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压配电柜生产成型设备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11-13 12:27: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配电柜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配电柜生产成型设备及工艺。


背景技术:

2.高压配电柜的生产过程中,板材的折弯工艺决定着整个柜体的美观和精度,在生产制造中,多采用折弯机对配电柜中的柜体等部件进行折弯加工。
3.中国专利cn 114472622 a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配电柜外壳的折弯装置,包括上下对立设置的底座和压板,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座,固定支撑座相邻两侧面均设有调距支撑座,两个调距支撑座与底座滑动连接,两个调距支撑座与固定支撑座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底座一侧设有驱动机构,使压板向下运动时能驱动两个调距支撑座远离固定支撑座,底座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支撑座,活动支撑座与两个调距支撑座之间设有同步机构,使两个调距支撑座远离固定支撑座时,活动支撑座同步远离两个调距支撑座。该用于加工配电柜外壳的折弯装置,通过设置滑动连接在底座上的调距支撑座和活动支撑座,使驱动机构能够在折弯后驱动各支撑座之间距离变小,方便取出外壳。
4.但是该技术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高压配电柜柜体内外侧的工作环境是不一样的,因此,配电柜柜体的内外面加工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柜体的外侧面为光亮面,而内侧面的粗糙度相对较高,在对配电柜柜体的板材工件进行折弯时,最好将板材的光亮面作为弯曲件的外表面,以减少外层拉裂,实际生产中,多采用人工目视的方法来判断板材的光亮面以及同时对板材进行翻面,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与自动化流水线的生产需要并不相符,而市面上常见的能够检测光亮面的设备多为结构复杂且成本高的传感器装置,由于使用成本较高,导致很多工厂仍选择人工检测的方法,上述技术方案并未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压配电柜生产成型设备,通过设置摩擦带与板材两面之间的摩擦力不同来检测板材的光亮面,自动化进行,结构简单,解决人工对板材的光亮面进行检测,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配电柜生产成型设备,包括用于传输板材的传输部和对板材进行折弯的折弯部,还包括:设在所述传输部和所述折弯部之间用于放置板材的平台;设在所述平台上对板材进行位置调整的校正部,所述校正部包括用于推动板材移动的推杆组件:对板材进行光亮面检测的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包括抵在板材两侧的摩擦带;对板材进行翻面调整的翻面部,所述翻面部包括对板材进行夹持和旋转的夹爪;
以及将调整好的板材转运至所述折弯部内的转运部,所述转运部包括对板材进行吸附抓取的吸盘。
7.具体的,传输部可采用传输带装置,折弯部可采用数控折弯机,平台上固定安装有支架,翻面部安装在支架上;吸盘可在支架内进行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
8.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推杆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平台上的固定板;两个活动安装在所述平台上且同步反向运动的第一定位板;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平台上的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和所述固定板分别位于所述传输部的两侧。
9.具体的,两个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和固定板分别位于板材的四周;初始状态下,第一定位板位于固定板的左侧;通过设置推杆组件将板材定位在平台上的固定位置处,吸盘可直接将定位好的板材抓取至折弯部处,减少了转运部的运动量、运动时产生的磨损和位移过程中所产生的偏差,不仅提高了转运部的稳定性和寿命,也降低了使用成本。
10.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检测部还包括:均布在所述平台的顶部用于支撑板材的支撑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平台上的转轴;用于放置所述摩擦带的检测盒,所述摩擦带转动安装在所述检测盒的内部,所述摩擦带露出至所述检测盒的外侧;设在所述检测盒内部的信号件;设在所述摩擦带上与所述信号件相配合的检测杆;以及固定设在所述转轴上且分别位于板材上方和下方的支撑板和支撑环,所述检测盒分别均布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支撑环上。
11.具体的,检测盒靠近板材的一面呈开口状;检测盒内转动安装有转轴,安装轴上设置有阻尼件,摩擦带可采用啮合传动的方式与转轴相连接,检测杆安装在安装轴上;另外,检测杆也可直接安装在摩擦带上;摩擦带抵在板材上,转轴带动检测盒旋转的过程中,摩擦带与板材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摩擦带产生旋转,由于板材的一面为光亮面,板材两面的粗糙度不同,因此,上下两组摩擦带与板材之间的摩擦力不同,进而使得上下两组检测杆的旋转幅度也不同;信号件可采用电阻器,检测杆为用于调整电阻器的电阻的滑片,检测杆旋转之后与信号件的接触位置变化,信号件的电阻随之变化,通过对上下两组信号件的电阻或电流进行检测对比,即可直接判断出板材的哪一面为光亮面;通过设置支撑杆将板材支撑住,即为下方的检测盒的移动留出了空间,同时,板材与平台之间存在空隙,有利于将板材抓取起来,改善了板材的底面全部与平台相接触后容易吸附在一起,导致将板材抓取起来的难度增大的问题;在对配电柜中的板材件进行折弯时,通过传输部将板材沿x轴正向运转至支撑杆上;然后启动推杆组件移动,两个第一定位板同步反向运动,配合上第二定位板的移
动,将板材挤压在固定板上,板材在平台上的特定位置处固定;然后启动转轴旋转一百八十度,转轴旋转的过程中,摩擦带分别与板材的上下面接触并产生旋转,根据摩擦力的不同,上下两组摩擦带的旋转幅度不同,信号件产生的信号不同,从而判断出板材的哪一面为光亮面;当板材的底面为光亮面时,吸盘下移,将板材抓取住后移送至数控折弯机内,对板材的四周进行折弯,折弯机中的折弯机构位于板材的下方,折弯机构沿y轴正向移动,将板材的侧边向上折弯,然后,旋转吸盘,依次对板材的四个侧边进行折弯,通过对推杆组件进行设计,当推杆组件将板材定位之后,板材的中心与吸盘水平对齐,如此,转运部只需在一个平面内进行移动和旋转吸盘即可,降低了转运部的运动距离;当板材的顶面为光亮面时,通过夹爪夹持住板材,将其旋转至光亮面朝下,然后,再对板材进行折弯即可;另外,通过对同一侧中的信号件进行对比,也可判断出板材是否平整,具体如下:当板材平整且水平时,板材同一侧的信号件产生的信号应该是处于一致的正常状态;当板材出现变形或者因设备中支撑杆等部件的磨损导致板材倾斜时,同一侧的摩擦带与板材之间的摩擦力出现较大的偏差,导致板材同一侧的信号件产生的信号异常;可通过数控折弯机中的主机来接收和信号件所产生的信号,当信号件产生的信号异常时,及时对板材进行处理或者对设备进行维护;通过这种设置,实现了同时对板材进行光亮面检测、平整度检测和倾斜度检测的功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12.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外侧,所述支撑环包括固定连接一起的多个圆环,下方的所述检测盒分布在各个圆环上,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支撑杆中均留有供所述检测盒移动的弧形通道。
13.具体的,平台上开设有供下方的检测盒移动的弧形槽。
14.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检测部还包括:设在所述检测盒上且活动插在所述检测板内部的导杆;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卡板,所述卡板上设置有用于卡住所述导杆的卡齿,所述卡齿为单向旋转结构;设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推动所述卡板的压簧;以及设置所述平台上用于挤压所述卡板移动的顶板。
15.具体的,上方的检测盒为一体式结构,检测盒的外侧设置有与露出至检测盒外侧的摩擦带圆滑过渡的斜坡;导杆上安装有复位弹簧,导杆上设置有与卡齿相匹配的齿牙;卡板的外侧设置有与顶板相配合的斜板;支架上设置有横板,横板上设置有关于转轴对称分布的两个顶板;初始状态下,检测盒位于固定板的外侧,此时,顶板将卡板挤开,卡齿不与导杆接触,检测盒可自由的上下移动;转轴旋转之后,检测盒侧面的斜坡先与板材接触,检测盒被挤压移动,直至摩擦带都与板材接触,这个过程中,顶板与卡板分开,卡齿将导杆卡住,检测盒在移动之后不会回移,以提高检测过程中,摩擦带与板材接触的稳定性;
在转轴旋转一百八十度完成检测之后,卡板与另一个顶板接触并产生移动,卡齿重新与导杆分开,检测盒可回移复位;如此,转轴可进行一百八十度来回旋转进行检测,且在每次旋转之后,检测盒都会自动复位,因此,该方案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板材折弯工作。
16.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校正部还包括:两个转动安装在所述平台内部的转杆;设在所述转杆上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定位板进行旋转的拨杆;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平台内用于拨动所述转杆进行旋转的滑板,所述第二定位板安装在所述滑板上。
17.具体的,滑板位于两个转杆之间,滑板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拨动转杆的u型卡座;第一定位板上设置有u型叉,拨杆位于平台的外侧,且插入至u型叉的内部;两组第一定位板、转杆和拨杆均关于转轴对称分布。
18.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定位板位于两组检测盒之间,所述第一定位板转动安装在所述平台的顶部,所述第一定位板的运动轨迹从所述支撑杆之间的缝隙穿过。
19.具体的,第一定位板的运动轨迹与转轴同心;通过这种设置,使得第一定位板的运动与检测部的运动互不影响。
20.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二定位板活动插接在所述滑板的内部,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底端安装有支撑弹簧,所述平台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第二定位板进行移动的滑槽,所述滑槽中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定位板挤压下去的台阶,所述第二定位板的顶部设置有斜坡。
21.具体的,初始状态下,第二定位板被挤压至滑槽的内部,以免对板材移动至折弯部的动作造成影响;在对板材进行中心调整时,通过液压杆等装置启动滑板沿z轴正向移动,移动的滑板带动两个转杆同步反向旋转,转杆通过拨杆带动第一定位板旋转,使得两个第一定位板同步反向旋转,对板材进行推动;同时,第二定位板沿z轴正向移动并与台阶分离,然后第二定位板在支撑弹簧的推动下向上移动伸出,上移后的第二定位板可推动板材左移;如此,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将板材推动至固定板上的特定位置处,使得板材的中心与吸盘对齐,实现了对板材的中心位置进行校正的功能。
22.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检测部还包括:设在所述转轴上的从动轮;转动安装在所述平台内且相互啮合传动的主齿轮和副齿轮;分别设在所述主齿轮和所述副齿轮上用于拨动所述从动轮旋转的圆杆组,两组所述圆杆组相错开;设在所述滑板上且与所述主齿轮和所述副齿轮中的一个进行啮合传动的棘爪组件。
23.具体的,棘爪组件单向的带动主齿轮旋转,副齿轮进行同步反向旋转,主齿轮和副齿轮上的圆杆组交错的与从动轮接触并带动从动轮来回旋转;在对板材的中心位置进行调整之后,滑板移动并通过棘爪组件带动主齿轮和副齿轮旋转,这个过程中,主齿轮上的圆杆组与从动轮接触并带动从动轮和转轴旋转一百八十度,从而带动检测盒对板材进行检测;检测结束之后,滑板回移复位,这个过程中,从动轮不旋转;
在对下一个板材进行校正和检测时,滑板再次左移,并带动主齿轮和副齿轮旋转,这个过程中,副齿轮上的圆杆组与从动轮接触并带动从动轮和转轴回转一百八十度;如此,实现了在对板材进行中心校正的同时,自动带动检测盒来回旋转进行检测的功能,无需额外设置检测部的电力驱动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4.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翻面部还包括:活动安装在所述平台上的升降板;以及两个转动安装在所述升降板内部的转盘,所述夹爪滑动安装在所述转盘的内部。
25.具体的,升降板安装在支架上,在对板材进行翻面时,吸盘上移,为板材的翻转留出空间,然后升降板下移,直至夹爪与板材对齐,随后,两个夹爪相向移动,将板材夹紧;接着,升降板上移,将板材向上提起,再通过旋转转盘,将板材翻转一百八十度,使得板材的光亮面朝下,最后再把板材放置支撑杆上即可。
2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压配电柜生产成型工艺,通过设置推杆组件对板材进行位置校正,通过吸盘对板材进行转运,通过设置摩擦带在板材的两面同步进行滑动检测,在折弯前确定板材的光亮面,并对底面非光亮面的板材进行翻面,实现确保进行折弯的板材的外表面为光亮面的功能,具有简化吸盘的运动,自动检测光亮面,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2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配电柜生产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用于制造配电柜的板材依次传输至支撑杆上;步骤二、通过推杆组件对板材的三侧进行挤压,将板材推动至与吸盘同心的固定位置处,完成对板材的同心校正;步骤三、启动摩擦带同时在板材的上下两侧滑动,通过对上下两组摩擦带的旋转幅度进行检测,从而确定板材底面是否为光亮面;步骤四、当板材的底面不是光亮面时,通过翻面部将板材提拉起来,沿板材的中心线进行旋转,使其翻面,然后将翻面后的板材重新放置至支撑杆上;步骤五、通过吸盘将底面为光亮面的板材抓取并转运至折弯部内进行折弯成型。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通过在转轴上设置多个摩擦带分别与板材的上下面进行接触,利用板材两侧与摩擦带产生的摩擦力不同导致摩擦带旋转的幅度不同,从而检测出板材的光亮面,实现了对板材的光亮面进行自动检测的功能,省去了人工目视检测的麻烦,且可同时对板材的平整度和倾斜度进行检测,提高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适用于配电柜板材折弯的流水线自动化生产工作。
29.(2)本发明通过设置高度可调节和自动固定的检测盒,适用于不同厚度尺寸的板材折弯工作。
30.(3)本发明通过设置推杆组件,对运转至平台上的板材先进行中心位置调整,转运部只需在一个平面内对板材进行移动和旋转即可,降低了转运部的运动量、运动时产生的磨损和位移过程中所产生的偏差,不仅提高了转运部的稳定性和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而且,位移偏差的降低也减少了折弯过程中的尺寸误差,提高折弯精度。
31.(4)本发明通过设置滑板和推杆组件,在对板材进行中心校正的过程中,滑板的移
动自动带动转轴来回旋转,对板材进行检测,无需额外设置检测部的电力驱动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
32.(5)本发明通过在平台上设置支撑杆对板材进行支撑,配合上环形的支撑环,既为下方的检测盒的移动留出了空间,同时,板材与平台之间存在空隙,有利于将板材抓取起来,改善了板材的底面全部与平台相接触后容易吸附在一起,导致将板材抓取起来的难度增大的问题。
33.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对板材进行中心位置校正和光亮面检测的功能,便于对板材进行抓取,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传输部与平台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平台、校正部与检测部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检测部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摩擦带与检测盒局部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图4中a部分放大图;图7为本发明平台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校正部与检测部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滑板与转轴连接结构炸开图;图10为本发明滑板与第一定位板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滑板与平台安装结构局部剖视图;图12为本发明图11中b部分放大图;图13为本发明翻面部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板材折弯状态变化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成型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7.实施例一如图1-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配电柜生产成型设备,包括用于传输板材的传输部1和对板材进行折弯的折弯部2,还包括:设在所述传输部1和所述折弯部2之间用于放置板材的平台3;设在所述平台3上对板材进行位置调整的校正部4,所述校正部4包括用于推动板材移动的推杆组件41:对板材进行光亮面检测的检测部5,所述检测部5包括抵在板材两侧的摩擦带51;对板材进行翻面调整的翻面部6,所述翻面部6包括对板材进行夹持和旋转的夹爪61;以及将调整好的板材转运至所述折弯部2内的转运部7,所述转运部7包括对板材进行吸附抓取的吸盘71。
38.具体的,传输部1可采用传输带装置,折弯部2可采用数控折弯机,平台3上固定安装有支架301,翻面部6安装在支架301上;吸盘71可在支架301内进行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
39.如图3-12所示,进一步,所述推杆组件41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平台3上的固定板411;两个活动安装在所述平台3上且同步反向运动的第一定位板412;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平台3上的第二定位板413,所述第二定位板413和所述固定板411分别位于所述传输部1的两侧。
40.具体的,两个第一定位板412、第二定位板413和固定板411分别位于板材的四周;初始状态下,第一定位板412位于固定板411的左侧;通过设置推杆组件41将板材定位在平台3上的固定位置处,吸盘71可直接将定位好的板材抓取至折弯部2处,减少了转运部7的运动量、运动时产生的磨损和位移过程中所产生的偏差,不仅提高了转运部7的稳定性和寿命,也降低了使用成本。
41.如图4-5所示,更进一步,所述检测部5还包括:均布在所述平台3的顶部用于支撑板57材的支撑杆52;转动安装在所述平台3上的转轴53;用于放置所述摩擦带51的检测盒54,所述摩擦带51转动安装在所述检测盒54的内部,所述摩擦带51露出至所述检测盒54的外侧;设在所述检测盒54内部的信号件55;设在所述摩擦带51上与所述信号件55相配合的检测杆56;以及固定设在所述转轴53上且分别位于板材上方和下方的支撑板57和支撑环58,所述检测盒54分别均布在所述支撑板57和所述支撑环58上。
42.具体的,检测盒54靠近板材的一面呈开口状;检测盒54内转动安装有转轴53,安装轴上设置有阻尼件,摩擦带51可采用啮合传动的方式与转轴53相连接,检测杆56安装在安装轴上;另外,检测杆56也可直接安装在摩擦带51上;摩擦带51抵在板材上,转轴53带动检测盒54旋转的过程中,摩擦带51与板材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摩擦带51产生旋转,由于板材的一面为光亮面,板材两面的粗糙度不同,因此,上下两组摩擦带51与板材之间的摩擦力不同,进而使得上下两组检测杆56的旋转幅度也不同;
信号件55可采用电阻器,检测杆56为用于调整电阻器的电阻的滑片,检测杆56旋转之后与信号件55的接触位置变化,信号件55的电阻随之变化,通过对上下两组信号件55的电阻或电流进行检测对比,即可直接判断出板材的哪一面为光亮面;通过设置支撑杆52将板材支撑住,既为下方的检测盒54的移动留出了空间,同时,板材与平台3之间存在空隙,有利于将板材抓取起来,改善了板材的底面全部与平台3相接触后容易吸附在一起,导致将板材抓取起来的难度增大的问题;在对配电柜中的板材件进行折弯时,通过传输部1将板材沿x轴正向运转至支撑杆52上;然后启动推杆组件41移动,两个第一定位板412同步反向运动,配合上第二定位板413的移动,将板材挤压在固定板411上,板材在平台3上的特定位置处固定;然后启动转轴53旋转一百八十度,转轴53旋转的过程中,摩擦带51分别与板材的上下面接触并产生旋转,根据摩擦力的不同,上下两组摩擦带51的旋转幅度不同,信号件55产生的信号不同,从而判断出板材的哪一面为光亮面;当板材的底面为光亮面时,吸盘71下移,将板材抓取住后移送至数控折弯机内,对板材的四周进行折弯,折弯机中的折弯机构位于板材的下方,折弯机构沿y轴正向移动,将板材的侧边向上折弯,然后,旋转吸盘71,依次对板材的四个侧边进行折弯,具体的折弯效果如图14所示,通过对推杆组件41进行设计,当推杆组件41将板材定位之后,板材的中心与吸盘71水平对齐,如此,转运部7只需在一个平面内进行移动和旋转吸盘71即可,降低了转运部7的运动距离;当板材的顶面为光亮面时,通过夹爪61夹持住板材,将其旋转至光亮面朝下,然后,再对板材进行折弯即可;另外,通过对同一侧中的信号件55进行对比,也可判断出板材是否平整,具体如下:当板材平整且水平时,板材同一侧的信号件55产生的信号应该是处于一致的正常状态;当板材出现变形或者因设备中支撑杆52等部件的磨损导致板材倾斜时,同一侧的摩擦带51与板材之间的摩擦力出现较大的偏差,导致板材同一侧的信号件55产生的信号异常;可通过数控折弯机中的主机来接收和信号件55所产生的信号,当信号件55产生的信号异常时,及时对板材进行处理或者对设备进行维护;通过这种设置,实现了同时对板材进行光亮面检测、平整度检测和倾斜度检测的功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43.如图8-9所示,进一步,所述转轴53位于所述固定板411的外侧,所述支撑环58包括固定连接一起的多个圆环,下方的所述检测盒54分布在各个圆环上,所述固定板411和所述支撑杆52中均留有供所述检测盒54移动的弧形通道。
44.具体的,平台3上开设有供下方的检测盒54移动的弧形槽。
45.如图2-6所示,更进一步,所述检测部5还包括:设在所述检测盒54上且活动插在所述检测板内部的导杆59;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板57上的卡板510,所述卡板510上设置有用于卡住所述导杆
59的卡齿511,所述卡齿511为单向旋转结构;设在所述支撑板57上用于推动所述卡板510的压簧512;以及设置所述平台3上用于挤压所述卡板510移动的顶板513。
46.具体的,上方的检测盒54为一体式结构,检测盒54的外侧设置有与露出至检测盒54外侧的摩擦带51圆滑过渡的斜坡;导杆59上安装有复位弹簧,导杆59上设置有与卡齿511相匹配的齿牙;卡板510的外侧设置有与顶板513相配合的斜板;支架301上设置有横板302,横板302上设置有关于转轴53对称分布的两个顶板513;初始状态下,如图3所示,检测盒54位于固定板411的外侧,此时,顶板513将卡板510挤开,卡齿511不与导杆59接触,检测盒54可自由的上下移动;转轴53旋转之后,检测盒54侧面的斜坡先与板材接触,检测盒54被挤压移动,直至摩擦带51都与板材接触,这个过程中,顶板513与卡板510分开,卡齿511将导杆59卡住,检测盒54在移动之后不会回移,以提高检测过程中,摩擦带51与板材接触的稳定性;在转轴53旋转一百八十度完成检测之后,卡板510与另一个顶板513接触并产生移动,卡齿511重新与导杆59分开,检测盒54可回移复位;如此,转轴53可进行一百八十度来回旋转进行检测,且在每次旋转之后,检测盒54都会自动复位,因此,该方案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板材折弯工作。
47.如图7-11所示,进一步,所述校正部4还包括:两个转动安装在所述平台3内部的转杆42;设在所述转杆42上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定位板412进行旋转的拨杆43;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平台3内用于拨动所述转杆42进行旋转的滑板44,所述第二定位板413安装在所述滑板44上。
48.具体的,滑板44位于两个转杆42之间,滑板44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拨动转杆42的u型卡座;第一定位板412上设置有u型叉,拨杆43位于平台3的外侧,且插入至u型叉的内部;两组第一定位板412、转杆42和拨杆43均关于转轴53对称分布。
49.如图3和图7所示,更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板412位于两组检测盒54之间,所述第一定位板412转动安装在所述平台3的顶部,所述第一定位板412的运动轨迹从所述支撑杆52之间的缝隙穿过。
50.具体的,第一定位板412的运动轨迹与转轴53同心;通过这种设置,使得第一定位板412的运动与检测部5的运动互不影响。
51.如图9-12所示,进一步,所述第二定位板413活动插接在所述滑板44的内部,所述第二定位板413的底端安装有支撑弹簧45,所述平台3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第二定位板413进行移动的滑槽46,所述滑槽46中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定位板413挤压下去的台阶,所述第二定位板413的顶部设置有斜坡。
52.具体的,初始状态下,第二定位板413被挤压至滑槽46的内部,以免对板材移动至折弯部2的动作造成影响;在对板材进行中心调整时,通过液压杆等装置启动滑板44沿z轴正向移动,移动的滑板44带动两个转杆42同步反向旋转,转杆42通过拨杆43带动第一定位板412旋转,使得两个第一定位板412同步反向旋转,对板材进行推动;同时,第二定位板413沿z轴正向移动并
与台阶分离,然后第二定位板413在支撑弹簧45的推动下向上移动伸出,上移后的第二定位板413可推动板材左移;如此,第一定位板412和第二定位板413将板材推动至固定板411上的特定位置处,使得板材的中心与吸盘71对齐,实现了对板材的中心位置进行校正的功能。
53.如图10所示,更进一步,所述检测部5还包括:设在所述转轴53上的从动轮514;转动安装在所述平台3内且相互啮合传动的主齿轮515和副齿轮516;分别设在所述主齿轮515和所述副齿轮516上用于拨动所述从动轮514旋转的圆杆组517,两组所述圆杆组517相错开;设在所述滑板44上且与所述主齿轮515和所述副齿轮516中的一个进行啮合传动的棘爪组件518。
54.具体的,棘爪组件518单向的带动主齿轮515旋转,副齿轮516进行同步反向旋转,主齿轮515和副齿轮516上的圆杆组517交错的与从动轮514接触并带动从动轮514来回旋转;在对板材的中心位置进行调整之后,滑板44移动并通过棘爪组件518带动主齿轮515和副齿轮516旋转,这个过程中,主齿轮515上的圆杆组517与从动轮514接触并带动从动轮514和转轴53旋转一百八十度,从而带动检测盒54对板材进行检测;检测结束之后,滑板44回移复位,这个过程中,从动轮514不旋转;在对下一个板材进行校正和检测时,滑板44再次左移,并带动主齿轮515和副齿轮516旋转,这个过程中,副齿轮516上的圆杆组517与从动轮514接触并带动从动轮514和转轴53回转一百八十度;如此,实现了在对板材进行中心校正的同时,自动带动检测盒54来回旋转进行检测的功能,无需额外设置检测部5的电力驱动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55.实施例二如图2和图13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翻面部6还包括:活动安装在所述平台3上的升降板62;以及两个转动安装在所述升降板62内部的转盘63,所述夹爪61滑动安装在所述转盘63的内部。
56.具体的,转盘63的轴心线与板材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垂直面上,升降板62安装在支架301上,在对板材进行翻面时,吸盘71上移,为板材的翻转留出空间,然后升降板62下移,直至夹爪61与板材对齐,随后,两个夹爪61相向移动,将板材夹紧;接着,升降板62上移,将板材向上提起,再通过旋转转盘63,将板材翻转一百八十度,使得板材的光亮面朝下,最后再把板材放置支撑杆52上即可,在翻面过程中,无需再重新校正板材的中心位置,升降板62只需垂直上下移动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57.实施例三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配电柜生产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用于制造配电柜的板材依次传输至支撑杆32上;
步骤二、通过推杆组件41对板材的三侧进行挤压,将板材推动至与吸盘71同心的固定位置处,完成对板材的同心校正;步骤三、启动摩擦带51同时在板材的上下两侧滑动,通过对上下两组摩擦带51的旋转幅度进行检测,从而确定板材底面是否为光亮面;步骤四、当板材的底面不是光亮面时,通过翻面部6将板材提拉起来,沿板材的中心线进行旋转,使其翻面,然后将翻面后的板材重新放置至支撑杆32上;步骤五、通过吸盘71将底面为光亮面的板材抓取并转运至折弯部2内进行折弯成型。
58.工作步骤步骤一、在对配电柜中的板材件进行折弯时,通过传输部1将板材沿x轴正向运转至支撑杆52上;步骤二、启动滑板44沿z轴正向移动,移动的滑板44带动两个转杆42同步反向旋转,转杆42通过拨杆43带动第一定位板412旋转,第一定位板412推动板材沿x轴移动;同时,第二定位板413沿z轴正向移动并与台阶分离,第二定位板413在支撑弹簧45的推动下向上移动伸出,上移后的第二定位板413可推动板材沿z轴左移;如此,第一定位板412和第二定位板413将板材推动至固定板411上的特定位置处,使得板材的中心与吸盘71对齐,完成板材的中心调整工作;步骤三、滑板44移动之后,通过棘爪组件518带动主齿轮515和副齿轮516旋转,主齿轮515和副齿轮516中的一组圆杆组517带动从动轮514和转轴53旋转;步骤四、转轴53旋转的过程中,摩擦带51分别与板材的上下面接触并产生旋转,根据摩擦力的不同,上下两组摩擦带51的旋转幅度不同,信号件55产生的信号不同,根据上下两组信号件55来判断板材的底面是否为光亮面;步骤五、当板材的顶面为光亮面时,启动翻面部6,夹爪61将板材夹持住并上移,将板材旋转翻面后,再将板材放回至支撑杆52上;当板材的底面为光亮面时,翻面部6不启动;如此,完成对板材的光亮面检测工作;步骤六、吸盘71将板材抓取住并送至折弯部2内进行折弯;步骤七、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六,实现对板材的流水线自动化检测和折弯工作。
5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