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配重的绳球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10:57: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健身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配重的绳球。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发展,运动健身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相对而言简单且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跳绳运动,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最喜欢的运动之一。
3.现有的传统跳绳大多是有线跳绳,在使用有线跳绳进行运动的过程中,跳绳中的绳体部分与地面敲击时一定会发出噪音。进而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进行跳绳运动时,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周边的人群。
4.为了降低跳绳运动过程中绳体敲击地面发出的噪音,无线跳绳应运而生。无线跳绳多是利用位于端部的配重件在转动过程中的向心力使用户得到与使用有线跳绳时,所具有相同的运动体验。对于无线跳绳而言,配重件是其非常重要的零部件之一。为了进一步改善用户的运动体验,本公开设计了一种用于配重的绳球。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配重的绳球。
6.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配重的绳球,其特征在于,包括:
7.球体,所述球体为空心球体,且所述球体上设有穿孔;
8.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的硬度大于所述球体的硬度,所述卡合部被构造为通过过盈的方式伸入穿孔内,并与所述穿孔卡接在一起;
9.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与所述卡合部连接。
10.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上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包括至少两个凸起结构,分别记为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卡合部外壁之间围成卡合槽,所述卡合槽被构造为在所述卡合部穿入所述穿孔时,使所述穿孔的孔壁卡入所述卡合槽中。
11.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体邻近所述卡合部位置的侧壁厚度大于球体其它位置的侧壁厚度。
12.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球体内腔中的所述第二凸起包括与卡合部连接的第一部分,以及由第一部分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侧壁与所述球体的内壁之间构成了锁止面;所述第二部分的横截面的尺寸小于第一部分横截面的尺寸。
1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球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凸起的外侧端面被构造为具有与所述球体外轮廓相适配的形状。
14.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上设有供连接绳穿过的贯通孔,所述连接绳位于所述球体内腔中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被构造为防止连接绳的该端穿出所述贯通孔。
1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所述连接绳打结后形成的绳结;或者是,
所述限位部为与所述连接绳连接的绳堵头。
16.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上设置有多个径向向所述贯通孔中心方向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被构造为与所述连接绳接触,且相邻两个凸缘之间构成了连通球体内腔与外界的排气孔。
17.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体为硅胶球体,所述卡合部被配置为由硬质塑料制成。
18.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球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筋条。
19.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筋条的一端汇聚在所述内壁上与所述穿孔对正的位置,多个筋条的另一端沿着所述球体的内壁延伸至所述球体的中间区域。
20.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体的直径在55mm至70mm内。
21.本公开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本公开的配重绳球采用了空心球体的设计,并采用硬度比球体大的卡合部连接将球体与连接绳连接起来,由此可避免绳球由于重量过重或者尺寸过小所带来的转速快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22.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23.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24.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绳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绳球的部分结构俯视示意图;
26.图3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绳球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27.图4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角度的绳球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28.图5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绳球的部分结构透视图;
29.图6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卡合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0.图7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角度的卡合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1.图8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卡合部的部分结构俯视示意图;
32.图9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3.图10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绳球的部分结构局部放大图。
34.图1至图10中各组件名称和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
35.1、球体;11、穿孔;12、筋条;
36.2、卡合部;21、凸起部;211、第一凸起;212、第二凸起;212a、第一部分;212b、第二部分;22、贯通孔;23、凸缘;24、排气孔;
37.3、连接绳;31、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38.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39.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40.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4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4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43.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44.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45.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46.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配重的绳球,绳球包括球体、卡合部、和连接绳。其中球体被配置为空心球体,且球体上设有穿孔。卡合部被构造为通过过盈的方式伸入穿孔内,并与穿孔卡接在一起。连接绳被构造为与卡合部连接,从而当卡合部与穿孔卡接后,连接绳与球体连接,从而三者之间均在一定程度上固定连接。
47.为了便于卡合部与球体以过盈的方式卡接在一起,从而卡合部被配置为其自身硬度在一定程度上大于球体的硬度。如此当卡合部伸入穿孔的过程中,由于球体具有更大的弹性,其容易在受力后发生变形,故而卡合部可较为轻松的伸入至球体中,便于用户或外部设备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进行操作。
48.另外,本公开的配重绳球采用了空心球体的设计,并采用硬度比球体大的卡合部连接将球体与连接绳连接起来,由此可使本公开的绳球具有最优的尺寸和重量,避免绳球由于重量过重或者尺寸过小所带来的转速快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49.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的图1至图10,以及一个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中用于配重的绳球具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50.参考图1,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配重的绳球。该绳球包括球体1、与其卡接的卡合部2、以及与卡合部2连接的连接绳3。
51.具体的球体1为空心球体,且球体1上设有穿孔11。参见图3,穿孔11贯通了球体内腔与外部空间。参见图2,卡合部2被构造为通过过盈的方式伸入穿孔11内,并与穿孔11卡接在一起。其中,卡合部2的硬度被设置为大于球体1的硬度。如此在卡合部2从穿孔11伸入至球体1的过程中,球体1在受到卡合部2对其施加的挤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进而可以使卡合部2较为轻易的伸入至穿孔11内,使两者可以轻松地卡接在一起。连接绳3通过与卡合部2连接,从而实现与球体1相连接。本公开的卡合部2采用硬度大于球体1硬度的材质,由此将连接绳3与卡合部2连接在一起后,绳球在运动的过程中,连接绳3施加在卡合部2上的力不易使卡合部2发生变形,另外卡合部2与球体1之间卡合在一起,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大,连接绳3施加的力会分散到卡合部2与球体1之间的连接位置,从而可以避免卡合部2从球体1的穿孔11中穿出,保证了整个绳球的结构稳定性。
52.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用户或外部设备首先会将连接绳3与卡合部2固定连接在一起
后,再把卡合部2穿入球体1上的穿孔11,使卡合部2与穿孔11过盈连接,进而实现将卡合部2与球体1固定连接在一起。如此实现了将连接绳3和球体1通过卡合部2固定连接在一起。
5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对连接绳3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使球体1在自身的重力以及向心力的同时作用下进行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其具有的惯性可以给与用户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反馈,积极的正反馈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延长用户的运动时间。但是,当用户使用该绳球1进行运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球体与用户或者周围物体发生碰撞的现象。此时,由于绳球的球体1被构造为空心结构,球体1在受力后通过形变有利于缓冲其所受到的撞击力。进而降低了用户与球体1碰撞后的疼痛感或者是球体1与其它物体造成碰撞后,避免两者之间任意一者出现损坏。从而本公开的球体1不仅可以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还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其自身的使用寿命。并且作为空心球体,与实心球体相比本公开的球体1在一定程度上还降低了制作成本。
54.另外,将球体1设计为空心球体,可以降低球体1的重量,这使得可以将球体1的尺寸做的更大,由此可降低运动时绳球的转动速度,避免由于球体1重量过大,或者尺寸过小所带来的转速高而无法与用户跳动频率匹配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55.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球体1邻近卡合部2的侧壁厚度大于球体1其它位置的侧壁厚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邻近卡合部2处会经常受到外力的挤压或者拉扯,因此通过加厚该处球体1的侧壁厚度可以保证球体1与卡合部2连接位置的结构强度,避免在运动的过程中卡合部2与球体1脱出。
56.具体的,用户或者外部设备在使用该绳球进行运动过程中,通过对连接绳3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使球体1在其自身重力以及外力作用情况下,开始进行旋转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连接绳3与球体1之间的受力和施力点均在卡合部2所在区域。故而将该区域的球体1外壁厚度加厚,可有效的提高该处的结构。
57.另外,在将卡合部2伸入球体1的穿孔11中,使两者过盈连接时,穿孔11与卡合部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球体1发生了形变,故而将此处球体1的侧壁加厚可以避免形变程度过大导致球体1发生损坏。
58.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球体1上的穿孔11的尺寸大小需被配置为略小于卡合部2的尺寸大小。
59.具体的,若球体1上的穿孔11尺寸过大,则会影响卡合部2与其进行卡接,无法保证连接的稳定性。而若球体1上的穿孔11尺寸过小,则会导致卡合部2无法穿入,或者穿入困难,甚至于在进行卡接的过程中导致球体1发生断裂或者损坏。
60.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球体1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具体的,球体1为由硅胶材质制备而成的硅胶球体。如此可以满足在安装过程中,球体1发生一定的变形以及在形变后可恢复原本的形状。
61.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4,在球体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筋条12。由于本公开的球体1为空心结构,在其受到外力变形后,虽然依靠自身的弹力可以使其恢复原本的形状,但是硅胶材质的复形效果较弱,所需时间较长。若形变程度过大,还会直接导致其无法复形。为了提高球体1的弹性力,在球体1的内部设置筋条12可以进一步降低球体1受力形变的程度。有利于实现对球体1的保护,延长球体1的使用寿命。
6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绳球与用户的身体发生碰撞或与运动空间内的物体发生碰
撞,球体1的空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形变可以有效的缓冲外力,同时在球体1内壁上加设筋条12还可减轻球体1的形变程度,且在球体1发生形变后,在筋条12的支撑力作用下,球体1可较为迅速的恢复原有的形状,避免球体1变形后的复形时间过长影响用户使用。
63.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3,球体1内壁上筋条12的端部汇聚在球体1内壁上与穿孔11正对的位置。而多个筋条12的另一端则沿着球体1内壁延伸至球体1的中间区域。详细的参见图4、图5,由此多个筋条12由球体1内壁上与穿孔11正对的位置呈辐射状散开,并沿着球体1的内壁进行延伸,该结构可以有效的缓解球体1发生变形的程度,且有利于降低球体1在发生变形后恢复原形的时间。
64.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球体1的直径在55mm至70mm的范围内。在实际使用该球体1进行运动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球体1作为一个阻力装置通过改善用户使用感受而存在的。故而大尺寸的球体1会在转动的过程中受到更多的空气阻力,在提高用户手感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球体1的转动速度。而当球体1处于该范围区间内时,球体1的转动速度与用户实际的跳跃程度或用户手臂实际上的转动幅度相接近,可进一步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
65.若球体1的直径过小,会导致其受到的空气阻力变小。进而轻飘飘的手感非常影响用户的使用。对应的,若球体1的直径过大,则会导致空阻过大,那么在运动过程中不仅会导致用户因施力过大无法长时间使用,过大的尺寸还会导致其容易与其他物体或者是用户身体发生碰撞,非常影响用户的运动感受。
66.在本公开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球体1的直径为60mm。经多次试验测试得知60mm直径的球体1可以使球体1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符合用户运动习惯。其可将球体1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控制在最满足用户施力的范围内,且相对而言较大的球体1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自身的转速。从而使其转动的频率与用户在使用该绳球时跳动或者是摆动手臂的频率更加匹配。
67.当然球体1的直径可以为任意数值,球体1的尺寸大小只要能够满足用户实际使用的基础,本领域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使用设计。
68.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和图6,与球体1卡接在一起的卡合部2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部21。凸起部21被构造为包括至少两个凸起结构,分别将两个凸起结构记为第一突起211和第二突起212。
69.继续参见图3,第一凸起211、第二突起212、和卡合部2的外壁之间围成了卡合槽。如此在卡合部2以过盈的方式伸入穿孔11时,卡合槽与穿孔11卡接在一起。为了便于理解参见图3,卡合槽被构造为在卡合部2穿入穿孔11时,使穿孔11的孔壁卡入至卡合槽中。
70.且卡合槽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穿孔11的移动区域。通过限制穿孔11与卡合部2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保证卡合槽2与球体1之间的连接位置不会随不同的用户或者不同的外部设备安装而导致不同。故而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绳球的运动路径或是运动情况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绳球的品控,使产品的性能保持稳定。
71.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卡合部2与球体1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脱落,所以最好使卡合部2与球体1卡接后,另两者保持一个较为紧固的连接包裹状态。
72.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和图10,第二凸起212位于球体1的内腔中。具体的,第二凸起212包括与卡合部2连接的第一部分212a以及由第一部分212a径向向外延伸
的第二部分212b。具体的第一部分212a的侧壁与球体1的内壁之间构成了锁止面。在卡合部2与穿孔11的侧壁卡合连接在一起的情况下,锁止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穿孔11在卡合槽上的滑动幅度。如此可避免卡合部2与球体1之间发生脱落的情况。
73.另外,第二凸起212中第二部分212b的横截面的尺寸小于第一部分212a横截面的尺寸。参见图10第二部分212b与第一部分212a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坡度的梯形倒角结构。第二部分212b的尺寸小于第一部分212a的尺寸,这使得第二部分212b具有更好的弹性,在安装卡合部与球体的过程中,使得第二部分212b更容易发生变形而进入球体的穿孔内,当装配之后,第二凸起212的位置与球体1接触配合在一起,从而可以防止卡合部与球体脱离。
74.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卡合部2为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制备而成.具体的卡合部2被配置为由硬质塑料制成。从而卡合部2在受力后其形变程度较低,其不会因为自身的形变而导致在受力后与球体1发现脱离。
75.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卡合部2上的第一凸起211位于球体1的外侧。具体的第一凸起211的外侧端面被构造为具有与球体1外轮廓相适配的形状。从而在安装后球体1与卡合部2之间的连接处会更加美观。不会出现过于突兀的结构影响用户的观感,精致细节的样式还有利于促进用户的购买力。
76.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卡合部2上设置有供连接绳3穿过的贯通孔2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连接绳3被构造为穿过该贯通孔22与卡合部2连接在一起。
77.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卡合部2被配置为其上设有多个径向向贯通孔22中心轴线方向延伸的凸缘23。在连接绳4穿过卡合部2与其连接的情况下,凸缘23被构造为与连接绳3抵接在一起,并且相邻的两个凸缘23之间,与连接绳3的外壁相互配合形成了排气孔24。该排气孔24将球体1的内腔与外界相连通。
78.如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排气孔24可以时刻动态平衡球体1的内腔与外界的气压。当球体1在受到外力发生变形后,通过排气孔24平衡压强,以实现了球体1在被外力挤压后能够快速回弹。
79.在本公开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卡合部2上的凸缘23被配置为沿环形方向排列在贯通孔22的侧壁上。如此排列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提高排气通道的大小,强化球体1内腔与外界之间的气压动态平衡效果。
80.在本公开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卡合部2上的凸缘23被配置为沿环形方向排列在卡合部2的底部凹槽的侧壁上。如此也能够实现球体1内腔与外界气压保持动态平衡。
81.当然,凸缘23的设置位置以及排列方式在满足能够实现维持球体1内腔和外界气压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计。
82.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卡合部2的另一端被配置为具有凹槽形状的结构,如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卡合部的重量。
83.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9,连接绳3位于球体1内腔中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31。限位部31被构造为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连接绳3的与其固定的一端穿出贯通孔22。
84.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31为连接绳3通过其自身打结后形成的绳结。具体的参见图3和图4,限位部31被构造为防止连接绳3位于球体1内腔中的端部穿出。因此绳结的尺寸大小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大于贯穿孔22的尺寸大小。
85.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31为与连接绳3连接的绳堵头。具体的,限位
部31为与连接绳3注塑成型的绳堵头。同样的,绳堵头的至少部分的尺寸需要大于贯通孔22的尺寸。
86.当然连接绳3中的限位部31的样式以及具体的尺寸,在满足其不会使连接绳3从卡合部2上的贯通孔22处滑出的基础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设计。
87.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