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绕线板及应用该绕线板的发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17:00: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板及应用该绕线板的发热组件。


背景技术:

2.现有电器设备中有些外接导线较长,特别在这些设备集中的地方,这些外接导线经常会缠绕在一起,既影响使用又影响美观。
3.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如专利号为zl200920197274.9(授权公告号为 cn201515197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板,该绕线板通过绕线板的板体两端设有绕线槽,在绕线槽的边上设有导线卡槽。但由于该绕线板的绕线槽是一整个区域,并未分隔开,因此该绕线板只能适用于能相接触的导线缠绕(导线外包覆有绝缘层),但该绕线板并不适应于相互直接不能接触的待绕件。
4.如发热丝在缠绕时需要相互间隔,为满足发热丝的缠绕,有专利号为 zl201621148747.2(授权公告号为cn206391078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水袋加热器,该加热器虽然能通过将发热丝的逐步螺旋缠绕在对应的半圆形卡槽上,以实现发热丝的缠绕;但上述加热器仍存在如下使用局限性:一、由于上述半圆形卡槽均相邻设置,为此相邻的发热丝之间还是易存在接触的可能,一旦发热丝接触后则会引起发热异常的情况;二、将缠绕有发热丝的固定板安装在加热器中时,由于发热丝基本处于固定板的外边缘,所以加热器在使用中发热丝有接触加热器内其他部件的可能,会出现烫伤问题。为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避免相邻待绕件相接触的绕线板,特别适用于需要隔离的待绕件的绕线。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避免待绕件与其他部件接触的绕线板。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应用该绕线板的发热组件。
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和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绕线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两相对侧边缘上设有多个用于供待绕件绕设的绕线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相邻两绕线槽之间以实现两绕线槽相隔离的隔离部,两相邻的隔离部之间形成供待绕件绕制在其内部的绕线通道。
9.进一步地,所述板体的两相对侧边缘上沿板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向内凹进呈半圆形的凹口,所述凹口即为上述的绕线槽。
10.进一步地,所述隔离部为沿每个凹口的端部所在平面水平设置的盘体。
11.当待绕件为发热丝时,为使加热使用时增强热对流,所述板体上在两相邻盘体之间还设有凸筋。
12.为实现待绕件的稳固缠绕,所述板体分为头端、尾端和设于头端和尾端之间的绕线区,所述绕线槽设于所述绕线区的两外侧边缘,所述头端和尾端上分别开设有供待绕件穿设的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
13.为实现待绕件头尾两端的卡接,所述第一过线孔为两个,分别设于头端的两侧,所述头端上还设有以供待绕件卡接的两个卡合部,每个卡合部邻近对应的第一过线孔设置。
14.优选地,每个卡合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卡脚,所述两卡脚之间形成供待绕件卡接的卡合通道。
15.为实现待绕件的散热,所述绕线区的中央还设有多个通孔。
1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上述的绕线板,所述发热丝为上述的待绕件。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隔离部将两绕线槽隔离开,避免两相邻的待绕件接触,增强了爬电距离,提高了安全性;同时规范了绕线,使绕线顺滑有序;另外利用两隔离部之间形成的绕线通道,使待绕件绕设在绕线槽内时而处于绕线通道内部,从而能有效避免待绕件使用时其他部件而导致的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绕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1的剖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缠绕有发热丝的绕线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4.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绕线板包括板体1和隔离部3。其中板体1的两相对侧边缘上设有多个用于供待绕件绕设的绕线槽2,隔离部3设于相邻两绕线槽2之间以实现两绕线槽2相隔离,两相邻的隔离部3之间形成供待绕件绕制在其内部的绕线通道 31。本实施例中将上述绕线板应用在发热组件上,发热组件包括为上述的待绕件的发热丝5,该发热组件可应用在热水袋中。
25.如图4所示,板体1呈方形,本实施例中的板体1的两相对侧边缘上沿板体1的长度方向(即方形板体1的长边,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在短边上)依次向内凹进呈半圆形的凹口,凹口即为上述的绕线槽2;隔离部3为沿每个凹口的端部所在平面水平设置的盘体,如图2中所示,该盘体的外边缘超过板体1,这样能使待绕件绕制在绕线通道31内部,避免待绕件在使用时接触到外部其他部件,即:发热丝5在加热使用时不会碰到热水袋底部的防水层,避免发热不良时会融化防水膜,导致漏水烫伤问题。另外板体1上在两相邻盘体之间还设有凸筋4,这样通过凸筋4使发热丝5绕制时抬高而形成空隙,使发热丝5在加热过程中增强了热对流,提高了加热效率。
26.为实现发热丝5的牢固缠绕,本实施例中板体1分为头端11、尾端12和设于头端 11和尾端12之间的绕线区13,绕线槽2设于绕线区13的两外侧边缘,头端11和尾端 12上分别
开设有供待绕件穿设的第一过线孔111和第二过线孔112。如图1中所示,第一过线孔111为两个,分别设于头端11的两侧,头端11上还设有以供待绕件卡接的两个卡合部110,每个卡合部110邻近对应的第一过线孔111设置;第二过线孔112为两个,分别设于尾端12的两侧;本实施例中,每个卡合部110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卡脚110a,两卡脚110a之间形成供待绕件卡接的卡合通道110b;上述绕线区13的中央还设有多个通孔131,这样能通过通孔131进行散热,防止发热丝5加热过程中温度过高。
27.本实施例中发热丝5的绕制过程为:如图5中的虚线所示,将发热丝5的起始线头从头端11上的一个第一过线孔111上穿入,并引至尾端12的其中一个第二过线孔112 穿出,接着又通过尾端12的另一个第二过线孔112穿入,之后则依次经过板体1两侧的绕线槽2(图5中只是示意出其中两圈发热丝5的缠绕,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需要依次自上而下经过任意次数的缠绕),最终引至头端11上的另一第一过线孔111上穿入到头端11的正面,发热丝5的起始线头和末端线头基本一致,方便后期接线;另外在发热丝5缠绕完成后将邻近两第一过线孔111的发热丝5卡接在对应的卡合部110内,这样即可完成整个发热丝5的绕线。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绕线板,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的两相对侧边缘上设有多个用于供待绕件绕设的绕线槽(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相邻两绕线槽(2)之间以实现两绕线槽(2)相隔离的隔离部(3),两相邻的隔离部(3)之间形成供待绕件绕制在其内部的绕线通道(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两相对侧边缘上沿板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向内凹进呈半圆形的凹口,所述凹口即为上述的绕线槽(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3)为沿每个凹口的端部所在平面水平设置的盘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上在两相邻盘体之间还设有凸筋(4)。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绕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分为头端(11)、尾端(12)和设于头端(11)和尾端(12)之间的绕线区(13),所述绕线槽(2)设于所述绕线区(13)的两外侧边缘,所述头端(11)和尾端(12)上分别开设有供待绕件穿设的第一过线孔(111)和第二过线孔(1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绕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线孔(111)为两个,分别设于头端(11)的两侧,所述头端(11)上还设有以供待绕件卡接的两个卡合部(110),每个卡合部(110)邻近对应的第一过线孔(111)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绕线板,其特征在于:每个卡合部(110)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卡脚(110a),所述两卡脚(110a)之间形成供待绕件卡接的卡合通道(110b)。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绕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区(13)的中央还设有多个通孔(131)。9.一种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丝(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绕线板,所述发热丝(5)为上述的待绕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两相对侧边缘上设有多个用于供待绕件绕设的绕线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相邻两绕线槽之间以实现两绕线槽相隔离的隔离部,两相邻的隔离部之间形成供待绕件绕制在其内部的绕线通道。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绕线板的发热组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隔离部将两绕线槽隔离开,避免两相邻的待绕件接触,增强了爬电距离,提高了安全性;同时规范了绕线,使绕线顺滑有序;另外利用两隔离部之间形成的绕线通道,使待绕件绕设在绕线槽内时而处于绕线通道内部,从而能有效避免待绕件使用时其他部件而导致的安全问题。其他部件而导致的安全问题。其他部件而导致的安全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红 周晓明 周晨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余姚市冬暖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1
技术公布日:2022/10/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