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安全工程用除尘喷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26 06:40: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喷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安全工程用除尘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大多建筑工地的除尘喷淋方式是在围栏上排布水管并安装喷头,来对围栏内外进行喷淋除尘,避免扬起的灰尘对工人以及路人的身体造成危害,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几种缺点:首先是需要在安装围栏后再向围栏上排布水管,过程繁杂,耗费时间;其次,由于水管暴露在外,而施工场地环境复杂,很容易发生石头或建筑材料飞溅至水管上的情况,导致水管极易被损坏,而后更换水管又增加了建筑工人的工作量,十分不便;并且其仅在围栏顶部设有喷洒头,而施工场地内的灰尘极大,存在除尘效果不佳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建筑安全工程用除尘喷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在传统的除尘技术中,存在向围栏上排布水管十分繁杂耗费时间,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很容易出现水管被石头或建筑材料砸坏以及除尘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安全工程用除尘喷淋装置。
4.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建筑安全工程用除尘喷淋装置,包括多个沿竖直向设置并依次连接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内部分别构造有沿其长度向设置的横向通水槽与多列沿其高直向设置的纵向通水槽,多列所述纵向通水槽沿所述横向通水槽的长度向依次排布并与之连通,且所述横向通水槽可与外界连通以将水源引入所述纵向通水槽内;所述防护板顶部与侧边均开设有与所述纵向通水槽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外端螺纹连接有喷雾头以对所述防护板的内外两侧进行喷淋除尘;相邻所述防护板内的横向通水槽之间连通有用于传输水源的输送组件。
6.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防护板侧边并与横向通水槽连通的水嘴,相邻所述防护板上的水嘴之间连接有输送管。
7.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板侧边的出水口设有多排,且所述出水口的外端可螺纹连接有与所述喷雾头交替安装以调整装置喷淋量的堵头一。
8.进一步地,所述横向通水槽的端部可螺纹连接有堵头二。
9.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板两端均矩形阵列有四个分别位于其两侧并沿水平向设置的穿环,且相邻所述防护板之间沿竖直向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设有两个竖直向的插杆,两个所述插杆分别活动插设在相邻防护板的穿环内以将两个防护板进行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板底部呈梯形并在该梯形结构内部构造有将其一侧贯穿的加固槽。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向其中一个或多个防护板上的横向通水槽通上外界水源,相邻防护板的横向通水槽通过输送组件传递水源,然后纵向通水槽将水传递给喷雾头,防护板顶部的喷雾头朝向上方,可以为防护板内外喷洒除尘,利用防护板侧边的喷雾头对施工场地内部进行喷洒除尘,减少了更多的灰尘扬向防护板,实现了对防护板内外两侧进行除尘工作,并提升了除尘效果;通过在防护板内部构造排水路线,来代替水管向喷雾头提供水源,使装置的安装过程更加简便,并且更不易被损坏。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立体半剖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立体结构图;
16.附图标记:1、防护板;2、横向通水槽;3、纵向通水槽;4、出水口;5、喷雾头;6、输送组件;601、水嘴;602、输送管;7、堵头一;8、堵头二;9、穿环;10、连接板;11、插杆;12、加固槽。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8.如图1-图3所示,一种建筑安全工程用除尘喷淋装置,包括多个沿竖直向设置并依次连接的防护板1,防护板1内部分别构造有沿其长度向设置的横向通水槽2与多列沿其高直向设置的纵向通水槽3,多列纵向通水槽3沿横向通水槽2的长度向依次排布并与之连通,且横向通水槽2可与外界连通以将水源引入纵向通水槽3内;防护板1顶部与侧边均开设有与纵向通水槽3连通的出水口4,出水口4的外端螺纹连接有喷雾头5以对防护板1的内外两侧进行喷淋除尘;相邻防护板1内的横向通水槽2之间连通有用于传输水源的输送组件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向其中一个或多个防护板1上的横向通水槽2通上外界水源,相邻防护板1的横向通水槽2通过输送组件6传递水源,然后纵向通水槽3将水传递给喷雾头5,防护板1顶部的喷雾头5朝向上方,可以为防护板1内外喷洒除尘,由于施工场地位于防护板1内侧,灰尘较大,故防护板1侧边的喷雾头5可以对施工场地内部进行喷洒除尘,减少了更多的灰尘扬向防护板1,实现了对防护板1内外两侧进行除尘工作,并提升了除尘效果;通过在防护板1内部构造排水路线,来代替水管向喷雾头5提供水源,使装置的安装过程更加简便,并且更不易被损坏,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19.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细化输送组件6的具体结构,输送组件6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防护板1侧边并与横向通水槽2连通的水嘴601,相邻防护板1上的水嘴601之间连接有输送管602,相邻防护板1的横向通水槽2之间通过输送管602供给水源。
20.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控制装置的喷淋量,防护板1侧边的出水口4设有多排,且出水口4的外端可螺纹连接有与喷雾头5交替安装以调整装置喷淋量的堵头一7,当施工场地内的灰尘量较大时,将堵头一7取下换上喷雾头5,灰尘量较小时利用堵头一7将该部分出水口4封堵。
21.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细化横向通水槽2获取水源的方式,横向通水槽
2的端部可螺纹连接有堵头二8,其中一个或多个的横向通水槽2一端通过软管与外界水龙头连接,来向纵向通水槽3以及与其相邻的横向通水槽2内导入水源,连通有外界水龙头的横向通水槽2的另一端以及其他不与水龙头连接的横向通水槽2的两端均螺纹连接堵头二8,避免水源的浪费。
22.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细化相邻防护板1之间的连接方式,防护板1两端均矩形阵列有四个分别位于其两侧并沿水平向设置的穿环9,且相邻防护板1之间沿竖直向设置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上固设有两个竖直向的插杆11,两个插杆11分别活动插设在相邻防护板1的穿环9内以将两个防护板1进行连接,工作原理:连接板10上的两个插杆11设置在相邻防护板1同侧边上的穿环9上,即起到了连接两个防护板1的作用,由于施工场地的边缘分界线不是笔直的,相邻防护板1不一定位于同竖直平面内,而插杆11与穿环9的设计在连接了相邻防护板1的基础上,适应了上述安装环境,十分实用。
23.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装置的稳定性,防护板1底部呈梯形并在该梯形结构内部构造有将其一侧贯穿的加固槽12,通过向加固槽12内放置石块等重物来增加防护板1的稳定性,同时使得防护板1的搬运过程更加省力。
2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