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除味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11-12 22:59: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宠物用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味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城市居民家庭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要求的提高,宠物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宠物作为家庭的一员,可以和人友好相处,对改善人类身心健康情况具有很大的帮助。
3.然而由于宠物毛发过多,在潮湿或者灰尘较多的环境下易携带细菌和蚊虫。细菌和蚊虫在宠物的毛发中寄生时,会分解宠物皮毛上的油脂,产生氨气或硫化氢等臭味气体,影响宠物的健康。目前对宠物进行除味主要用三种方式:一是通风交换空气,二是用香味产品遮盖臭气,三是捕捉并分解臭味气体。前两种方法不能从根本上去除臭味气体,而第三种方法虽然可行,但是目前市面上存在的真正可以分解臭味有害物质、并具有抗菌作用的除味杀菌剂非常匮乏。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一般的宠物用杀菌剂对于宠物身上的异味去除效果弱,很难起到有效除味和杀菌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宠物用杀菌剂的除味杀菌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除味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除味杀菌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除味杀菌剂,按除味杀菌剂的总重量计,包括1-3份苦皮藤素、1-2份香精油、10-15份除味芬多精、2-4份乙醇和50-80份水,所述除味芬多精包括冷杉挥发提取油、丝柏挥发提取油和扁柏挥发提取油中的至少一种。
7.由于宠物身上的异味,主要是螨虫或是其他细菌寄主通过分解宠物皮毛上的油脂而产生的,所以本技术通过杀死螨虫和细菌寄主、分解异味气体两种方式共同配合,来提高宠物用杀菌剂的除味效果。
8.苦皮藤素提取于苦皮藤的根皮和茎皮,具有二氢沉香呋喃多元酯等活性物质,可以有效杀死宠物表皮上的螨虫。而且,同时苦皮藤素对于哺乳动物和非靶性的生物具有安全特性,可以减少对宠物的刺激和伤害。本技术中的除味芬多精为冷杉、丝柏和扁柏的至少一种针叶材中的挥发提取油,它的主要成分为萜烯和邻苯二酚等活性组分,具有松香气味。除味芬多精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将有毒有害气体发生分解成无毒无味的小分子气体,还可以通过散发松香气味进行驱虫,进一步减少螨虫或细菌寄主分解油脂产生的臭味。
9.由于宠物的嗅觉比较灵敏,本技术的除味芬多精的松香气味可能会使宠物产生打喷嚏等应激反应,因此,本技术还加入了上述配比的香精油,少量的香精油可以中和、遮盖浓郁的松香气味,改善除味杀菌剂的气味,减少对宠物嗅觉的刺激,起到舒缓和抚慰宠物情绪的作用。
10.由于香精油和除味芬多精难溶于水,并且不能均匀分散在水中,所以若将香精油直接与水混合,香精油不能发挥很好的效果。因此,本技术中还加入乙醇,用于溶解香精油和除味芬多精,提高香精油和除味芬多精在水中的均匀性和分散性。
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按除味杀菌剂的总重量计,包括1.5-2份苦皮藤素、1.2-1.8份香精油、12.5-14份除味芬多精、2.5-3份乙醇和60-70份水。
12.在上述组分的配比下,制备得到的宠物用除味杀菌剂具有更好的除味和杀菌效果。
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除味芬多精按照如下方法制备:t1、将冷杉、丝柏和扁柏木材中的至少一种清洗烘干后,粉碎,得到原料;t2、将原料与水混合,升温至100-120℃后,进行蒸馏和冷凝,得到冷凝液;t3、将冷凝液冷却至室温,进行油水分离,得到的油层为除味芬多精。
14.对冷杉、丝柏和扁柏进行清洗,去除冷杉、丝柏和扁柏的杂质,然后通过水蒸气蒸馏冷凝法,利用水油不相溶的原理,提取得到冷杉、丝柏和扁柏中的提取油,即为除味芬多精。
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香精油为丁香精油、杜鹃精油和香根草精油的至少一种。
16.丁香精油、杜鹃精油和香根草精油均具有芳香气味,可以舒缓神经,能够中和、遮盖过于浓郁的松香气味,减少对宠物嗅觉的刺激,舒缓和抚慰宠物的情绪。丁香精油具有丁香酚等活性成分,丁香酚具有杀虫、杀菌和抑菌的作用,因此,采用丁香精油还有助于提高除味杀菌剂的除螨、防虫和杀菌效果。杜鹃精油含有α-蒎烯、β-蒎烯和柠檬烯等活性挥发物质,柠檬烯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因此,采用杜鹃精油还有助于提高除味杀菌剂的杀菌效果。发明人还发现,杜鹃精油中还含有伞花烃,可以与除味芬多精之间产生协同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除味杀菌剂的除味和杀菌能力。
1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除味杀菌剂还包括2-5份聚多巴胺微载球,按聚多巴胺微载球的重量计,所述聚多巴胺微载球采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2-5份盐酸多巴胺、1-2份氢氧化钾溶液、1-2份盐酸溶液和800-1000份水。
18.由于香精油和除味芬多精均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将其直接混合喷洒至宠物身上时,香精油和除味芬多精的稳定性较差,所以发挥除味作用的时间较短。
19.本技术加入的聚多巴胺微载球,以盐酸多巴胺为原料,水为反应试剂,通过氢氧化钾溶液和盐酸溶液将反应溶液中的ph调至碱性,使盐酸多巴胺在碱性环境下发生自聚合反应,从而形成具有高比表面积的聚多巴胺微载球。
20.聚多巴胺微载球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率,能够作为香精油和除味芬多精的载体,可以起到缓释香精油和除味芬多精的作用,有助于延长香精油和除味芬多精的挥发时间,起到长效除味、杀菌的效果。同时,由于聚多巴胺微载球具有高比表面积,所以聚多巴胺微载球也有吸附作用,可以捕捉、吸附宠物身上的有毒有味气体,有助于聚多巴胺微载球上的除味芬多精分解有毒有味气体。聚多巴胺微载球由于与任何物质都具有较强的粘结性,当除味杀菌剂喷洒在宠物身上时,聚多巴胺微载球可以粘附在宠物的皮肤或毛发上,也提高了香精油和除味芬多精在宠物身上的稳定性。
21.此外,聚多巴胺微载球的表面结构上具有大量的邻苯二酚和氨基基团,所以聚多
巴胺微载球自身也具有抑菌杀菌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增强除味杀菌剂的杀菌和抑菌的作用。
2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聚多巴胺微载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s1、将盐酸多巴胺、水、氢氧化钾溶液和盐酸溶液混合,将溶液的ph调至7-9,得到混合液;s2、将混合液升温至30-40℃,保温6h后,进行固液分离,将得到的固体进行水洗后,得到聚多巴胺固体;s3、将聚多巴胺固体降温至-15~-20℃,保温24-30h后,恢复至室温,得到聚多巴胺微载球。
23.盐酸多巴胺在弱碱性的水溶液下,经过30℃-40℃的温度处理,可以发生氧化,并自聚合形成聚多巴胺,但是由于聚多巴胺中的活性物质不耐高温,因此,本技术在极低温下对聚多巴胺固体进行干燥除水,得到具有高比表面积的聚多巴胺微载球,有助于提高聚多巴胺微载球的活性。
2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按除味杀菌剂的总重量计,所述除味杀菌剂中还包括1-3份聚六亚甲基双胍。
25.聚六亚甲基双胍是一种环保型高分子聚合物杀菌消毒剂,具有杀菌广泛、性质稳定、无副作用等优点。将聚六亚甲基双胍添加至除味杀菌剂中,有效提高除味杀菌剂的杀菌消毒作用,同时由于聚六亚甲基双胍具有无毒无副作用的特点,所以用于宠物身上的安全性很高。除此之外,发明人还发现,聚六亚甲基双胍与聚多巴胺微载球表面的邻苯二酚和氨基活性基团存在相互协同作用,具有提高除味杀菌剂的除味和杀菌效果的意想不到的作用。
26.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除味杀菌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除味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p1、将香精油、除味芬多精和乙醇混合,得到混合物;p2、将混合液、苦皮藤素和水混合,搅拌,得到除味杀菌剂。
27.首先将香精油、除味芬多精和乙醇混合,使香精油、除味芬多精溶于乙醇中,有利于香精油和除味芬多精在水中的溶解程度,得到混合液后,将混合液与苦皮藤素和水均匀混合,即得到除味杀菌剂。该种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操作便捷,同时也减少了工艺成本。
2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p1步骤如下:将第一份香精油、第一份除味芬多精、乙醇和聚多巴胺微载球混合,在28℃-32℃下震荡培育24h,去除杂质,得到第一次混合物;将第一次混合物冷冻干燥后,与第二份香精油、第二份除味芬多精再次混合,得到混合物,第一份香精油与第二份香精油的重量比为1:(0.5-1),第一份除味芬多精与第二份除味芬多精的重量比为1:(0.5-1)。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香精油和除味芬多精先与乙醇混合有助于提高香精油和除味芬多精在聚多巴胺微载球上的装载率。将第一次混合物冷冻烘干后,混合物中的聚多巴胺微载球中的乙醇和水溶液被去除,从而产生一些孔隙;再次与香精油、除味芬多精后,有效提高了聚多巴胺微载球的负载率,有助于增强除味杀菌剂的除味杀菌作用。
3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中采用苦皮藤素、除味芬多精和香精油相互配合,通过杀死螨虫和细菌
寄主、分解异味气体两种方式,来提高宠物用杀菌剂的除味效果;2.本技术中添加的丁香精油、杜鹃精油和香根草精油可以散发香气,具有镇静、抚慰情绪宠物的功效;3.本技术通过使用聚多巴胺微载球作为除味芬多精和香精油的载体,利用聚多巴胺微载球自身具有很好的粘结性和高比表面积,从而聚多巴胺微载球可以粘附在宠物的皮毛上,逐渐释放除味芬多精和香精油,提高除味芬多精和香精油的挥发时长,提高了除味杀菌剂的除味和杀菌的效果;4.本技术在制备除味杀菌剂的过程中,将负载除味芬多精和香精油的聚多巴胺微载球二次混合,有效提高了聚多巴胺微载球的负载率,有助于增强除味杀菌剂的除味杀菌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制备例、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除味芬多精的制备例除味芬多精从冷杉、丝柏和扁柏中的至少一种提取得到。
33.以下以制备例1为例进行说明。
34.制备例1本制备例中,选用的原料为90kg冷杉和800l的水。
35.本制备例中,除味芬多精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将冷杉用水清洗3次后,放入烘箱中,50℃下保温12h,烘干冷杉。然后将冷杉经粉碎机打磨粉碎后,得到冷杉原料。将冷杉原料与水混合,搅拌30min后,得到混合料。对混合料进行水浴加热,升温至110℃进行蒸馏,将蒸汽进行冷凝,得到的液滴滴落在收集瓶中,保持4h后,停止蒸馏和冷凝,即得到冷凝液。将冷凝液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将冷凝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静止7h后,冷凝液发生油水分离,从分液漏斗中取出油层,即为除味芬多精。
36.制备例2制备例2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选用的原料为共计90kg的冷杉、丝柏和扁柏的混合物,冷杉、丝柏和扁柏的重量比为1:1:1。
37.制备例3制备例3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混合料进行水浴加热,升温至100℃进行蒸馏,将蒸汽进行冷凝,得到的液滴滴落在收集瓶中,保持5h后,停止蒸馏和冷凝,即得到冷凝液。
38.制备例4制备例4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混合料进行水浴加热,升温至120℃进行蒸馏,将蒸汽进行冷凝,得到的液滴滴落在收集瓶中,保持3h后,停止蒸馏和冷凝,即得到冷凝液。
39.聚多巴胺微载球的制备例以下以制备例5为例进行说明。
40.制备例5本制备例中采用以下重量份的组分:3kg盐酸多巴胺、1.5kg氢氧化钾溶液、1.5kg
盐酸溶液和900kg水。其中氢氧化钾溶液和盐酸溶液的浓度均为0.1mol/ml。
41.本制备例中,聚多巴胺微载球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将盐酸多巴胺与水混合,搅拌30min后,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和盐酸溶液,将溶液的ph调至8,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加入反应釜中,再将反应釜置于油浴锅内,将反应釜内的温度升温至45℃后,在500rpm的转速下搅拌混合液,保温加热6h。然后将加热后的混合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至离心管内,在9000rpm的转速下进行离心,收取离心得到的固体,即得到聚多巴胺固体。最后将聚多巴胺固体转移至冷冻干燥机内,在-27℃下冷冻27h后,恢复至室温,得到聚多巴胺微载球。
42.制备例6-7制备例6-7与制备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的组分用量不同,具体见表1。
43.表1制备例8制备例8与制备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制备例中,聚多巴胺微载球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将盐酸多巴胺与水混合,搅拌30min后,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和盐酸溶液,将溶液的ph调至7,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加入反应釜中,再将反应釜置于油浴锅内,将反应釜内的温度升温至30℃后,在500rpm的转速下搅拌混合液,保温加热6h。然后将加热后的混合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至离心管内,在9000rpm的转速下进行离心,收取离心得到的固体,即得到聚多巴胺固体。最后将聚多巴胺固体转移至冷冻干燥机内,在-15℃下冷冻24h后,恢复至室温,得到聚多巴胺微载球。
44.制备例9制备例9与制备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制备例中,聚多巴胺微载球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将盐酸多巴胺与水混合,搅拌30min后,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和盐酸溶液,将溶液的ph调至9,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加入反应釜中,再将反应釜置于油浴锅内,将反应釜内的温度升温至40℃后,在500rpm的转速下搅拌混合液,保温加热6h。然后将加热后的混合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至离心管内,在9000rpm的转速下进行离心,收取离心得到的固体,即得到聚多巴胺固体。最后将聚多巴胺固体转移至冷冻干燥机内,在-20℃下冷冻30h后,恢复至室温,得到聚多巴胺微载球。实施例
45.以下以实施例1为例进行说明。
46.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除味杀菌剂,采用如下组分:包括2kgk-1116型的苦皮藤素、1.5kgbj039型的杜鹃精油、12.5kg制备例1的除味芬多精、3kg乙醇和65kg水。
47.一种除味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杜鹃精油、制备例1的除味芬多精和乙醇混合,250rpm的转速下磁力搅拌30min,得到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与苦皮藤素和水混合,在300rpm的转速下磁力搅拌20min,即得到除味杀菌剂。
48.实施例2-5实施例2-5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料组分的用量不同,具体见表2。
49.表2实施例6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香精油为1.5kg货号为lullabydk030的丁香精油、bj039型杜鹃精油和货号为0612的香根草精油的混合物,丁香精油、杜鹃精油和香根草精油的重量比为1:1:1。
50.实施例7实施例7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味芬多精为制备例2的除味芬多精。
51.实施例8实施例8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味芬多精为制备例3的除味芬多精。
52.实施例9实施例9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味芬多精为制备例4的除味芬多精。
53.实施例1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除味杀菌剂,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2kg制备例5的聚多巴胺微载球。
54.本实施例的除味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份杜鹃精油、第一份的制备例1的除味芬多精、乙醇和聚多巴胺微载球混合,在250rpm的转速下磁力搅拌30min后,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加入反应釜中,再将反应釜转移到恒温水浴振动器中,在30℃下恒温震荡培育24h后,将混合液转移至离心管内,在9000rpm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将离心得到的固体进行水洗后,得到第一次混合物,然后将第一次混合物转移至冷冻干燥机内,在-20℃下冷冻24h后,与第二份杜鹃精油、第二份制备例1的除味芬多精再次混合,得到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与苦皮藤素和水混合,在300rpm的转速下磁力搅拌20min,即得到除味杀菌剂。第一份杜鹃精油和第二份杜鹃精油的质量均为0.75kg、第一份的制备例1的除味芬多精和第二份的制备例1的除味芬多精的质量均为
6.25kg。
55.实施例11实施例11与实施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制备例5的聚多巴胺微载球用量为3.5kg。
56.实施例12实施例12与实施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制备例5的聚多巴胺微载球用量为5kg。
57.实施例13实施例13与实施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振荡培育的温度为28℃;第一份杜鹃精油的质量为1kg,第二份杜鹃精油的质量为0.5kg,第一份的制备例1的除味芬多精的质量为8.3kg,第二份的制备例1的除味芬多精的质量为4.2kg。
58.实施例14实施例14与实施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振荡培育的温度为32℃;第一份杜鹃精油的质量为0.85kg,第二份杜鹃精油的质量为0.65kg,第一份的制备例1的除味芬多精的质量为7.14kg,第二份的制备例1的除味芬多精的质量为5.46kg。
59.实施例15实施例15与实施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聚多巴胺微载球为制备例6的聚多巴胺微载球。
60.实施例16实施例16与实施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聚多巴胺微载球为制备例7的聚多巴胺微载球。
61.实施例17实施例17与实施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聚多巴胺微载球为制备例8的聚多巴胺微载球。
62.实施例18实施例18与实施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聚多巴胺微载球为制备例9的聚多巴胺微载球。
63.实施例19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除味杀菌剂,本实施例19与实施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1kg聚六亚甲基双胍。
64.一种除味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份杜鹃精油、第一份制备例1的除味芬多精、乙醇和聚多巴胺微载球混合,在250rpm的转速下磁力搅拌30min后,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加入反应釜中,再将反应釜转移到恒温水浴振动器中,在30℃下恒温震荡培育24h后,将混合液转移至离心管内,在9000rpm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将离心得到的固体进行水洗后,得到第一次混合物,然后将第一次混合物转移至冷冻干燥机内,在-20℃下冷冻24h后,与第二份杜鹃精油、第二份制备例1的除味芬多精再次混合,得到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与苦皮藤素、聚六亚甲基双胍和水混合,在300rpm的转速下磁力搅拌20min,即得到除味杀菌剂。第一份杜鹃精油和第二份杜鹃精油的质量均为0.75kg、第一份的制备例1的除味芬多精和第二份的制备例1的除味芬多精的质量均为6.25kg。
65.实施例20
实施例20与实施例19的不同之处在于:聚六亚甲基双胍的用量为2kg。
66.实施例21实施例21与实施例19的不同之处在于:聚六亚甲基双胍的用量为3kg。
67.对比例对比例1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的组分为乙醇和水,乙醇的含量与苦皮藤素、除味芬多精和香精油的总含量相等。
68.对比例2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2中不含苦皮藤素。
69.对比例3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2中不含除味芬多精。
70.对比例4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2中不含香精油。
71.性能检测针对本技术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4提供的除味杀菌剂,进行如下测试,具体测试数据见表3。
72.除螨测试:参照《ny/t1151.2-2006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第二部分》对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4提供的除味杀菌剂进行除螨测试,得到除螨率。
73.气体污染物去除测试:按照如下试验方法对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4提供的除味杀菌剂进行气体污染物去除测试。
74.试验条件:本试验中,试验环境温度为(25
±
2)℃,环境湿度为(50
±
10)%rh;试验设备:本试验在1.5m3的试验舱中进行测试,采用大气采样器收集气体污染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混合气相色谱对气体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测试分析。
75.测试步骤:首先将100g样品喷涂于3张1m3的基纸上,分3次喷涂。然后将缠有5层纱布的2根玻璃棒分别直立放入2个500ml试剂瓶中,2个试剂瓶中均装有浓度为1%的氨气污染物和浓度为1%的硫化氢污染物的混合气体污染物,试剂瓶标记为a1和a2。将未喷涂除味杀菌剂的3张基纸悬挂于空白试验舱a中,再将已喷涂除味杀菌剂的基纸悬挂于试验舱b中,然后将释放气体污染物的a1和a2分别放入空白试验舱a和样品试验舱b中,立即关闭舱门,同时开启空白试验舱a和样品试验舱b中的风扇1min后,关闭风扇。作用24h后,分别对空白试验舱a和样品试验舱b进行采集样品测试分析,空白试验舱a的浓度记为ca,样品试验舱的浓度记为cb。
76.气体污染物去除率的计算公式为:去除率本测试在试验舱中进行,采用大气采样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气象色谱仪对气体污染物进行检测,本测试中气体污染物的去除率为氨气和硫化氢混合气体的去除率。
77.杀菌性测试:参照《gb15979-2002》对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4提供的除味杀菌剂进行杀菌性测试,测试作用30min后得到杀菌率,试验菌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率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菌种的杀菌率。
78.经口毒性测试:参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2.3.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部分,对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4提供的除味杀菌剂进行经口毒性测试。
79.皮肤刺激反应测试:参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对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4提供的除味杀菌剂进行皮肤刺激反应测试。
80.气味刺激反应测试:按照如下试验方法对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4提供的除味杀菌剂进行气味刺激反应测试测试。
81.试验条件:本试验在试验环境温度为20~23℃,环境湿度为50~60%rh的屏障环境中进行;试验动物:25只km小鼠(雌雄各半,20g左右),spf级;试验方法:取2ml的除味杀菌剂,以喷雾方式喷洒至小鼠皮毛上,2min后观察小鼠的行为变化。
82.试验结果标准:小鼠最终的行为中,如有打喷嚏、焦躁、死亡行为,则为有刺激反应;小鼠最终的行为中,如与实验前的行为无明显区别,则为无刺激反应。
83.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21均具有无毒性、皮肤和气味无刺激性,说明采用本技术中的原料配比和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的除味杀菌剂,使用在宠物身上具有安全性。
84.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是只采用乙醇和水混合得到的除味杀菌剂,对比例2中不含有苦皮藤素,对比例3中不含有除味芬多精,对比例4中不含有香精油。对比例1-3的除螨率、气体污染物去除率和杀菌率均偏低,而且,对比例4对宠物具有气味刺激性。说明本技术中的苦皮藤素、除味芬多精和香精油通过相互配合,能够提高除味杀菌剂的除味、杀虫防虫和杀菌的作用,并且能够减少对宠物的刺激,苦皮藤素、除味芬多精和香精油三者缺一不可。
85.由实施例1-5的除螨率、气体污染物去除率和杀菌率可知,实施例1-5中采用的原料配比和制备参数得到的除味杀菌剂,均具有良好的除味、杀虫和杀菌效果,其中实施例1为较优实施例。
86.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6中香精油为丁香精油、杜鹃精油和香根草精油的混合物,从表3中可以看到,实施例6的除螨率要高些,气体污染物去除率和杀菌率与实施例1相似,说明实施例6也具有优异的除味、杀虫和杀菌效果。
87.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7-9均具有较好的除螨率、气体污染物去除率和杀菌率,这说明除味芬多精在本技术提出的原料配比和制备温度内,均可以发挥优秀的防虫杀菌效果。
88.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10中加入了聚多巴胺微载球后,气体污染物去除率和杀菌率均有提高,这说明聚多巴胺微载球可以提高除味杀菌剂的除味杀菌的效果。
89.与实施例10相比,实施例11-18均具有较好的除螨率、气体污染物去除率和杀菌率,这说明在本技术中提出的组分含量和制备参数范围内制备的聚多巴胺微载球,均可以提高除味杀菌剂的除味杀菌作用。
90.与实施例10相比,实施例19加入了聚六亚甲基双胍,由表3的测试数据可知,实施例19的除螨率、气体污染物去除率和杀菌率均有提高,说明当除味杀菌剂中加入聚六亚甲基双胍时,可以提高除味杀菌剂的除味杀菌效果。
91.与实施例19相比,实施例20-21均具有优异的除螨率、气体污染物去除率和杀菌率,说明添加本技术中提出的组分含量范围内的聚六亚甲基双胍,均可以改善除味杀菌剂的除味杀菌效果。
92.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