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柔性软管的流动压力损失计算方法

2022-11-09 22:27: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柔性软管的流动压力损失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材料力学确定软管管壁拉应力与内压的关系;(2)基于列宾宗水头损失理论、迭代计算方法与材料、流体耦合关系,并结合步骤(1)确定考虑软管发生变形下的沿程压力损失;(3)基于软管变形特点并结合步骤(2)确定软管发生变形下的局部压力损失;(4)基于流体动量定理并结合步骤(2)预测投入使用时的软管最低点位置,避免软管发生碰触;(5)在避免软管发生碰触的基础上,结合步骤(2)和步骤(3)计算软管总压力损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软管的流动压力损失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确定的拉应力与内压关系由以下公式联立确定:中确定的拉应力与内压关系由以下公式联立确定:2π(r
i
dr
i
)=(s
i
ds
i
)式中:i表示第i个微元环,表示沿微元环周长方向的应变,s表示微元环的周长,表示沿微元环周长方向的应力,e为软管弹性模量,ds
i
为沿微元环周长方向的变形,s
i
为第i个微元环的周长,p
i
为微元环所受压力,θ为积分所用角度参数,r
i
为第i个微元环半径,dl为所取微元环的轴向长度,表示软管总长度,δ表示软管管壁厚度,dr
i
表示微元环沿径向的变形大小;公式联立后确定的dr
i
与p
i
的关系如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软管的流动压力损失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基于列宾宗水头损失理论、迭代计算方法与材料、流体耦合关系,确定考虑软管发生变形下的沿程压力损失具体包括:(21)确定适用于第i各微元环的列宾宗水头损失理论如下:δp
ia
=ρgh
ia
式中:i表示第i个微元环,h
ia
表示沿程水头损失,δp
ia
表示沿程压力损失,q为速度流量,υ为流体运动粘度,d
i
为微元环直径;β、m为列宾宗参数,由如下方法确定:
d
i
=d
i-1-2dr
i
式中表示微元环沿径向的变形大小;(22)结合d
i
、β、m公式得到修正后的列宾宗水头损失理论为:其中,δl
i
为所取微元环的轴向长度dl的迭代参数;式中,n为预设的迭代步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软管的流动压力损失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基于软管变形特点确定软管发生变形下的局部压力损失具体包括:(31)确定在流体作用下的软管最低点的管间夹角α为:其中,h
max
为软管最低点与软管端部的垂直距离;(32)由流体力学有压管流转角的局部压力损失计算公式可知:δp
y
=ρgh
y
式中,δp
y
为管道内局部压力损失,h
y
为局部水头损失,为局部损失系数,v为流体在发生转角前的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软管的流动压力损失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基于流体动量定理预测投入使用时的软管最低点位置具体包括:(41)采用以下公式求解l1,l2,θ,η:l=l1 l2l1sinθ l2sinη=bθ η=αl1cosθ=l2cosη式中:l1表示最低点左侧软管长度,l2表示最低点右侧软管长度,θ表示最低点左侧软管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η表示最低点右侧软管与竖直方向的夹角,b表示软管两端的水平距离;(42)建立坐标系,通过流体力学动量定理确定管道所受冲击力如下:ρq(v
2x-v
1x
)=f
x
[p1a
1-p2a2·
cos(π-α)]其中:v
2x
=v2cosθv
1x
=v1式中:ρ为流体密度,v1为入口速度,v2为出口速度,v
1x
为v1在x方向的投影大小,v
2x
为v2在x方向的投影大小,f
x
为管道在x方向所受外力,p1为流体入口端压强,a1为流体入口端截面面积,p2为流体出口端压强,a2为流体出口端截面面积;(43)由步骤(42)的公式判断不同位置处软管所受冲击力的大小,计算冲击力的极值,并根据冲击力的极值确定选用软管的抗冲击力强度,确保软管在安全、无损的前提下工作;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在冲击力的极值的作用下,软管最低点距固定点的垂直距离:(dl2 l2)
·
cosη=h
av
式中:h
av
表示在冲击力的极值的作用下,软管最低点距固定点的垂直距离。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软管的流动压力损失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软管总压力损失:式中,δp
all
为软管两端之间的压差,即软管在流体流动下的总压力损失。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软管的流动压力损失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材料力学确定软管管壁拉应力与内压的关系;(2)基于列宾宗水头损失理论、迭代计算方法与材料、流体耦合关系,确定考虑软管发生变形下的沿程压力损失;(3)基于软管变形特点确定软管发生变形下的局部压力损失;(4)基于流体动量定理预测投入使用时的软管最低点位置,避免软管发生碰触;(5)计算软管总压力损失,本发明具有预测结果精确且全面的优点。果精确且全面的优点。果精确且全面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 古傲林 刘伟鑫 王姗姗 黄帆 高亮 田浩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矿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8.22
技术公布日:2022/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