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口罩及口罩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2022-10-26 23:45: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口罩及口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作为佩戴于脸部的口罩的构成,公知有包括至少局部覆盖佩戴者的脸部的口罩主体、以及分别与口罩主体结合的一对挂耳材料即为了将口罩主体保持于其佩戴位置而能够挂于佩戴者的各耳的部件的口罩。
3.以往,用于口罩的挂耳部为绳状的情况较多。但是,近年来,为了减轻施加于耳朵的负担,正在研究片状的挂耳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口罩包括具有由单一的片状无纺布形成为一体状的接合部以及环状部的挂耳部,接合部在口罩主体部的端部区域接合。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挂耳部的材质,公开了伸缩纺粘无纺布等。
4.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那样的单一片状的挂耳部(挂耳部片)在使用开始前的状态下重叠于口罩主体,在使用开始时,在左右方向中央使彼此分离并向左右方向外方打开而进行使用。在这样的方式的口罩中,从使连续制造时的处理容易这一观点出发,单一片状的挂耳部具有在口罩主体的俯视的外形内的尺寸内,至少在左右方向能够进行容纳的尺寸。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第576280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9.近年来,根据用途和/或使用者的脸部的尺寸,制造了各种尺寸的口罩。例如,除了通常尺寸的口罩之外,作为女性用或儿童用也制造了更小尺寸的口罩。在更小尺寸的口罩中,由于口罩主体的尺寸变小,因此需要将重叠于口罩主体配置的片状的挂耳部的尺寸也设定为较小。
10.但是,在设计更小的尺寸的片状挂耳部时,仅设定为使通常尺寸的口罩的挂耳部的形状根据口罩主体的整体的缩小比率进行缩小的形状的情况下,有时无法获得良好的佩戴感。例如,在根据口罩主体的外形的缩小比率对挂耳部进行缩小的情况下,由于挂耳部的环的宽度变小,因此有可能损害挂耳部对于耳朵的佩戴感。另一方面,若为了维持佩戴感,不改变挂耳部的环的宽度而设计挂耳部,则挂耳部中的、对于向左右方向的伸长的助力较大的部分的长度变短,从而挂耳部在左右方向难以伸长。因此,使用者有可能在口罩的佩戴中感到不适感,另外在佩戴动作也容易感到不适。因此,为了能够提供佩戴感优异的各种尺寸的口罩,需要研究挂耳部的设计。
11.鉴于上述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课题在于,能够提供一种佩戴感优异的各种尺寸的口罩。
12.(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13.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口罩,包括:口罩主体;以及一对挂耳部,其分别结合于上述口罩主体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上述一对挂耳部形成为单一片状,并且在使用开始前的状态下至少在上述左右方向不自上述口罩主体伸出而重叠配置于上述口罩主体,上述挂耳部具有:伸缩性部件;以及表面材料,其在上述伸缩性部件从自然长度以规定倍率伸长的状态下接合于上述伸缩性部件的至少一个面,上述挂耳部具有易于在上述左右方向伸长的高伸长部和难以在上述左右方向伸长的低伸长部。
14.(发明的效果)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提供一种佩戴感优异的各种尺寸的口罩。
附图说明
16.图1是自外侧观察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口罩的俯视图。
17.图2是自图1所示口罩的内侧(脸部侧)观察的俯视图。
18.图3是图3的i-i线剖视图。
19.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口罩的使用方法的例子的图,是一对挂耳部分别向侧方打开后的俯视图。
20.图5是图4的ii-ii线剖视图。
21.图6是图5的局部iii的放大图、以及用于说明挂耳部的构成的图。
22.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口罩用挂耳部的制造装置、以及口罩的制造装置的概略图。
23.图8是对于通过图7所示装置进行的口罩的制造进行说明的图。
24.图9是尺寸不同的口罩的俯视图。
25.图10是较小的尺寸的口罩的俯视图(再次示出图9的下侧的口罩)。
26.图11是示出实施例的评价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各附图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有时对于相同或对应的构成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另外,附图是为了有助于理解发明的示意图。
28.(口罩的基本构成)
29.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口罩可以是能够覆盖佩戴者的脸部、更具体而言覆盖佩戴者的至少鼻和口的口罩。本方式的口罩可以具有防止异物到达脸部,或者防止佩戴者产生的飞沫飞散的功能,其也被称为卫生口罩或外科口罩。口罩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能够通过洗涤反复使用。
30.图1示出了本方式的口罩1的俯视图。图1是自外侧(或者外表面侧)即佩戴时不与脸部相对的向外部露出一侧观察口罩1的图。另外,图2示出了自内侧(脸部侧)观察口罩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图1的i-i线剖视图。
31.如图1所示,本方式的口罩1在佩戴时配置于佩戴者的脸部的正面,其包括能够主要覆盖佩戴者的鼻和口的口罩主体10、以及与口罩主体10结合的一对挂耳部20a、20a。口罩主体10具有在佩戴时与佩戴者的脸部的上下方向对应的纵向d1、以及在佩戴时与佩戴者的
脸部的左右方向对应的左右方向d2。在图1的方式中,口罩主体10具有在左右方向d2具有长边的长方形的俯视形状,但是口罩主体10的俯视形状不限于图示的形状。
32.如图1和图2所示,口罩主体10具有由在上下方向d1排列配置的多个襞(褶)形成的褶构造15。褶构造15的襞通过使构成主体10的片在沿左右方向d2的折线处折叠而形成。并且,在形成有多个襞的状态下,口罩主体10的两侧部(左右方向d2的两端部)通过热封等被固定。因此,在口罩1的使用时,通过将褶构造15的襞在上下方向d1展开,口罩主体10的左右方向d2中央以向口罩1的外表面侧突出的方式弯曲,能够变形为适合脸部的立体形状的形状。褶构造15的具体构成不特别限定,可以是形成于口罩主体的公知的构成。
33.口罩主体10可以具有多个层层叠而成的多层构造。例如,可以是至少包括通过外层和内层包夹提高了捕捉异物(尘埃、花粉、细菌、病毒等)的功能的中间层的三层的构造。优选构成主体10的各层可以包括无纺布、纺织品、编织品等的含纤维层,更优选包括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可以举出纺粘无纺布、水流缠结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热风无纺布、点粘无纺布等。另外,优选在中间层中使用能够包括较细纤维的熔喷无纺布。另外,优选构成含纤维层的纤维是树脂纤维,作为树脂纤维的树脂的种类,可以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等。外层和内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0~50g/m2,优选为15~50g/m2。优选异物捕捉性较高的中间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0~100g/m2,更优选为15~50g/m2。
34.一对挂耳部20a、20a分别可以在俯视时为环状(或闭合的带状),或具有包括环的形状。为了进行佩戴,佩戴者的耳朵进入挂耳部20a的环的内侧,即进入挂耳部20a的中央的开口29,从而能够将挂耳部20a挂于耳朵。
35.如图1以及图2所示,一对挂耳部20a、20a形成为在左右方向d2中央以彼此可分离的方式结合的单一片状的、或者不间断的挂耳部片20。这里,单一片是指,由连续的1张片构成的方式。该1张的片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多个层层叠而成的层叠体。通过一对挂耳部20a、20a为片状,在将挂耳部20a挂于耳朵时,能够与耳朵的后部或耳垂的背面面接触,因此能够减轻施加于耳朵的负担。因此,即使长时间使用也能够降低不适感。另外,通过一对挂耳部20a、20a为单一片状(由挂耳部片20构成),在制造时能够同时进行一对挂耳部20a、20a的定位,口罩的制造容易。
36.挂耳部20a、20a(挂耳部片20)具有伸缩性(之后详述),在口罩的佩戴动作时,使用者能够容易地进行将挂耳部20a、20a拉伸至耳朵的后部后将其挂于耳朵的动作。
37.挂耳部片20构成为能够形成通过在规定位置断裂而分离的一对挂耳部20a、20a。更具体而言,在图1的方式中,一对挂耳部20a、20a通过结合部28被结合。结合部28的结合形式不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为通过使用者的通常的力进行拉伸而可分离的结合。例如可以如图1所示那样形成为针眼。另外,可以通过将片的厚度设定为较小,或者通过其他装置使一对挂耳部20a、20a的边界脆弱化或易于施加应力,从而形成结合部28。
38.如图1~图3所示,单一片状的一对挂耳部20a、20a或挂耳部片20重叠配置于口罩主体10。并且,挂耳部片20具有在俯视时至少在左右方向d1不自口罩主体10伸出的形状以及大小。通过该构成,在制造时,不需要挂耳部片20的弯折等的复杂的工序,通过将口罩主体10与挂耳部片20重叠接合,能够进行口罩的连续制造。
39.一对挂耳部20a、20a分别与主体10的外表面的侧部(左右方向d2端部)结合。即,一对挂耳部20a、20a的各自的左右方向d2外侧的部分与主体10接合,其之外的部分不与主体
10接合。在开始本方式的口罩1的使用时,使用者在口罩1的佩戴前解除一对挂耳部20a、20a彼此的结合,使挂耳部20a、20a彼此分离(也称为分离动作),使挂耳部20a、20a不与主体10接合的部分向左右方向d2侧方打开(也称为展开动作)。
40.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以及图3所示,一对挂耳部20a、20a可以分别通过片状的辅助材料30、30与口罩主体10的两侧部结合。通过使用辅助材料30进行挂耳部20a与口罩主体10的结合,能够不将挂耳部20a与口罩主体10直接结合而形成口罩1。因此,能够分别以适合的形式分别形成挂耳部20a与辅助材料30的结合、以及口罩主体10与辅助材料30的结合。另外,能够避免挂耳部20a的一部分被用于与口罩主体10的固定。因此,通过使用辅助材料30,与挂耳部20a直接与口罩主体10结合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挂耳部20a相对于口罩主体10更自由地移动,从而能够更自由地设定将挂耳部20a佩戴于耳朵时的挂耳部20a相对于耳朵的位置。
41.在图1~图3所示方式中,片状的挂耳部20a与片状的辅助材料30重叠,并且在第一接合部b1被接合。另外,口罩主体10与片状的辅助材料30重叠,在第二接合部b2被接合。如此,通过利用辅助材料30,能够不损害各部件的功能、佩戴感而在挂耳部20a与口罩主体10之间间接形成难以损坏的结合,从而能够获得结实的口罩。
42.辅助材料30可以是遍布口罩1的上下方向d1延伸的片状的部件。辅助材料30的左右方向d2的长度(宽度)根据口罩1整体的尺寸以及构成、主体10以及挂耳部20a的尺寸、形状、材质而不同,优选为15~35mm。辅助材料30的单位面积重量可以为5~100g/m2。另外,辅助材料30的厚度可以为100~1,000μm。
43.辅助材料30可以由不具有伸缩性或伸缩性较小的材料形成,也可以由具有某种程度的伸缩性的材料形成。辅助材料30例如可以包括伸缩性无纺布。在该情况下,优选辅助材料30至少在左右方向d2具有伸缩性,但是优选辅助材料30的伸缩性比挂耳部20a的伸缩性小。需要说明的是,辅助材料30可以由若施加力则形状能够不可逆地变形的材料形成。
44.第一接合部b1和第二接合部b2例如可以通过施加压力和/或热而使部件的相对的面彼此接合的装置、例如热封、超声波密封、非加热的压花加工等来形成。其中,从能够可靠接合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热封。
45.在设有辅助材料30的情况下,构成一对挂耳部20a、20a的挂耳部片20的左右方向d2长度可以比口罩1的左右方向d2长度短。由此,能够使挂耳部20a的左右方向d2的外端21与主体10的左右方向d2的外端11错位,从而能够在未被挂耳部20a覆盖的主体10的左右方向d2端部附近粘贴辅助材料30。
46.(挂耳部的分离/展开动作)
47.在使用开始时,使用者可以分别用手捏住或把持一对挂耳部20a、20a,并且向彼此相反方向拉伸。由此,首先,能够解除可分离的结合部28的结合。若结合部28由沿一对挂耳部20a、20a间的边界线形成的针眼构成,则可以使针眼断裂而使两挂耳部20a、20a沿边界线分离。之后,使用者可以在分别保持一对挂耳部20a、20a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向左右方向d2的外方(通过箭头图示)打开。
48.图4示出了自图1的状态将一对挂耳部20a、20a向左右方向d2外方分别打开的状态。另外,图5示出了图4的ii-ii线剖视图。如图4以及图5所示,若打开一对挂耳部20a、20a,则挂耳部20a、20a翻转,即,挂耳部20a、20a的、在使用开始前的状态下与主体10相对的面露
出。
49.在使用者分别把持一对挂耳部20a、20a而向左右方向d2外方打开后,以口罩主体10的脸部侧的面与佩戴者的脸部相对的方式将口罩主体10配置于佩戴者的脸部,并且将挂耳部20a、20a分别挂于佩戴者的各耳朵。
50.在使用开始前的状态(图1~图3)下,单一片状的一对挂耳部20a、20a(挂耳部片20)重叠配置于口罩主体10。一对挂耳部20a、20a重叠于口罩主体10的哪个面均可,但是如图示的方式所示,优选重叠于口罩主体10的外表面。由此,在佩戴口罩1时,能够降低或基本杜绝与口罩主体10的内表面(脸部侧的面)的接触。
51.例如,在使用者自己佩戴口罩1的情况下,以口罩主体10的内表面朝向自分的脸部的方式,将口罩1配置于自己的脸部,一边用一只手按压口罩主体10的外表面,一边用另一只手解除挂耳部20a、20a在结合部28的结合,并且将一个挂耳部20a挂于耳朵。然后,将按压口罩主体10的一只手替换为另一只手后,能够用一只手将另一个挂耳部20a挂于耳朵。
52.另外,在使口罩1的外侧朝向铅直上方(使主体10的外表面向上方)而放置口罩1的状态下,使用者分别用手把持一对挂耳部20a、20a而向左右方向d2外方打开。之后,在保持把持一对挂耳部20a、20a的状态下,使口罩1向其他佩戴者的脸部移动,将口罩主体10配置于佩戴者的脸部的期望的位置后,不改变把持方式,能够将一对挂耳部20a、20a分别挂于佩戴者的耳朵。因此,本方式的口罩1能够适用于在使例如小孩、病人等难以自己佩戴口罩的人佩戴口罩的情况。
53.需要说明的是,在主体10中,可以通过压花加工、印刷、缝入等形成能够区别主体10的正反(外表面和内表面)的印记18。印记18为使用者目视能够识别即可,其方式不限定。如图1和图2等所示,印记18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数字、记号、图形、标志等。若印记18为文字,则使用者能够将可以正确阅读文字一侧识别为外表面。
54.(挂耳部、以及挂耳部片的材料)
55.本方式的挂耳部20a或挂耳部片20如上所述具有伸缩性或弹性。图6的(a)示出了图5中的局部iii的放大图,即示出了将挂耳部20a(挂耳部片20)沿左右方向d2切割后的剖视图。如图6的(a)所示,挂耳部片20(或挂耳部20a)可以是层叠多个层而成的多层片。在图6的(a)的例子中,挂耳部20a具有伸缩性薄膜(伸缩性部件)5,在伸缩性薄膜5的一个面即第一面上配置有第一表面材料2,在与第一面相反侧的面即第二面上配置有第二表面材料3。需要说明的是,挂耳部20a(挂耳部片20)可以不具有如图6的(a)所示那样的在伸缩性薄膜5的两面配置有表面材料的构成,而是具有仅在一面配置有表面材料的构成。
56.挂耳部20a的伸缩性主要起因于挂耳部20a中包含的伸缩性薄膜(伸缩性部件)。伸缩性部件是具有通过施加拉伸力而至少能够在一个方向伸长,并且通过解除施加的拉伸力(在未施加外力的状态下)而返回原本的长度(自然长度)的性质的部件。另外,在使用伸缩性薄膜5的情况下,即,在使用厚度大致均匀的连续的成形体即薄膜的方式的情况下,与纤维构造体(使纤维集合而成的片状体)等相比,能够获得更高的伸缩性或伸长性、以及较大的应力,从而挂耳部20a的设计范围扩大。特别是,在设计挂耳部20a的伸长特性上的自由度变大。
57.作为伸缩性薄膜5的材料,可以举出聚乙烯、聚丙烯等的聚烯烃、聚氨酯等。优选伸缩性薄膜5的伸缩性为在基于拉伸试验机的测定下,最大伸长率(拉伸断裂时的伸长率)为
3.5~4.0。需要说明的是,伸缩性薄膜5可以具有使湿气透过的功能。
58.在图6所示例子中,虽然作为伸缩性部件使用伸缩性薄膜5,但是伸缩性部件不限于薄膜状。例如,挂耳部20a可以代替伸缩性薄膜而包含排列配置多个弹性线等的线状伸缩体(或者线状弹性体)而成的线状伸缩体集合体,也可以包括伸缩性热熔粘接剂。热熔粘接剂可以配置为线状,也可以配置为面状。但是,薄膜的方式的伸缩性部件在制造时的处理容易这点是优选的。
59.如图6的(a)所示,在伸缩性部件5的两面配置有表面材料的情况下,第一表面材料2以及第二表面材料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优选第一表面材料2以及第二表面材料3为纤维构造体。作为纤维构造体,可以举出无纺布、纺织品、编织品等,其中从使用肌肤触感、透气性良好、以及有助于提高佩戴感出发,优选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可以举出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流缠结无纺布、针刺无纺布、化学粘合无纺布等。其中,可以适当选择不起毛、強度较高的纺粘无纺布、具有柔软性的热风无纺布等。另外,优选无纺布中包含的纤维为树脂纤维,作为树脂纤维的树脂的种类,可以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等。在第一表面材料2或第二表面材料3为无纺布的情况下,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可以为5~50g/m2,特别优选为8~25g/m2。
60.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伸缩性薄膜5等的伸缩性部件,在直接接触佩戴者的脸部(肌肤)时产生刺激或不适感的可能性比非伸缩性的材料大的材料较多。因此,优选以尽可能避免伸缩性部件直接接触佩戴者的肌肤的方式构成挂耳部20a。在本方式的挂耳部20a中,由于伸缩性薄膜5被第一表面材料2以及第二表面材料3覆盖,因此能够避免在口罩佩戴时伸缩性薄膜5与肌肤直接接触,从而能够使佩戴感提高。
61.图6的(a)所示那样的挂耳部20a(挂耳部片20)如下获得。即,如图6的(b)所示,在对伸缩性薄膜5施加拉伸外力t,使伸缩性薄膜5从自然长度伸长的状态下,将未收缩的自然状态的第一表面材料2以及第二表面材料3通过多个层间接合部m间歇接合于各面。之后,通过解除拉伸外力t,能够获得图6的(a)所示自然状态的挂耳部20a(挂耳部片20)。层间接合部m可以是基本不使各层(伸缩性薄膜5、表面材料2、3)的状态改变而将彼此的层接合的部分。另外,层间接合部m可以为熔敷部,在该熔敷部中,层可以彼此被熔敷而一体化,从而厚度变小。
62.图6的(a)所示挂耳部20a(挂耳部片20)为自然状态、即未施加任何外力的状态。因此,伸缩性薄膜5也处于自然状态,具有自然长度。另一方面,被接合的第一表面材料2以及第二表面材料3作为整体其左右方向d2的长度缩小。这样的长度的缩短是基于在多个层间接合部m被接合的部分之外的部分以自伸缩性薄膜5离开的方式凸起,从而成为襞(褶)。在第一表面材料2以及第二表面材料3中形成有大致沿口罩1的上下方向d1延伸的多个褶,在剖视中观察成为波浪状。
63.如此,由于在挂耳部20a的表面形成有许多襞,因此在挂耳部20a的表面接触肌肤时,挂耳部20a的材料不与肌肤的整面接触,在挂耳部20a与肌肤之间形成空间,因此能够降低紧粘肌肤那样的感觉,从而能够使佩戴感提高。
64.在口罩1的使用时,挂耳部20a主要在左右方向d2被拉伸而伸长。此时,挂耳部20a的伸长特性与挂耳部20a的佩戴感密切相关。例如,若挂耳部20a在较小的力下能够伸长充分的长度,则将挂耳部20a挂于耳朵变得容易,另外在佩戴有挂耳部20a的状态下产生的应
力适当,能够在不存在疼痛、不适感的情况下使挂耳部20a贴合耳朵。具有如图6所示那样的构成的挂耳部20a(挂耳部片20)的伸长特性能够依赖于在挂耳部20a(挂耳部片20)的制作中使表面材料接合时,通过拉伸外力t能够使伸缩性薄膜5伸长几倍、即伸缩性薄膜(伸缩性部件)5的伸长倍率k。某个挂耳部20a(挂耳部片20)的伸缩性部件的伸长倍率k是将伸缩性部件的自然状态下的长度(自然长度)设定为1的情况下的、在伸长状态下的长度。例如,在挂耳部20a或挂耳部片20的制造时,若在伸缩性部件伸长至自然长度的2倍的状态下使表面材料接合,则伸缩倍率k=2。换言之,伸长倍率k可以是接合表面材料时的伸缩性部件的伸长状态下的长度l1的、相对于伸缩部件的自然长度l0的比率。即,伸长倍率k=l1/l0。需要说明的是,伸长倍率k是超过1的值。
65.(挂耳部或挂耳部片、以及口罩的制造)
66.这里,对于挂耳部20a、20a或挂耳部片20的制造进行说明。图7示出了口罩的制造装置300的概略图。该口罩的制造装置300在其上游具有挂耳部的制造装置100,接着该挂耳部的制造装置100具有将制造的口罩用挂耳部和口罩的其他部件组合的、口罩部件组合装置200。
67.挂耳部的制造装置100包括:伸缩性薄膜带供给装置123,其供给用于形成伸缩性薄膜5的伸缩性薄膜带(伸缩性部件带)5a;第一表面材料带供给装置121,其用于供给形成第一表面材料2的第一表面材料带2a;以及第二表面材料带供给装置122,其用于供给形成第二表面材料3的第二表面材料带3a。自各供给装置供给长条的素材、即伸缩性薄膜带5a、第一表面材料带2a、以及第二表面材料带3a,接下来,在伸缩性薄膜带5a的一个面(第一面)重叠第一表面材料带2a,在另一个面(第二面)重叠第二表面材料带3a,从而形成多层构造体6a。多层构造体6a在输送方向dt被输送。
68.这里,伸缩性薄膜带5a在于输送方向dt伸长的状态下,也就是在输送方向dt被施加拉伸力(张力)的状态下被输送。伸缩性薄膜带5a的伸长的程度通过伸缩性薄膜带供给装置123的放出速度、以及输送装置(未图示)进行控制。伸缩性薄膜带5a伸长的程度可以为自然长度的例如1.5~4倍,优选为2~3倍。即,挂耳部片20的伸长倍率k优选为1.5~4,更优选为2~3。另一方面,第一表面材料带2a以及第二表面材料带3a在具有自然长度的状态下(未被拉伸的状态、或者即使施加了拉伸力也未伸长的状态)被输送。因此,在层叠于伸缩性薄膜带5a的各面的第一表面材料带2a以及第二表面材料带3a的表面成为无褶的状态。
69.接下来,上述多层构造体6a被送至熔敷装置140,在伸缩性薄膜带5a与第一表面材料带2a之间,以及在伸缩性薄膜带5a与第二表面材料带3a之间,遍布多层构造体6a而形成不连续的层间接合部。在本方式中,层间接合部成为熔敷部。优选熔敷装置140为超音波熔敷部,但是也可以是利用热熔敷等的其他装置。不连续的多个熔敷部例如可以在俯视时间歇形成为点状。另外,可以在输送方式dt形成为分离的线状。通过在熔敷装置140中多层构造体6a的层间被接合,从而能够获得层叠体8a。
70.图7还示出了局部iv的放大剖视图。在伸缩性薄膜带5a与第一表面材料带2a之间、以及在伸缩性薄膜带5a与第二表面材料带3a之间分别间歇形成有多个层间接合部(熔敷部)m。一个熔敷部m的俯视时的基准直径可以为0.2~1.0mm。另外,熔敷部m的俯视时的面积可以为片面积的1.8~19.1%。
71.进一步,层叠体8a被送至松弛装置160。在松弛装置160中,在输送方向dt施加于伸
缩性薄膜带5a的张力被缓和。在松弛装置160中张力被缓和的程度不限定,但是优选设定为使伸缩性薄膜带5a返回自然长度。通过使伸缩性薄膜带5a松弛,从而伸缩性薄膜带5a收缩。这里,伸缩性薄膜带5a与第一表面材料带2a通过熔敷部m结合,另外伸缩性薄膜带5a与第二表面材料带3a通过熔敷部m结合。因此,第一表面材料带2a以及第二表面材料带3a与伸缩性薄膜带5a一起收缩,即其长度缩短。但是,由于未通过熔敷部m与伸缩性薄膜带5a接合的部分不跟随伸缩性薄膜带5a而松弛,从而自表面凸起。因此,在第一表面材料带2a以及第二表面材料带3a上,形成有许多沿与输送方向dt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较小的襞(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表面材料带2a以及第二表面材料带3a在形成有襞的状态下不产生或基本不产生返回原来的长度的力。因此,伸缩性薄膜5维持自然长度的状态。
72.图7还示出了局部v的放大剖视图。如图所示,在挂耳部片带20a中,伸缩性薄膜带5a为平坦,但是第一表面材料带2a以及第二表面材料带3a收缩,形成有褶。另外,对于挂耳部片带20a,若沿输送方向dt切割的剖面观察第一表面材料带2a以及第二表面材料带3a,则沿输送方向dt形成有连续的凹凸。
73.接下来,挂耳部片带20a被送至冲裁装置180。在冲裁装置180中,挂耳部片带20a通过冲裁模具以能够获得各个挂耳部片20的形状的方式被冲裁。无论如何,能够通过冲裁装置180获得多个挂耳部片20、20、
……

74.如此,挂耳部片20通过如下方法制造:在使具有第一面以及与该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的伸缩性薄膜带5a在规定方向(输送方向dt)伸长的状态下,分别在第一面以及第二面重叠第一表面材料带2a以及第二表面材料带3a,将伸缩性薄膜带5a分别与第一表面材料带2a以及第二表面材料带3a接合,获得层叠体8a,使层叠体8a在规定方向(输送方向dt)收缩,并且将其切断,形成多个构成以彼此可分离的方式结合的一对挂耳部的挂耳部片20。
75.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代替伸缩性薄膜带5a,使用多个线状伸缩体(线弹性体等)排列配置而成的线状伸缩体集合体的长条材料。在该情况下也与上述相同,能够在使多个线状伸缩体集合体在输送方向dt以伸长倍率k伸长而施加张力的状态下进行供给,并且在该集合体的各面分别层叠第一表面材料带2a以及第二表面材料带3a。之后,在熔敷装置140中,可以在线状伸缩体与第一表面材料带2a之间、以及线状伸缩体与第二表面材料带3a之间进行熔敷,或者,可以以包夹线状伸缩体的方式对第一表面材料带2a和第二表面材料带3a进行熔敷。
76.挂耳部片20、20、
……
被送至口罩部件组合装置200。在口罩部件组合装置200中,在挂耳部片20的一个面配置辅助材料带30a。口罩部件组合装置200包括口罩主体带供给装置221,其用于供给形成口罩主体的口罩主体带10a。口罩主体带供给装置221向挂耳部片20的、配置有辅助材料带30a侧相反一侧供给口罩主体带10a。
77.在挂耳部片20、辅助材料带30a、以及口罩主体带10a被组合后,通过接合/切断部240,在规定的位置通过热封等被接合而形成第一接合部b1以及第二接合部b2(图1以及图3等)。另外,接合之后或与接合同时进行切断。由此,能够获得各个口罩1。
78.图8概略示出了在口罩部件组合装置200中部件被组合的工艺。即,口罩通过以下方式制造:(a)形成挂耳部片20,在分离的两个挂耳部片20、20的侧部接合一个辅助材料带30a,(b)通过将辅助材料带30a接合于口罩主体带10a的外表面而将挂耳部片20间接结合于主体带10a,(c)切断辅助材料带30a以及口罩主体带10a,形成个别的口罩1。
79.(挂耳部的设计)
80.近年来,根据用途和/或使用者的脸部的大小,提供有各种尺寸的口罩。但是,在本方式这样的、一对挂耳部20a、20a成为单一片状,并且以至少在左右方向d2不自口罩主体10伸出的方式重叠于口罩主体10的构成中,为了提高口罩的佩戴感,挂耳部20a的设计需要进行研究。
81.图9示出了尺寸不同的两个口罩的俯视图。图9的上侧所示口罩是参照图1~图5进行了说明的口罩1。另一方面,图9的下侧示出了比口罩1小的尺寸的口罩1s。口罩1s例如可以作为女性用或儿童用的口罩进行提供。在图9中,省略了口罩的详细的构成的图示。
82.如图9所示,与口罩1相比,口罩1s的口罩主体10的左右方向d2的长度wm变小。在本方式中,口罩主体10的左右方向d2的长度wm与口罩的左右方向d2的长度相等。另一方面,对于口罩的上下方向d1的长度(高度)h,口罩1与口罩1s相等。如此,在设计较小的尺寸的口罩的情况下,仅将左右方向d2的长度wm设定为较小的情况较多,但是根据口罩的用途,有时也将上下方向d1以及左右方向d2这两者设定为较小。
83.在改变本方式那样的、于口罩主体10重叠有单一片状的挂耳部20a、20a(挂耳部片20)的口罩的尺寸的情况下,也需要改变挂耳部20a的左右方向d2的长度we。如图9所示,在将口罩主体10的左右方向d2的长度wm尺寸设定为较小的情况下,需要将挂耳部20a的左右方向d2的长度we设定为较小。
84.在将挂耳部20a的尺寸设定为较小的情况下,若仅将挂耳部20a的形状与口罩主体10的缩小率对应地设定为缩小的形状,有时会产生不便。例如,若仅将挂耳部20a与口罩主体的缩小率对应地进行缩小,则挂耳部20a的环的宽度变小,有时挂耳部对于耳朵的良好的佩戴感变得不充分。特别是,在仅将口罩主体10的左右方向d2的长度设定为较小的情况下,产生挂耳部20a的环的宽度变小的部位和宽度不改变的部位,挂耳部的牢固性有可能产生问题。因此,挂耳部20a的环的形状不仅是与缩小率对应地被缩小的形状,还需要根据口罩的变更后的尺寸(想要获得的口罩的尺寸)进行设计。
85.如图9所示,挂耳部20a的环具有:固定部22,其包括直接或间接固定于口罩主体10的左右方向d2的端部;钩部24,其在佩戴时位于佩戴者的耳朵之后;上侧过渡部23,其在环的上侧自固定部22向钩部24过渡;以及下侧过渡部26,其在环的下侧自固定部22向钩部24过渡。该环的区分中的、因在佩戴动作时被使用者拉伸而在挂耳部20a在左右方向d2被拉长时在左右方向d2主要被拉长的基本上是在左右方向d2延伸的上侧过渡部23以及下侧过渡部26。在本说明书中,因拉伸而易于被拉长的部分(上侧过渡部23以及下侧过渡部26)称为高伸长部,因拉伸而难以被拉长的部分(固定部22以及钩部24)称为低伸长部。
86.图9所示口罩1s相对于口罩1进行了尺寸变更而使得左右方向d2的大小变小。在口罩1s中,对于口罩1的挂耳部20a的形状,相对于口罩1基本不改变挂耳部20a的环的宽度d,而是将挂耳部20a的左右方向d2的长度we设定较小。因此,挂耳部20a的环中的、高伸长部(上侧过渡部23以及下侧过渡部26)的长度w
e1
与低伸长部的左右方向d2的长度w
e2
、w
e2’相比较大缩短。即,在口罩1s中,与口罩1相比,高伸长部的长度w
e1
与挂耳部20a的长度we的比率变小。因此,较小尺寸的口罩1s的挂耳部20a与口罩1相比难以伸长。因此,在挂耳部20a的设计中,需要以适合尺寸以及形状的方式研究挂耳部20a的材料的特性等。
87.本发明人们找到了能够获得优异的佩戴感的、口罩1的构成或挂耳部20a的构成与
挂耳部20a的伸长特性的关系。根据本方式,可知通过将制造挂耳部20a时的伸长倍率k(k》1)与上述高伸长部的左右方向d2的长度w
e1
(在未伸长的自然长度的状态下的长度)设定为大致反比例的关系,能够获得不论在佩戴动作时还是在佩戴时(佩戴中)均能够向使用者提供舒适性的口罩。更具体而言,可以将制造挂耳部20a时的伸长倍率k与上述高伸长部的左右方向d2的长度w
e1
(单位mm)相乘的值设定为75~145。即,可以设定为k
×we1
=75~145。优选上述k
×we1
为88~117,更优选为90~115,进一步优选为92~113。通过k
×we1
的值为85以上,能够使佩戴动作时的挂耳部20a的拉长容易,另外能够不对耳朵产生负担而持续佩戴。另外,通过k
×we1
的值为120以下,能够避免在口罩主体10与脸部之间产生间隙,从而能够获得更良好的贴合感。因此,能够根据口罩1以及挂耳部20a的尺寸,获得具有合适的伸长特性的挂耳部20a,从而能够获得佩戴感优异的口罩。
88.高伸长部的长度w
e1
为挂耳部20a的、主要在左右方向d2延伸的部分的长度,更具体而言,可以设定为开口29的左右方向d2的最长长度。由此,可以容易求得高伸长部的长度w
e1
。但是,开口29的左右方向d2的最长长度不包括对伸长没有帮助的长度。例如,在开口29与辅助材料30重叠且直至其重叠部分的上侧或下侧形成有第二接合部b2,从而挂耳部20a被固定于辅助材料30的情况下,自开口29的左右方向d2的缘至第二接合部b2的左右方向d2的内缘的长度不包含于高伸长部的长度w
e1

89.如此,根据本方式,能够制造具有与口罩1的尺寸相应的伸长特性的挂耳部20a、20a,从而能够提供佩戴感优异的口罩。
90.需要说明的是,口罩主体10的左右方向d2的长度wm可以为120~190mm。口罩主体10的上下方向d1的长度h可以为60~100mm。另外,挂耳部20a的左右方向d2的长度we可以为55~90mm,优选为65~85mm。特别是,根据本方式,即使在制造口罩主体10的左右方向d2的长度wm为165mm以下、特别是160mm以下那样的、一般来说被认为较小的口罩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具有最佳伸长特性的挂耳部20a。另外,即使在制造挂耳部20a的左右方向d2的长度we为约55~75mm的口罩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获得佩戴感优异的挂耳部20a。
91.另外,在挂耳部20a中,优选高伸长部的左右方向d2的长度w
e1
与挂耳部的左右方向d2的长度we的比的值(w
e1
/we)可以为0.45~0.7,更有选可以为0.5~0.65。并且,本方式中,挂耳部特别在以上述比的值(w
e1
/we)为0.65以下、优选为0.6以下的方式构成的口罩中,能够带来优异的佩戴感。
92.例如,在口罩主体10的左右方向d2的长度wm为155mm的情况下,虽然根据挂耳部20a的构成(形状)有所不同,但是优选以伸长倍率2.35~2.65制作挂耳部20a。
93.另外,为了挂耳部20a的构造的稳定性的提高、以及佩戴感的提高,优选挂耳部20a的环的宽度d为大致恒定,特别是优选上侧过渡部23、钩部24、以及下侧过渡部26的宽度为大致相等。即使是这样的将挂耳部20a的环的宽度设定为大致恒定的口罩,也能够获得具有最佳的伸长特性的挂耳部20a。
94.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口罩的制造方法,(a)在使伸缩性部件在规定方向以规定倍率伸长的状态下,在该伸缩性部件的至少一个面重叠表面材料,将上述伸缩性部件与上述表面材料间歇接合,获得层叠体,使上述层叠体在上述规定方向松弛,通过切断,形成多个包括一对挂耳部的单一片状的挂耳部片,(b)于在上述规定方向分离的两个上述挂耳部片重叠用于形成口罩主体的口罩主体带,以上述一对挂耳部分别与上述口罩主体的左右方向
的两端部结合的方式,将上述挂耳部片与上述口罩主体带结合,(c)切断上述口罩主体带而形成个别的口罩,上述挂耳部具有在佩戴时易于在左右方向伸长的高伸长部以及难以在上述左右方向伸长的低伸长部。根据本制造方法,能够容易地制造包括具有与尺寸相应的最佳的伸长特性的挂耳部的、佩戴感优异的口罩。
95.另外,在上述制造方法中,优选将上述规定倍率与高伸长部的上述左右方向的长度(单位mm)相乘的值设定为75~145。即,将规定倍率设定为k,将高伸长部的上述左右方向的长度设定为w
e1
(单位mm),优选k
×we1
=75~145。
96.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在形成了上述(a)挂耳部片后,(b)在将挂耳部片结合于口罩主体带的前或后,可以于挂耳部片上以与相邻的挂耳部片重叠的方式接合成为辅助材料的辅助材料带。另外,(c)在切断口罩主体带时,可以一并切断口罩主体带和辅助材料带。
97.(实施例)
98.制作伸长倍率不同的挂耳部,并用其制造口罩,进行了佩戴感的评价。
99.(例1)
100.制作了图10所示那样的构成的口罩。为了制作,准备了左右方向d2的长度wm为155mm,具有褶(图10)的无纺布3层构造的口罩主体。在该口罩主体上重叠了包括两个左右方向d2的长度we为67.5mm的挂耳部的挂耳部片。挂耳部片通过与参照图7以及图8进行了说明的方法相同的方法,由在伸缩性薄膜(聚烯烃树脂制、最大伸缩率4倍)两面分别接合纺粘无纺布(单位面积重量15g/m2)而成的材料形成。该挂耳部片的材料的伸长倍率k为2.7。另外,挂耳部中的高伸长部的长度w
e1
为37.6mm。将伸长倍率k与高伸长部的长度w
e1
相乘的值为2.7
×
37.6=101.52。
101.需要说明的是,辅助材料由纺粘无纺布(单位面积重量30g/m2)形成。挂耳部与辅助材料通过热封接合,形成了在左右方向d2遍布3~5mm的范围的接合部。口罩主体与辅助材料也通过热封接合,在左右方向d2遍布3~10mm的范围而形成了接合部。
102.(例2)
103.除了使用伸长倍率k为2.5的挂耳部之外,与例1相同,制作了与例1相同形状以及尺寸的口罩。将伸长倍率k与高伸长部的长度w
e1
相乘的值为2.5
×
37.6=94。
104.(例3)
105.除了使用伸长倍率为2.3的挂耳部之外,与例1相同,制作了与例1相同形状以及尺寸的口罩。伸长倍率k与高伸长部的长度w
e1
相乘的值为2.3
×
37.6=86.48。
106.使9名评价者分别对例1~例3的口罩进行了评价。评价项目为“佩戴动作容易性”、“挂耳部的易伸长性”、“综合佩戴感”、以及“耳朵的佩戴感”,均以5等级进行了评价。针对每个项目计算9名的评价的算数平均值,将其作为评价结果。需要说明的是,评价基准如下所示。
107.1:差
108.2:稍差
109.3:普通
110.4:稍好
111.5:好
112.在图11中示出了结果。可知所有的例子均能够在全部的項目中获得3.5以上的比
较良好的评价。特别是例2,可知在“佩戴感”以及“耳朵的佩戴感”的项目中示出了最高的评价。
113.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方式进行附注。
114.(附注1)
115.附注1的方式是一种口罩,包括:包括:口罩主体;以及一对挂耳部,其分别结合于上述口罩主体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上述一对挂耳部形成为单一片状,并且在使用开始前的状态下至少在上述左右方向不自上述口罩主体伸出而重叠配置于上述口罩主体,上述挂耳部具有:伸缩性部件;以及表面材料,其在上述伸缩性部件从自然长度以规定倍率伸长的状态下接合于上述伸缩性部件的至少一个面,上述挂耳部具有易于在上述左右方向伸长的高伸长部和难以在上述左右方向伸长的低伸长部。
116.上述附注1的方式的口罩中,由于一对挂耳部形成为单一片状(由1张片形成),并且至少在左右方向不自口罩主体伸出而重叠配置于口罩主体,因此能够将主体与片状的挂耳部重叠而进行接合,从而连续的制造容易。
117.另外,在本方式中,挂耳部具有易于在左右方向伸长的高伸长部、以及不易在左右方向伸长的低伸长部。因此,能够获得在佩戴动作时以及佩戴时(佩戴中)时在挂耳部被拉伸的主要方向即左右方向,表现出良好的伸长特性的挂耳部。而且,在本方式中,挂耳部构成为在伸缩性部件伸长为规定倍率的状态下接合表面材料,因此上述挂耳部的伸长特性能够通过在挂耳部的制造时改变使伸缩性部件伸长的程度而容易进行调整。因此,能够获得具有与口罩的尺寸以及挂耳部的尺寸相应的、合适的伸长特性的挂耳部,从而能够制作佩戴感优异的口罩。
118.(附注2)
119.在附注2的方式中,将上述规定倍率设定为k,将上述高伸长部的上述左右方向的长度设定为w
e1
(单位mm),并且k
×we1
=75~145。
120.根据上述附注2的方式,在挂耳部的制造中将使伸缩性部件伸长的倍率(伸长倍率)k与挂耳部中的易于在左右方向伸长的高伸长部的左右方向的长度w
e1
(单位mm)相乘的值设定为75~145。由此,即使在口罩的尺寸改变的情况下,或者在挂耳部的尺寸改变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尺寸相应的具有进一步合适的伸长特性的挂耳部,从而能够制作佩戴感优异的口罩。
121.(附注3)
122.在附注3的方式中,上述伸缩性部件具有第一面和与上述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上述表面材料包括接合于上述第一面的第一表面材料和接合于上述第二面的第二表面材料。
123.根据上述附注3的方式,单一片状的挂耳部为伸缩性部件被第一表面材料和第二表面材料包夹的构造。即,伸缩性部件的任一面均被表面材料覆盖,伸缩性部件不露出。伸缩性部件也存在在与使用者的肌肤直接接触的状态下进行伸缩的情况下可能对肌肤产生刺激或不适感的材料。因此,通过适当选择表面材料的材料,能够避免伸缩性部件与佩戴者的肌肤接触,从而能够使挂耳部接触使用者的肌肤时的佩戴感提高。
124.(附注4)
125.在附注4的方式中,上述伸缩性部件为伸缩性薄膜。
126.根据上述附注4的方式,通过将伸缩性部件设定为薄膜这种方式,能够更容易地制造挂耳部,另外也易于维持挂耳部的形状。
127.(附注5)
128.在附注5的方式中,上述第一表面材料以及第二表面材料由无纺布构成。
129.根据上述附注5的方式,通过将可能与使用者的肌肤直接接触的第一表面材料以及第二表面材料设定为无纺布,能够赋予挂耳部的表面柔软性,从而能够使挂耳部的佩戴感提高。
130.(附注6)
131.在附注6的方式中,上述挂耳部配置于上述口罩主体的外表面。
132.根据上述附注6的方式,在使用开始时,能够基本不接触口罩主体的内表面(在佩戴时与脸部侧相对的面)而进行使形成为单一片状的一对挂耳部彼此分离而向左右方向打开的动作。因此,能够佩戴卫生状态良好的口罩。
133.(附注7)
134.在附注7的方式中,还包括片状的辅助材料,上述挂耳部通过上述辅助材料与上述口罩主体结合。
135.根据上述附注7的方式,挂耳部分别通过辅助材料与口罩主体结合。即,可以不将挂耳部与口罩主体直接结合而形成口罩。因此,能够分别以合适的结合形式分别形成挂耳部与辅助材料的结合部、以及口罩主体与辅助材料的结合部。由此,能够不损害部件的功能、佩戴感,在挂耳部与口罩主体之间形成难以破坏的结合,从而能够获得结实的口罩。另外,能够避免挂耳部的一部分被用于与口罩主体的粘接。因此,与挂耳部与口罩主体直接结合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挂耳部相对于口罩主体更自由地移动,从而挂耳部的佩戴位置的自由度提高。
136.(附注8)
137.在附注8的方式中,(a)在使伸缩性部件在规定方向以规定倍率伸长的状态下,在该伸缩性部件的至少一个面重叠表面材料,将上述伸缩性部件与上述表面材料间歇接合,获得层叠体,使上述层叠体在上述规定方向松弛,通过切断,形成多个包括一对挂耳部的单一片状的挂耳部片,(b)于在上述规定方向分离的两个上述挂耳部片重叠用于形成口罩主体的口罩主体带,以上述一对挂耳部分别与上述口罩主体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结合的方式,将上述挂耳部片与上述口罩主体带结合,(c)切断上述口罩主体带而形成个别的口罩,上述挂耳部具有在佩戴时易于在左右方向伸长的高伸长部以及难以在上述左右方向伸长的低伸长部。
138.根据上述附注8的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能够获得与在上述附注1的方式中能够获得的效果相同的效果的制造方法。
139.(附注9)
140.在附注9的方式中,将上述规定倍率设定为k,将上述高伸长部的上述左右方向的长度设定为w
e1
(单位mm),并且k
×we1
=75~145。
141.根据上述附注9的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能够获得与在上述附注2的方式中能够获得的效果相同的效果的制造方法。
142.本技术要求于日本专利局在2020年7月31日申请的基础申请2020-130069号的优
先权,并且在此以参照方式引用其全部内容。
143.附图标记说明
144.1、1s
ꢀꢀꢀꢀ
口罩
[0145]2ꢀꢀꢀ
第一表面材料
[0146]
2a
ꢀꢀꢀ
第一表面材料带
[0147]3ꢀꢀꢀ
第二表面材料
[0148]
3a
ꢀꢀꢀ
第二表面材料带
[0149]5ꢀꢀꢀ
伸缩性薄膜(伸缩性部件)
[0150]
5a
ꢀꢀꢀ
伸缩性薄膜带(伸缩性部件带)
[0151]
6a
ꢀꢀꢀ
多层构造体
[0152]
8a
ꢀꢀꢀ
层叠体
[0153]
10
ꢀꢀꢀꢀ
口罩主体
[0154]
10a
ꢀꢀꢀꢀ
口罩主体带
[0155]
15
ꢀꢀꢀ

[0156]
20
ꢀꢀꢀ
挂耳部片
[0157]
20a
ꢀꢀꢀ
挂耳部
[0158]
20a
ꢀꢀꢀ
挂耳部片带
[0159]
22
ꢀꢀꢀꢀ
固定部
[0160]
23
ꢀꢀꢀ
上侧过渡部
[0161]
24
ꢀꢀꢀ
钩部
[0162]
26
ꢀꢀꢀ
下侧过渡部
[0163]
28
ꢀꢀꢀ
可分离的结合部
[0164]
29
ꢀꢀꢀ
开口
[0165]
30
ꢀꢀꢀ
辅助材料
[0166]
30a
ꢀꢀ
辅助材料带
[0167]
100
ꢀꢀꢀ
口罩用挂耳部制造装置
[0168]
121
ꢀꢀꢀ
第一表面材料带供给装置
[0169]
122
ꢀꢀꢀ
第二表面材料带供给装置
[0170]
123
ꢀꢀꢀ
伸缩性薄膜带供给装置
[0171]
140
ꢀꢀꢀ
熔敷装置
[0172]
160
ꢀꢀꢀ
松弛装置
[0173]
180
ꢀꢀꢀ
冲裁装置
[0174]
200
ꢀꢀꢀ
口罩部件组合装置
[0175]
221
ꢀꢀꢀ
口罩主体带供给装置
[0176]
240
ꢀꢀꢀ
接合/切断部
[0177]
300
ꢀꢀꢀ
口罩制造装置
[0178]
b1
ꢀꢀꢀ
第一接合部
[0179]
b2
ꢀꢀꢀ
第二接合部
[0180]
d1
ꢀꢀꢀ
口罩的上下方向
[0181]
d2
ꢀꢀꢀ
口罩的左右方向
[0182]
dt
ꢀꢀꢀ
输送方向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