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加热带的控制方法、空调、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11-12 20:57: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加热带的控制方法、空调、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空调器在制热运行时,当室外环境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室外机换热器上形成冷凝水析出。当冷凝水低于0℃时,会逐渐结霜,严重影响换热器的换热量,影响空调器使用性能。
3.目前空调器厂家都会在空调器底盘上增加一条电加热带,用于融化底盘冰块,加快底盘排水,减少因为底盘结冰、冰块堆积至换热器,导致换热器换热量下降。但现有空调器底盘电加热带的控制方式较为粗糙:直接与空调器运行模式关联,当空调器为制热状态时,无论底盘是否结冰,都把底盘电加热带强制开启,导致空调器耗损大量做功,且影响电加热带的使用寿命,因而,研究如何控制空调器底盘的电加热带的工作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4.在专利cn103982976a中,提及在室外机冷凝器的输出管上设有感温包,该感温包用于在空调器开启制热功能后,监控室外机冷凝器的输出管温度,当监控到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开启室外机底盘上加热带进行化霜,一定程度上,对室外温度进行一定的监控,但是,冷凝器的输出管温度与实际温度仍会有一定偏差,在专利cn106352443a中,涉及底盘电加热件设置在冷凝器的底部,底盘电加热件位于室外机底盘的上方,使得空调器在室外温度较低的工况下制热化霜时,底盘电加热件加热使冷凝器和室外机底盘上的冰霜快速、彻底融化,化霜时压缩机以低于预设频率运行,一定程度减小了空调器消耗大量做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电加热带的控制方法、空调、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底盘结冰影响换热器的性能,而增加的电加热带控制方法不够精准,容易造成大量做功损耗,影响电加热带寿命的问题;以此达到能够有效的精准控制电加热带工作状态的开启。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电加热带的控制方法、空调、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8.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9.步骤s1:空调开机;
10.步骤s2:实时检测包括室外机换热器底部盘管的初始温度t
盘管初始
、室内机进风口的初始温度t
出风初始
、室外机换热器底部盘管的运行温度t
盘管运行
和室内机进风口的运行温度t
出风运行

11.步骤s3:判断t
盘管初始
与t
盘管运行
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t0,是,执行步骤s4;
12.步骤s4:判断t
出风初始
与t
出风运行
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t0,是,执行步骤s5;
13.步骤s5:获取当前t
盘管运行
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t1,是,开启电加热带除霜;
14.通过底盘电加热带的控制方法的多重检测与判定,对于不同室外环境温度选择不同的检测判定方法,实时监测运行中的盘管温度和室内机出风温度,能够有效地精准控制电加热带的开启,从而提高空调的舒适性,保证电加热带控制方法的可靠性,增强底盘电加热带的使用寿命,更加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
15.进一步,步骤s1包括:
16.步骤s11:制热模式下,空调启动;
17.步骤s12:实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
外环

18.步骤s13:根据室外环境温度t
外环
的范围,调整制热模式下的预设值,执行步骤s2;
19.步骤s1中检测室外环境温度,通过室外环境温度,实时调整预设值的大小或范围,能够有效的提高控制的精准度,且能够根据室外环境的变化,实时的调整预设值,进一步增强对电加热带的控制,减小能量损耗,提高电加热带的使用寿命,增强电加热带的工作性能。
20.进一步,预设值包括t0、t1、预设时间t、压缩机频率的a1%及a2%和风机转速变化的速度w转/分钟,a1%和a2%均为变化后压缩机频率与当前运行压缩机频率的比值,w转/分钟为风机转速变化的速度;t为预设检测判定时的空调工作时间;在制热模式下,t0大于t1,a1大于a2;t
盘管初始
为空调器开机初始运行第一额定时间时,室外机换热器盘管温度值;t
盘管运行
为空调器开机运行第一额定时间以后,每隔第二额定时间检测一次的室外机换热器盘管温度;t
出风初始
为空调器开机初始运行第一额定时间时,室内机出风口的温度值;t
出风运行
为空调器开机运行第一额定时间以后,每隔第二额定时间检测一次的出风温度;预设值的选取以及设定,能够有效的控制电加热带运行,增强对于实际环境的检测与判定,防止环境恶劣情况下,化霜工作运行较低,提高换热器工作效率,同时,保证控制电加热带开启的程序更加可靠,进一步,增强了该控制方法的实用性。
21.进一步,步骤s3包括:
22.步骤s31:判定t
盘管初始
与t
盘管运行
差值是否大于t0,是,执行步骤s32,否,维持现状运行预设时间t后,返回步骤s31;
23.步骤s32:将当前压缩机频率调整至压缩机频率的a1%;
24.步骤s33:以w转/分钟的速度调整风机转速,经过预设时间t后,执行步骤s4;
25.步骤s3包括的步骤中,对室外机换热器底盘的盘管温度进行对比,t
盘管初始
、采用空调开机后第一额定时间时的温度,有利于减小因不同空调开机时间不同,换热器运行工作状态不均,造成的检测误差较大的情况,进一步,实时检测盘管处的运行温度,提高了电加热带控制方法的可靠性,增强了电加热带控制方法的运行稳定性。
26.进一步,步骤s4包括:
27.步骤s41:判定t
出风初始
与t
出风运行
差值是否大于t0,是,执行步骤s42否,维持现状运行预设时间t后,返回步骤s41;
28.步骤s42:将当前压缩机频率调整至压缩机频率的a2%;
29.步骤s43:以w转/分钟的速度调整风机转速,经过预设时间t后,执行步骤s5;
30.步骤s4包括的步骤中,进一步对室内机出风口温度额定时间前后对比,能够提高对于目前室外机结霜情况的判断,进而有利于精准的控制电加热带的开启时间,减小电能
的损耗,节约电能,同时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31.进一步,步骤s5包括:
32.步骤s51:判断当前换热器底部盘管的温度t
盘管运行
是否小于t1,是,执行步骤s52;否,维持现状运行预设时间t后,返回步骤s51;
33.步骤s52:开启底盘电加热带。
34.步骤s5包括的步骤中,再次对当前的室外机换热器底部盘管的运行温度进行测量,能够有效的提高测量的精准性,提高对电加热带的控制,进一步,保证电加热带控制方法的可靠性,同时,防止因检测时间内盘管处的温度变化未检测到,导致提前开启电加热带,造成能量损耗,以及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性。
35.一种空调,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所述一种电加热带的控制方法。
3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所述一种电加热带的控制方法。
3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一种电加热带的控制方法、空调、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8.通过一种电加热带的控制方法、空调、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室外换热器底部盘管温度、室内出风温度,精准控制底盘电加热带运行方式,此方法可以提高空调器使用舒适性、底盘电加热带运行可靠性,提高客户使用满意度,增加底盘电加热带的使用寿命,减小功率的损耗,降低电量的使用。
附图说明
39.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40.图1为制热模式下,控制电加热带的程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文将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向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传达他们工作的实质所通常使用的术语来描述本公开的发明概念。然而,这些发明概念可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因而不应视为限于本文中所述实施例。
4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44.本实施例针对空调器的,与常规的空调器相同的是,所述整体结构都是由底盘、冷凝器、室外机和室内机组成的。
45.在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在制热运行时,当室外环境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室外机换热器上形成冷凝水析出,当冷凝水低于0℃时,会逐渐结霜,目前空调器厂家都会在空调器底盘上增加一条电加热带,用于融化底盘冰块,加快底盘排水,减少因为底盘结冰、冰块堆积至换热器,导致换热器换热量下降,但现有空调器底盘电加热带的控制方式较为粗糙:直接与空调器运行模式关联,当空调器为制热状态时,无论底盘是否结冰,都把底
盘电加热带强制开启,导致空调器损耗大量做功,且影响电加热带的使用寿命。
4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底盘结冰影响换热器的性能,而增加的电加热带控制方法不够精准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加热带的控制方法、空调、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感温装置的设定,感温装置用于分别检测室外环境干球温度、换热器盘管温度以及空调器室内机出风温度;通过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室外机换热盘管的温度,实时调整空调器底盘电加热开启、压缩机运行频率、室内风机转速、室外风机转速,实现减少换热器结霜,提高空调器换热量。
47.感温装置包括第一感温装置、第二感温装置和第三感温装置,第一感温装置设置在室外机进风口处,用于实时检测室外环境干球的实际温度,第二感温装置设置在换热器底部盘管位置,用于实时检测换热器盘管的温度,第三感温装置设置在室内机出风口处,用于实时检测室内机出风温度。
48.由于室外机风叶转动,会产生负压,室外空气随即被吸入空调器室外机风腔,第一感温装置的位置安装在室外机进风口处,当室外空气流入室外机风腔时,会流经第一感温装置,从而有利于及时检测出室外环境干球的实际温度;此外,第二感温装置位置选取在换热器底部盘管位置,在空调器制热运行时,由于换热器底部换热风量最小,故而最可能先结霜,因此,实时监控此处盘管温度,最能直观地判断出室外机换热器结霜情况,第三感温装置安装在室内机出口风处,以检测空调器实际出风温度,能够使所需检测的温度数值更加精确,提高控制的精准性,增加电加热带控制方法的可靠性。
49.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0.步骤s1:空调开机;
51.步骤s11:制热模式下,空调启动;
52.步骤s12:实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
外环

53.步骤s13:根据室外环境温度t
外环
的范围,判断空调器制热环境的优劣,调整第一预设温度t0、第二预设温度t1、预设时间t、压缩机频率的a1%、a2%和w转/分钟,执行步骤s2。
54.步骤s1包括的步骤中,检测室外环境温度,通过室外环境温度,实时调整预设值的大小或范围,能够有效的提高控制的精准度,且能够根据室外环境的变化,实时的调整预设值,进一步增强对电加热带的控制,减小能量损耗,提高电加热带的使用寿命,增强电加热带的工作性能。
55.步骤s2:实时检测包括室外机换热器底部盘管的初始温度t
盘管初始
、室内机进风口的初始温度t
出风初始
、室外机换热器底部盘管的运行温度t
盘管运行
和室内机进风口的运行温度t
出风运行

56.其中,步骤s2包括:
57.步骤s21:检测t
盘管初始
、t
出风初始

58.步骤s22:检测t
盘管运行
、t
出风运行

59.步骤s3:判断t
盘管初始
与t
盘管运行
的差值是否大于t0,是,执行步骤s4,否,返回步骤s3;
60.其中,步骤s3包括:
61.步骤s31:判定t
盘管初始
与t
盘管运行
差值是否大于t0,是,执行步骤s32,否,维持现状运行预设时间t后,返回步骤s31;
62.步骤s32:将当前压缩机频率调整至压缩机频率的a1%;
63.步骤s33:以w转/分钟的速度调整风机转速,经过预设时间t后,执行步骤s4;
64.步骤s3包括的步骤中,对室外机换热器底盘的盘管温度进行对比,t盘管初始、采用空调开机后第一额定时间时的温度,有利于减小因不同空调开机时间不同,换热器运行工作状态不均,造成的检测误差较大的情况,进一步,实时检测盘管处的运行温度,提高了电加热带控制方法的可靠性,增强了电加热带控制方法的运行稳定性。
65.步骤s4:判断t
出风初始
与t
出风运行
的差值是否大于t0是,执行步骤s5,否,返回步骤s4;
66.其中,步骤s4包括:
67.步骤s41:判定t
出风初始
与t
出风运行
差值是否大于t0,是,执行步骤s42,否,维持现状运行预设时间t后,返回步骤s41;
68.步骤s42:将当前压缩机频率调整至压缩机频率的a2%;
69.步骤s43:以w转/分钟的速度调整风机转速,经过预设时间t后,执行步骤s5;
70.步骤s4包括的步骤中,进一步对室内机出风口温度额定时间前后对比,能够提高对于目前室外机结霜情况的判断,进而有利于精准的控制电加热带的开启时间,减小电能的损耗,节约电能,同时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71.步骤s5:获取当前t
盘管运行
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t1,是,开启电加热带除霜。
72.其中,步骤s5包括:
73.步骤s51:判断当前换热器底部盘管的温度t
盘管运行
是否小于t1,是,执行步骤s52;否,维持现状运行预设时间t后,返回步骤s51;
74.步骤s52:开启底盘电加热带除霜。
75.其中,t
外环
为读取环境感温装置温度值;t
盘管
为读取换热器底部盘管的温度值,t
盘管初始
为空调器开机初始运行第一额定时间时,室外机换热器盘管感温包温度值,t
盘管运行
为空调器开机运行第一额定时间以后,每隔第二额定时间,检测一次的盘管温度;t
出风
为室内机出风温度值,t
出风初始
为空调器开机初始运行第一额定时间时,室内机出风温度值;t
出风运行
为空调器开机运行第一额定时间以后,每隔第二额定时间,检测一次的出风温度;预设时间t为预设检测判定时的空调工作时间;第一预设温度t0为第一、二步检测判定的预设温度值;第二预设温度t1为第三步检测判定的预设温度值;a1%为第一步检测与判定中,变化后压缩机频率与当前运行压缩机频率的比值,a2%为第二步检测与判定中,变化后压缩机频率与当前运行压缩机频率的比值;w转/分钟为风机转速变化的速度。
76.通过底盘电加热带的控制方法的多重检测与判定,对于不同室外环境温度选择不同的检测判定方法,通过实时监测运行中的盘管温度和室内机出风温度来调整,压缩机的频率变化,同时调整室内外风机的转速变化,依次来达到及时的控制电加热带的开启与关闭,有效的达到节约资源,避免过早打开电加热带,使得耗费大量的电能,预设值的选取以及设定,能够有效的控制电加热带运行,增强对于实际环境的检测与判定,防止环境恶劣情况下,化霜工作运行较低,提高换热器工作效率,同时,保证控制电加热带开启的方法更加可靠,进一步,增强了该控制方法的实用性,能够更加精准的控制电加热带,以便于提高空调的舒适性,保证电加热带控制方法的可靠性,增强底盘电加热带的使用寿命,提高客户满意度。
77.实施例一
78.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空调器底盘电加热的控制方法步骤如下:
79.步骤s1:空调开机,逐级进行检测判定;
80.步骤s11:制热模式下,空调启动;
81.步骤s12:实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
外环

82.步骤s13:根据室外环境温度t
外环
,初步判断空调器制热环境的优劣,t
外环
》0℃,是,环境温度良好,执行步骤s14;否,执行步骤s15;
83.步骤s14:设置预设值:第一预设温度t0=3℃、第二预设温度t1=-5℃、预设时间t=30分钟、压缩机频率的a1%=90%、a2%=85%和w=50转/分钟,并执行步骤s2;
84.步骤s15:判断0℃≥t
外环
》-5℃,是,环境温度相对恶劣,执行步骤s16;否,环境温度十分恶劣,执行步骤s17;
85.步骤s16:设置预设值:第一预设温度t0=2℃、第二预设温度t1=-10℃、预设时间t=20分钟、压缩机频率的a1%=80%、a2%=75%和w=100转/分钟,并执行步骤s2;
86.步骤s17:设置预设值:第一预设温度t0=1℃、第二预设温度t1=-15℃、预设时间t=10分钟、压缩机频率的a1%=70%、a2%=65%和w=150转/分钟,并执行步骤s2;
87.步骤s2:实时检测包括室外机换热器底部盘管、室内机进风口的温度值;
88.步骤s21:检测第一额定时间时的t
盘管初始
、t
出风初始

89.步骤s22:每隔第二额定时间检测t
盘管运行
与t
出风运行

90.步骤s3:判断t
盘管初始
与t
盘管运行
的差值是否大于t0;
91.步骤s31:判定t
盘管初始
与t
盘管运行
差值是否大于t0,是,执行步骤s32,否,维持现状运行预设时间t后,返回步骤s3;
92.步骤s32:迅速降低压缩机频率至当前压缩机频率的a1%;
93.步骤s33:以w转/分钟的速度调整风机转速,
94.步骤s331:调整室内风机转速:在现有风机转速的基础上,以w转/分钟的速度,降低室内风机转速;
95.步骤s332:调整室外风机转速:在现有风机转速的基础上,以w转/分钟的速度,提高室外风机转速;
96.步骤s333:经过预设时间t后,检测t
出风运行,
执行s4;
97.步骤s4:判断t
出风初始
与t
出风运行
的差值是否大于t0;
98.步骤s41:判定t
出风初始
与t
出风运行
差值是否大于t0,是,执行步骤s42,否,维持现状运行预设时间t后,返回步骤s4;
99.步骤s42:迅速降低压缩机频率至当前压缩机频率的a2%;
100.步骤s43:以w转/分钟的速度调整风机转速,
101.步骤s431:调整室内风机转速:在现有风机转速的基础上,以w转/分钟的速度,降低室内风机转速;
102.步骤s432:调整室外风机转速:在现有风机转速的基础上,以w转/分钟的速度,提高室外风机转速;
103.步骤s433:经过预设时间t后,再次检测当前t
盘管运行,
执行步骤s5;
104.步骤s5:根据当前t
盘管运行
温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t1,是,开启底盘电加热带,进行快速除霜;否,维持现状运行预设时间t后,返回步骤s5。
105.其中,在本实施例中,a2=a1-5,第一预设温度t0大于第二预设温度t1,步骤s33和
步骤s43中,提高室外风机转速,能够有效的提高室内机得换热风量,减小空调器结霜速度,感温装置的实时监测,保证了t
盘管运行
、t
出风运行
及t
外环
的时效性,使得该控制方法对底盘电加热带的运行控制的更加精确,更加有效的节约了空调器的能耗,减少了经济成本的消耗,降低了电加热带的损耗,延长了电加热带的使用寿命,同时,进一步增大了空调器使用的舒适性,增强了底盘电加热带运行的可靠性,从而有效提升了使用者的满意度。
106.一种空调,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所述电加热带的控制方法。
10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所述电加热带的控制方法。
108.在本发明中,对于任意空调器而言,可以包括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盘电加热带结构,且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电加热带的相关结构及装配关系的基础上,所述空调还包括室内机、冷凝器等结构在内的常规构件,鉴于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
10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