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烹饪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11-13 12:11: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烹饪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各类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当前社会正逐步进入到物联网(internete of thing,iot)时代,厂家开始构建各类终端发展全面物联网技术,例如小米通过米家将小爱音箱、电饭煲、智能灯等多种家电与智能手机构建起联系;但也有部分家电设备还未融入或正在构建融入到智能家庭环境中,目前还无法实现家电设备的智能控制。
3.目前厨房中部分智能电饭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得到便利,用户可以在上班前将水和米放入锅内,插上电即可与智能手机端建立联系,用户在下班前合适时间通过手机端的操作即可控制智能电饭煲进行烹饪,回家即可食用香喷喷的米饭。但这一功能嫁接到蒸烤箱等烹饪设备则显得鸡肋,食物在密闭烹饪腔体内放置太长时间,容易发生变质。
4.针对上述问题,还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烹饪系统,以缓解了现有的智能烹饪设备难以实现智能烹饪设备的远程控制且智能烹饪设备无法对食物进行保鲜的技术问题。
6.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烹饪系统,包括:智能烹饪设备,终端设备和云端服务器,其中,所述控制终端分别与所述智能烹饪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云端服务器相连接,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相连接;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获取第一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包括: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输入的烹饪开始时刻和用户通过所述终端设备选择的所述云端服务器中存储的目标推荐菜单;所述控制终端,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第二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智能烹饪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包括: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输入的烹饪开始时刻和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输入的烹饪参数,所述烹饪参数包括:所述智能烹饪设备的工作模式,所述加智能烹饪设备的烹饪温度和所述智能烹饪设备的工作时长;所述智能烹饪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第二目标数据,对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得到目标食物,以及在所述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之前,对所述待烹饪食物进行制冷保鲜。
7.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烹饪设备包括:控制器,wifi控制模块,烹饪腔体,制冷保鲜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制冷保鲜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相连接,所述wifi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腔体分别与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制冷保鲜组件相连接;所述烹饪腔体,用于盛放用户放入的待烹饪食物;所述制冷保鲜组件,用于对所述待烹饪食物进行制冷保鲜;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待烹饪食物进行加热;所述wifi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第二目标数据,并将对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第二目标数据发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第二目标数据,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对上述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得到所述目标食物。
8.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烹饪设备的工作模式包括:蒸模式,烤模式和微波加热模式。
9.进一步地,所述wifi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检测模块,通信模块,升级模块和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其中,所述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检测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升级模块相连接,所述控制检测模块与所述通信模块相连接;所述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控制检测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和实施升级模块供电;所述控制检测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控制终端之间实现无线通信;所述控制检测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升级模块,用于对所述智能烹饪设备进行固件升级。
10.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烹饪设备还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显示模块和按键模块。
1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终端,用于在用户食用过所述目标食物之后,获取用户反馈的评价信息,其中,所述评价信息包括:所述待烹饪食物的食材类型、所述待烹饪食物的食材重量和所述目标食物口感;所述控制终端,还用于在所述目标数据包括所述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输入的烹饪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输入的烹饪参数生成目标菜单;所述控制终端,还用于根据所述评价信息对所述目标菜单或所述目标推荐菜谱进行优化。
12.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终端,包括:评价量化单元,优化算法单元和无线传输单元,其中,所述评价量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用户反馈的评价信息进行量化处理,得到量化数据;所述优化算法单元,用于利用预设优化算法和所述量化数据,对对应的目标菜单或推荐菜谱进行优化;所述无线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wifi控制模块,以及将所述评价信息和将优化后的菜单发送给所述云端服务器。
13.进一步地,所述云端服务器,还包括:远程启动单元,用于在获取到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所述第二目标数据之后,控制所述智能烹饪设备启动;记录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推荐菜单和所述评价信息,以及将所述目标菜单或所述目标推荐菜单替换为优化后的菜单。
14.进一步地,所述云端服务器,还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评价量化单元、所述优化算法单元、所述无线传输单元、所述远程启动单元和所述记录存储单元相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用户更换智能烹饪设备之后,根据历史智能烹饪设备的设备参数和当前智能烹饪设备对所述记录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菜单进行优化。
1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烹饪系统智能烹饪设备,终端设备和云端服务器,其中,所述控制终端分别与所述智能烹饪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云端服务器相连接,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相连接;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获取第一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包括: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输入的烹饪开始时刻和用户通过所述终端设备选择的所述云端服务器中存储的目标推荐菜单;所述控制终端,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第二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智能烹饪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包括: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输入的烹饪开始时刻和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输入的烹饪参数,所述烹饪参数包括:所述智能烹饪设备的工作模式,所述加智能烹饪设备的烹饪温度和所述智能烹饪设备的工作时长;所述智能烹饪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第二目标数据,对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得到目标食物,以及在所述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之前,对所述待烹饪食物进行制冷保鲜,达到了对智能烹饪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对食物进行保鲜的目的,进而解决了现有的智能烹饪设备难以实现智能烹饪设备的远程控制且智能
烹饪设备无法对食物进行保鲜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了提升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17.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18.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烹饪系统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烹饪设备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一:
2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烹饪系统的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烹饪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智能烹饪系统包括:智能烹饪设备10,控制终端20,终端设备30和云端服务器40,其中,所述控制终端分别与所述智能烹饪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云端服务器相连接,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相连接;
26.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获取第一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包括: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输入的烹饪开始时刻和用户通过所述终端设备选择的所述云端服务器中存储的目标推荐菜单;
27.所述控制终端,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第二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智能烹饪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包括: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输入的烹饪开始时刻和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输入的烹饪参数,所述烹饪参数包括:所述智能烹饪设备的工作模式,所述加智能烹饪设备的烹饪温度和所述智能烹饪设备的工作时长;
28.所述智能烹饪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第二目标数据,对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得到目标食物,以及在所述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之前,对所述待烹饪食物进行制冷保鲜。
2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烹饪系统智能烹饪设备,终端设备和云端服务器,其中,所述控制终端分别与所述智能烹饪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云端服务器相连接,所述终
端设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相连接;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获取第一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包括: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输入的烹饪开始时刻和用户通过所述终端设备选择的所述云端服务器中存储的目标推荐菜单;所述控制终端,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第二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智能烹饪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包括: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输入的烹饪开始时刻和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输入的烹饪参数,所述烹饪参数包括:所述智能烹饪设备的工作模式,所述加智能烹饪设备的烹饪温度和所述智能烹饪设备的工作时长;所述智能烹饪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第二目标数据,对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得到目标食物,以及在所述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之前,对所述待烹饪食物进行制冷保鲜,达到了对智能烹饪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对食物进行保鲜的目的,进而解决了现有的智能烹饪设备难以实现智能烹饪设备的远程控制且智能烹饪设备无法对食物进行保鲜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了提升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3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智能烹饪设备包括:控制器11,wifi控制模块12,烹饪腔体13,制冷保鲜组件14和加热组件15,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制冷保鲜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相连接,所述wifi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腔体分别与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制冷保鲜组件相连接;
31.所述烹饪腔体,用于盛放用户放入的待烹饪食物;
32.所述制冷保鲜组件,用于对所述待烹饪食物进行制冷保鲜;
33.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待烹饪食物进行加热;
34.所述wifi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第二目标数据,并将对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第二目标数据发送给控制器;
35.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第二目标数据,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对上述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得到所述目标食物。
3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智能烹饪设备的工作模式包括:蒸模式,烤模式和微波加热模式。
37.所述wifi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检测模块,通信模块,升级模块和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其中,所述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检测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升级模块相连接,所述控制检测模块与所述通信模块相连接;
38.所述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控制检测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和实施升级模块供电;
39.所述控制检测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控制终端之间实现无线通信;
40.所述控制检测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升级模块,用于对所述智能烹饪设备进行固件升级。
4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烹饪设备除远程控制功能外还具备预约功能,用户可在上班/出门前将需要烹饪的食物处理完放入烹饪腔体,通过制冷保鲜组件开启制冷保鲜功能,防止食物长时间闷在烹饪腔体内变得不新鲜或发生变质;用户可通过预约功能或远程控制功能在适当时间点让智能烹饪设备开始加热烹饪,到家即可享受即时美食;
42.上述的wi-fi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检测模块、通信模块、升级模块以及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连接到控制检测模块、通信模块和升级模块等为这些模块供电,所述控制检测模块和通信模块相连实现与云端服务器以及手持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功能,升
级模块与控制检测模块及通信模块相连接实现固件升级功能;
4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终端,用于在用户食用过所述目标食物之后,获取用户反馈的评价信息,其中,所述评价信息包括:所述待烹饪食物的食材类型、所述待烹饪食物的食材重量和所述目标食物口感;
44.所述控制终端,还用于在所述目标数据包括所述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输入的烹饪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输入的烹饪参数生成目标菜单;
45.所述控制终端,还用于根据所述评价信息对所述目标菜单或所述目标推荐菜谱进行优化。
46.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终端,包括:评价量化单元21,优化算法单元22和无线传输单元23。
47.所述评价量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用户反馈的评价信息进行量化处理,得到量化数据;
48.所述优化算法单元,用于利用预设优化算法和所述量化数据,对对应的目标菜单或推荐菜谱进行优化;
49.所述无线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wifi控制模块,以及将所述评价信息和将优化后的菜单发送给所述云端服务器。
50.所述云端服务器,还包括:
51.远程启动单元24,用于在获取到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或所述第二目标数据之后,控制所述智能烹饪设备启动;
52.记录存储单元25,用于存储所述推荐菜单和所述评价信息,以及将所述目标菜单或所述目标推荐菜单替换为优化后的菜单。
53.所述云端服务器,还包括:中央处理器26,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评价量化单元、所述优化算法单元、所述无线传输单元、所述远程启动单元和所述记录存储单元相连接。
54.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用户更换智能烹饪设备之后,根据历史智能烹饪设备的设备参数和当前智能烹饪设备对所述记录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菜单进行优化。
55.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3对上述智能烹饪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56.用户通过终端设备端、云端服务器和控制终端将第一目标数据或第二目标数据发送给智能烹饪终端;
57.智能烹饪终端根据第一目标数据或第二目标数据对待烹饪食物进行加热烹饪,从而得到目标食物;
58.烹饪结束后云端服务器发送评价系统到手持终端设备端给用户填写评价信息,内容包括烹饪食材、食材重量等基础参数以及嫩/老等感受性口感描述;
59.终端设备将第一目标数据或第二目标数据以及评价信息,发送至控制终端;
60.控制终端,根据设定时间段内的评价信息,优化算法自动根据用户的口感喜好和该道菜谱常用的重量信息调节烹饪参数,智能烹饪设备端的自动菜谱程序会根据云端服务器计算结果进行优化,自动菜谱程序外的菜品也可在手持终端设备端进行推荐让用户选择操作;
61.用户对烹饪结果的感受性口感描述包括依次为偏嫩、适中、偏老,从偏嫩和偏老之
间设置n个不同等级,n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优选等级级数设置为5、7、9;
62.智能烹饪设备来适应用户的口感包括想相反方向调整烹饪参数,感受性描述为偏嫩则向偏老方向调整;感受性描述为偏老则向偏嫩方向调整;调整烹饪参数包括温度参数/时间参数调整为增加/减少或者减少/增加预定的数值x/y。
63.评价量化单元用于收集用户对不同重量、不同食材烹饪后的口感评价并进行量化;
64.优化算法根据评价量化单元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烹饪参数优化,生成针对该用户不同食材、不同烹饪方法时的最优烹饪参数;
65.无线传输单元用于将智能烹饪设备内已有的菜谱优化后的参数信息通过wi-fi网络无线传输给智能烹饪设备进行设定,并将远程启动信息传输到智能烹饪设备端控制其工作和接收智能烹饪设备端当前设定参数和工作状态;
66.记录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智能烹饪设备推荐菜谱外,且用户烹饪过的菜谱优化后的烹饪参数供用户进行选择参考,还用于记录用户的口感评价信息;
67.远程启动单元用于手持设备端参数(尤其是推荐菜谱外用户自定义的菜谱烹饪参数)设定完成后控制智能烹饪设备进行工作;
68.中央处理器负责连接上述各模块之间的通信交互,使之能够正常工作;
69.记录存储单元的口感数据和智能烹饪设备信息同步备份在云端保存在用户的账号下面,用户在从智能烹饪设备a更换智能烹饪设备b后,中央处理器可调用数据和优化算法计算得到该设备下的推荐烹饪参数,如智能烹饪设备a蒸汽发生器为1500w,智能烹饪设备b蒸汽发生器为800w,更换设备后优化算法可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推荐参数供用户参考。
70.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有保鲜功能的智能烹饪设备,用户可将菜肴提前放进烹饪腔体进行保鲜,并通过预约服务或远程功能操控智能烹饪设备进行工作,节约烹饪时间,到家即可享受美食。
71.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具有评价量化和算法优化的智能烹饪系统,通过收集用户对菜肴成熟度的评价优化烹饪参数,调整智能烹饪设备端的p档菜谱烹饪参数或在智能设备端建立记录供用户进行直接选择,提供符合用户口味的烹饪参数。
72.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7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74.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75.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76.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7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