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11:15: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大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


背景技术:

2.ivus系统全称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经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ivus导管被推送至血管病变区域。ivus导管的管芯在回撤过程中会通过管芯前端的微型超声换能器对血管管腔和管壁断面结构信息进行超声成像。ivus导管在进入人体内前,通常需要从注水孔使用注射器往导管内注入生理盐水,排出ivus导管内的气泡,使得微型超声换能器完全处于被液体包覆的环境中,以利于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3.目前的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因导管与导丝的共轨段长度短,导丝腔道和传动轴腔道容易出现错位,导致导管推送性和通过性不佳;术者应对特殊病变,不易更换导丝,导致诊断操作繁琐且耗时等。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是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更换导丝且能够提高该超声诊断导管的推送性和通过性的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
5.为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是介入生物体血管病变部位进行诊断的导管,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双腔导管、分叉管、标记管和连接座,所述双腔导管和所述分叉管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所述分叉管包括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所述分叉管通过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与所述双腔导管的两腔管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通管通过预留导丝入口用以向所述双腔导管内部通入导丝,所述导丝可沿所述双腔导管的长度方向贯穿至其外侧;所述分叉管通过所述第二通管连接所述标记管;所述连接座内设置有超声组件,所述超声组件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标记管和所述第二通管至所述双腔导管内部,其中,所述分叉管的其中一根通管和所述双腔导管中的一腔管连通的腔道可处于同一水平线,且所述第一通管和所述第二通管之间形成有预定角度的夹角,在进行病变诊断时,所述双腔导管用于介入生物体血管,所述第一通管的导丝入口置于生物体外。
6.在本公开中,通过连接件固定双腔导管和分叉管的连接,能够使双腔导管和分叉管连接更为稳固,且能够防止双腔导管和分叉管相连通的腔道出现错位;通过使分叉管的其中一根通管、双腔导管中的一腔管连通的腔道处于同一水平线,能够提高本公开的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的推送性和通过性,从而使其更加容易通过血管内狭窄部位;且通过将导丝入口设置在生物体外的导管位置,由此,能够在不用拔出导管的情况下根据临床需要及时更换导丝。
7.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中,可选地,所述双腔导管包括相互独立且平行设置的导丝腔管和成像腔管,所述导丝腔管和所述第一通管连通,所述成像腔管和所述第二通管连通。由此,能够方便导丝腔管连通分叉管中的第一通管,能够方便成像腔管连通分叉管中的第二腔管。
8.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中,可选地,所述第一通管和所述导丝腔管形成的腔道可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导丝可水平穿入所述第一通管、所述导丝腔管形成的腔道。由此,能够方便导丝水平穿入第一通管和导丝腔管形成的腔道。
9.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中,可选地,所述标记管、所述第二通管以及所述成像腔管形成的腔道可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超声组件的一端可水平穿入所述标记管、所述第二通管、所述成像腔管形成的腔道。由此,能够方便超声组件水平穿入标记管、第二通管、成像腔管形成的腔道。
10.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中,可选地,所述第一通管和所述第二通管形成的所述预定角度为20
°
至60
°
。由此,能够方便使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形成夹角。
11.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中,可选地,所述导丝腔管的导丝出口设置有用于加强所述导丝出口抗撕裂力的加强件。由此,能够加强导丝出口的抗撕裂力。
12.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中,可选地,所述生物体为人体,所述成像腔管介入人体的一端设置有显影环。由此,能够方便根据显影环显示导管在人体中的位置。
13.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中,可选地,所述双腔导管与所述分叉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双腔导管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螺接,所述分叉管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螺接。由此,能够方便使连接件作为过渡件使双腔导管和分叉管可拆卸的连接。
14.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中,可选地,所述第二通管与所述标记管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由此,能够方便第二通管和标记管可拆卸连接。
15.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中,可选地,所述超声组件包括换能器和传动轴,所述换能器用于置入所述成像腔管内,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换能器,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座。由此,能够方便换能器在成像腔管内进行超声成像。
16.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中,可选地,所述标记管为透明管,所述标记管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超声组件移动距离的标记环,所述标记管内设置有不透明的移动管,所述移动管套设在所述传动轴外,通过所述标记环可观察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移动管在所述标记管内移动的距离。由此,能够方便观察传动轴带动移动管在标记管内移动的距离。
17.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中,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分叉管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液体渗出的密封管。由此,能够方便密封连接件和分叉管的连接间隙。
18.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中,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双腔管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双腔管体弯折的去应力管。由此,能够防止双腔管体弯折。
19.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中,可选地,通过调换所述分叉管的位置,以使所述导丝腔管和所述第二通管连通,所述成像腔管和所述第一通管连通。由此,通过简单的调换,能够使导丝腔管连通第二通管,能够使成像腔管连通第一通管。
20.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中,可选地,所述双腔导管可去
除对应所述成像腔管的所述导丝腔管的部分结构,以方便所述超声组件进行超声成像。由此,能够减少对超声成像的阻碍,方便超声组件进行超声成像。
21.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中,可选地,所述标记环为等距离印刻在透明的所述标记管上的多个油墨环。由此,能够方便对标记环进行可视观察。
22.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中,可选地,所述分叉管为“y”型管。由此,能够方便将分叉管设计为“y”型管。
23.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中,可选地,所述双腔导管为所述导丝腔管和所述成像腔管一体挤出成型或叠层熔接。由此,能够方便一体成型制成双腔导管或熔接形成双腔导管。
24.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中,可选地,所述导丝腔管和所述成像腔管的管内径相同。由此,能够方便制作管内径相同的导丝腔管和成像腔管。
25.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容易更换导丝且能够提高导管的推送性和通过性的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
附图说明
26.现在将仅通过参考附图的例子进一步详细地解释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
27.图1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的剖面示意图。
29.图3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分叉管连接部分一个示例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30.图4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分叉管连接部分另一个示例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31.图5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连接件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32.图6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连接件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33.图7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双腔导管的示例1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34.图8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双腔导管的示例2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35.图9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双腔导管的示例3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36.图10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双腔导管的示例4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37.图11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双腔导管的示例5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38.图12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双腔导管管体的一个示例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39.图13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双腔导管管体的另一个示例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40.符号说明:
[0041]1…
双腔导管,2

分叉管,3

标记管,4

连接座,5

导丝,6

超声组件,7

连接件,8

移动管,11

导丝腔管,12

成像腔管,13

加强件,14

显影环,21

第一通管,22

第二通管,31

标记环,32标记管接头,61

换能器,62

传动轴,71

去应力管,72

密封管,73

第一连通腔,74

第二连通腔,110

导丝出口,111

空窗段,120

出液孔,
210

导丝入口,220

组件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本公开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全文引入作为参考,如同完全阐述的那样。除非另有定义,本公开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本技术中所使用的许多术语的一般指南。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用于本公开的实践中的与本公开所描述的那些相似或等同的许多方法和材料。实际上,本公开决不限于所描述的方法和材料。
[0043]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图,部件相互之间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形状等可与实际不同。
[0044]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例如所包括或所具有的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包括或具有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45]
另外,在本公开的以下描述中涉及的小标题等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内容或范围,其仅仅是作为阅读的提示作用。这样的小标题既不能理解为用于分割文章的内容,也不应将小标题下的内容仅仅限制在小标题的范围内。
[0046]
图1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的剖面示意图。
[0047]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新型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以下有时简称为超声诊断导管)是介入生物体血管病变部位进行诊断的导管,该超声诊断导管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双腔导管1、分叉管2、标记管3和连接座4,双腔导管1和分叉管2通过连接件7连接固定。
[0048]
具体地,分叉管2可以包括第一通管21和第二通管22,分叉管2可以通过第一通管21和第二通管22与双腔导管1的两腔管分别连接,第一通管21可以通过预留导丝入口210用以向双腔导管1内部通入导丝5,导丝5可沿双腔导管1的长度方向贯穿至其外侧。分叉管2可以通过第二通管22连接标记管3。连接座4内可以设置有超声组件6,超声组件6的一端可以依次贯穿标记管3和第二通管22至双腔导管1内部。其中,分叉管2的其中一根通管和双腔导管1中的一腔管连通的腔道可处于同一水平线,且第一通管21和第二通管22之间形成有预定角度的夹角,在进行病变诊断时,双腔导管1用于介入生物体血管,第一通管21的导丝入口210置于生物体外。
[0049]
在本公开中,通过连接件7固定双腔导管1和分叉管2的连接,能够使双腔导管1和分叉管2连接更为稳固,且能够防止双腔导管1和分叉管2相连通的腔道出现错位;通过使标记管3、分叉管2中的一通管、双腔导管1中的一腔管连通的腔道处于同一水平线,能够提高本公开的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的推送性和通过性,从而能够使其更加容易通过血管内狭窄部位;且通过将导丝入口210设置在生物体外的导管位置,由此,能够在不用拔出导管的情况下根据临床需要及时更换导丝5。
[0050]
再次参照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座4可以包括注液孔41和连接部42。当具体使
用上述超声诊断导管时,操作者可以通过注液孔41向该超声诊断导管内部注入生理盐水,生理盐水陆续通过标记管3,分叉管2的第二通管22,最终注入与第二通管22连通的双腔导管1的腔室中,并排空该腔室中的气泡。生理盐水会充盈该腔室并覆盖超声组件6,生理盐水可以作为超声成像介质协助超声组件6在该腔室中实现超声成像。连接座4的连接部42可以与外部控制系统和显示器连接,超声组件6可以在连接座4的操作下根据控制系统的命令进行超声成像并反馈成像图像至显示器。
[0051]
在一些示例中,双腔导管1外表可以涂有亲水涂层。由此,能够减小对插入血管的损伤。
[0052]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通管21和第二通管22可以相互独立设置,互不连通。
[0053]
图3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分叉管连接部分一个示例的纵向截面示意图。图4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分叉管连接部分另一个示例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0054]
参照图3和图4,在一些示例中,双腔导管1可以包括相互独立设置的导丝腔管11和成像腔管12,导丝腔管11可以和第一通管21连通,成像腔管12可以和第二通管22连通。
[0055]
再次参照图3,在一些示例中,标记管3、第二通管22以及成像腔管12形成的腔道可处于同一水平线,超声组件6的一端可水平穿入标记管3、第二通管22、成像腔管12形成的腔道。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超声组件6在标记管3、第二通管22以及成像腔管12所形成的腔道中的推送性和通过性,能够使超声组件6更加容易通过血管内狭窄部位。
[0056]
基于图3的示例,第一通管21和第二通管22所在轴线形成的预定角度的夹角可以为20
°
至60
°
。更优选的,第一通管21和第二通管22所在轴线形成的预定角度的夹角可以为35
°
至45
°
。在这种情况下,在超声组件6能够水平穿过标记管3、第二通管22以及成像腔管12所形成的腔道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合理的角度,也能够方便导丝5从一侧通过第一通管21穿入导丝腔管11。
[0057]
再次参照图4,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通管21和导丝腔管11形成的腔道可处于同一水平线,导丝5可水平穿入第一通管21和导丝腔管11形成的腔道。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导丝5在第一通管21和导丝腔管11所形成的腔道中的推送性和通过性,能够使导丝5更加容易通过血管内狭窄部位。
[0058]
基于图4的示例,第一通管21和第二通管22所在轴线形成的预定角度的夹角可以为20
°
至60
°
。更优选的,第一通管21和第二通管22所在轴线形成的预定角度的夹角可以为35
°
至45
°
。在这种情况下,在导丝5能够水平穿过第一通管21和导丝腔管11所形成的腔道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合理的角度,也能够方便超声组件6从一侧通过标记管3和第二通管22穿入成像腔管12。
[0059]
在上述图3和图4的两个示例中,也可以在保持双腔导管1和分叉管2的连接结构以及其内部通道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将标记管3通过标记管接头32接入分叉管2的第二通管22的方式,以形成图3中的示例结构;可以将标记管3通过标记管接头32接入图3中分叉管2的第一通管21的方式,以形成图4的示例结构。
[0060]
在一些示例中,分叉管2可以通过第二通管22与标记管3可拆卸连接。
[0061]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通管22可以与标记管3通过螺纹连接。
[0062]
在一些示例中,双腔导管1可以与分叉管2可拆卸连接。
[0063]
在一些示例中,双腔导管1可以通过连接件7与分叉管2可拆卸连接。
[0064]
在一些示例中,双腔导管1可以与连接件7的一端螺接,分叉管2可以与连接件7的另一端螺接。
[0065]
这种情况下,能够方便使连接件7作为过渡件连接双腔导管1和分叉管2,能够使得双腔导管1与分叉管2过渡平稳,连接更加稳固,进一步地,能够防止双腔导管1和分叉管2相连通的腔道出现错位,同时能够实现双腔导管1和分叉管2的可拆卸连接。
[0066]
在一些示例中,分叉管2中的第二通管22的组件入口220可以与标记管3的管接头32螺接。
[0067]
在一些示例中,连接件7的一端可以与双腔导管1螺接,连接件7的另一端可以与分叉管2螺接。
[0068]
当然,连接件7与双腔导管1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螺接,其也可以为拼接、卡接等连接方式;连接件7与叉管2的连接方式也并不限于螺接,其也可以为拼接、卡接等连接方式。
[0069]
在一些示例中,连接件7和分叉管2之间可以设置有用于防止液体渗出的密封管72。由此,能够方便密封连接件7和分叉管2的连接间隙,能够防止通过连接7中的液体渗出该超声诊断导管外。
[0070]
在一些示例中,密封管72的材质可以为pi(polyimide,聚酰亚胺)、pvc(聚氯乙烯)、pe(聚乙烯)等。
[0071]
在一些示例中,连接件7和双腔管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双腔管体弯折的去应力管71。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防止连接件7和双腔管体1连接处应力集中而导致双腔管体1弯折。
[0072]
图5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连接件的纵向截面示意图。图6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连接件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0073]
参照图5和图6,在一些示例中,连接件7内可以开设有连通第一通管21和双腔导管1其中一腔室的第一连通腔73、以及连通第二通管22和双腔导管1其中另一腔室的第二连通腔74。
[0074]
参照图6,第一连通腔73和第二连通腔74可以皆为圆形腔孔,第二连通腔74的孔径可以大于第一连通腔73的孔径。
[0075]
在一些示例中,孔径较小的第一连通腔73可以通入导丝5,孔径较大的第二连通腔74可以使超声组件6的一端穿过。
[0076]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通腔73和第二连通腔74可以相互独立设置,互不连通。
[0077]
在一些示例中,密封管72可以为贴合在第二通管22内和第二连通腔74中的圆柱形套管。
[0078]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连接件7的设置,能够使双腔导管1和分叉管2设计为可拆卸的结构,且分叉管2的第二通管22与标记管3通过标记管接头32也可设计为可拆卸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方便将双腔导管1、分叉管2、标记管3三条管段设计为可拆卸结构,由此,能够方便拆卸和更换三条管段。
[0079]
图7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双腔导管的示例1的纵向截面示意图。图8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双腔导管的示例2的纵向截面示意图。图9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双腔导管的示例3的纵向截面示意图。图10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双腔导管的示例4的纵向截面示意图。图11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双
腔导管的示例5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0080]
参照图7至图11,在一些示例中,超声组件6可以包括换能器61和传动轴62,换能器61可以用于置入成像腔管12内,传动轴62的一端可以连接换能器61,另一端可以连接连接座4。由此,能够方便换能器61在成像腔管12内进行超声成像,并向外部显示器反馈成像的图像。
[0081]
在一些示例中,双腔导管1可以包括相互独立设置的供导丝5穿过的导丝腔管11和供换能器61和传动轴62穿过的成像腔管12。
[0082]
参照图7,在一些示例中,导丝腔管11可以和第一通管21连通,成像腔管12可以和第二通管22连通。由此,能够方便导丝腔管11连通分叉管2中的第一通管21,能够方便成像腔管12连通分叉管2中的第二腔管22。
[0083]
在上述这种情况下,出液孔120可以设置在双腔导管1的上端侧面且位于成像腔管12的末端,导丝5可以从该超声诊断导管的侧面穿入,从双腔导管1的管末端穿出,此时,成像腔管12可以和分叉管2的第二通管22、标记管3处于同一直线(对应图3示例)。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方便实现导丝5在管末端的水平穿刺,也能够方便换能器61和传动轴62的水平移动和旋转,由此能够减少传动轴62的不均匀旋转,减少超声图像的非均匀旋转失真(nurd)。
[0084]
参照图8和图9,在另一些示例中,导丝腔管11可以设置在上端(或者直接使导丝穿入图7中的成像腔管12),导丝出口110可以设置在双腔导管1的上端侧面;成像腔管12可以设置在下端,出液孔120可以设置在双腔导管1的管末端(对应图4示例)。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导丝5水平穿入第一通管21和导丝腔管11,能够提高导丝5在该超声诊断导管中的推送性和通过性,同时能够方便使导丝5从该超声诊断导管的侧端穿出,能够实现导丝5在该超声诊断导管末端向上的穿刺。
[0085]
在一些示例中,也可以通过翻转双腔导管1以实现导丝5向下、向左或向右的穿刺。
[0086]
在一些示例中,导丝5穿刺的方向与水平轴(也即与双腔导管1的夹角)可以为0
°
至90
°

[0087]
在本实施方式中,出液孔120可以和换能器61、传动轴62连通,通过出液孔120可以实现成像腔管12内部气泡的排空。
[0088]
再次参照图9,在一些示例中,导丝腔管11的导丝出口110可以设置有用于加强导丝出口110抗撕裂力的加强件13。在这种情况下,当通过导丝入口210频繁更换导丝时,能够加强导丝出口110的抗撕裂力,能够避免导丝出口110附近的管材断裂至血管内。
[0089]
在一些示例中,生物体可以为人体。
[0090]
在一些示例中,成像腔管12介入人体的一端可以设置有显影环14。在这种情况下,显影环14在x光下具有显影效果,可标记该超声诊断导管进入人体血管后的位置,能够方便操作者对改超声诊断导管的位置进行跟踪。
[0091]
在一些示例中,显影环14可以设置于该双腔导管1的最末端位置。
[0092]
再次参照图7,在一些示例中,显影环14可以设置于导丝腔管11的末端。
[0093]
再次参照图8和图9,在一些示例中,显影环14可以设置于成像腔管12的末端。
[0094]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图7至图9中双腔管体1的结构本身可以不用改变,只需改变导丝出口110和出液孔120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显影环只需设置在双腔管体1的最末端位置即可,由此,能够方便探测双腔导管1进入人体后的位置。
[0095]
图10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双腔导管的示例4的纵向截面示意图。图11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双腔导管的示例5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0096]
参照图10和图11,在一些示例中,在双腔导管1中的导丝腔管11和成像腔管12可以相互平行且互不连通的设置。也即,通入导丝腔管11的导丝5和通入成像腔管12的传动轴62可以在双腔导管1中相互平行且水平的穿入。由此,能够方便穿设导丝5以及传动轴62和换能器61。
[0097]
在一些示例中,双腔导管1可去除对应成像腔管12的导丝腔管11的部分结构,以方便超声组件6进行超声成像。由此,能够减少对超声成像的阻碍,方便换能器61在成像腔管12中进行超声成像。
[0098]
再次参照图11,在一些示例中,下端的导丝腔管11对应成像腔管12中换能器61的位置可以设置为空窗段111。由此,能够减少空窗段111的管材的存在对超声成像的阻碍,方便换能器61在成像腔管12中进行超声成像。
[0099]
图12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双腔导管管体的一个示例的横向截面示意图。图13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双腔导管管体的另一个示例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0100]
参照图12,在一些示例中,双腔导管1可以为导丝腔管11和成像腔管12一体挤出成型制成。
[0101]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通过在双腔导管1中穿孔以形成导丝腔管11和成像腔管12。由此,能够方便形成导丝腔管11和成像腔管12。
[0102]
在一些示例中,双腔导管1可以为导丝腔管11和成像腔管12叠层熔接制成。由此,能够方便通过熔接导丝腔管11和成像腔管12以形成双腔导管1。
[0103]
参照图13,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通过熔接导丝腔管11和成像腔管12以形成截面呈“葫芦”状的双腔导管1。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图11中双腔导管1,可以去除其多余的实心部分,能够减少对超声和红外光的阻碍,能够进一步方便进行超声成像和显影探测。
[0104]
在一些示例中,导丝腔管11的管腔内径可以小于成像腔管12的管腔内径。在这种情况下,只需导丝腔管11的管腔内径大于导丝5的外直径,只需成像腔管12的管腔内径大于传动轴62和换能器61的外直径,能够方便在导丝腔管11通入较细的导丝5,能够方便在成像腔管12通入较粗的传动轴62和换能器61,由此,能够针对性涉及腔管的管腔内径,能够节约管材。
[0105]
在本公开中,还可以通过翻转分叉管2以改变导丝5在导丝出口110的穿刺位置和穿刺方向。具体的,参照图3和图7所示该超声诊断导管的结构,可以通过翻转分叉管2以将分叉管2中的第二通管22对准导丝腔管11设置,以将分叉管2中的第一通管21对准成像腔管12设置,由此,能够使导丝5通过第一通管21穿入成像腔管12,并可以从成像腔管12预留的出液孔120向上穿出,能够使传动轴62和换能器61通过标记管3和第二通管22穿入导丝腔管11。
[0106]
在一些示例中,导丝腔管11的管腔内径可以等于成像腔管12的管腔内径,且分别大于导丝5和传动轴62的外直径,以及能够容纳换能器61。在这种情况下,在进行上述分叉管2的翻转时,使导丝腔管11也能够容纳传动轴62和换能器61,使成像腔管12也能够容纳导丝5,能够提高腔管的适配性。
[0107]
可以理解的是,对应上述实施例的连接件7的第一连通腔73的内直径也应和导丝腔管11的内直径作相应改动,对应上述实施例的连接件7的第二连通腔74内直径、标记管3内直径也应和成像腔管12的内直径作相应改动。
[0108]
在一些示例中,标记管3可以为透明管,标记管3内可以设置有不透明的移动管8。
[0109]
在一些示例中,不透明的移动管8例如可以为黑色管、红色管、或其他容易识别的颜色的管等。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方便在透明的标记管3外观察移动管8的移动。
[0110]
在一些示例中,移动管8可以套设在传动轴62外,通过标记环31可观察传动轴62带动移动管8在标记管3内移动的距离。由此,能够方便观察传动轴62带动移动管8在标记管3内移动的距离。
[0111]
在一些示例中,标记环31可以为等距离印刻在透明的标记管3上的多个油墨环。由此,利用油墨环的易识别性,能够方便对传动轴62和移动管8的移动进行可视观察。
[0112]
在一些示例中,分叉管2可以大致呈“y”型管。由此,能够方便将分叉管2设计为“y”型结构。
[0113]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分叉管2的第二通管22可以和双腔导管1处于同一水平线,分叉管2的第一通管21可以侧向延伸,此时,与第二通管22连接的标记管3也和双腔导管1处于同一水平线。由此,能够方便传动轴62和换能器61在双腔导管1中的水平移动。
[0114]
在一些示例中,分叉管2的第一通管21可以和双腔导管1处于同一水平线,分叉管2的第二通管22可以侧向延伸,此时,与第二通管22连接的标记管3也侧向延伸。由此,能够方便导丝5在双腔导管1中的水平移动。
[0115]
在一些示例中,传动轴62通过的腔管管段可以由偏硬的管材设计。在一些示例中,分叉管2中由传动轴62穿过的通管(第一通管21或第二通管22)可以由偏硬的管材设计而成,且与标记管3和双腔导管1密封连接。
[0116]
在一些示例中,双腔导管1可以选用高透明性且对超声成像损耗低的材料制成。
[0117]
在一些示例中,双腔导管1的材质可以为pebax(聚醚嵌段聚酰胺)或pe(聚乙烯)等。
[0118]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超声诊断导管的结构同样适用于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导管和nirs(near infrared spectrum instrument,近红外光谱成像)导管等。
[0119]
虽然以上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可以理解,上述说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公开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公开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