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家用器具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16:24: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器具,其具有在前侧上布置的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以能向外旋转平开的方式与所述家用器具主体连接,使得所述操作面板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


背景技术:

2.家用器具通常带有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提供用于设置要在家用器具中执行的程序以及用于显示执行所选择程序的信息。家用器具可以是例如洗衣机、烘干机、洗烘一体机的衣物处理器具,或者可以是例如洗碗机、微波炉、搅拌机、咖啡机、烤箱等。所选择的程序通常通过例如位于操作面板上的显示区域呈现。
3.目前家用器具的操作面板大多为固定结构,在操作面板的区域附近通常还需要设置其他结构,例如投料结构,显示区域因此受到局限。此外,显示区域和投料结构之间存在缝隙,容易积累污物或者说灰尘,还有容易夹手、不美观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出一种家用器具,其至少能够克服上述缺点之一。通过具有本技术的特征的家用器具能够改善传统操作面板的不足,并且在说明书中指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家用器具的优选实施方式。
5.根据本技术的家用器具具有前侧,在所述前侧上布置有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包括面板主体、显示元件和投料结构,所述操作面板以能向外旋转平开的方式与所述家用器具主体连接,使得所述操作面板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
6.在此应指出,术语“前侧”应理解为家用器具的常规使用状态下,在用户操作家用器具时朝向用户的那一侧。此外,“投料结构”应理解为在家用器具的工作状态下,向家用器具内部添加物料的装置或系统,例如所述家用器具是洗衣机,该投料结构是用于添加洗衣液、柔顺剂和/或消毒剂的装置或系统。
7.在此还应指出,术语“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分别是指操作面板向外旋转平开的位置以及操作面板贴靠在家用器具主体上的位置,在打开位置中,面板主体与家用器具主体分离,仅在旋转处与家用器具主体连接;在关闭位置中,面板主体与家用器具主体贴靠。在操作面板的打开和关闭的过程中,操作面板的投料结构通常不会发生相对于所述面板主体的位置改变。
8.根据本技术的家用器具的优选实施方式,投料结构和显示元件分别布置在所述面板主体的两侧,在操作面板的关闭位置中,所述投料结构位于家用器具主体内被所述面板主体遮盖。也就是说,投料结构设于面板主体后,这具有隐藏、外观简洁的优点,并且相对于传统的操作面板,根据本技术的操作面板可以有更大面积。
9.根据本技术的家用器具的优选实施方式,操作面板占据家用器具的前侧的整个宽度。通过这种设计能够显著提高操作面板的面积,使用户操作更容易,且家用器具外观更美
观。
10.根据本技术的家用器具的优选实施方式,显示元件占据操作面板的整个宽度。此外优选地,所述显示元件构造为触控式显示屏。“触控式显示屏”意味着,该显示屏不仅能够示出家用器具的相关信息,例如显示执行所选择程序的信息,还能够直接通过该显示屏对家用器具进行操作,例如选择程序、开始/暂停/结束运行等。
11.根据本技术的家用器具的优选实施方式,操作面板通过铰链与家用器具主体连接,用于操作面板与家用器具主体内的电路模块连接的线缆经由所述铰链延伸到所述家用器具主体内。与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可移动式操作面板相比,通过将所述操作面板铰接到家用器具主体的构造方式,操作面板上电路模块与家用器具主体中的电路模块的连接线缆可以不随所述操作面板而移动,而仅仅在铰链处产生有限的弯折运动。
12.根据本技术的家用器具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铰链具有分别布置在所述操作面板的上侧和下侧的两个u形构件,所述u形构件的第一腿部(尤其第一腿部的端部)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操作面板连接,而所述u形构件的第二腿部(尤其第二腿部的端部)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家用器具主体连接。所述u形构件优选通过钢制成,尤其由钢的杆改型而成,所述改型尤其可以是弯折。
13.在具有u形构件的铰链的设计中,优选地,第一转轴为短轴,两个u形构件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转轴在所述操作面板的上侧和下侧与所述操作面板连接,而第二转轴为长轴,所述两个u形构件通过一个共同的第二转轴与所述家用器具主体连接。第二转轴固定在家用器具主体上。
14.在根据本技术的家用器具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两个u形构件相同地构造,并且与操作面板连接的第一腿部的长度大于与家用器具主体连接的第二腿部的长度。
15.在根据本技术的家用器具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打开操作面板时,操作面板能够围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当操作面板的靠近家用器具主体的端部区域接触到第二转轴时,操作面板能够继续围绕所述第二转轴旋转。由此使得操作面板能够打开到相对于家用器具主体的较大角度。
16.在操作面板通过铰链与家用器具主体连接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铰链具有布置在操作面板上的第一连接部和布置在家用器具主体上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三转轴互相连接,使得操作面板能够围绕该第三转轴旋转。
17.在此应指出的是,“第一”、“第二”、“第三
”……
在本技术的框架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特征,而并非对相应特征进行重要性排序,也并非在数量上或者在其他方面进行限定。
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布置有止挡部,使得操作面板在打开到一角度时被所述止挡部止挡。该止挡部例如能够构造为限位销,该限位销例如能够与第二连接部一体地构造。在此,“一体地构造”意味着该限位销与第二连接部在材料上是一致的,并且例如一件式成型制成,而不需要附加的装配过程。
19.在根据本技术的家用器具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投料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料盒和用于接收所述料盒的凹进部,料盒能够从相应的凹进部取出。在家用器具构造为例如洗衣机的衣物处理器具时,所述料盒能够用于装载洗衣液、柔顺剂和/或消毒剂。在料盒中的介质用完时,能够通过打开操作面板,接着取出料盒来更换新的料盒,或者向所述料盒中添加相应介质。在此,“凹进部”尤其意味着构造在操作面板背面(即与家用器具的前侧背对的一侧)
的凹槽。
20.在根据本技术的家用器具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料盒构造为带有突起的瓶嘴的瓶,所述凹进部的侧壁具有朝所述凹进部的开口敞开的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用于接收所述瓶嘴。通过这种方式,带有突起的瓶嘴的料盒能够形状锁合地置入到凹进部中,尤其是所述瓶嘴能够形状锁合地置入到第一槽口中。
21.此外优选地,所述料盒安装在凹进部中,第一槽口的底部与瓶嘴之间具有能够容纳手指的间距。由此,在需要更换料盒或者向料盒中添加介质时,用户能够方便地通过第一槽口的底部与瓶嘴之间的间距将料盒取出。
22.在根据本技术的家用器具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凹进部的开口边沿具有能够容纳手指的第二槽口。该实施方式尤其适用于不带有突起的瓶嘴的料盒,由此用户能够通过第二槽口抓握料盒,以从凹进部中取出料盒。
23.进一步优选地,在凹进部的开口的对置的两个边沿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构造为半月形。由此使得用户更方便地通过这种半月形的第二槽口抓握料盒,并从凹进部中取出料盒。
24.在根据本技术的家用器具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凹进部的底部设置有按压式弹出结构,料盒能够通过所述按压式弹出结构弹出凹进部。这种按压式弹出结构尤其是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按压弹出式结构,在装入料盒时,将料盒放入凹进部中,接着朝凹进部内部按压料盒,使得料盒固定在凹进部中;在取出料盒时,朝凹进部内部的方向按压已经固定在凹进部中的料盒,则料盒能够从凹进部松脱,并在朝向凹进部内部相反的方向上弹出,由此能够方便地取出料盒。这种带有按压弹出式结构的投料结构尤其适用于不带有突起的瓶嘴的料盒。
25.此外有利地,这种按压弹出式结构也能够与上述的第二槽口结合,或者与上述的用于带有瓶嘴的料盒的第一槽口结合。
26.在根据本技术的家用器具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家用器具是衣物处理器具,所述至少一个料盒用于容纳洗涤剂、柔顺剂和/或消毒剂。
附图说明
27.下面,通过参看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原理、特点和优点。附图包括:
28.图1用于家用器具、尤其是洗衣机的传统的操作面板的正视图;
29.图2根据本技术的操作面板的正视图和俯视图;
30.图3根据本技术的操作面板在打开位置中的俯视图;
31.图4.1-4.3根据本技术的操作面板的铰链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分别示出了操作面板在不同的打开角度下的铰链状态;
32.图5根据本技术的操作面板的铰链的第二实施例;
33.图6根据本技术的操作面板的投料结构的第一实施例;
34.图7根据本技术的操作面板的投料结构的第二实施例;
35.图8.1-8.2根据本技术的操作面板的投料结构的第三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以及有益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37.首先要指出的是,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方向性术语参照的是家用器具的常规使用状态而言的,为的是便于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是对相应特征的绝对限定。
38.图1示出了用于尤其是洗衣机的家用器具的传统操作面板的正视图。该传统操作面板布置在家用器具前侧,用户在操作家用器具时面向该操作面板。在图1中可见面板主体1上布置有投料结构2和显示元件4,在投料结构2和显示元件4之间有缝隙3。所述投料结构2抽屉式地构造,在需要添加介质(如洗衣粉、柔顺剂、消毒剂等)时,通过向外拉开投料结构进行添加。由此显示元件4和投料结构2之间的缝隙容易积累污物或者说灰尘,还有容易夹手、不美观等缺点。
39.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操作面板正视图和俯视图。根据本技术的家用器具(尤其是衣物处理器具)具有前侧,该操作面板布置在所述前侧上。由图2可见,该操作面板包括面板主体1、显示元件4和投料结构2,操作面板以能向外旋转平开的方式与家用器具主体7(图2未示出,参见图3的俯视图)连接,使得所述操作面板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根据图2和图3中尤其可见,操作面板通过铰链5与家用器具主体7连接。
40.投料结构2尤其是指在衣物处理器具的工作状态下,向衣物处理器具内部添加的洗衣液、柔顺剂和/或消毒剂装置或系统。
41.此外,图2示出投料结构2和显示元件4分别布置在面板主体1的两侧,也就是说,投料结构2隐藏于面板主体1后,相对于图1的传统操作面板,图2示出的操作面板有更大面积。图2中的操作面板占据家用器具的前侧的整个宽度,且显示元件4占据操作面板的整个宽度。图2中的显示元件4尤其构造为触控式显示屏,该触控式显示屏不仅能够示出家用器具的相关信息,还能够直接通过其对家用器具进行操作,例如选择程序、开始/暂停/结束运行等。
42.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操作面板在打开位置中的俯视图。在打开位置中,面板主体1与家用器具主体7分离,仅在旋转处(即铰链5处)与家用器具主体7连接,从而能够露出投料结构2;在关闭位置(图3未示出)中,面板主体1与家用器具主体7贴靠。由图3可见,在操作面板背面(即与家用器具的前侧背对的一侧)的投料结构2具有示例性地两个凹进部6。料盒能够从相应的凹进部6取出。在衣物处理器具的情况下,料盒用于装载的介质是洗衣液、柔顺剂和/或消毒剂。在料盒中的介质用完时,能够通过打开操作面板,接着取出料盒来更换新的料盒,或者向料盒中添加相应介质。
43.根据图2和图3所示,操作面板通过铰链5与家用器具主体7连接。此外,附图中未示出的是,用于操作面板与家用器具主体7内的电路模块连接的线缆经由所述铰链5延伸到所述家用器具主体7内。与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可移动式操作面板相比,通过将操作面板铰接到家用器具主体7的构造方式,操作面板上电路模块与家用器具主体7中的电路模块的连接线缆可以不随操作面板而移动,而仅在铰链5处产生有限的弯折运动。
44.图4.1至图4.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操作面板的铰链5的俯视图,其中分别示出了操作面板在不同的打开角度下的铰链状态。在实施例中,铰链5具有分别布置
在操作面板的上侧和下侧的两个u形构件5.1,在图4.1至4.3中,由于是俯视图,进示出了操作面板上侧的u形构件5.1,所述u形构件5.1的第一腿部的端部通过第一转轴5.2与操作面板(尤其面板主体1)连接,而u形构件5.1的第二腿部的端部通过第二转轴5.3与家用器具主体7连接。u形构件5.1优选通过钢的杆改型而成,所述改型尤其可以是弯折。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的端部尤其能够分别焊接在第一转轴5.2和第二转轴5.3上,尤其焊接在第一转轴5.2和第二转轴5.3的套筒上,或者与所述套筒一体地成型。
45.在图4.1至4.3中,第一转轴5.2为短轴,因此,在操作面板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转轴5.2,两个u形构件5.1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转轴5.2在操作面板的上侧和下侧与操作面板连接;而第二转轴5.3为长轴,两个u形构件5.1通过一个共同的第二转轴5.3与家用器具主体7连接。第二转轴5.3固定在家用器具主体7上。
46.在图4.1至4.3中,两个u形构件5.1相同地构造,并且与操作面板连接的第一腿部的长度大于与家用器具主体连接的第二腿部的长度。
47.在图4.1中示出了操作面板关闭时的状态。在图4.2中示出了刚开始打开操作面板时,操作面板能够围绕第一转轴5.2旋转(参见第一转轴5.2上的箭头)。在旋转过程中,当操作面板的靠近家用器具主体7的端部区域接触到第二转轴5.3时(参见图4.2中面板主体1的右端),操作面板能够继续围绕第二转轴5.3旋转。操作面板的继续旋转参见图4.3,第二转轴5.3上的箭头表示面板主体1此时围绕第二转轴5.3旋转。由此使得操作面板能够打开到相对于家用器具主体7的较大角度。
48.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操作面板的铰链5的俯视图,其中,铰链5具有布置在操作面板上的第一连接部5.4和布置在家用器具主体7上的第二连接部5.5,所述第一连接部5.4和所述第二连接部5.5通过第三转轴5.6互相连接,使得操作面板(亦即面板主体1)能够围绕第三转轴5.6旋转。
49.此外,在图5中可见,第二连接部5.5上布置有止挡部8,所述止挡部8能够用于面板主体1在打开到一角度时(在图5中即围绕第三转轴5.6逆时针旋转时)被止挡部8止挡。该止挡部8在图5中尤其是与第二连接部5.5一体地构造。一体地构造尤其意味着一件式成型制成,而不需要附加的装配过程。
50.图6中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操作面板的投料结构2。所述投料结构2具有两个凹进部6,在两个凹进部6中分别布置有一个料盒9。料盒9构造为带有突起的瓶嘴10的瓶,所述凹进部6的侧壁具有朝凹进部6的开口敞开的第一槽口11,所述第一槽口11用于接收瓶嘴10。通过这种方式,带有突起的瓶嘴10的料盒9能够形状锁合地置入到凹进部6中。此外图6中可见,料盒9安装在凹进部6中的情况下,第一槽口11的底部与瓶嘴10之间具有能够容纳手指的间距。由此,在需要更换料盒或者向料盒中添加介质时,用户能够方便地通过第一槽口11的底部与瓶嘴10之间的间距将料盒9取出。
51.图7中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操作面板的投料结构2。所述投料结构2同样具有两个凹进部6,所述凹进部6的开口边沿具有能够容纳手指的第二槽口12。该实施例尤其适用于不带有突起的瓶嘴的料盒9,由此用户能够通过第二槽口12抓握料盒,以从凹进部中取出料盒。
52.此外优选地,图7中在凹进部6的开口的对置的两个边沿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槽口12,所述第二槽口12构造为半月形。图7中由于料盒9的遮挡,仅仅示出了一个第二槽口
12。
53.图8.1至8.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操作面板的投料结构2。所述投料结构2同样具有两个凹进部6,在凹进部6的底部设置有按压式弹出结构(图8.1和8.2中未示出),料盒9能够通过所述按压式弹出结构弹出凹进部6。参见图8.1,在装入料盒9时,将料盒9放入凹进部6中,接着朝凹进部6内部按压料盒9(图8.1中的空心箭头),使得料盒9固定在凹进部6中;参见图8.2,在取出料盒9时,朝凹进部6内部的方向按压已经固定在凹进部6中的料盒9,则料盒9能够从凹进部6松脱,并在朝向凹进部6内部相反的方向上弹出,由此能够方便地取出料盒9。这种带有按压弹出式结构的投料结构尤其适用于不带有突起的瓶嘴的料盒。
54.图8.1至8.2中的这种按压弹出式结构也能够与图7的第二槽口12结合,或者与图6用于带有瓶嘴10的料盒9的第一槽口11结合。
55.尽管上文已经描述了具体实施方案,但这些实施方案并非要限制本技术公开的范围,即使仅相对于特定特征描述单个实施方案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本技术公开中提供的特征示例意在进行举例说明,而非限制,除非做出不同表述。在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实际需求,在技术上可行的情况下,可以将多项特征彼此组合。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各种替换、变更和改造也可被构想出来。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