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镀冰衣的储物装置及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06:34: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镀冰衣的储物装置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2.冷藏保鲜的食材存有保质期短、易腐败、鲜度口感易下降等问题,为了延长食材的储藏时间,传统冰箱多采用-18℃~-20℃的冻藏、0℃~-7℃软冷冻储藏等方式,但上述储藏方式由于冷冻时间较长,冷冻速度慢,会使食品内部形成大冰晶,细胞组织易受损伤;而且,储藏过程中,食品中的水分还会大量升华,冷冻时间越长,干耗越严重,进一步造成肉类食品口感变差及营养成分的大量流失。
3.制冷设备的镀冰衣室能够很好的为食材提供保鲜环境,食材在镀冰衣室内受到冰水或水雾喷淋,在表面形成一层冰衣,以达到防止水分流失和保鲜的目的,但食材在镀冰衣室内时一般放置在承托板上,以致食材的底部一直贴合在承托板表面,无法与喷淋的冰水或水雾充分接触,致使食材的底面无法镀冰,导致食材的温度控制效果不佳,镀冰不均匀,进而影响食材的保鲜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镀冰衣的储物装置,解决了食材的底面无法镀冰,导致食材的温度控制效果不佳,镀冰不均匀,进而影响食材的保鲜效果的问题,使食材的下表面由于与承托面接触,能够受到低温影响,进行保温降温,进而达到食材整体的镀冰的冷冻保鲜效果。
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
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镀冰衣的储物装置,包括:
7.箱体;
8.承托件,所述承托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承托件包括适于承托食材的承托面;
9.蓄冷件,所述蓄冷件设置于所述承托件和所述箱体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蓄冷件适于调节所述承托面的温度。
10.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镀冰衣的储物装置,承托件横置于箱体内部,承托件的上表面即为承托食材的承托面,在承托件设置蓄冷件,可以对承托件进行冷却降温是承托件储存冷温,从而控制承托面的温度。食材放置于承托件后,喷头对食材喷出水雾或冰水,对食材的上表面进行镀冰衣,食材的下表面由于与承托面接触,能够受到低温影响,进行保温降温,进而达到食材整体的镀冰的冷冻保鲜效果,弥补食材的下表面由于一直贴合在承托面,无法受到喷淋进行镀冰衣,而造成的镀冰不均匀,保鲜效果不佳的缺陷。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蓄冷件设置于所述承托件的中空腔体内部或表面。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托件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托件与所述箱体通过磁性件连接。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托面为柔质表面。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托面为向上凸起的拱形面。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托件的边缘设有包围所述承托面的挡板。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板与所述承托面连接的位置设有第一排水孔。
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托件设有自所述承托面向下贯穿的第二排水孔。
19.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
20.如上所述的用于镀冰衣的储物装置。
2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22.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镀冰衣的储物装置,承托件横置于箱体内部,承托件的上表面即为承托食材的承托面,在承托件设置蓄冷件,可以对承托件进行冷却降温使承托件储存冷温,从而控制承托面的温度。食材放置于承托件后,喷头对食材喷出水雾或冰水,对食材的上表面进行镀冰衣,食材的下表面由于与承托面接触,能够受到低温影响,进行保温降温,进而达到食材整体的镀冰的冷冻保鲜效果,弥补食材的下表面由于一直贴合在承托面,无法受到喷淋进行镀冰衣,而造成的镀冰不均匀,保鲜效果不佳的缺陷。
2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镀冰衣的储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镀冰衣的储物装置的承托件与凸起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镀冰衣的储物装置的承托件与凸起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镀冰衣的储物装置的承托件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
30.100、承托件;110、承托面;120、挡板;
31.200、蓄冷件;
32.300、箱体;310、喷头;
33.400、食材。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35.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6.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9.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镀冰衣的储物装置,包括箱体300、承托件100和蓄冷件200,承托件100设置于箱体300内部,承托件100包括适于承托食材400的承托面110;蓄冷件200设置于承托件100和箱体300中的至少一个,蓄冷件200适于调节承托面110的温度。
40.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镀冰衣的储物装置,承托件100横置于箱体300内部,承托件100的上表面即为承托食材400的承托面110,在承托件100设置蓄冷件200,可以对承托件100进行冷却降温使承托件100储存冷温,从而控制承托面110的温度。食材400放置于承托件100后,喷头310对食材400喷出水雾或冰水,对食材400的上表面进行镀冰衣,食材400的下表面由于与承托面110接触,能够受到低温影响,进行保温降温,进而达到食材400整体的冷冻保鲜效果,弥补食材400的下表面由于一直贴合在承托面110,无法受到喷淋进行镀冰衣,而造成的镀冰不均匀,保鲜效果不佳的缺陷。
41.可以理解的是,蓄冷件不仅可以仅设置于承托件,也可仅在箱体内设置,或者在箱体和承托件均设置。在蓄冷件设置在箱体内时,可设置在靠近承托件的下方或侧方,向承托件传递冷量,为承托面提供冷温的同时,也辅助降低箱体内部的温度,帮助水雾或冰水喷淋至食材的上表面后更快冻结成冰衣。
4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蓄冷件200设置于承托件100的中空腔体内部或表面。本实施例中,承托件100的内部形成中空腔体,蓄冷件200设置在承托件100的中空腔体内,
由内向外为承托件100传导冷量,从而控制承托面110的温度。同时设置在承托件100的内部能够有效减少空间占用量,承托件100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43.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蓄冷件200还可直接设置在承托件100的表面,如设置在承托面110上包覆承托面110,或承托件100的底面等,保证承托件100能够传递冷温即可。
44.可以理解的是,蓄冷件200的形式可为多种,例如作为直接填充于承托件100内部中空位置的蓄冷剂,蓄冷剂吸收箱体内的冷量会凝结,从而使整个承托件100能储存冷温,食材下表面与承托面接触时,食材下表面与承托面之间的空间温度较高,且箱体内的冷气不易进入对食材下表面进行降温,此时蓄冷剂使承托件自身温度降低,辅助食材下表面进一步冷却降温。还可为制冷盘管,盘管内部流动低温的冷却液,向承托件100传导冷量,对承托面110的温度进行调控。
4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承托件100与箱体300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承托件100通过可拆卸的连接结构设置在箱体300内部,便于承托件100与箱体300之间的拆装更换。
46.可以理解的是,可拆卸的连接结构可采用卡接部件,如卡扣和卡槽配合,插接部件,如插槽和插块配合等,此处不再列举赘述。
47.在其它实施例中,承托件100与箱体300也可转动连接,通过转动结构改变承托件100在箱体300内的倾斜角度。
4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承托件100与箱体300通过磁性件连接。本实施例中,承托件100的底部设置第一磁性件,箱体300的底部设置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通过磁吸力将承托件100与箱体300连接。
49.在其它实施例中,箱体和承托件连接的部位可为磁性材料,即箱体和承托件制成部分磁吸材料的结构,通过磁性材料产生磁吸力使箱体和承托件连接。
5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承托面110为柔质表面。本实施例中,承托件100的承托表为由软性材质制成的柔质表面,当食材400放置在承托件100表面时,一方面可以使食材400与承托面110之间柔性接触,避免对食材400造成损伤,还可使食材400的下表面更加贴合承托面110,有利于蓄冷件200的低温可以更好地传递至食材400的下表面,确保保鲜效果。
51.可以理解的是,柔质表面的软性材质可以选择橡胶、泡沫等柔性可形变材料。
52.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承托面110为向外凸起的拱形面。本实施例中,承托面110呈向上凸起的拱形,即中间高四周低的形态,食材400放置于承托面110上后,食材400食材400上的水或镀冰衣的喷淋过程中产生的水可沿承托面110向下流动,食材400位于较高的位置,水流至较低的位置,即食材400位于承托面110的中间位置,水向四周位置流动,以此避免出现水体浸泡食材400的情况,从而提高冰衣在食材400表面的定型效果。
53.可以理解的是,承托面110为拱形面的形成可通过多种形式,如承托件100为中部凸出的弧形凸台,即承托面110为弧形凸面,承托件100的底面为平面,或者承托件100整体为拱形板体。
5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承托件100的边缘设有包围承托面110的挡板120。本实
施例中,承托件100的边缘形成有向上延伸的挡板120,挡板120环绕承托面110将承托面110包围,挡板120的设置可以避免镀冰衣过程中喷淋或食材400自身所产生的污水向承托件100外溢出,确保箱体300卫生。
55.可以理解的是,挡板120具有向上延伸的趋势,可以再竖直方向上进行一定的角度倾斜,如为保证承托面110的载物范围,将挡板120设置为扩口状,即挡板120自承托面110逐渐向外倾斜。
5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挡板120与承托面110连接的位置设有第一排水孔。本实施例中,挡板120在与承托面110连接的底端设置第一排水孔,即第一排水孔紧靠承托面110,便于承托面110上的水流出,第一排水孔将挡板120内侧范围内的空间与挡板120外侧连通,以防止镀冰衣过程中产生水在承托面110上积聚,对食材400造成浸泡且不卫生。
57.在其它实施例中,承托件100还可利用其在箱体300内转动的连接形式,镀冰衣过程中,设定一定时间后,使承托件100转动一定角度,水体承托件100倾斜使水体积聚至第一排水孔处排出。
58.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排水孔连通排水管路,承托面110上的水能够及时沿通过第一排水孔和排水管路排出至承托件100外部,排水管路能够直接外接,也可接至箱体300内,避免污染镀冰衣室。还可在箱体底部与承托件下方之间设置接水盘,承接由第一排水孔排出的水体。
5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承托件100设有自承托面110向下贯穿的第二排水孔。本实施例中,为满足承托件100的排水需求,可在承托件100上直接设置第二排水孔,镀冰衣过程中,承托件100上的多余水可通过第二排水孔流下。
60.如图1所示,本技术另一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了制冷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用于镀冰衣的储物装置。
61.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内还相应设有用于镀冰衣的间室,箱体300位于间室内,承托件100与箱体300的可拆卸连接,镀冰衣间室内设置喷头310,且喷头310位于承托件100的上方,对下方的食材400上表面进行喷淋水雾或冰水,以完成食材400的镀冰衣工作,承托件100通过蓄冷件200储存冷量,承托面110对食材400的下表面传递冷量,使食材400的下表面降温冷冻,以达到食材400整体的保鲜效果。
62.可以理解的是,制冷设备可为冰箱、冷藏柜、保鲜柜等设备。制冷设备内镀冰衣的间室内设置喷头310,箱体300可拉出或推入间室内,喷头310可向箱体300内喷射冰水或水雾,使箱体300内承托件100上的食材400表面形成冰衣。
63.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