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引孔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02:16: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装配领域的专用引孔装置,尤其适用于结构不开敞区域的引孔工作,是一种引孔器结构。


背景技术:

2.在飞机装配领域,制孔工作占总工作量的85%,制孔质量直接影响到飞机的装配质量甚至使用寿命,是整个装配工序的核心。引孔是参照内部结构上的孔位在外部结构上制孔,是生产装配领域中常见的制孔方法。目前,飞机装配现场常借用导孔制取孔位,但对于零组件的特殊部位,尤其是封闭空间,施工通路受限,无法直接引孔,仅依靠操作人员手工划线比对内部零件孔位进行制孔,不符合人机工程学,制孔难度增大:无法准确判断内部零件位置,易导致孔位发生偏差、垂直度超差、同轴度超差等制孔缺陷。操作十分不便,劳动强度大,装配效率低,存在一定的制孔质量隐患。
3.生产现场需要一种特制的引孔器完成空间封闭区域的制孔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满足飞机生产需求,克服现有引孔手段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孔器结构。
5.一种引孔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引孔器的本体是一个镊子状结构,含有上压板和下压板,在下压板的前部内侧设有垂直于下压板的定位导柱,该定位导柱的外径与需要导孔的孔径匹配,在上压板的前部内侧设有与定位导柱同轴的通孔。
6.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的后部合为一体形成手持柄,上压板和下压板的中部楔形张开形成过渡区,上压板和下压板的前部为相互平行的水平状形成工作区。
7.使用时,将引孔器前端打开,将下压板置于导孔区域,利用定位导柱识别并定位该区域导孔孔位,完成定位后,将引孔器的上压板与下压板分别与所需引孔的零件上、下表面定位夹紧,以确保上压板的定位孔与零件导孔同心,此时定位孔所在位置即为所需制取的连接孔位,可直接以此完成引孔工作。
8.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定位导柱与定位孔同心分别设在端部连接的上压板和下压板上,以保证引出的孔具有合格垂直度与同心度。该技术方法简单有效,经济实用,可有效解决封闭区制孔难问题,同时保证引孔垂直度与同轴度,提高装配质量及装配效率。
9.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申请的引孔器结构轴侧示意图。
11.图2为本申请的引孔器结构侧视示意图。
12.图中编号说明:1上压板、2下压板、3定位导柱、4定位通孔、5手持柄、6过渡区、7工作区.
具体实施方式
13.参见附图,本申请的引孔器结构,本体是一个镊子状结构,含有上压板1和下压板2,在下压板2的前部内侧设有垂直于下压板2的定位导柱3,该定位导柱3的外径与需要导孔的孔径匹配,在上压板1的前部设有与定位导柱3同轴的定位通孔4。
14.为了便于手持操作,实施中上压板1和下压板2的后部合为一体形成手持柄5,上压板1和下压板2的中部楔形张开形成过渡区6,上压板1和下压板2的前部为相互平行的水平状形成工作区7。
15.一个具体实施例是:引孔器全长约160mm;
16.固定端手持柄5长约65mm,为手持部分,用螺接或铆接固定;
17.楔形过渡区域长约30mm,为手动压紧部分;
18.工作区长约70mm,为引孔工作部分,下压板2前侧端头带定位导柱3,用于确定导孔中心,上压板1前侧设有用于制取孔位的圆形定位通孔4。


技术特征:
1.一种引孔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引孔器的本体是一个镊子状结构,含有上压板和下压板,在下压板的前部内侧设有垂直于下压板的定位导柱,该定位导柱的外径与需要导孔的孔径匹配,在上压板的前部内侧设有与定位导柱同轴的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孔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的后部合为一体形成手持柄,上压板和下压板的中部楔形张开形成过渡区,上压板和下压板的前部为相互平行的水平状形成工作区。

技术总结
一种引孔器结构,该引孔器的本体是一个镊子状结构,含有上压板和下压板,在下压板的前部内侧设有垂直于下压板的定位导柱,该定位导柱的外径与需要导孔的孔径匹配,在上压板的前部内侧设有与定位导柱同轴的通孔。部内侧设有与定位导柱同轴的通孔。部内侧设有与定位导柱同轴的通孔。


技术研发人员:解倩靓 毕磊 李世达 周宏遥 姜晓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8
技术公布日:2022/10/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