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具有出料补偿功能的灌装系统及其灌装方法与流程

2022-11-12 20:33: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灌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出料补偿功能的灌装系统及其灌装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灌装系统也逐渐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对于灌装精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特别是对于一些例如胶水、乳制品等具有粘度的液体灌装,由于物料易粘黏在灌装机的灌装头内,因此,难以保证单次灌装的精度,而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灌装精度通常是采用称重传感器控制灌装头的开启和关闭,此种方式会漏检粘连在灌装头内的物料,因此仍会存在误差。
3.为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将灌装头内物料全部排出的灌装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出料补偿功能的灌装系统及其灌装方法,以解决传统的灌装装置无法将灌装头内物料全部排出的技术问题。
5.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灌装系统,包括: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待灌装容器至灌装工位;和灌装装置,位于灌装工位,用于向待灌装容器内灌装液;以及包装装置,位于灌装装置的下游,用于对灌装完成的容器进行打包包装。
6.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灌装方法,包括:通过输送装置将待灌装容器运送至灌装工位;通过设置在灌装工位的灌装装置向待灌装容器内灌装液;通过包装装置将灌装完成的容器进行打包包装。
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具有出料补偿功能的灌装系统及其灌装方法通过设置的输送装置将待灌装容器依次运送至灌装工位,并通过设置在灌装工位的灌装装置对待灌装容器内灌装液,随后通过包装装置对灌装完成的容器进行抓取,实现了灌装的自动化生产,同时,灌装装置的灌装头通过内、外筒体的结构设计,使得进入灌装头中的灌装液可被内筒体全部推出,保证了灌装头内不会因物料残留而导致的灌装误差。
8.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9.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
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出料补偿功能的灌装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具有出料补偿功能的灌装系统中灌装工位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具有出料补偿功能的灌装系统中包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具有出料补偿功能的灌装系统中灌装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具有出料补偿功能的灌装系统中灌装头的正面剖视图。
12.图中:输送装置1、传送支架11、输送带111、分瓶转盘12;灌装装置2、储液罐21、输料管22、灌装头23、环形挡板230、内筒体231、水孔2311、单向阀2312、外筒体232、灌装通道233、进料通道2331、出料通道2332、进料孔2333、出料孔2334、第一推料板234、伸缩杆2341、第二推料板235、弹簧2351;包装装置3、包装支架31、抓取筒体32;灌装容器4。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4.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出料补偿功能的灌装系统,包括:输送装置1,用于输送待灌装容器4至灌装工位;和灌装装置2,位于灌装工位,用于向待灌装容器4内灌装液;以及包装装置3,位于灌装装置2的下游,用于对灌装完成的容器进行打包包装。
15.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的输送装置1将待灌装容器4依次运送至灌装工位,并通过设置在灌装工位的灌装装置2对待灌装容器4内灌装液,随后通过包装装置3对灌装完成的容器进行抓取,实现了灌装的自动化生产,同时,灌装装置2的灌装头23通过内、外筒体的结构设计,使得进入灌装头23中的灌装液可被内筒体231全部推出,保证了灌装头23内不会因物料残留而导致的灌装误差。
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传送支架11、分瓶转盘12和设置在传送支架11上的输送带111;所述输送带111适于匀速输送待灌装容器4,以使待灌装容器4依次经过分瓶转盘12;所述分瓶转盘12适于转动各待灌装容器4至灌装工位,以使各待灌装容器4盛接灌装装置2中的灌装液。
17.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带111适于通过相应驱动电机带动转动,以进行匀速转动,从而带动放置在传送带上的待灌装容器4由传送带起始段运行至灌装工位,随后在所述分瓶转盘12的拨动下,使灌装装置2向待灌装容器4中依次注入灌装液。
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灌装装置2包括:储液罐21和灌装头23;所述储液罐21与所述灌装头23之间通过输料管22相连通;所述灌装头23包括:内筒体231和外筒体232;其中所述
内筒体231套设在所述外筒体232内部,并与所述外筒体232之间留有供灌装液通过的灌装通道233;以及所述灌装通道233内安装有适于将所述灌装通道233分隔为进料通道2331与出料通道2332的环形挡板230;其中所述储液罐21适于通过泵机将灌装液经进料通道2331泵入至所述内筒体231中,以使内筒体231将灌装液压入出料通道2332内,实现灌装。
19.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液罐21适于通过泵机将灌装液经输料管22泵入至灌装头23中;所述灌装头23包括内筒体231和外筒体232,其中所述内筒体231内部中空,且所述外筒体232与所述输料管22相连接,以使输料管22中的物料流入内筒体231与外筒体232之间的灌装通道233中,并且所述进料通道2331中设置有环形挡板230,所述环形挡板230将灌装通道233分隔为进料通道2331和出料通道2332,并且,所述进料通道2331与出料通道2332均与所述内筒体231内部相联通,从而使灌装液由进料通道2331进入内筒体231内部,并在内筒体231中被挤压,从出料通道2332流出进入待灌装容器4中。
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筒体231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进料通道2331和出料通道2332相连通的进料孔2333和出料孔2334;以及所述内筒体231中活动安装有第一推料板234和第二推料板235;所述第一推料板234与所述内筒体231的顶部通过伸缩杆2341相连接,以在伸缩杆2341的驱动下于内筒体231中上下滑动; 所述第二推料板235与所述内筒体231的底部通过弹簧2351相连接,且所述第二推料板235适于在弹簧2351伸展时封堵所述出料孔2334;其中当需要灌装时,所述第一推料板234于所述内筒体231中上移至顶部,以使灌装液经进料通道2331进入内筒体231中,随后第一推料板234下移,挤压灌装液推动第二推料板235下移,使灌装液由出料孔2334进入出料通道2332。
2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推料板234适于在伸缩杆2341的驱动下于内筒体231中上下移动,具体的,当灌装环节开始时,第一推料板234于内筒体231中上升至筒顶部,此时,灌装液由进料通道2331经进料孔2333进入内筒体231中,当灌装液充满第一推料板234与第二推料板235之间的空隙时,此部分物料则为单次灌装所需物料量,随后,第一推料板234下移,此时,由于进料通道2331中仍存在灌装液,因此,进料孔2333被物料封堵,第一推料板234下移的压力将会压缩弹簧2351,使第二推料板235下移,从而使出料孔2334被打开,灌装液由出料孔2334挤至待灌装容器4中,并且随着内筒体231中物料逐渐减少,弹簧2351所受压力会逐渐减小直至消失,因此弹簧2351会推动第二推料板235上移至初始位置,即重新封堵出料孔2334,此时,第一推料板234与第二推料板235相抵接,内筒体231中的物料被全部排出,同时,所述第一推料板234与所述第二推料板235均与内筒体231内壁贴合设置,从而在二者移动过程中将粘附在内筒体231内壁上的物料刮下,避免了物料因粘附而导致的无法全部排出,实现了精准灌装。
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筒体231的顶板上开设有水孔2311,以向所述内筒体231内抽入热水;其中所述第一推料板234适于在沿所述内筒体231上下滑移时,将热水由水孔2311挤出或吸入内筒体231中,以提高内筒体231侧壁的温度。
2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孔2311包括但不限于采用通过水管与外接水箱的方式将热水引入至所述内筒体231中,当所述第一推料板234于所述内筒体231中向下滑移时,所述第一推料板234与所述内筒体231上方区域形成真空负压空间,从而将热水由水孔2311吸入至内筒体231中,进入内筒体231中的热水向所述内筒体231的侧壁传递热量,从而使得灌装通道233内的灌装液因温度较高始终保持良好的流动性,避免了因温度造成的灌装通道233
内灌装液冷凝,影响灌装。
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筒体231的侧壁上设置有单向阀2312;所述单向阀2312设置在所述内筒体231的上端;其中所述单向阀2312适于在灌装完成后开启,以将内筒体231中的储存热水经单向阀2312挤入至灌装通道233内,从而实现对灌装通道233内残留灌装液的清洗。
2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筒体231的侧壁上设置的单向阀2312位于所述内筒体231的上部,当正常进行灌装操作时,所述单向阀2312始终保持关闭状态,内筒体231内的热水在所述第一推料板234的上下移动过程中由所述水孔2311往复排出和进入内筒体231中,当灌装操作完成后,(即最后一次推料完成后)所述单向阀2312打开,所述水孔2311关闭,此时,第一推料板234上移,将所述内筒体231中的热水经单向阀2312挤入至所述灌装通道233中,热水携带着灌装通道233内残留的灌装液经所述进料孔2333进入所述内筒体231中,随后所述第一推料板234下移,将此部分的水液混合物经出料孔2334挤出,从而实现了对灌装通道233和内筒体231内部的清洁。(为了保证清洁要求,此环节可重复多遍,以实现清洁效果)。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装装置3包括:包装支架31和抓取筒体32;所述包装支架31架设在所述传送支架11上;以及所述抓取筒体32安装在所述包装支架31的顶部,用于抓取完成灌装的容器。
27.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抓取筒体32通过抓取完成灌装容器4的头端部,对完成灌装的容器进行转运打包。
28.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出料补偿功能的灌装方法,包括:通过输送装置1将待灌装容器4运送至灌装工位;通过设置在灌装工位的灌装装置2向待灌装容器4内灌装液;通过包装装置3将灌装完成的容器进行打包包装。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灌装装置2包括:储液罐21和灌装头23;所述储液罐21与所述灌装头23之间通过输料管22相连通;所述灌装头23包括:内筒体231和外筒体232;其中所述内筒体231套设在所述外筒体232内部,并与所述外筒体232之间留有供灌装液通过的灌装通道233;以及所述灌装通道233内安装有适于将所述灌装通道233分隔为进料通道2331与出料通道2332的环形挡板230;其中所述储液罐21适于通过泵机将灌装液经进料通道2331泵入至所述内筒体231中,以使内筒体231将灌装液压入出料通道2332内,实现灌装。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筒体231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进料通道2331和出料通道2332相连通的进料孔2333和出料孔2334;以及所述内筒体231中活动安装有第一推料板234和第二推料板235;所述第一推料板234与所述内筒体231的顶部通过伸缩杆2341相连接,以在伸缩杆2341的驱动下于内筒体231中上下滑动;所述第二推料板235与所述内筒体的底部通过弹簧2351相连接,且所述第二推料板235适于在弹簧2351伸展时封堵所述出料孔2334;其中当需要灌装时,所述第一推料板234于所述内筒体231中上移至顶部,以使灌装液经进料通道2331进入内筒体231中,随后第一推料板234下移,挤压灌装液推动第二推料板235下移,使灌装液由出料孔2334进入出料通道2332。
31.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具有出料补偿功能的灌装系统及其灌装方法通过设置的输送装置1将待灌装容器4依次运送至灌装工位,并通过设置在灌装工位的灌装装置2对待灌装容器4内灌装液,随后通过包装装置3对灌装完成的容器进行抓取,实现了灌装的自动化生
产,同时,灌装装置2的灌装头23通过内、外筒体232的结构设计,使得进入灌装头23中的灌装液可被内筒体231全部推出,保证了灌装头23内不会因物料残留而导致的灌装误差。
3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3.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