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机动车前照灯配光镜用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16:32: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车灯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动车前照灯配光镜用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2.机动车照明及光信号装置是车辆安全行驶重要保障,其中照明及光信号灯具的配光性能测试是车辆认证的强制检验项目之一,机动车前照灯包括光源、反射镜和配光镜。随着灯具技术的发展,玻璃配光镜逐渐被塑料配光镜所替代,塑料配光镜长期暴露在日照、雨淋、沙尘等恶劣环境下,其透光率和漫射率等性能会逐渐下降,对前照灯的配光性能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对前照灯的配光镜进行机械磨损试验。
3.机械磨损试验时,将配光镜固定在喷砂机的底板上,喷嘴与配光镜表面的距离为380
±
10mm,进行透过率和漫透过率测试的区域分布在喷嘴喷射流所形成的扇状区域里,喷砂机工作时,左右往复运动的喷嘴喷出的混合液反复冲刷和打磨配光镜的表面,但由于不同车型灯具的配光镜的大小和形状各异,被固定的配光镜难以全部处于规定的试验区域里,因此,需要一种能在试验时调节配光镜位置的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机动车前照灯配光镜用试验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升降机构,便于调节配光镜的高度位置,通过设置水平移动机构,便于在试验过程中调节配光镜的水平位置,使配光镜上表面的各个位置均可以移动到喷砂机的冲刷范围内,便于试验人员对配光镜进行机械磨损试验,灵活性、实用性强。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动车前照灯配光镜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升降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的水平移动机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配光镜的万向夹具;
6.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剪刀撑、两个第二剪刀撑和带动所述第一剪刀撑与所述第二剪刀撑开合的传动组件,所述第二剪刀撑设置在所述第一剪刀撑的上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剪刀撑的下部连接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剪刀撑的上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板;
7.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滑块、供所述滑块纵向滑移的纵向滑轨和供所述滑块横向滑移的横向滑轨,所述纵向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板上,所述横向滑轨设置在所述纵向滑轨上且与所述纵向滑轨互相垂直,所述横向滑轨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万向夹具的平板。
8.上述的一种机动车前照灯配光镜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丝杆、穿设在所述丝杆上的丝杆螺母和设置在所述丝杆螺母上的传动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转动所述丝杆的手轮;
9.所述丝杆螺母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丝杆螺母的两侧均设置有传动杆,每个所述传动杆上均穿设有第一剪刀撑上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剪刀撑下部的一端。
10.上述的一种机动车前照灯配光镜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上设置有两段分别供两个所述丝杆螺母安装且方向相反的外螺纹,每段所述外螺纹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丝杆螺母滑移范围的挡块。
11.上述的一种机动车前照灯配光镜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剪刀撑的中部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剪刀撑下部的一端通过第一滑动杆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穿设在第一限位板上;
12.两个所述第二剪刀撑的中部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剪刀撑上部的一端通过第二滑动杆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杆穿设在第二限位板上。
13.上述的一种机动车前照灯配光镜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滑动杆滑移的第一腰型槽,所述第二限位板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滑动杆滑移的第二腰型槽。
14.上述的一种机动车前照灯配光镜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外侧壁的下部设置有穿设在纵向滑轨上的纵向限位件,所述滑块外侧壁的上部设置有穿设在横向滑轨上的横向限位件。
15.上述的一种机动车前照灯配光镜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滑轨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供所述纵向限位件滑移的纵向滑槽,所述横向滑轨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供所述横向限位件滑移的横向滑槽。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快捷,通过设置升降机构,便于调节配光镜的高度位置,从而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喷砂机,便于试验人员对配光镜进行机械磨损试验;通过设置传动机构,便于试验人员通过转动手轮,带动丝杆旋转,进而使丝杆上的两个丝杆螺母互相远离或靠近,当两个丝杆螺母互相远离时,带动第一剪刀撑上部的两端和第二剪刀撑下部的两端互相远离,即第一剪刀撑和第二剪刀撑趋向于水平状态,带动配光镜下降,当两个丝杆螺母互相靠近时,带动第一剪刀撑上部的两端和第二剪刀撑下部的两端互相靠近,即第一剪刀撑和第二剪刀撑趋向于竖直状态,带动配光镜上升,从而实现对配光镜高度位置的调节,便于推广使用。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平移动机构,便于在试验过程中调节配光镜的水平位置,使配光镜上表面的各个位置均可以移动到喷砂机的冲刷范围内,避免了试验人员为调整配光镜的位置而反复安装和拆卸配光镜,灵活性、实用性强。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升降机构,便于调节配光镜的高度位置,通过设置水平移动机构,便于在试验过程中调节配光镜的水平位置,使配光镜上表面的各个位置均可以移动到喷砂机的冲刷范围内,便于试验人员对配光镜进行机械磨损试验,灵活性、实用性强。
20.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去掉配光镜的左视图。
23.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丝杆和传动杆的组合关系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底板;
ꢀꢀꢀꢀꢀꢀꢀꢀꢀꢀꢀꢀꢀꢀꢀꢀ
2-第一限位板;
ꢀꢀꢀꢀꢀꢀꢀꢀꢀ
3-第一腰型槽;
27.4-第一剪刀撑;
ꢀꢀꢀꢀꢀꢀꢀꢀꢀꢀ
5-第一连接杆;
ꢀꢀꢀꢀꢀꢀꢀꢀꢀ
6-第一滑动杆;
28.7-第二剪刀撑;
ꢀꢀꢀꢀꢀꢀꢀꢀꢀꢀ
8-第二连接杆;
ꢀꢀꢀꢀꢀꢀꢀꢀꢀ
9-第二滑动杆;
29.10-第二限位板;
ꢀꢀꢀꢀꢀꢀꢀꢀꢀ
11-第二腰型槽;
ꢀꢀꢀꢀꢀꢀꢀꢀ
12-丝杆;
30.13-手轮;
ꢀꢀꢀꢀꢀꢀꢀꢀꢀꢀꢀꢀꢀꢀꢀ
14-丝杆螺母;
ꢀꢀꢀꢀꢀꢀꢀꢀꢀꢀ
15-挡块;
31.16-传动杆;
ꢀꢀꢀꢀꢀꢀꢀꢀꢀꢀꢀꢀꢀ
17-第一螺栓;
ꢀꢀꢀꢀꢀꢀꢀꢀꢀꢀ
18-滑块;
32.19-纵向滑轨;
ꢀꢀꢀꢀꢀꢀꢀꢀꢀꢀꢀ
20-纵向滑槽;
ꢀꢀꢀꢀꢀꢀꢀꢀꢀꢀ
21-纵向限位件;
33.22-横向滑轨;
ꢀꢀꢀꢀꢀꢀꢀꢀꢀꢀꢀ
23-横向滑槽;
ꢀꢀꢀꢀꢀꢀꢀꢀꢀꢀ
24-横向限位件;
34.25-平板;
ꢀꢀꢀꢀꢀꢀꢀꢀꢀꢀꢀꢀꢀꢀꢀ
26-万向夹具;
ꢀꢀꢀꢀꢀꢀꢀꢀꢀꢀ
27-配光镜。
具体实施方式
35.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1、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的升降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的水平移动机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配光镜27的万向夹具26。
36.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剪刀撑4、两个第二剪刀撑7和带动所述第一剪刀撑4与所述第二剪刀撑7开合的传动组件,所述第二剪刀撑7设置在所述第一剪刀撑4的上部,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剪刀撑4的下部连接的第一限位板2,所述第二剪刀撑7的上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板10。
37.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滑块18、供所述滑块18纵向滑移的纵向滑轨19和供所述滑块18横向滑移的横向滑轨22,所述纵向滑轨19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板10上,所述横向滑轨22设置在所述纵向滑轨19上且与所述纵向滑轨19互相垂直,所述横向滑轨2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万向夹具26的平板25。
38.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升降机构,便于调节配光镜27的高度位置,从而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喷砂机,便于试验人员对配光镜27进行机械磨损试验;通过设置水平移动机构,便于在试验过程中调节配光镜的水平位置,使配光镜上表面的各个位置均可以移动到喷砂机的冲刷范围内,避免了试验人员为调整配光镜的位置而反复安装和拆卸配光镜,灵活性强。
39.需要说明的是,万向夹具26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四个万向夹具26的下部固定在平板25上且位于平板25的四角,试验人员根据配光镜27和车灯的大小,选择合适位置的万向夹具26夹持配光镜27和车灯。
40.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丝杆12、穿设在所述丝杆12上的丝杆螺母14和设置在所述丝杆螺母14上的传动杆16,所述丝杆1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转动所述丝杆12的手轮13;所述丝杆螺母14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丝杆螺母14的两侧均设置有传动杆16,每个所述传动杆16上均穿设有第一剪刀撑4上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剪刀撑7下部的一端。
41.实际使用时,通过在丝杆12上设置手轮13,便于试验人员通过转动手轮13,带动丝杆12旋转,进而使丝杆12上的两个丝杆螺母14互相远离或靠近,当两个丝杆螺母14互相远离时,带动第一剪刀撑4上部的两端和第二剪刀撑7下部的两端互相远离,即第一剪刀撑4和第二剪刀撑7趋向于水平状态,带动配光镜27下降,当两个丝杆螺母14互相靠近时,带动第一剪刀撑4上部的两端和第二剪刀撑7下部的两端互相靠近,即第一剪刀撑4和第二剪刀撑7趋向于竖直状态,带动配光镜27上升,从而实现对配光镜27高度位置的调节。
42.需要说明的是,传动杆16的数量为四个,传动杆16的一端与丝杆螺母14的侧壁固定连接,传动杆16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剪刀撑7下部的一端、第一剪刀撑4上部的一端和第一螺栓17,有效避免了第一剪刀撑4和第二剪刀撑7从传动杆16上脱落。
43.本实施例中,所述丝杆12上设置有两段分别供两个所述丝杆螺母14安装且方向相反的外螺纹,每段所述外螺纹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丝杆螺母14滑移范围的挡块15。
44.实际使用时,通过在丝杆12上设置两段方向相反的外螺纹,便于丝杆12旋转时,两个丝杆螺母14的旋转方向相反,即两个丝杆螺母14的滑动方向相反,便于两个丝杆螺母14分别带动第二剪刀撑7下部的两端和第一剪刀撑4上部的两端远离或靠近,挡块15的数量为四个,通过设置挡块15,便于使丝杆螺母14在所对应的丝杆12上的外螺纹段滑动,避免丝杆螺母14脱离丝杆12上的外螺纹段的范围。
4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剪刀撑4的中部通过第一连接杆5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剪刀撑4下部的一端通过第一滑动杆6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6穿设在第一限位板2上;两个所述第二剪刀撑7的中部通过第二连接杆8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剪刀撑7上部的一端通过第二滑动杆9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杆9穿设在第二限位板10上。
4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板2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滑动杆6滑移的第一腰型槽3,所述第二限位板10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滑动杆9滑移的第二腰型槽11。
47.实际使用时,所述第一限位板2和所述第二限位板10均为l型板,第一限位板2的一边与底板1固定,第一限位板2的另一边与底板1互相垂直且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腰型槽3,第一剪刀撑4下部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板2的另一边固定连接,第一剪刀撑4下部的另一端穿设有第一滑动杆6,第一滑动杆6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第一限位板2另一边的第一腰型槽3内,当第一剪刀撑4趋向于水平状态时,第一滑动杆6向远离第一剪刀撑4下部一端的方向滑动,当第一剪刀撑4趋向于竖直状态时,第一滑动杆6向靠近第一剪刀撑4下部一端的方向滑动。
48.实际使用时,第二限位板10的一边与纵向滑轨19固定,第二限位板10的另一边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腰型槽11,第二剪刀撑7上部的一端与第二限位板10的另一边固定连接,第二剪刀撑7上部的另一端穿设有第二滑动杆9,第二滑动杆9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第二限位板10另一边的第二腰型槽11内,当第二剪刀撑7趋向于水平状态时,第二滑动杆9向远离第二剪刀撑7上部一端的方向滑动,当第二剪刀撑7趋向于竖直状态时,第二滑动杆9向靠近第二剪刀撑7上部一端的方向滑动。
49.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板2和的的长度方向均与丝杆12的长度方向相同。
50.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块18外侧壁的下部设置有穿设在纵向滑轨19上的纵向限位件21,所述滑块18外侧壁的上部设置有穿设在横向滑轨22上的横向限位件24。
51.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滑轨19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供所述纵向限位件21滑移的纵向滑槽20,所述横向滑轨22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供所述横向限位件24滑移的横向滑槽23。
52.实际使用时,滑块18为工字型滑块,纵向滑轨19和横向滑轨22内均开设有t型槽,滑块18的两端分别位于纵向滑轨19和横向滑轨22的t型槽内,纵向滑槽20与纵向滑轨19的t型槽相通,便于纵向限位件21通过纵向滑槽20伸进纵向滑轨19的t型槽内,并与滑块18的下部固定连接,横向滑槽23与横向滑轨22的t型槽相通,便于横向限位件24通过横向滑槽23伸进横向滑轨22的t型槽内,并与滑块18的上部固定连接。
53.实际使用时,纵向限位件21和横向限位件24均为螺杆,螺杆上伸出纵向滑轨19和横向滑轨22的一端上均设置有第二螺母,拧松第二螺母,即可使螺杆沿纵向滑槽20与横向滑槽23滑动,拧紧第二螺母,即可固定螺杆的位置,使配光镜27处于合适位置。
54.需要说明的是,当拧松纵向限位件21上的第二螺母时,滑块18的下部可在纵向滑轨19内沿纵向滑轨19的长度方向滑动,便于调整横向滑轨22在纵向滑轨19的前后位置,从而调整了平板25在水平方向上的前后位置;当拧松横向限位件24上的第二螺母时,滑块18的上部可在横向滑轨22内沿横向滑轨22的长度方向滑动,便于调整横向滑轨22在纵向滑轨19的左右位置,从而调整了平板25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位置。
55.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转动手轮13,使配光镜27处于合适的高度位置,调节纵向限位件21和横向限位件24,使配光镜27处于合适的水平位置,便于试验人员对配光镜27进行机械磨损试验。
5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