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结构拐角处的悬挑脚手架的支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2-10-26 03:40: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拐角处的悬挑脚手架的支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安装施工悬挑脚手架时,尤其是在安装建筑主体结构的拐角部(处)的工字钢时难度较大。由于工字钢的根部处在主体结构的转角位置,难以利用螺栓直接固定,需要在主体结构中埋设预埋件。而预埋件难以准确控制位置,使得主体机构的拐角部的工字钢由于预埋件的位置偏差导致定位不准确。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结构拐角处的悬挑脚手架的支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结构拐角处的悬挑脚手架的支承装置,包括:
6.两道附墙支座,主体结构的每一层外墙的拐角包括呈角度连接的两墙体,两道所述附墙支座分别设置于两层所述外墙的拐角处的外部,所述附墙支座的面向所述拐角的内侧形成有竖向设置的容置通槽,所述拐角嵌设于所述容置通槽中,所述容置通槽的相对两侧的槽壁分别通过穿墙杆一一对应且可拆卸地安装于两所述墙体;
7.用于安装所述悬挑脚手架的支承梁,所述支承梁的一端可翻转地安装于上层所述外墙的拐角处的所述附墙支座的背向所述拐角的外侧;以及
8.倾斜设置的斜撑梁,所述斜撑梁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下层所述外墙的拐角处的所述附墙支座的外侧和所述支承梁的另一端。
9.进一步的,所述附墙支座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护角板和第二护角板,所述第一护角板与所述第二护角板的相对侧之间形成所述容置通槽,所述第一护角板和所述第二护角板分别一一对应地贴合于两所述墙体的外侧。
10.进一步的,两所述墙体分别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护角板和所述第二护角板分别开设有对准于所述第一穿孔的第二穿孔,所述穿墙杆可活动地穿设于位置对应的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中,所述穿墙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紧固件,所述穿墙杆的两端的所述紧固件分别压抵于所述附墙支座的外侧和所述墙体的内侧。
11.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穿墙杆为螺杆,所述紧固件螺合于所述穿墙杆的两端。
12.进一步的,所述附墙支座的外侧连接有悬挑梁,所述悬挑梁具有相对的固定端和悬挑端,所述固定端连接于所述附墙支座,所述悬挑端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第一耳板,所述支承梁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耳板,所述第二耳板枢接于所述第一耳板。
13.进一步的,所述悬挑梁为h型钢梁。
14.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拐角处的悬挑脚手架的支承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分别于两层所述外墙的拐角的外部设置附墙支座,并将所述拐角嵌设于所述附墙支座的容置通槽中;
16.通过穿墙杆将所述附墙支座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拐角的两墙体;
17.将支承梁的一端可翻转地安装于上层所述外墙的拐角处的所述附墙支座的背向所述拐角的外侧;
18.将斜撑梁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下层所述外墙的拐角处的所述附墙支座的外侧和所述支承梁的另一端,使得所述斜撑梁倾斜支撑于所述支承梁的另一端。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结构拐角处的悬挑脚手架的支承装置,使用安装方便且快捷,能精准的控制支承梁的位置,进而确保悬挑脚手架的定位准确和快速安装,显著提高悬挑脚手架的安装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2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拐角处的悬挑脚手架的支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拐角的剖视图。
2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墙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6.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拐角处的悬挑脚手架的支承装置,包括:两道附墙支座1、支承梁2和斜撑梁3。
27.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主体结构有多个楼层,每个楼层的外墙形成有拐角。具体的,每一层外墙的拐角4包括呈角度连接的两墙体41。在一些实施例中,两墙体相互垂直设置。
28.其中,两道附墙支座1分别设置于两层外墙的拐角处的外部。在本实施例中,两端附墙支座分别设置于上下相邻的两层外墙的拐角处的外部。
29.具体的,附墙支座1的面向拐角4的内侧形成有容置通槽。容置通槽竖向设置。每一层的拐角4嵌设于一道附墙支座的容置通槽中。附墙支座的容置通槽的相对两侧的槽壁分别通过穿墙杆14一一对应且可拆卸地安装于两墙体41。
30.支承梁2的一端可翻转地安装于上层的外墙的拐角处的附墙支座1的背向拐角4的外侧。支承梁2用于安装悬挑脚手架。
31.斜撑梁3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下层的外墙的拐角处的附墙支座1的外侧和支承梁2的另一端。斜撑梁3倾斜设置且支撑于支承梁的另一端。
32.本发明的结构拐角处的悬挑脚手架的支承装置,使用安装方便且快捷,能精准的控制支承梁的位置,进而确保悬挑脚手架的定位准确和快速安装,显著提高悬挑脚手架的安装施工效率。
33.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3,附墙支座1包括第一护角板11和第二护角板12。第一护角板11和第二护角板12为钢板。第一护角板11和第二护角板12呈角度连接。第一护角板11与第二护角板12的相对侧之间形成容置通槽。第一护角板11和第二护角板12分别一一对应地贴合于两墙体41的外侧。
34.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两墙体41分别开设有第一穿孔。第一护角板11和第二护角板12分别开设有第二穿孔。第一护角板11的第二穿孔和第二护角板12的第二穿孔分别对准于两墙体的第一穿孔。每一根穿墙杆14可活动地穿设于位置对应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中。穿墙杆1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紧固件14。穿墙杆14的两端的紧固件14分别压抵于附墙支座1的外侧和墙体41的内侧。
35.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每一墙体通过多根穿墙杆可拆卸地连接于附墙支座的第一护角板或第二护角板。多根穿墙杆呈矩阵式布设。
36.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4开设有螺纹通孔。穿墙杆14为螺杆。紧固件14螺合于穿墙杆14的两端。
37.在一些实施例中,穿墙杆的两端分别套设有垫板,垫板垫设于紧固件与附墙支座1的外侧(或墙体41的内侧)之间。
38.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附墙支座1的外侧连接有悬挑梁15。悬挑梁15具有相对的固定端和悬挑端。固定端连接于附墙支座1。悬挑端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第一耳板15。支承梁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耳板21。第二耳板21枢接于第一耳板15。
39.悬挑梁15为h型钢梁。悬挑梁的一道形成与附墙支座的外侧的角部相适配的贯口,悬挑梁的贯口焊接连接于附墙支座的外侧。
40.在本实施例中,支承梁、斜撑梁和悬挑梁都为钢梁。支承梁和斜撑梁的两端的端面分别安装有耳板。支承梁的另一端的耳板与斜撑梁的上端的耳板枢接。斜撑梁的下端的耳板与下层的外墙的拐角处的附墙支座的悬挑梁的第一耳板枢。支承梁、斜撑梁与外墙形成三角形支承结构。
41.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拐角处的悬挑脚手架的支承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2.s1:分别于两层外墙的拐角4的外部设置附墙支座1,并将拐角4嵌设于附墙支座1的容置通槽中。
43.s2:通过穿墙杆14将附墙支座1可拆卸地安装于拐角4的两墙体41。
44.s3:将支承梁2的一端可翻转地安装于上层外墙的拐角处的附墙支座1的背向拐角4的外侧。
45.在支承梁的一端安装于上层的外墙的附墙支座后,利用吊索将支承梁临时吊设于上层外墙的上方的一层外墙上,使得支承梁沿水平方向设置。
46.s4:将斜撑梁3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下层外墙的拐角处的附墙支座1的外侧和支承梁
2的另一端,使得斜撑梁3倾斜支撑于支承梁2的另一端。
47.具体的,先将斜撑梁的下端铰接连接于下层的外墙的拐角上的附墙支座,再将斜撑梁的上端铰接连接于支承梁的另一端。斜撑梁斜向支撑于支承梁,使得支承梁呈水平状态设置。
48.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