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振动编码方法、振动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2022-10-26 16:58: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编码方法、振动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2.视障人士是指视觉存在障碍的对象。由于视障人士无法感知交通指示信号(或称为交通人行灯)的信号状态,因而视障人士在通过目标路口时无法判断目标路口是否可以安全通行。
3.目前,现有技术支持在交通人行灯中增加声音提醒的功能,以通过声音来提醒视障人士关于交通人行灯的信号状态。然而,现有技术依赖于基础设备的更新,安装或维护成本等相对较高,且声音的音量难以把握,音量太大会引起环境噪音,音量较小又会导致视障人士不易听清。因此,如何提醒视障人士交通人行灯的信号状态,成为研究热点话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振动编码方法、振动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能够通过振动提醒交通指示信号的信号状态,帮助交通对象安全通行。
5.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动编码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交通指示信号包含多个信号状态,且一个信号状态用于指示通过目标路口时的一个参考通行状态;获取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并根据有效时长确定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有效时长用于指示:保持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的剩余时长;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其中,不同的参考通行状态对应振动编码的结果不同,且目标路口的不同通行可行性对应振动编码的结果也不同。
6.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持自动获取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目标信号状态,以及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该有效时长指示了保持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的剩余时长;并基于目标信号状态和有效时长,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以便于按照振动编码的结果振动提醒关于目标路口的通行建议。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和有效时长,振动提醒交通对象(如视障人士)安全通过目标路口,在帮助交通对象安全通行的同时,利用振动私密性的特性,不会对其他交通对象形成干扰。
7.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动编码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交通指示信号包含多个信号状态,且一个信号状态用于指示通过目标路口时的一个参考通行状态;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并根据有效时长确定在有
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有效时长用于指示:保持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的剩余时长;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其中,不同的参考通行状态对应振动编码的结果不同,且目标路口的不同通行可行性对应振动编码的结果也不同。
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时,具体用于: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生成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振动提醒信号;获取振动编码规则,振动编码规则包括至少一种振动提醒信号对应的振动参数,振动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振动强度、振动频率以及振动时长;从振动编码规则中,确定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振动提醒信号的目标振动参数;基于目标振动参数,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
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信号状态属于第一信号状态,交通指示信号持续显示第一信号状态的总时长小于等于目标时长阈值;第一信号状态包括:准行信号状态、禁行信号状态及过渡信号状态;第一信号状态对应的振动提醒信号包括:第一提醒信号和第二提醒信号;其中,第一提醒信号用于指示:在有效时长下第一信号状态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第二提醒信号用于指示:第一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
1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信号状态包括准行信号状态,第一提醒信号的生成方式,包括:将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和第一时长阈值进行比较;第一时长阈值用于反映:交通对象通过目标路口所需的时间;第一时长阈值是根据目标路口的距离和交通对象的行进速度确定的;若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小于第一时长阈值,则生成第一提醒信号,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包括:交通对象不允许通行目标路口;或者,若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大于等于第一时长阈值,则生成第一提醒信号,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包括:交通对象允许通行目标路口。
1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信号状态包括禁行信号状态,第一提醒信号的生成方式,包括:将禁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和第二时长阈值进行比较;第二时长阈值用于反映:交通指示信号在第二时长阈值指示的目标时长达到时,将禁行信号状态切换为准行信号状态;若禁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则生成第一提醒信号,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包括:交通对象不允许通行目标路口;或者,若禁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小于等于第二时长阈值,则生成第一提醒
信号,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包括:交通对象准备通行目标路口。
1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信号状态包括过渡信号状态,过渡信号状态的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包括:交通对象不允许通行目标路口。
1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信号状态属于第二信号状态,交通指示信号持续显示第二信号状态的总时长大于目标时长阈值;目标信号状态包括慢行信号状态,慢行信号状态的振动提醒信号用于提示:交通对象允许通行目标路口。
1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目标路口的实景图像;若识别到实景图像中包括人行横道,则检测目标路口是否存在交通指示信号;若存在交通指示信号,则触发执行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的步骤。
1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还用于:若识别到实景图像中不包括人形横道,则生成目标路口不存在人行横道时的振动提醒信号,目标路口不存在人行横道时的振动提醒信号用于指示:目标路口不存在人行横道,且目标路口不允许通行;对目标路口不存在人行横道时的振动提醒信号,进行振动编码处理。
1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用于检测人行横道处是否存在交通指示信号时,具体用于:对目标路口的实景图像,进行交通指示信号的图像识别处理,得到图像识别结果;若图像识别结果指示目标路口存在交通指示信号,则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时,具体用于:从图像识别结果中,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
1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终端设备与交通指示信号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则确定目标路口存在交通指示信号;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时,具体用于:接收交通指示信号发送的,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
1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中;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振动编码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按照振动编码的结果驱动终端设备中的振动装置进行振动。
19.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持自动获取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目标信号状态,以及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该有效时长指示了保持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的剩余时长;并基于目标信号状态和有效时长,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以便于按照振动编码的结果振动提醒关于目标路口的通行建议。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和有效时长,振动提醒交通对象(如视障人士)安全通过目标路口,在帮助交通对象安全通行的同时,利用振动私密性的特性,不会对其他交通对象形成干扰。
20.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示交通信号的振动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交通指示信号包含多个信号状态,且一个信号状态用于指示通过目标路口时的一个参考通行状态;获取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并根据有效时长确定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有效时长用于指示:保持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的剩余时长;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其中,不同的参考通行状态对应振动编码的结果不同,且目标路口的不同通行可行性对应振动编码的结果也不同;将振动编码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按照振动编码的结果驱动终端设备中的振动装置进行振动。
21.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持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并将振动编码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便于终端设备能够驱动振动装置进行振动,以起到通过振动的方式提醒交通指示信号的作用;在帮助交通对象安全通行的同时,利用振动私密性的特性,不会对其他交通对象形成干扰。
22.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示交通信号的振动处理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交通指示信号包含多个信号状态,且一个信号状态用于指示通过目标路口时的一个参考通行状态;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并根据有效时长确定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有效时长用于指示:保持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的剩余时长;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其中,不同的参考通行状态对应振动编码的结果不同,且目标路口的不同通行可行性对应振动编码的结果也不同;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振动编码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按照振动编码的结果驱动终端设备中的振动装置进行振动。
23.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持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并将振动编码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便于终端设备能够驱动振动装置进行振动,以起到通过振动的方式提醒交通指示信号的作用;在帮助交通对象安全通行的同时,利用振动私密性的特性,不会对其他交通对象形成干扰。
24.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适于执行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振动编码方法或指示交通信号的振动处理方法。
25.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的振动编码方法或指示交通信号的振动处理方法。
26.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
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的振动编码方法或指示交通信号的振动处理。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a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动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图1b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动编码方案的交互流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动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路口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通指示信号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动编码的流程示意图;图6a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第一提醒信号的生成示意图;图6b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禁行信号状态对应的第一提醒信号的生成示意图;图7a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通指示信号的信号状态的获取流程示意图;图7b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信号状态的流程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振动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景导航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通信连接,直接从交通指示信号中获取信息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图11a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动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1b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动指示交通信号的场景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动编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动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下面先对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技术术语和概念进行简单说明。
31.(1)振动功能,是终端设备提供的一种促使终端设备中的振动装置进行振动的功能;终端设备中的振动装置可包括:振动马达、振动传感器或者电机等装置,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在终端设备中配置有振动装置和偏心轮,当存在需要振动的业务场景或者某个业务场景中存在需要振动的振动对象时,终端设备可启动电机带动偏心轮旋转,进而在目标业务场景中产生振动的效果。
32.上述业务场景可以是由终端设备本身的系统所产生的;例如:业务场景包括终端设备中闹钟振动的场景,再如:业务场景包括终端设备输出告警事件的场景,等等。或者,业务场景也可以是由终端设备中运行的目标应用(该目标应用指终端设备中运行的任意一种应用程序,比如地图应用)产生的;例如:目标应用包括终端设备中运行的地图应用程序,那么该游戏应用可提供多个业务场景,如业务场景可包括地图应用程序提供的实景导航的场景,在该导航场景中可调用终端设备的振动功能来实现振动提醒导航路线的功能。
33.(2)交通指示信号,可以称为交通人行灯、人行横道灯或红绿灯灯,主要是用来指挥交通对象(如需要通过人行横道的对象)通行目标路口(如任一路口,如存在人行横道的路口)的设施。
34.在实际应用中,交通指示信号支持输出不同的信号状态,来指示交通对象通过目标路口,包括但不限于:禁行信号状态、准行信号状态、过渡信号状态以及慢行信号状态灯。交通指示信号支持输出不同的颜色的信号灯来代表不同的信号状态。例如:红色的信号灯(可简称为红灯)可代表禁行信号状态,此时交通对象不允许通行目标路口;绿色的信号灯(可简称为绿灯)可代表准行信号状态,此时交通对象允许通行目标路口;黄色的信号灯(可简称为黄灯)可代表过渡信号状态,此时交通对象不允许通行目标路口,且通过该黄灯可提示:交通指示信号的信号状态即将从禁行信号状态转变为准行信号状态,或者,即将从准行信号状态转变为禁行信号状态;长闪烁的黄色的信号灯(可简称为长闪烁黄灯)可代表慢行信号状态,此时交通对象允许通行目标路口,但需要注意来往车辆,谨慎通行。
35.基于上述对振动功能和交通指示信号的相关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动方案,该振动方案主要包括振动编码方案和振动处理方案。其中,振动方案支持自动识别目标路口(如任一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目标信号状态(或称为红绿灯状态),并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振动功能,来振动提醒交通对象当前的目标信号状态,帮助交通对象,特别是视障人士,安全通行目标路口。
36.振动编码方案的大致原理可包括:支持自动获取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目标信号状态,以及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该有效时长指示了保持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的剩余时长;并基于目标信号状态和有效时长,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得到振动编码的结果。由上述方案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支持自动识别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目标信号状态,并根据目标信号状态和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以实现按照振动编码的结果振动提醒关于目标路口的通行建议;帮助交通对象安全通行的同时,利用振动私密性的特性,不会对其他交通对象形成干扰,也不会受到环境噪音的影响。并且,本方案这种振动提醒的方式,不更改交通对象原有的导航习惯,且不依赖基础设施的更新,可以快速大规模地应用。
37.指示交通信号的振动处理方案的大致原理包括:支持自动获取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目标信号状态,以及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该有效时长指示了保持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的剩余时长;并基于目标信号状态和有效时长,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得到振动编码的结果;再将振动编码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
备,以使终端设备基于振动编码的结果驱动振动装置(如前述提及的马达)进行振动,以通过该振动来提醒关于目标路口的通行建议。在帮助交通对象安全通行的同时,利用振动私密性的特性,不会对其他交通对象形成干扰。
38.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振动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a提供的振动系统对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振动方案进行简单介绍;如图1a所示,该振动系统中包含终端设备101以及后台服务器102;本技术实施例对振动系统中包含的终端设备和后台服务器的数量和类型不作限定,在此说明。
39.其中,终端设备101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如部署安卓(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或部署互联网操作系统(internetworking operating system,ios)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简称mid)、车载设备、头戴设备等设备,本技术实施例并不对终端设备的类型进行限定,在此说明。其中,终端设备101中部署有至少一个振动装置,当终端设备101接收到关于业务场景的振动编码的结果时,终端设备101可按照振动编码的结果驱动振动装置进行振动,以达到振动提醒的目的。
40.后台服务器102是终端设备101的服务器,用于与终端设备101进行交互,以为终端设备101提供计算和应用服务支持。服务器102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终端设备以及后台服务器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技术在此不做限制。
41.正如前述所描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中还部署有目标应用程序,如该目标应用程序为地图应用程序,那么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振动编码方案,可以是由终端设备中部署的目标应用程序(如客户端、web(world wide web,全球广域网)应用或小程序等)提供的,此时后台服务器可以是指目标应用程序的服务器,用于与终端设备进行交互,以为终端设备中部署的目标应用程序提供计算和应用服务支持。当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振动编码方案还可以是由插件提供的,该插件是作为终端设备的插件工具;也就是说,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振动编码方案可以是由终端设备提供的,此时后台服务器是终端设备的服务器。为便于阐述,下面结合图1b所示的交互整体流程,并以振动编码方案应用于终端设备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即振动编码处理方案由目标应用程序和后台服务器共同执行,且目标应用程序为地图应用程序,该地图应用程序支持实景导航为例,对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振动编码场景进行简单介绍。
42.具体实现中,在地图应用程序打开了实景导航的场景中,地图应用程序可调用终端设备中部署的摄像头实时采集真实的实景图像,以通过该实景图像获取到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目标信号状态,以及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即目标信号状态处于工作状态的剩余时长)。然后,地图应用程序可将该目标信号状态和有效时长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以使后台服务器基于该目标信号状态和有效时长,确定振动提醒信号,并基于振动提醒信号进行振动编码处理,得到振动编码的结果。后台服务器可将该振动编码的结果返回至地图应用程序,以便于地图应用程序将振动编码的结果下发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按照振
动编码的结果驱动终端设备中的振动装置进行振动,具体是支持地图应用程序根据振动编码调用终端设备的振动接口,以触发按照振动编码的结果驱动振动装置进行振动提醒的功能,实现通过振动编码的结果振动提醒交通对象,按照目标通行状态通行目标路口。
43.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示意图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系统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例如,上述描述的振动编码的过程(如对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也可以是由地图应用程序执行的,这样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振动系统可以只包括终端设备,具体是包括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本技术实施例对振动系统所包含的设备的数量和种类不作限定。
44.基于上述描述的振动编码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出更为详细的振动编码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振动编码方法进行详细介绍。请参见图2,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动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振动编码方法可以由图1a所示的终端设备和后台服务器共同执行,该方法可包括步骤s201-s203:s201: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
45.其中,目标路口可是指设置有人行横道的任一道路;如该任一道路为岔路口(如图3所示的第一附图)或直行道路(如图3所示的第二附图),在该道路上划分有人行横道,使得交通对象可以从该人行横道上安全通过目标路口。
46.在目标路口处还存在交通指示信号,正如前述所描述的,交通指示信号可是指用于指挥交通对象通过目标路口的设施;交通指示信号可包含多个信号状态,且一个信号状态可用于指示通过目标路口时的一个参考通行状态。也就是说,交通指示信号是通过显示或输出信号状态来指挥交通对象(如视障人士)通行目标路口的。在具体实现中,当终端设备具有对目标路口的可通行性进行判断的需求时,终端设备可以执行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的步骤;该目标信号状态是指:执行获取信号状态的操作时,交通指示信号当前所显示或输出的信号状态。
47.本技术实施例支持按照信号状态的持续显示时长,将交通指示信号包含的多个信号状态分类为:第一信号状态(如普通红绿灯)和第二信号状态(如长闪烁黄灯)。其中:

交通指示信号持续显示第一信号状态的总时长小于等于目标时长阈值;换句话说,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第一信号状态的保持时长是小于等于目标时长阈值的,如目标时长阈值可以是预先设定的数值100秒,那么交通指示信号从开始显示第一信号状态到持续显示第一信号状态直至100秒时,会切换显示信号状态。其中,第一信号状态可包括:准行信号状态、禁行信号状态以及过渡信号状态。
48.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信号状态为准行信号状态时,该准行信号状态用于指示通过目标路口时的参考通行状态为:允许通过(或通行)目标路口,即在交通指示信号输出准行信号状态的过程中,允许交通对象通过目标路口。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信号状态为禁行信号状态时,该禁行信号状态用于指示通过目标路口时的参考通行状态为:不允许通过(或通行)目标路口,即在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禁行信号状态的过程中,不允许交通对象通过目标路口。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信号状态为过渡信号状态时,该过渡信号状态用于指示通过目标路口时的参考通行状态为:不允许通过(或通行)目标路口,即在交通指示信号输出过渡信
号状态的过程中,不允许交通对象通过目标路口,且用于提醒交通对象交通指示信号即将发生转换,如从准行信号状态转换为禁行信号状态,或者,从禁行信号状态转换为准行信号状态。
49.②
交通指示信号持续显示第二信号状态的总时长大于目标时长阈值;换句话说,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第二信号状态的保持时长是大于目标时长阈值的,如目标时长阈值可以是预先设定的数值100秒,那么交通指示信号可以持续显示该第二信号状态,且持续显示第二信号状态的保持时长可以大于目标时长阈值100秒。其中,第二信号状态可包括慢行信号状态;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信号状态为慢行信号状态时,该慢行信号状态用于指示通过目标路口时的参考通行状态为:允许交通对象通过(或通行)目标路口,但需要时刻注意路口其他交通对象(如车辆)的行驶情况,谨慎通行目标路口。
50.需要说明的是,交通指示信号包括的信号状态,可包括上述给出的四种信号状态中的全部或部分信号状态。可选的,交通指示信号包括的信号状态为:准行信号状态和禁行信号状态,如图4所示的第一附图,此时交通指示信号可包括两个信号灯,一个信号灯用于表示准行信号状态,一个信号灯用于表示禁行信号状态;当任一个信号灯处于工作状态时,交通对象可按照该信号灯代表的信号状态所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通行目标路口,如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信号灯为红灯时,红灯代表的禁行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包括:交通对象禁止通行目标路口。可选的,交通指示信号包括的信号状态为:准行信号状态、过渡信号状态及禁行信号状态,如图4所示的第二附图,此时交通指示信号可包括三个信号灯,一个信号灯用于代表准行信号状态,一个信号灯用于代表禁行信号状态,另一个信号灯用于代表过渡信号状态;当任一个信号灯处于工作状态时,交通对象可按照该信号灯对应的信号状态通行目标路口,如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信号灯为绿灯时,交通对象允许通行目标路口。可选的,交通指示信号包括的信号状态为:慢行信号状态,如图4所示的第三附图,此时交通指示信号可包括至少一个信号灯;当交通指示信号输出长闪烁黄灯时,表示交通对象可注意来往车辆,谨慎通行人行横道。
51.s202:获取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并根据有效时长确定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
52.具体实现中,基于步骤s201获取到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时,可以一并获取到该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可选的,有效时长可以是直接显示于交通指示信号中的;例如:在获取到目标信号状态时,在交通指示信号中显示有效时长为10秒,表示交通指示信号还可以继续持续显示目标信号状态的剩余时长为10秒,即保持目标信号状态的参考通行状态的剩余时长为10秒。
53.其中,

目标信号状态的有效时长可用于指示:保持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的剩余时长;也就是说,目标信号状态的有效时长可包括:交通指示信号继续持续显示该目标信号状态的剩余时长。

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可是指:在有效时长到达零之前,即在目标信号状态的参考通行状态的剩余时长从当前时刻变化为零时刻之间,交通对象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举例来说,假设目标信号状态为准行信号状态,且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为6秒,那么确定当前在交通指示信号中输出的信号灯为绿灯,且交通指示信号继续持续显示绿灯的剩余时长为6秒;若交通对象在剩余时长6秒内能够通过目标路口,则确定在有效时长达到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为:可以通
行目标路口;反之,若交通对象在剩余时长6秒内,不能通过目标路口(如交通对象行走至目标路口的中途时,交通指示信号就从准行信号状态切换至禁行信号状态),则确定在有效时长达到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为:不可通行目标路口。
54.s203: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
55.由前述描述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中可部署有目标应用程序,那么目标应用程序在获取到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和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后,可确定该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达到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然后,目标应用程序可基于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得到振动编码的结果。具体可以是目标应用程序将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发送至后台服务器;由后台服务器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得到振动编码的结果,并将振动编码的结果返回至目标应用程序。
56.在上述交互流程中,目标应用程序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的振动编码过程可参见图5,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1-s13:s11、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生成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振动提醒信号。
57.正如前述所描述的,一方面,根据交通指示信号显示的目标信号状态的不同,该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并不相同。例如,目标信号状态为禁行信号状态,那么该禁行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包括:不允许通过目标路口;再如,目标信号状态为准行信号状态,那么该准行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包括:允许通过目标路口。另一方面,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可简单理解为:在有效时长到达零之前,交通对象能够通过目标路口的可能性;如有效时长为5秒,而交通对象通过目标路口所需时长为8秒,则确定在有效时长达到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为:不可通行。
58.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支持结合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和关于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生成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振动提醒信号;该振动提醒信号可用于指示:在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这种结合目标信号状态的有效时长来确定最终的关于目标路口的振动提醒信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通行建议的准确性,即为交通对象提供较优的通行建议,从而提升交通对象的通行安全性。例如:目标信号状态属于第二信号状态,如目标信号状态包括慢行信号状态,由于该慢行信号状态是持续显示在交通指示信号中的,因此慢行信号状态的振动提醒信号可用于提示:交通对象允许通行目标路口,具体是允许谨慎通行目标路口,即振动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包括不允许通行目标路口。再如:目标信号状态包括准行信号状态(即绿灯),且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为5秒,假设在5秒变化为0秒期间交通对象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为不可通行,那么即使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参考通行状态为允许通行,但在有效时长为5秒的情况下,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也为不可通行,此时该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振动提醒信号用于指示:在有效时长为5秒的情况下,准行信号状
态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为不可通行,即振动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包括不允许通行目标路口。
59.考虑到第一信号状态的显示时长是有限的,如绿灯显示20秒后需切换至黄灯,黄灯显示3秒后可切换至红灯,红灯显示20秒后可切换至黄灯,黄灯显示3秒后可切换至绿灯,依次循环显示;因此,在目标信号状态属于第一信号状态的情况下,即目标信号状态的持续显示时长小于目标时长阈值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还支持对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进行振动编码;以便于通过终端设备振动提醒目标信号状态保持的剩余时长,有利于交通对象,特别是视障人士更好地掌握交通指示信号的显示情况,从而安全通行目标路口。
60.此实现方式下,生成的第一信号状态的振动提醒信号可以包括:第一提醒信号和第二提醒信号。其中:

第二提醒信号可用于指示:第一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也就是说,第二振动提醒信号用于告知交通对象,第一信号状态还能持续显示的剩余时长(即有效时长)。

第一提醒信号可用于指示:在有效时长下第一信号状态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也就是说,在第一信号状态具有有效时长的情况下,交通对象通行目标路口的目标通行状态;例如,在第一信号状态为准行信号状态,且有效时长为5秒,交通对象通过目标路口所需时长为8秒的情况下,即使准行信号状态指示通过目标路口时的参考通行状态为允许通行,但当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为5秒时,在有效时长下的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目标通行状态为不允许通行;这样能够结合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客观的参考通行状态,和在有效时长达到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为交通对象提供更为科学和合理的通行建议,提高交通对象通过目标路口的安全性。
61.这种振动编码的编码内容同时包括:有效时长下的第一信号状态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以及,有效时长的振动编码方式;不仅能够通过振动提醒交通对象,目标路口是否可以通行,而且还能通过振动提醒目标对象,目标信号状态持续显示的剩余时长,有利于交通对象掌握交通指示信号的显示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通行建议的准确性,即为交通对象提供较优的通行建议,从而提升交通对象的通行安全性。
62.下面分别对目标信号状态属于不同的第一信号状态时,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第一提醒信号的生成方式进行介绍;如前述描述的,第一信号状态可包括:准行信号状态、禁行信号状态及过渡信号状态。
63.1)目标信号状态包括准行信号状态,也就是说,交通指示信号显示的信号灯为绿灯,准行信号状态用于指示通过目标路口时的参考通行状态为允许通行。此实现方式下,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第一提醒信号的生成过程可参见图6a,如图6a所示,第一提醒信号的生成过程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包括但不限于:首先,将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和第一时长阈值进行比较,该第一时长阈值用于反映:交通对象通过目标路口所需的时间,第一时长阈值具体是根据目标路口的距离(如图3所示的距离301)和交通对象的行进速度确定的。
64.其中,目标路口的距离可以通过目标应用程序提供的虚拟地图和真实地图之间的缩放比例确定的,如在目标应用程序提供的目标路口的虚拟地图中,目标路口的距离为10厘米,且该虚拟地图与真实地图之间的缩放比例为1:100,则确定真实地图中的目标路口的距离为10米;或者,目标路口的距离还可以是基于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等辅助技术获取到的,所谓tof技术是属于双向测距技术,主要利用信号在发射位置和反射位置之
间往返的飞行时间来测量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的;可以理解的是,目标路口的距离的确定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给出的两种,特在此说明。
65.交通对象的行进速度(如平均速度)可以是通过历史时间段内,交通对象的行进距离和所耗费的时间进行计算得到的;此处的历史时间段可是指:在需要获取交通对象的行进速度时刻之前的目标时间段,如需要获取交通对象的行进速度时刻为12:00,且目标时间段为2小时,则历史时间段可是指10:00到12:00之间的时间段,即获取10:00-12:00时刻内交通对象的行进距离和行进时间,并基于该行进距离和行进时间进行计算(如求均值计算),以得到交通对象的行进速度(或平均行进速度)。
66.然后,若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小于第一时长阈值,则生成第一提醒信号,此时该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包括:交通对象不允许通行目标路口。换句话说,如果交通指示信号继续保持输出准行信号状态的剩余时长,小于第一时长阈值,则确定交通对象在有效时长内不能通过目标路口,如交通对象行走至目标路口的中途,可能交通指示信号就从准行信号状态切换至过渡信号状态或禁行信号状态,因此此时生成的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用于提醒交通对象不通过目标路口。
67.反之,若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大于等于第一时长阈值,则生成第一提醒信号,此时该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包括:交通对象允许通行目标路口。换句话说,如果交通指示信号继续保持输出准行信号状态的剩余时长,大于等于第一时长阈值,则确定交通对象在有效时长内能够通过目标路口,此时生成的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用于提醒交通对象不通过目标路口。
68.2)目标信号状态包括禁行信号状态,也就是说,交通指示信号显示的信号灯为红灯,禁行信号状态用于指示通过目标路口时的参考通行状态为不允许通行。此实现方式下,禁行信号状态对应的第一提醒信号的生成过程可参见图6b,如图6b所示,第一提醒信号生成过程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包括但不限于:首先,将禁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和第二时长阈值进行比较,该第二时长阈值用于反映:交通指示信号在第二时长阈值指示的目标时长到达时,将禁行信号状态切换为准行信号状态;换句话说,第二时长阈值指示的目标时长可以用于告知交通对象,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信号状态即将从禁行信号状态切换为准行信号状态,交通对象可以做好通行目标路口的准备。例如,第二时长阈值指示的目标时长为5秒,表示在5秒变化为0秒的时刻,交通指示信号会从禁行信号状态切换为准行信号状态,以便于交通对象通行目标路口。
69.然后,若禁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则生成第一提醒信号,此时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包括:交通对象不允许通行目标路口。也就是说,在禁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时,表示交通对象还需等待一定时间才能通过目标路口,则此时生成的第一提醒信号用于提醒交通对象不通过目标路口。
70.反之,若禁行信号状态的剩余时长小于等于第二时长阈值,则生成第一提醒信号,此时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包括:交通对象准备通行目标路口。也就是说,在禁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小于等于第二时长阈值时,表示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信号状态即将从禁行信号状态切换至准行信号状态,交通对象可以做好通行目标路口的准备。
71.3)目标信号状态包括过渡信号状态,也就是说,交通指示信号显示的信号灯为黄灯,过渡信号状态用于指示通过目标路口时的参考通行状态为不允许通行。考虑到在实际
应用中,过渡信号状态作为禁行信号状态和准行信号状态之间的过渡信号,其持续显示时长往往是较短的,如3秒;因此,无需结合过渡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确定有效时长下的过渡信号状态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也就是说,默认过渡信号状态的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可包括:交通对象不允许通行目标路口。
72.当然,在过渡信号状态的持续显示时长较长的情况下,为便于交通对象及时了解交通指示信号的信号输出情况,本技术实施例仍然支持结合过渡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确定有效时长下的过渡信号状态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此实现方式下过渡信号状态的第一提醒信号的生成过程,可参见前述图6b所示的禁行信号状态的第一提醒信号的具体实施过程,在此不作赘述。
73.综上可知,根据目标信号状态的信号类型不同,生成的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第一提醒信号也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中,生成的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第一提醒信号还可以发生变化,上述只是本技术实施例给出的示例性第一提醒信号的生成方式,在此说明。
74.s12、获取振动编码规则,并从振动编码规则中,确定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振动提醒信号的目标振动参数。
75.其中,振动编码规则包括至少一种振动提醒信号对应的振动参数,振动参数的参数类型可包括但不限于:振动强度、振动频率以及振动时长;这样支持通过振动的频率、强度和时长进行振动编码,以实现基于不同的振动参数振动的振动效果不同,从而准确且区分性的表达出不同目标信号状态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
76.其中,振动编码规则所包含的振动参数可参见如下表1:表1
状态描述振动强度 振动频率(赫兹)振动时长(毫秒)无人行横道禁止通行10020500ms振动,重复5次长闪烁黄灯放慢速度,谨慎通行5090100ms振动,重复5次无红绿灯放慢速度,谨慎通行5080100ms振动,重复5次黄灯禁止通行8050200ms振动,重复5次红灯禁止通行8060200ms振动,重复5次红灯:准备通行即将允许通行3020200ms振动,重复5次绿灯正常通行6050200ms振动绿灯:时间不够不允许通行等待下次绿灯时再通行8050100ms振动,重复3次1秒振动告知时长208050ms振动5秒振动告知时长5060100ms振动10秒振动告知时长8040200ms振动
如表1所示,振动编码规则中可以包括多个规则栏,这些规则栏可用于存储不同的振动提醒信号,具体是存储每个振动提醒信号的信号状态、含义以及振动参数。比如,振动编码规则中包括用于存储绿灯(即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振动提醒信号的规则栏;该规则栏中的第一列存储了信号状态为准行信号状态;第二列存储了对该准行信号状态的描述信息;第三列、第四列及第五列存储了分别存储了振动参数的具体取值,如第三列存储了振动参数“振动强度”的具体取值、第四列存储了振动参数“振动频率”的具体取值、以及第五列存储了振动参数“振动时长”的具体取值;其中,振动强度的取值为一个相对取值,例如,当振动强度的取值为0时表示不振动,当振动强度的取值为1时表示最小振动强度,当振动强
度的取值为100时表示最大振动强度。当然,每个振动参数的具体取值可以发生变化,表1所示的具体取值只是示例性的,特在此说明。
77.具体地,振动编码规则可以是业务人员按照业务场景的场景需求配置得到的;即业务人员可按照业务场景的场景需求,配置业务场景的振动编码规则,如配置振动参数的具体取值。这样可实现模拟真实物理环境中,不同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振动效果。
78.进一步的,在获取到振动编码规则后,支持从振动编码规则中选取,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振动提醒信号的目标振动参数,以便于后续基于目标振动参数对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下面举例说明为振动提醒信号确定目标振动参数的具体实施过程,假设待编码的目标信号状态为准行信号状态,且该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为不可通行,则参见表1所示的振动编码规则,确定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的描述信息为“等待下次绿灯时再通行”,此时振动提醒信号的目标振动参数包括:振动强度取值为80、振动频率为50赫兹(hz)以及振动时长为100毫秒(ms),振动3次。
79.s13、基于目标振动参数,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
80.基于前述步骤得到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振动提醒信号的目标振动参数,本技术实施例还支持基于目标振动参数,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得到振动编码的结果;以便于按照该振动编码的结果振动提醒目标路口的目标通行状态。其中,该振动编码的结果可包括振动编码文件。
81.其中,基于目标振动参数振动编码得到的振动编码文件可以包括代码片段,该代码片段的示例性编写样式可参见表2:表2
序列定义描述符说明hqh_main_veru(1)编码版本号if(hqh_main_ver==1)
ꢀꢀ
hqh_countu(x)包含的振动片段for(i=0;i《hqh_count;i )
ꢀꢀ
hqh_haptics_insitu(x)振动强度hqh_haptics_frequ(x)振动频率hqh_haptics_durau(x)振动时长(振动持续时间),单位为毫秒(ms)
如表2所示,

字段hqh_main_ver定义编码版本号,当字段hqh_main_ver的描述符u()取值为1(即u(1))时,表示编码版本号为版本1;若后续对该编码版本进行了更新,如从编码版本1更新至编码版本2,则字段hqh_main_ver的描述符u()取值更新为2,即u(2)。
82.②
字段hqh_count定义振动提醒文件所包含的振动片段。一个振动片段可表示为{振动强度,振动频率,振动时长},当字段hqh_count的描述符u()取值为x(即u(x)))时,表示振动提醒文件包含x个振动片段;例如,振动片段为{80,60,200}表示交通指示信号的信号灯为红灯,目标信号状态为禁行通行状态。
83.③
字段hqh_haptics_insit表示振动强度,字段hqh_haptics_insit的描述符u()取值为x(即u(x)))时,表示振动强度为x;x=0表示不振动,x=1表示当前设备支持最小强度振动,x=100表示最强振动。
84.④
字段hqh_haptics_freq表示振动频率,字段hqh_haptics_freq的描述符u()取值为x(即u(x)))时,表示振动频率为x;振动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x=0时表示不振动。
85.⑤
字段hqh_haptics_dura表示振动时长,字段hqh_haptics_dura的描述符u()取值为x(即u(x)))时,表示振动时长为x;振动频率的单位为毫秒(ms)。
86.基于上述对各个字段的简单描述,下面给出两个例子对振动编码进行示例性说明;其中:举例说明1:假设当前交通指示信号显示的信号灯为红灯,即目标信号状态为禁行信号状态,那么其振动编码为:1//代表版本号,即字段hqh_main_ver的描述符取值为1,表示为版本;110//代表包含的振动片段的数量,即字段hqh_count的描述符取值为10,表示有10个振动片段;{80,60,200}//代表信号灯为红灯;{0,0,100}//振动强度为0,表示不振动,振动频率为0,表示不振动,振动时长为100ms,表示隔间时间为100ms;{80,60,200}{0,0,100}//表示按照红灯的振动参数振动一次后,间隔100毫秒,重复五次;{80,60,200}{0,0,100}{80,60,200}{0,0,100}{80,60,200}{0,0,100}上述振动编码可解释为:振动编码的版本号为1。包含的振动片段为10段。10段振动片段包括{80,60,200}{0,0,100}{80,60,200}{0,0,100}{80,60,200}{0,0,100}{80,60,200}{0,0,100}{80,60,200}{0,0,100},表示先按照红灯的振动参数执行一次振动,再间隔100毫秒,重复五次,以便于交通对象能够准确获取目标通行状态,实现安全通行目标路口。
87.举例说明2:假设当前交通指示信号显示的信号灯为绿灯,即目标信号状态为准行信号状态,且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为49秒,即绿灯的保持时间还剩49秒,那么其振动编码为:1//代表版本号,即字段hqh_main_ver的描述符取值为1,表示为版本1;20//代表包含的振动片段的数量,即字段hqh_count的描述符取值为20,表示有20个振动片段;{60,50,200}//代表信号灯为红灯;{0,0,100}//振动强度为0,表示不振动,振动频率为0,表示不振动,振动时长为100ms,表示隔间时间为100ms;{80,40,200}{0,0,100}//振动告知时长为10秒;{80,40,200}{0,0,100}{80,40,200}{0,0,100}{80,40,200}{0,0,100}//表示按照10秒的振动参数每间隔100毫秒振动一次,总共振动4次,以提醒交通对象剩余40秒;{50,60,100}{0,0,100}//振动告知时长为5秒;{20,80,50}{0,0,100}//振动告知时长为1秒;
{20,80,50}{0,0,100}{20,80,50}{0,0,100}{20,80,50}{0,0,100}//表示按照1秒的振动参数每间隔100毫秒振动一次,总共振动4次,以提醒交通对象剩余4秒。
88.上述振动编码可解释为:振动编码的版本号为1。包含的振动片段为20段。20段振动片段包括{60,50,200}{0,0,100}{80,40,200}{0,0,100}{80,40,200}{0,0,100}{80,40,200}{0,0,100}{80,40,200}{0,0,100}{50,60,100}{0,0,100}{20,80,50}{0,0,100}{20,80,50}{0,0,100}{20,80,50}{0,0,100}{20,80,50}{0,0,100},表示按照绿灯的振动参数执行一次振动后间隔100毫秒,以告知目标信号状态为准行信号状态;再按照振动告知时长10秒的振动参数,每间隔100毫秒振动一次,重复四次,以及,按照振动告知时长5秒的振动参数振动一次后间隔100毫秒,以及,按照振动告知时长1秒的振动参数振动一次后间隔1秒,重复四次,以告知交通对象准行信号状态的剩余时长为49秒,便于交通对象能够准确获取目标通行状态,实现安全通行目标路口。
89.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只是本技术实施例给出的两个示例性的振动编码的例子,随着技术更新振动编码的版本号可能会更新,振动编码的方式可能发生变化,对此不作限定。
90.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持自动获取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目标信号状态,以及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该有效时长指示了保持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的剩余时长;并基于目标信号状态和有效时长,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以便于按照振动编码的结果振动提醒关于目标路口的通行建议。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和有效时长,振动提醒交通对象(如视障人士)安全通过目标路口,在帮助交通对象安全通行的同时,利用振动私密性的特性,不会对其他交通对象形成干扰。
91.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主要给出了,对交通指示信号显示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的具体实施过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完整的振动编码方案进行介绍,如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的具体实施过程灯。请参见图7a,图7a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通指示信号的信号状态的获取流程;如图7a所示,支持先检测目标路口是否存在目标人行横道,若不存在人行横道,则振动提醒目标路口不可通行,若存在人行横道,则判断目标路口是否存在交通指示信号。若目标路口不存在交通指示信号,则振动提醒谨慎通过目标路口,若目标路口存在交通指示信号,则判断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目标信号状态所属的信号类型,包括第一信号状态和第二信号状态。在目标信号状态属于不同信号状态时,通过振动方式提醒相应目标信号状态所指示的目标路口的目标通行状态。通过上述过程,可以对任意目标路口(如包含人行横道的目标路口,或不包含人行横道的目标路口)进行通行状态的振动提醒,全面帮助交通对象更好地掌握目标路口的通行状态,提高交通对象通过目标路口的安全性。
92.在图7a所示的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支持采用两种示例性的信号状态获取(或识别)方法。一种识别方法为通过近场通讯方式和交通指示信号的交互模块进行连接,在连接成功后,终端设备可直接从交通指示信号中获取到相应信息,如交通指示信号中的目标信号状态和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这种近场通讯获取信息的方式,能够提高信息获取的准确性,从而实现精准振动提醒目标路口的通行状态。另一种识别方法为通过图像
识别获取交通指示信号的相应信息,具体是终端设备可通过摄像头拍摄路口的实景图像,从而通过图像识别确认是否有人行横道以及交通指示信号等信息;在交通指示信号不支持近场通讯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图像识别方式获取交通指示信号中的信息,帮助振动提醒目标路口的通行状态。
93.本技术实施例基于上述给出的这两种识别方法执行振动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参见图7b;如图7b所示,如果终端设备与交通指示信号之间直接通过近场通讯建立通信连接,则无需再判断目标路口是否存在人行横道以及交通指示信号,而是直接从交通指示信号中获取到目标信号状态,以及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执行后续振动编码和振动提醒的操作。如果端设备与交通指示信号之间无法建立近场通讯连接,或者,成功建立了通讯连接,但不支持直接从交通指示信号中获取信息,则终端设备需要通过摄像头采集目标路口的实景图像,以便于通过图像识别的方式执行后续的获取目标信号状态以及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的操作。
94.下面结合图8对振动编码方法的完整实现流程进行阐述。请参见图8,图8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动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振动编码方法可以由图1a所示的终端设备和后台服务器共同执行,该方法可包括步骤s801-s806:s801:检测目标路口是否存在人行横道。
95.正如前述所描述的,若终端设备支持与交通指示信号中的交互模型进行通信连接,则考虑到存在交通指示信号的路口往往存在人行横道,那么可以直接确定目标路口存在人行横道。在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与交通指示信号之间基于近场通讯方式建立通信连接;所谓近场通讯可是用于短距离非接触式数据交换的技术;如近场通讯可包括但不限于: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蓝牙通信或无线网络通信(如wifi)等。例如,两个具有nfc功能的设备,通过点对点触点可实现近距离的无线通信连接,如连接距离为0到2cm。
96.在终端设备与交通指示信号之间不能建立通信连接,或者,终端设备与交通指示信号之间成功建立通信连接,但不支持数据交互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还支持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检测目标路口是否存在人行横道。具体实现中,在交通对象持有终端设备行走至目标路口时,若具有振动提醒目标路口的通行状态的需求,则支持获取目标路口的实景图像(即对真实物理环境中的目标路口进行拍摄得到的图像),并对该实景图像进行人行横道的识别;若识别结果指示实景图像中包括人行横道,则确定目标路口存在人行横道,反之,确定目标路口不存在人行横道。
97.由前述振动系统的相关描述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振动编码方法可以由部署在终端设备中的插件执行,或者,由终端设备中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执行;那么上述描述的终端设备获取目标路口的实景图像的具体实施过程可包括: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振动编码方法可以由部署在终端设备中的插件执行,那么通过终端设备开启该插件功能后,可打开终端设备的摄像头;当需要采集目标路口的实景图像时,可通过处于打开状态的摄像头采集到目标路口的实景图像。
98.其他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振动编码方法,是由终端设备中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执行,如该目标应用程序是支持实景导航的地图应用程序,那么该地图应用程序在授权得到使用终端设备的摄像头的情况下,可由该地图应用程序调用终端设备的摄像
头,采集目标路口的实景图像。
99.其中,实景导航或称为ar(augmented reality)实景导航,其导航原理可简单概述为:利用终端设备的摄像头将前方道路的真实场景进行实时捕捉,得到实景图像;再结合终端设备的定位(如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定位、地图应用程序的地图导航信息以及场景识别(如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识别),进行融合计算;然后,生成虚拟的导航指引模型(如指引箭头模型),并将到导航指引模型叠加至真实道路上,从到创建出贴近交通对象真实视野的导航画面,呈现更加直观的实景指引,有利于交通对象直观感知导航路线。一种示例性的实景导航的示意图可参见图9,如图9所示,在终端设备中部署的地图应用程序中开启实景导航功能后,可根据交通对象的授权开启终端设备的摄像头,这样摄像头可实时采集前方真实的实景图像,并将生成的虚拟的导航指引模型901叠加至真实道路(如人行横道902)上,以便于交通对象直接按照导航指引模型901的指引进行通行即可,降低交通对象识别道路的困难程度,实现精准导航。
100.s802:若目标路口不存在人行横道,则对目标路口不存在人行横道的通行状态进行振动编码。
101.在确定目标路口不存在人行横道的情况下,确定该目标路口是不允许交通对象通行的路口,则生成目标路口不存在人行横道时的振动提醒信号,目标路口不存在人行横道时的振动提醒信号用于指示:目标路口不允许通行;然后,对目标路口不存在人行横道时的振动提醒信号进行振动编码处理。具体是获取表1所示的振动编码规则,并从该振动编码规则获取到目标路口不存在人行横道时的振动提醒信号的目标振动参数,再基于该目标振动参数进行振动编码,得到振动提醒文件。这样可以基于振动编码调用振动接口,驱动终端设备中的振动装置进行振动,以提醒交通对象目标路口不包含人行横道,且不允许通行。
102.需要说的是,对目标路口不存在人行横道时的振动提醒信号的目标振动参数,进行振动编码的具体实施过程,可参见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03所示的具体实施过程,在此不作赘述。
103.s803:若目标路口存在人行横道,则检测目标路口是否存在交通指示信号。
104.在确定目标路口存在人行横道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检测目标路口是否存在交通指示信号。正如前述所描述的,如果终端设备与交通指示之间可以通过通信连接交互信息,那么此处无需执行检测目标路口是否存在交通指示信号的步骤,因为终端设备已经与交通指示信号建立通信连接时,就证明了目标路口存在交通指示信号。
105.如果终端设备与交通指示信号之间不能建立通信连接,或者,终端设备与交通指示信号之间成功建立通信连接,但不支持数据交互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继续对拍摄得到的目标路口的实景图像(如实景导航获取到的),进行交通指示信号的图像识别处理,得到图像识别结果;其中,图像识别结果可指示目标路口存在交通指示信号,或者,图像识别结果指示目标路口不存在交通指示信号。
106.s804:若目标路口不存在交通指示信号,则对目标路口不存在交通指示信号的通行状态进行振动编码。
107.在确定目标路口不存在交通指示信号,且确定目标路口存在人行横道的情况下,表示交通对象允许通过目标路口,但需要注意来往车辆和行人,谨慎通过目标路口;此实现方式下,可以生成目标路口不存在交通指示信号时的振动提醒信号,目标路口不存在交通
指示信号时的振动提醒信号用于指示:目标路口允许谨慎通行。具体是获取表1所示的振动编码规则,并从该振动编码规则获取到目标路口不存在交通指示信号时的振动提醒信号的目标振动参数,再基于该目标振动参数进行振动编码,得到振动提醒文件。这样可以基于振动编码调用振动接口,驱动终端设备中的振动装置进行振动,以提醒交通对象目标路口允许谨慎通行。
108.需要说的是,对目标路口不存在交通指示信号时的振动提醒信号的目标振动参数,进行振动编码的具体实施过程,可参见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03所示的具体实施过程,在此不作赘述。
109.s805:若目标路口存在交通指示信号,则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以及,获取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并根据有效时长确定再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
110.在确定目标路口存在交通指示信号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判断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信号状态,以便于根据不同的信号状态进行不同的振动提醒。
111.具体实现中,根据识别目标路口中是否存在交通指示信号的识别方式不同,步骤s805中在确定目标路口存在交通指示信号时,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以及,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的获取方式也有所不同。
112.可选的,若终端设备与交通指示信号之间成功建立通信连接,则终端设备可以直接从交通指示信号中获取到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以及,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具体是终端设备接收交通指示信号发送的,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以及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一种示例性的通过通信连接,直接从交通指示信号中获取信息的交互流程可参见图10;如图10所示,终端设备在检测到周围物理环境中存在,交通指示信号发生的可连接通讯信号时,可基于该可连接通讯信号与相应的交通指示信号之间建立通信连接;进一步向该交通指示信号查询信号状态,以便于直接从交通指示信号中获取到信号状态和其他信息(如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
113.可选的,若终端设备是基于图像识别,确定目标路口中存在交通指示信号,则可以基于图像识别结果或目标路口的实景图像,进一步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以及,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例如,在基于图像识别确定目标路口中存在交通指示信号时,图像识别结果中可一并包括: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以及,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那么支持直接从图像识别结果中,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以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当然,如果图像识别结果中不包括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以及,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那么支持再次采集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以实现对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信号状态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进行图像识别,以得到目标信号状态和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对此不作详细阐述。
114.s806: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以通过振动编码的结果振动提醒目标路口的目标通行状态。
115.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806所示的具体实施过程,可参见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203所示的具体实施过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116.还需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例均是以交通指示信号支持输出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为例进行说明的,交通指示信号不输出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的情况下,只需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所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进行振动提醒即可。例如,目标信号状态为准行信号状态,即交通指示信号的信号灯为绿灯,则振动提醒目标路口允许通行;再如,目标信号状态为禁行信号状态,即交通指示信号的信号灯为红灯,则振动提醒目标路口不允许通行。在实际应用中,交通指示信号可能并不会直接输出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而是以闪烁信号灯的形式,来提示目标信号状态的剩余时长较短,那么本技术实施例仍然支持根据目标信号状态的闪烁情况进行振动提醒。例如,识别到目标信号状态为准行信号状态,即交通指示信号的信号灯为绿灯,且该绿灯处于闪烁状态,则确定绿灯的剩余显示时长较短,此时可振动提醒交通对象等待下次绿灯时再通行目标路口,以提高交通对象通行目标路口的安全性。
117.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持自动获取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目标信号状态,以及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该有效时长指示了保持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的剩余时长;并基于目标信号状态和有效时长,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以便于按照振动编码的结果振动提醒关于目标路口的通行建议。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和有效时长,振动提醒交通对象(如视障人士)安全通过目标路口,在帮助交通对象安全通行的同时,利用振动私密性的特性,不会对其他交通对象形成干扰。
118.前述图2和图8实施例主要给出振动编码方案,在基于图2和图8所示的具体实施例过程,得到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对应振动编码的结果后,本技术实施例还支持基于该振动编码的结果,控制终端设备中的振动装置进行振动提醒,有利于交通对象(特别是视障人士)通过直观感知终端设备传达的振动,来知悉交通指示信号当前所输出的目标信号状态,从而帮助目标对象顺利且安全的通过目标路口。
119.下面结合图11a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振动场景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图11a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示交通信号的振动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振动处理方法可以由图1a所示的终端设备和后台服务器共同执行,该方法可包括步骤s1101-s1104:s1101: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
120.s1102:获取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并根据有效时长确定在有效时长达到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
121.s1103: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
122.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101-s1103所示的具体实施过程,可参见前述图2或图8所示的具体实施过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123.s1104:将振动编码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按照振动编码的结果驱动终端设备中的振动装置进行振动。
124.在基于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得到振动编码的结果(即前述描述的振动提醒文件)后,本技术实施例还支持目标应用程序根据振动编码调用终端
设备的振动接口,触发终端设备中部署的振动装置(如马达)进行振动,以实现通过振动的方式提醒交通对象目标路口是否支持通行。其中,目标应用程序具体可以是将振动编码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如通过下发接口将振动编码的结果下发至终端设备;并由终端设备按照该振动编码的结果驱动终端设备中的振动装置进行振动;以实现通过振动方式提醒交通对象,特别是视障人士,目标路口的目标通行状态,便于交通对象安全通信目标路口,且利用振动私密性的特性,不会对其他交通对象形成干扰。
125.下面结合附图11b对图11a所示的振动处理场景进行示例性说明。
12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前述图2和图8所示的振动编码方法可以是由终端设备中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后台服务器执行的;此实现方式振动处理场景的示意图参见图11b,后台服务器在基于前述图2和图8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得到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对应振动编码的结果后,可将振动编码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中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再基于目标应用程序调用终端设备的振动接口,以通过该振动接口驱动终端设备中的振动装置进行振动,从而实现通过振动方式提醒交通对象交通指示信号的信号状态,帮助交通对象成功通过目标路口。
127.其他实现方式中,前述图2和图8所示的振动编码方法可以是由终端设备中的目标应用程序执行的;此实现方式下,目标应用程序在基于前述图2和图8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得到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对应振动编码的结果后,可调用终端设备的振动接口,以通过该振动接口驱动终端设备中的振动装置进行振动,从而实现通过振动方式提醒交通对象交通指示信号的信号状态,帮助交通对象成功通过目标路口。
128.通过上述振动处理方案,能够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并将振动编码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便于终端设备能够驱动振动装置进行振动,以起到通过振动的方式提醒交通指示信号的作用;在帮助交通对象安全通行的同时,利用振动私密性的特性,不会对其他交通对象形成干扰。
129.上述详细阐述了本技术实施例的振动编码方法及振动处理方法,为了便于更好地实施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方案,相应地,下面提供了本技术实施例的装置。
130.图12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动编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振动编码装置可以是运行于目标应用程序中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该振动编码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2或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请参见图12,该振动编码装置包括如下单元:获取单元1201,用于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交通指示信号包含多个信号状态,且一个信号状态用于指示通过目标路口时的一个参考通行状态;获取单元1201,还用于获取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并根据有效时长确定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有效时长用于指示:保持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的剩余时长;处理单元1202,用于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其中,不同的参考通行状态对应振动编码的结果不同,且目标路口的不同通行可行性对应振动编码的结果也不同。
13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202用于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
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时,具体用于: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生成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振动提醒信号;获取振动编码规则,振动编码规则包括至少一种振动提醒信号对应的振动参数,振动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振动强度、振动频率以及振动时长;从振动编码规则中,确定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振动提醒信号的目标振动参数;基于目标振动参数,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
13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信号状态属于第一信号状态,交通指示信号持续显示第一信号状态的总时长小于等于目标时长阈值;第一信号状态包括:准行信号状态、禁行信号状态及过渡信号状态;第一信号状态对应的振动提醒信号包括:第一提醒信号和第二提醒信号;其中,第一提醒信号用于指示:在有效时长下第一信号状态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第二提醒信号用于指示:第一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
13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信号状态包括准行信号状态,第一提醒信号的生成方式,包括:将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和第一时长阈值进行比较;第一时长阈值用于反映:交通对象通过目标路口所需的时间;第一时长阈值是根据目标路口的距离和交通对象的行进速度确定的;若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小于第一时长阈值,则生成第一提醒信号,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包括:交通对象不允许通行目标路口;或者,若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大于等于第一时长阈值,则生成第一提醒信号,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包括:交通对象允许通行目标路口。
13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信号状态包括禁行信号状态,第一提醒信号的生成方式,包括:将禁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和第二时长阈值进行比较;第二时长阈值用于反映:交通指示信号在第二时长阈值指示的目标时长达到时,将禁行信号状态切换为准行信号状态;若禁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则生成第一提醒信号,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包括:交通对象不允许通行目标路口;或者,若禁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小于等于第二时长阈值,则生成第一提醒信号,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包括:交通对象准备通行目标路口。
13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信号状态包括过渡信号状态,过渡信号状态的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包括:交通对象不允许通行目标路口。
13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信号状态属于第二信号状态,交通指示信号持续显示第二信号状态的总时长大于目标时长阈值;目标信号状态包括慢行信号状态,慢行信号状态的振动提醒信号用于提示:交通对象允许通行目标路口。
13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202,还用于:获取目标路口的实景图像;若识别到实景图像中包括人行横道,则检测目标路口是否存在交通指示信号;若存在交通指示信号,则触发执行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的步骤。
13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202,还用于:若识别到实景图像中不包括人形横道,则生成目标路口不存在人行横道时的振动提醒信号,目标路口不存在人行横道时的振动提醒信号用于指示:目标路口不存在人行横道,且目标路口不允许通行;对目标路口不存在人行横道时的振动提醒信号,进行振动编码处理。
13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202用于检测人行横道处是否存在交通指示信号时,具体用于:对目标路口的实景图像,进行交通指示信号的图像识别处理,得到图像识别结果;若图像识别结果指示目标路口存在交通指示信号,则处理单元1202用于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时,具体用于:从图像识别结果中,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
14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终端设备与交通指示信号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则确定目标路口存在交通指示信号;处理单元1202用于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时,具体用于:接收交通指示信号发送的,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
14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中;处理单元1202,还用于:将振动编码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按照振动编码的结果驱动终端设备中的振动装置进行振动。
14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1a所示的振动编码装置中的各个单元可以分别或全部合并为一个或若干个另外的单元来构成,或者其中的某个(些)单元还可以再拆分为功能上更小的多个单元来构成,这可以实现同样的操作,而不影响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的实现。上述单元是基于逻辑功能划分的,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单元的功能也可以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或者多个单元的功能由一个单元实现。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该振动编码装置也可以包括其它单元,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功能也可以由其它单元协助实现,并且可以由多个单元协作实现。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随机存取存储介质(ram)、只读存储介质(rom)等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的例如计算机的通用计算设备上运行能够执行如图2或图8所示的相应方法所涉及的各步骤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来构造如图11a中所示的振动编码装置,以及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的振动编码方法。计算机程序可以记载于例如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装载于上述计算设备中,并在其中运行。
143.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持自动获取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目标信号状态,以及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该有效时长指示了保持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的剩余时长;并基于目标信号状态和有效时长,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
以便于按照振动编码的结果振动提醒关于目标路口的通行建议。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和有效时长,振动提醒交通对象(如视障人士)安全通过目标路口,在帮助交通对象安全通行的同时,利用振动私密性的特性,不会对其他交通对象形成干扰。
144.图13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动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振动处理装置可以是运行于目标应用程序中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该振动处理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11a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请参见图13,该振动处理装置包括如下单元:获取单元1301,用于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交通指示信号包含多个信号状态,且一个信号状态用于指示通过目标路口时的一个参考通行状态;获取单元1301,还用于获取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并根据有效时长确定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有效时长用于指示:保持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的剩余时长;处理单元1302,用于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其中,不同的参考通行状态对应振动编码的结果不同,且目标路口的不同通行可行性对应振动编码的结果也不同;处理单元1302,还用于将振动编码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按照振动编码的结果驱动终端设备中的振动装置进行振动。
14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3所示的振动处理装置中的各个单元可以分别或全部合并为一个或若干个另外的单元来构成,或者其中的某个(些)单元还可以再拆分为功能上更小的多个单元来构成,这可以实现同样的操作,而不影响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的实现。上述单元是基于逻辑功能划分的,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单元的功能也可以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或者多个单元的功能由一个单元实现。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该振动处理装置也可以包括其它单元,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功能也可以由其它单元协助实现,并且可以由多个单元协作实现。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随机存取存储介质(ram)、只读存储介质(rom)等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的例如计算机的通用计算设备上运行能够执行如图11a所示的相应方法所涉及的各步骤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来构造如图13中所示的振动处理装置,以及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的振动处理方法。计算机程序可以记载于例如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装载于上述计算设备中,并在其中运行。
146.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持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并将振动编码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便于终端设备能够驱动振动装置进行振动,以起到通过振动的方式提醒交通指示信号的作用;在帮助交通对象安全通行的同时,利用振动私密性的特性,不会对其他交通对象形成干扰。
147.图14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4,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1401、通信接口1402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403。其中,处理器1401、通信接口1402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403可通过总线或者其它方式连接。其中,通信接口1402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403可以存储在计算机
设备的存储器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4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处理器1401用于执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403存储的程序指令。处理器1401(或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设备的计算核心以及控制核心,其适于实现一条或多条指令,具体适于加载并执行一条或多条指令从而实现相应方法流程或相应功能。
14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memory),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是计算机设备中的记忆设备,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既可以包括计算机设备中的内置存储介质,当然也可以包括计算机设备所支持的扩展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提供存储空间,该存储空间存储了计算机设备的处理系统。并且,在该存储空间中还存放了适于被处理器1401加载并执行的一条或多条的指令,这些指令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149.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前述实施例提到的目标应用程序;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执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放的一条或多条指令,以实现上述振动编码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具体实现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执行如下步骤: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交通指示信号包含多个信号状态,且一个信号状态用于指示通过目标路口时的一个参考通行状态;获取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并根据有效时长确定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有效时长用于指示:保持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的剩余时长;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其中,不同的参考通行状态对应振动编码的结果不同,且目标路口的不同通行可行性对应振动编码的结果也不同。
15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在执行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生成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振动提醒信号;获取振动编码规则,振动编码规则包括至少一种振动提醒信号对应的振动参数,振动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振动强度、振动频率以及振动时长;从振动编码规则中,确定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振动提醒信号的目标振动参数;基于目标振动参数,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
15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信号状态属于第一信号状态,交通指示信号持续显示第一信号状态的总时长小于等于目标时长阈值;第一信号状态包括:准行信号状态、禁行信号状态及过渡信号状态;
第一信号状态对应的振动提醒信号包括:第一提醒信号和第二提醒信号;其中,第一提醒信号用于指示:在有效时长下第一信号状态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第二提醒信号用于指示:第一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
15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信号状态包括准行信号状态,第一提醒信号的生成方式,包括:将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和第一时长阈值进行比较;第一时长阈值用于反映:交通对象通过目标路口所需的时间;第一时长阈值是根据目标路口的距离和交通对象的行进速度确定的;若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小于第一时长阈值,则生成第一提醒信号,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包括:交通对象不允许通行目标路口;或者,若准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大于等于第一时长阈值,则生成第一提醒信号,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包括:交通对象允许通行目标路口。
15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信号状态包括禁行信号状态,第一提醒信号的生成方式,包括:将禁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和第二时长阈值进行比较;第二时长阈值用于反映:交通指示信号在第二时长阈值指示的目标时长达到时,将禁行信号状态切换为准行信号状态;若禁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则生成第一提醒信号,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包括:交通对象不允许通行目标路口;或者,若禁行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小于等于第二时长阈值,则生成第一提醒信号,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包括:交通对象准备通行目标路口。
15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信号状态包括过渡信号状态,过渡信号状态的第一提醒信号所指示的目标通行状态包括:交通对象不允许通行目标路口。
15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信号状态属于第二信号状态,交通指示信号持续显示第二信号状态的总时长大于目标时长阈值;目标信号状态包括慢行信号状态,慢行信号状态的振动提醒信号用于提示:交通对象允许通行目标路口。
15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还执行如下步骤:获取目标路口的实景图像;若识别到实景图像中包括人行横道,则检测目标路口是否存在交通指示信号;若存在交通指示信号,则触发执行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的步骤。
15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还执行如下步骤:若识别到实景图像中不包括人形横道,则生成目标路口不存在人行横道时的振动提醒信号,目标路口不存在人行横道时的振动提醒信号用于指示:目标路口不存在人行横道,且目标路口不允许通行;对目标路口不存在人行横道时的振动提醒信号,进行振动编码处理。
15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在执行检测人行横道处是否存在交通指示信号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对目标路口的实景图像,进行交通指示信号的图像识别处理,得到图像识别结果;若图像识别结果指示目标路口存在交通指示信号,则处理单元1202用于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时,具体用于:从图像识别结果中,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
15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终端设备与交通指示信号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则确定目标路口存在交通指示信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在执行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接收交通指示信号发送的,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
16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还执行如下步骤:将振动编码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按照振动编码的结果驱动终端设备中的振动装置进行振动。
161.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持自动获取交通指示信号输出的目标信号状态,以及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该有效时长指示了保持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的剩余时长;并基于目标信号状态和有效时长,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以便于按照振动编码的结果振动提醒关于目标路口的通行建议。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和有效时长,振动提醒交通对象(如视障人士)安全通过目标路口,在帮助交通对象安全通行的同时,利用振动私密性的特性,不会对其他交通对象形成干扰。
16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执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放的一条或多条指令,以实现资源处理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具体实现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执行如下步骤:获取目标路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的目标信号状态,交通指示信号包含多个信号状态,且一个信号状态用于指示通过目标路口时的一个参考通行状态;获取目标信号状态对应的有效时长,并根据有效时长确定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有效时长用于指示:保持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的剩余时长;根据目标信号状态指示的参考通行状态,以及在有效时长到达时通过目标路口的通行可行性,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其中,不同的参考通行状态对应振动编码的结果不同,且目标路口的不同通行可行性对应振动编码的结果也不同;将振动编码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按照振动编码的结果驱动终端设备中的振动装置进行振动。
163.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持对有效时长下的目标信号状态进行振动编码处理,并将振动编码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便于终端设备能够驱动振动装置进行振动,以起到通过振动的方式提醒交通指示信号的作用;在帮助交通对象安全通行的同时,利用振动私密性
的特性,不会对其他交通对象形成干扰。
16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振动编码方法及振动处理方法。
165.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技术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166.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设备。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167.前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