行,机理解释为原始组织越细小,奥氏体化时残留碳化物颗粒越多,冷却时球状碳化物析出核心就越多,反之越少。
37.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中带钢的碳含量为0.4%~1.1%,本方法方法适用于高碳钢或者高碳合金钢。
38.下面将结合多个实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高碳热轧带钢退火组织球化率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39.实施例1,请参阅图2~图3。
40.本实施例采用的含碳量0.85%的高碳钢,规格2.75mm*1100mm。同一浇次内两流采用不同电磁搅拌工艺,并对比每种工艺板坯低倍中心偏析的影响。
41.工艺1:电磁搅拌不投入;
42.工艺2:电磁搅拌电流150a,频率4hz;
43.上述两种工艺经冶炼后得到板坯,后续检测两种不同工艺板坯中心偏析情况。
44.中心偏析检测结果如图2~图3所示。
45.从图1-2可见,含碳量0.85%的高碳钢,工艺2与工艺1相比,中心偏析得到明显改善,且无负偏析。
46.实施例2,请参阅图4~图5。
47.本实施例采用的含碳量0.65%的高碳钢,规格2.1mm*1100mm。同一生产计划单内采用两种不同工艺,并对比每种工艺对应的退火后球化率的影响。
48.工艺3:终轧温度930℃,卷取温度710℃;
49.工艺4:终轧温度890℃,卷取温度630℃;
50.上述两种工艺经冶炼及多道次粗轧与精轧成为热轧卷,热轧卷经相同退火工艺后得到退火组织,后续检测两种不同工艺组织球化率情况。工艺3-4除了终轧温度、卷取温度有所区别,其他冶炼及轧制工艺一致,每组各实验10块。
51.退火后球化组织结果如图3~图4所示。
52.从图3-4可见,含碳量0.65%的高碳钢,工艺4与工艺3相比,球化率得到明显提高。
5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54.本技术中的一种提高高碳热轧带钢退火组织球化率的方法,通过炼钢调整采用lf rh双联工艺,连铸电磁搅拌参数,在炉时间、终轧温度、卷取温度等,可以在现有钢种成分、热轧生产工艺和设备条件下通过调整炼钢及热轧工艺改善热板组织,从而提升高碳热轧带钢退火组织球化率,极大地降低损失。
55.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6.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