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通机性能检测用的可调式吸排尾气组合烟道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16:33: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一种通机性能检测用的可调式吸排尾气组合烟道。


背景技术:

2.通机是指除车用及特殊用途以外的汽油机,其标定功率一般在30kw以下。它主要作为小型农机具(微耕机)、园林机械(如割草机)等的配套动力。由于通用小型汽油机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所以在各种机具配套中占有重要位置。
3.而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为了确保各方面性能优良,在出厂之前,要求在点火状态下进行各方面性能和参数的检测(如振动、噪音、油耗、扭矩、转速、功率、排放等)。而由于在点火状态下进行检测时在封闭的检测房(或检测室)内进行,因此在无论在对那种性能和参数在检测时,都需要将通机或其机具燃烧时所排出的尾气(可能未充分燃烧)从其检测房(或检测室)内全部抽吸并排出,由于尾气会污染了室内空气并影响检测结果,同时留在室内存在燃爆的风险。
4.第一种检测方式:当采用流水线式检测时,在流水线的输送线t旁边设置若干个检测装置(即检测工位),而输送线上设置有若干工位板s,而工位板是被驱动沿输送运动;而被检测对象(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是放置(或固定)在若干工位板上;因此可将被检测对象自动送到各检测工位,同时在完成检测后可自动送出;而为了提高流水线的通用性,会用于不同被检测对象(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的检测,而不同被检测对象的尾气排出口放置(或固定)在工位板上后被送到检测装置(即检测工位)定点停下时其尾气排出口所处的前后位置(即x轴坐标)和高度(即z轴坐标)不同,存在不能通用的问题。而现有或常规用于被检测对象(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在检测(尤其是流水线式检测)时对其尾气吸排的排气烟道及其吸气口(采用不锈钢的管道,由于为刚性)是存在无法或不方便调节的问题。
5.第二种检测方式:采用将被检测对象(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在固定位置的检测装置的工作台上定点检测,而该检测装置的工作台上会更换不同被检测对象(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时,而不同被检测对象(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的排尾气口的位置坐标(x轴和z轴)不同,也需要对排气烟道的吸气口位置调节。
6.另外,由于尾气本身温度高,切换不同被检测对象检测时在对该排气烟道的吸气口位置采用手动调整(主要调节x-轴坐标)时也容易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一个或多个缺陷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机性能检测用的可调式吸排尾气组合烟道。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机性能检测用的可调式吸排尾气组合烟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房顶板、排气管、第一驱动缸、位移座及第二驱动缸;该排气管具有依次相连的吸气口、第一管接头、第一软管、第二管接头、第二软管及外管;该第二管接头位于该第一管接头上方;该第一驱动缸固定在该房顶板上,该第一驱动缸输出端与位移座连
接并用于驱动位移座沿x轴位移;该第二驱动缸固定在所述位移座上,该第二驱动缸输出端与第一管接头连接并用于驱动该第一管接头沿z轴位移;该第二管接头固定在所述位移座上,所述外管固定在房顶板上。
9.采用上述方案,该排气管的外管外接抽风机,该排气管的吸气口用于正对准被检测对象(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排尾气口处并将被检测对象在点火检测过程(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中所排出的尾气经该排气管抽出。
10.本技术方案可通过启动该第二驱动缸工作而驱动该第一管接头沿z轴位移,该第一管接头z轴上行或下行位移,进而自动地调节该排气管的吸气口的z轴坐标;同时可通过启动该第一驱动缸工作而驱动位移座沿x轴位移;该位移座上固定的第二驱动缸和第二管接头会随同沿x轴(正向或负向)位移,进而调节该排气管的吸气口的x轴坐标,因此本技术方案可用于被检测对象(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性能检测时根据其排尾气口的位置特点而对排气管的吸气口的工作坐标(xz轴)自动调节,并使该排气管的吸气口能自动正对准被检测对象(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排尾气口处并将被检测对象在点火检测过程(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中所排出的尾气经该排气管抽出;因此可满足在用于不同被检测对象(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检测时对吸气口工作位置的自动坐标和位置切换,且操作非常安全;
11.其次,在该排气管的的吸气口的位置坐标在位移变化(xz轴)时,由于第一管接头与第二管接头之间的第一软管可变形,该第二管接头与外管之间的第二软管可变形;该排气管可自适应地进行变形而不会被损坏;
12.另外,当单独启动第一驱动缸工作时可实现x轴方向的单一方向调节(可x轴正向或负向位移);而当单独启动第二驱动缸工作时可实现z轴方向的单一方向调节(可z轴正向或负向位移);而当同时启动第一驱动缸和第二驱动缸工作时可实现xz轴的双向调节(x轴正负和z轴正负),具有多种模式的切换,可根据需要满足任意xz轴坐标的调节。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接头或/和所述第二管接头为l形管。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软管或/和所述第二软管采用伸缩管。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缸或/和所述第二驱动缸采用气缸或液压缸或电动缸。
16.进一步地,所述吸气口为喇叭状。
17.进一步地,所述房顶板固定设置有吊座,该第一驱动缸固定在吊座上,该吊座上固定有x轴导轨,该位移座与x轴导轨可滑动配合。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缸输出端通过调节机构与第一管接头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z轴杆和连接件,该z轴杆一端与第二驱动缸输出端固接,该连接件上端设有上套孔,该套孔与z轴杆间隙配合,该连接件上端安装有用于松开或抵紧所述z轴杆的上锁紧螺钉;该连接件下端设有下套孔,该下套孔与第一管接头间隙配合,该连接件上端安装有用于松开或抵紧所述第一管接头的下锁紧螺钉。由于该连接件的套孔与z轴杆间隙配合(可相对滑动和转动),可通过旋转上锁紧螺钉而松开;然后将连接件与该z轴杆相对轴向滑动到所需位置后再旋转该上锁紧螺钉并再次锁紧,可实现在检测前对该排气管的吸气口沿z轴坐标进行手动预调。而由于该下套孔与第一管接头间隙配合(可相对滑动和转动),可通过旋转下锁紧螺钉而松开;该连接件所述第一管接头可相对转动到所需方向后再旋转该下锁紧螺钉并再次锁紧,可实现在检测前对该排气管的吸气口的工作方向进行手动预调。
19.进一步地,所述吸气口、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及外管采用不锈钢材料。可防止
生锈,提高使用寿命。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1.第一、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同于现有结构,其可用于被检测对象(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性能检测时根据其排尾气口的位置特点而对排气管的吸气口的工作坐标自动调节,并使该排气管的吸气口正对准被检测对象(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排尾气口处并将被检测对象在点火检测过程(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中所排出的尾气经该排气管抽出;因此可满足在用于不同被检测对象(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检测时对吸气口工作位置的自动坐标和位置切换,且操作非常安全;
22.第二、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排气管的的吸气口坐标方式变化时,由于第一管接头与第二管接头之间的第一软管可变形,该第二管接头与外管之间的第二软管可变形;该排气管可自适应地进行变形而不会被损坏;
23.第三、本实用新型由于当单独启动第一驱动缸工作时可实现x轴方向的单一方向调节可x轴正向或负向位移;而当单独启动第二驱动缸工作时可实现z轴方向的单一方向调节可z轴正向或负向位移;而当同时启动第一驱动缸和第二驱动缸工作时可实现x-z轴的双向调节x轴正负和z轴正负,具有多种模式的切换,可根据需要满足任意x-z轴坐标的调节;
24.第四、本实用新型该由于下套孔与第一管接头间隙配合,可通过旋转下锁紧螺钉而松开;该连接件所述第一管接头可相对转动到所需方向,可根据被检测对象k的排尾气口k实际方向而定,如水平或竖向,可实现在检测前对该排气管的吸气口的工作方向进行手动预调。
附图说明
25.图1是一种通机性能检测用的可调式吸排尾气组合烟道在使用状态时的主视图。
26.图2是一种通机性能检测用的可调式吸排尾气组合烟道在使用状态时的立体图。
27.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9.实施例:可见图1-3,一种通机性能检测用的可调式吸排尾气组合烟道,其包括房顶板1、排气管2、第一驱动缸3、位移座4及第二驱动缸5。
30.可见图1-3,其中,该排气管2具有依次相连的吸气口2-1、第一管接头2-2、第一软管2-3、第二管接头2-4、第二软管2-5及外管2-6。
31.具体地,所述吸气口2-1、第一管接头2-2、第二管接头2-4及外管2-6采用不锈钢材料。可防止生锈,提高使用寿命。
32.优选地,所述第一管接头2-2和所述第二管接头2-4为l形管。
33.优选地,所述第一软管2-3和所述第二软管2-5采用伸缩管。
34.具体地,该第一软管2-3和第二软管2-5采用防火(或耐高温)伸缩管。该伸缩管可采用防火布或尼龙等防火(或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软管,该软管经螺旋钢丝进行支撑。
35.如例:该第一软管2-3和第二软管2-5可采用购自于深圳市诺锐软管有限公司产品,型号wh00400软管。
36.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缸3和所述第二驱动缸5采用气缸或液压缸或电动缸。
37.进一步地,所述吸气口2-1为喇叭状。这样将被检测对象(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的排尾气口处排出的尾气更低收集和排出。
38.可见图1-3,本实用新型可安装在检测房或检测室的房顶板1(或吊顶板)上。所述外管2-6固定在房顶板1上,该外管2-6穿出所述检测房或检测室后再外接抽风机(图中未示出)。另外,在该抽风机排出口可设置尾气净化装置(如三元催化器、流颗粒捕集器等),可将尾气净化后排出处理。
39.该第一驱动缸3固定在该房顶板1上。具体地,所述房顶板1上固定安装有吊座1-1。
40.可见图1-3,其中,该第一驱动缸3固定安装在吊座1-1上,该吊座1-1上固定有x轴导轨1-2(具有两个),该位移座4与x轴导轨1-2可滑动配合,该第一驱动缸3输出端与位移座4固接并用于驱动位移座4沿x轴位移。
41.可见图1-3,其中,该第二管接头2-4位于该第一管接头2-2上方;该第二驱动缸5固定在所述位移座4上,该第二驱动缸5输出端竖向朝向并与第一管接头2-2固接并用于驱动该第一管接头2-2沿z轴位移。
42.其中,该第二管接头2-4固定在所述位移座4上,当该第一驱动缸3驱动该位移座4沿x轴位移,该第二管接头2-4和第二驱动缸5会随同该位移座4沿x轴位移。
43.可见图2-3,另外,所述第二驱动缸5输出端通过调节机构7与第一管接头2-2连接;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z轴杆7-1和连接件7-2,该z轴杆7-1一端与第二驱动缸5输出端固接,该连接件7-2上端设有上套孔7-21,该套孔7-21与z轴杆7-1间隙配合,该连接件7-2上端安装有用于松开或抵紧所述z轴杆7-1的上锁紧螺钉7-3。
44.可见图2-3,具体地,该上锁紧螺钉7-3与连接件7-2上端螺纹配合,该上锁紧螺钉7-3的螺杆可径向进入所述上套孔7-21内。
45.可见图2-3,该连接件7-2下端设有下套孔7-22,该下套孔7-22与第一管接头2-2间隙配合(可相对滑动),该连接件7-2上端安装有用于松开或抵紧所述第一管接头2-2的下锁紧螺钉7-4。
46.可见图2-3,具体地,该下锁紧螺钉7-4与连接件7-2下端螺纹配合,该下锁紧螺钉7-4的螺杆可径向进入所述下套孔7-22内。
47.可见图2-3,由于该连接件7-2的套孔7-21与z轴杆7-1间隙配合(可相对滑动),可通过旋转上锁紧螺钉7-3而松开;然后将连接件7-2与该z轴杆7-1相对轴向滑动到所需位置后再旋转该上锁紧螺钉7-3并再次锁紧,可实现在检测前对该排气管2的吸气口2-1沿z轴坐标进行手动预调。
48.而该由于下套孔7-22与第一管接头2-2间隙配合(可相对转动),可通过旋转下锁紧螺钉7-4而松开;该连接件7-2所述第一管接头2-2可相对转动到所需方向(根据被检测对象k的排尾气口k-1实际方向而定,如水平或竖向)后再旋转该下锁紧螺钉7-4并再次锁紧,可实现在检测前对该排气管2的吸气口2-1的工作方向进行手动预调。
49.在检测时,由于该排气管2的外管2-6外接抽风机(图中未示出),该排气管2的吸气口2-1是正对准被检测对象k(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排尾气口k-1处并将被检测对象在点火检测过程(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中所排出的尾气经该排气管2抽出。
50.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启动该第二驱动缸5工作而驱动该第一管接头2-2沿z轴位移,
而该第一管接头2-2沿z轴上行或下行位移,进而调节该排气管2的吸气口2-1的z轴坐标;也可通过启动该第一驱动缸3而驱动位移座4沿x轴x轴位移;该位移座4上固定的第二驱动缸5和第二管接头2-4会随同沿x轴正向或负向位移,进而调节该排气管2的吸气口2-1的x轴坐标,因此可用于被检测对象(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性能检测时根据其排尾气口的位置特点而对排气管2的吸气口2-1的工作坐标自动调节,并使该排气管2的吸气口2-1能正对准被检测对象(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排尾气口处并将被检测对象在点火检测过程(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中所排出的尾气经该排气管2抽出;因此可满足在用于不同被检测对象(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检测时对吸气口工作位置的自动坐标和位置切换,且操作非常安全;
51.本实用新型由于排气管的的吸气口2-1坐标位移(x-z轴)在变化时该第一管接头2-2与第二管接头2-4之间的第一软管2-3可变形,且该第二管接头2-4与外管2-6之间的第二软管2-5可变形;因此该排气管可自适应地进行变形而不会被损坏;
52.本实用新型由于当单独启动第一驱动缸工作时可实现x轴方向的单一方向调节可x轴正向或负向位移;而当单独启动第二驱动缸工作时可实现z轴方向的单一方向调节可z轴正向或负向位移;而当同时启动第一驱动缸和第二驱动缸工作时可实现x-z轴的双向调节x轴正负和z轴正负,因此具有多种模式的切换,可根据需要满足任意x-z轴坐标的调节。
53.可参见图1-3,当采用流水线式检测时,将被检测对象k(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如微耕机)是放置(或被固定约束)在工位板t上,而在流水线的输送线s旁边设置有检测装置(即检测工位,图中未示出),而该工位板t及其上的被检测对象k(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如微耕机)被驱动输送运动;而当被检测对象自动送到检测装置(即检测工位)定点停下时其尾气排出口k-1与排气管的的吸气口2-1不正对时,可通过启动第一驱动缸3或/和第二驱动缸5进行对该排气管6的吸气口2-1位置坐标调节,并调整后使该排气管6的吸气口2-1与所述被检测对象k(通机或配有通机的机具,如微耕机)的尾气排出口k-1正对,然后再启动点火和相应的性能检测。
54.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