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C型槽钢、托梁和梁底模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19:42: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c型槽钢、托梁和梁底模支撑体系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模板支撑技术,特别涉及一种c型槽钢、托梁和梁底模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模板架设楼板或含梁楼板的模板支撑体系。含梁楼板支撑体系中包括楼板模支撑部分和梁模支撑部分,楼板模主要通过支撑在立柱上主梁和搭设在主梁上次梁形成支撑。梁模包括两梁侧和一梁底模板,梁两侧模板通常采用对拉方式加固。由于楼板及梁浇筑后梁的单位面积重量大,梁底模板的支撑部分相对于楼板部分需要更高的支撑刚度和强度,其支撑结构通常是基于立柱搭设,并构成横梁的托梁,然后再在托梁上架设可调支架,以及借助可调支架搭设的横梁和纵梁,纵梁直接形成对梁底模板的支撑。相对而言,纵梁可采用木方类材料,托梁需要更高的强度和刚度。尽管现有技术中可利用普通槽钢、矩形钢管或工字钢作为构建托梁的型材,但这些现有型材的单位长度重量大,不利于材料消耗量大的支撑体系成本控制。为此,需要一种结构重量轻、强度高的托梁型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模板支撑体系中托梁用材单位长度重量大的不足,提供一种c型槽钢,以通过局部变形形成结构增强,从而减小基体厚度,减轻重量,降低材料消耗。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前述c型槽钢构建的托梁,以降低托梁重量和材料消耗。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梁底模支撑体系,以降低体系搭设成本,并提高搭设效率。
4.为实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c型槽钢,由槽底和两对称的侧翼形成槽宽大于侧翼高度的凹槽形型钢;所述槽底上形成有朝向槽口,并纵向分布的多个锥形凸起,锥形凸起的锥形大端直径大于槽钢宽度的1/2;锥形凸起的高度为侧翼高度的1/5~1/3。
6.采用前述方案的本c型槽钢,通过槽底上形成有朝向槽口,并纵向分布的多个锥形凸起,且锥形凸起的锥形大端直径大于槽钢宽度的1/2;锥形凸起的高度为侧翼高度的1/5~1/3。极大地增强了槽钢的刚度和抗弯强度,以在相同强度条件下有效减少材料厚度,从而减轻单位长度重量,减少材料消耗,节省制造成本。
7.优选的,所述锥形凸起的锥角为60
°
~120
°
。以形成增强效果明显的局部增强结构。
8.优选的,所述锥形凸起的锥度小端呈通孔结构。以减轻重量,降低搬运劳动强度。
9.优选的,相邻所述锥形凸起之间形成有第一连接孔。以利用第一连接孔形成两根槽钢或槽钢与其它构件的相互连接,提升使用方便性;并可利用连接孔减轻单位长度重量。
10.优选的,所述侧翼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且两侧侧翼上的第二连接孔一一对应
地同轴。以利用第二连接孔形成与其它构件的连接,提升使用方便性;并可利用连接孔减轻单位长度重量。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孔具有圆形孔和腰形孔两种,圆形孔和腰形孔交错分布,且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槽钢纵向一致。可利用腰形孔借位,进一步提高连接方便性。
12.优选的,所述侧翼的自由端向内弯折,使所述槽钢形成内卷边结构。以进一步提高抗弯强度。
13.为实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4.一种托梁,包括两个背靠背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槽钢;所述槽钢由实现第一目的的c型槽钢构成,两所述c型槽钢之间设有多个等高构件。
15.采用前述方案的托梁,利用前述槽钢单位长度重量轻,抗弯强度高的特点形成组合结构,以用于构建支撑体系的主承载梁,从而减轻体系重量和材料消耗,降低体系搭设劳动强度,提升搭设效率,降低搭设成本。其中,等高构件用于使两槽钢之间保持平行并具有设定的间距。显然,等高构件可由衬套、等高块、等高柱等构成。采用等高块或等高柱时,等高构件可焊接在任一槽钢上;采用衬套结构时,衬套套在螺栓上。
16.为实现第三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7.一种梁底模支撑体系,包括由至少四个的偶数个主管柱构成的脚手架,多个主管柱分别布置在相应矩形的四角上,主管柱上搭设有托梁,托梁上设有可调支架,可调支架上通过横梁搭设有纵梁;所述脚手架为盘扣式结构,所述托梁基于脚手架的扣盘搭设;所述托梁由实现第二目的的托梁构成,托梁中两根相背的c型槽钢分别在所述主管柱的两侧。
18.采用前述方案的支撑体系,利用前述由托梁中槽钢单位长度重量轻,抗弯强度高的特点形成组合结构,并构成支撑体系中梁底模承载的主承载梁,从而减轻体系重量和材料消耗,降低体系搭设劳动强度,提升搭设效率,降低搭设成本。其中,纵梁可采用木方、竹方或矩形钢管;横梁可采用cn207934450u,2018年10月02日公开的c形轻钢型材,也可采用侧壁上设置有连续分布的圆孔的矩形管型材,或者,断面与前述c形轻钢相同,侧壁上设置连续分布的圆孔的改进型c形轻钢型材。搭设时,c形轻钢型材或改进型c形轻钢型材的开口朝下设置。
19.优选的,所述可调支架包括矩形槽托盘,托盘的矩形槽内形成对两根所述横梁的支撑,托盘固定连接在高度调节丝杆顶端,高度调节丝杆下部位于对应托梁的两c型槽钢之间,高度调节丝杆上螺合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支撑在所述托梁上,或者,调节螺母通过支撑盘支撑在所述托梁上。以形成梁高变化要求相应调节的梁底模支撑体系。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c型槽钢通过槽底加强结构和内卷边结构,极大地增强了槽钢的刚度和抗弯强度,以在相同强度条件下有效减少材料厚度,从而减轻单位长度重量,减少材料消耗,节省制造成本。托梁具有前述c型槽钢的结构优越性;支撑体系搭拆劳动强度低,效率高,搭设成本低。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c型槽钢的结构示意轴测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c型槽钢的主视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端面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托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体系的部分结构示意主视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体系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28.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一种c型槽钢,由槽底11和两对称的侧翼12形成槽宽大于侧翼12高度的凹槽形型钢,侧翼12的自由端向内弯折,使槽钢形成内卷边结构;所述槽底11上形成有朝向槽口,并纵向分布的多个锥形凸起1a,锥形凸起1a的锥形大端直径大于d大于槽钢宽度b的1/2;锥形凸起1a的高度h为侧翼12高度h的1/5~1/3。
29.其中,所述锥形凸起1a的锥角α为60
°
~120
°
。锥形凸起1a的锥度小端呈通孔结构。相邻所述锥形凸起1a之间形成有第一连接孔1b;侧翼12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1c,且两侧侧翼12上的第二连接孔1c一一对应地同轴。所述第二连接孔1c具有圆形孔和腰形孔两种,圆形孔和腰形孔交错分布,且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槽钢纵向一致。
30.第一连接孔1b沿槽钢宽度方向可以是一个、两个或三个以上的多个,本实施例中具体设有三个。任意断面上的第一连接孔1b可以是等径的,也可以是不同直径的孔。如图2所示,位于右侧同一断面上的三个第一连接孔1b,槽宽中间的孔径大于槽宽两边的孔径;位于左侧和中间两个位置的同一断面上的三个第一连接孔1b直径相等。
31.实施例2,参见图4,并结合图1、图2和图3,一种托梁,包括两个背靠背并通过螺栓13和螺母14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槽钢1;所述槽钢1由实施例1的c型槽钢构成,两槽钢1之间设有构成等高构件的衬套15,衬套15套在螺栓13上,螺母14和对应的槽钢1之间还设有垫圈16。
32.其中,等高构件用于使两槽钢1之间保持平行并具有设定的间距,显然,等高构件也可由等高块、等高柱等构成。采用等高块或等高柱时,等高构件可焊接在任一槽钢1上。
33.本实施例中,沿托梁纵向,螺栓至少设置两个,在同一断面的第一连接孔1b采用2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时,任意两处螺栓的中心连线可以与槽钢中心线重合,也可与槽钢中心线平行,也与槽钢中心线相交。
34.本实施例中,等高构件的高度通常做成50mm或62mm的规格,以使两槽钢1沿纵向保持平行,并具有50mm或62mm的间距,从而适用于直径为48mm或60mm规格的支撑体系立柱。
35.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6.实施例3,参见图5和图6,并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梁底模支撑体系,包括由至少四个的偶数个主管柱2构成的脚手架,多个主管柱2分别布置在相应矩形的四角上,主管柱2上搭设有托梁3,托梁3上设有可调支架,可调支架上通过横梁4搭设有纵梁5;所述脚手架为盘扣式结构,所述托梁基于脚手架的扣盘6搭设;所述托梁3由实施例2的托梁构成,托梁中两根相背的c型槽钢1分别在所述主管柱2的两侧,主管柱2的外径略小于两c型槽钢1之间的设定距离。当两槽钢1的间距为50mm时,主管柱2采用外径为48mm规格的钢管,当两槽钢1的间距为62mm时,主管柱2采用外径为60mm规格的钢管.
37.其中,所述可调支架包括矩形槽托盘7,托盘7的矩形槽内形成对两根所述横梁4的
支撑,托盘7固定连接在高度调节丝杆8顶端,高度调节丝杆8下部位于对应托梁3的两c型槽钢1之间,高度调节丝杆8上螺合有调节螺母9,调节螺母9支撑在所述托梁3上,或者,调节螺母9通过支撑盘10支撑在所述托梁3上。以形成梁高变化要求相应调节的梁底模支撑体系。
38.其中,横梁4可采用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7934450u,2018年10月02日公开的c形轻钢型材,也可采用侧壁上设置有连续分布的圆孔的矩形管型材,或者,断面与前述c形轻钢相同,侧壁上设置连续分布的圆孔的改进型c形轻钢型材,且c形轻钢型材改进型c形轻钢型材的开口朝上设置。
39.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