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及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10-26 01:41: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及组件。


背景技术:

2.在建设工程领域,钢筋保护层厚度涉及到混凝土结构承载力、耐久性、抗震、防火等性能,是结构实体检验中重要的检测指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作用十分重要。准确合理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可保证受力钢筋的粘结力和截面承载力,满足构件的耐久性及结构安全。
3.而马凳,其形状像凳子故称马凳,也称撑筋,用于上下两层板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以控制保护层厚度的作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钢筋马凳设置于上层筋下部,马凳整体埋入混凝土中,最终是和结构钢筋一起固结在混凝土内,只能利用一次,不能周转使用,钢筋使用量很大,在施工中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而有些马凳筋虽然可取出,但由于楼板的板厚各不相同,回收的马凳无法实现不同板厚的重复利用。为了保证支撑效果,每个支撑点都需要布设一个马凳,布设速度慢,还有些马凳结构过于简单,稳定性不足,容易移位,影响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及组件,旨在使马凳结构稳定、布设速度快、便于周转且适应不同板厚要求。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包括至少两个支撑结构和连接杆;所述支撑结构在同一直线上依次间隔布置,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结构本体、拉环、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三支脚以及至少三根支撑杆,所述拉环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本体的上端部,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以及所述第三支脚由所述支撑结构本体的下端延伸出且呈三角分布,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脚,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部,多个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一支脚上下向间隔分布且由所述第一支脚的侧部向所述支撑结构的同一外侧方向延伸,用以对应支撑至少三种不同板厚的上层筋,至少两条所述支撑杆还包括连接部,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连接部对应由所述第一支脚的侧部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二支脚和所述第三支脚;所述连接杆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支撑结构本体连接,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连接杆在水平面上具有夹角。
6.可选地,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连接杆在水平面上的夹角均为75
°
到105
°

7.可选地,每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在水平面上的夹角为0
°
到15
°

8.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与所述第三支脚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表面沿上下向布设有刻度线。
9.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以及所述第三支脚呈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60
°
到80
°

10.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以及所述第三支脚均由直径10mm至16mm的钢筋焊接构成。
11.可选地,所述支撑杆有三根,均为钢筋焊接构成,其中一根所述支撑杆的钢筋弯折成型。
1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组件,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以及桥板,所述桥板架设于两个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上,用以通行。
13.可选地,所述桥板包括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穿过所述拉环,将所述桥板安装于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上。
14.可选地,所述安装杆为中空钢管。
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包括至少两个在同一直线上依次间隔布置的支撑结构,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结构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支撑结构本体连接,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连接杆在水平面上具有夹角,能够使一个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包括至少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的支撑点,布设速度快,所述拉环的设置便于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的取出和周转,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以及所述第三支脚由所述支撑结构本体的下端延伸出且呈三角分布使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结构稳定,多个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一支脚上下向间隔分布且由所述第一支脚的侧部向所述支撑结构的同一外侧方向延伸,用以对应支撑至少三种不同板厚的上层筋,使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适应不同板厚要求,而至少两条所述支撑杆还包括连接部,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连接部对应由所述第一支脚的侧部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二支脚和所述第三支脚,使受力更加均匀,结构更加稳定,从而使所述马凳结构稳定、布设速度快、便于周转且适应不同板厚要求。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组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19.附图标号说明:
20.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0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组件15第三支脚100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16支撑杆1支撑结构161支撑部11支撑结构本体162连接部12拉环2连接杆13第一支脚200桥板14第二支脚17安装杆
21.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4.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5.马凳,其形状象凳子故称马凳,也称撑筋,用于上下两层板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以控制保护层厚度的作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钢筋马凳设置于上层筋下部,马凳整体埋入混凝土中,最终是和结构钢筋一起固结在混凝土内,只能利用一次,不能周转使用,钢筋使用量很大,在施工中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而有些马凳筋虽然可取出,但由于楼板的板厚各不相同,回收的马凳无法实现不同板厚的重复利用。为了保证支撑效果,每个支撑点都需要布设一个马凳,布设速度慢,还有些马凳结构过于简单,稳定性不足,容易移位,影响支撑效果。
26.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及组件,图1为本实用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的实施例,图2为本实用新型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组件的实施例。
2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100,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100包括至少两个支撑结构1和连接杆2;所述支撑结构1在同一直线上依次间隔布置,所述支撑结构1包括支撑结构本体11、拉环12、第一支脚13、第二支脚14、第三支脚15以及至少三根支撑杆16,所述拉环12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本体11的上端部,所述第一支脚13、所述第二支脚14以及所述第三支脚15由所述支撑结构本体11的下端延伸出且呈三角分布,所述支撑杆16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脚13,所述支撑杆16包括支撑部161,多个所述支撑部161沿所述第一支脚13上下向间隔分布且由所述第一支脚13的侧部向所述支撑结构1的同一外侧方向延伸,用以对应支撑至少三种不同板厚的上层筋,至少两条所述支撑杆16还包括连接部162,两个所述支撑杆16的连接部162对应由所述第一支脚13的侧部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二支脚14和所述第三支脚15;所述连接杆2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结构1的所述支撑结构本体11连接,且所述支撑部161与所述连接杆2在水平面上具有夹角。
2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100包括至少两个在同一直线上依次间隔布置的支撑结构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结构1通过连接杆2连接所述支
撑结构本体11连接,且所述支撑部161与所述连接杆2在水平面上具有夹角,能够使一个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100包括至少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的支撑点,布设速度快,所述拉环12的设置便于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100的取出和周转,所述第一支脚13、所述第二支脚14以及所述第三支脚15由所述支撑结构本体11的下端延伸出且呈三角分布使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100结构稳定,多个所述支撑部161沿所述第一支脚13上下向间隔分布且由所述第一支脚13的侧部向所述支撑结构1的同一外侧方向延伸,用以对应支撑至少三种不同板厚的上层筋,使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100适应不同板厚要求,而至少两条所述支撑杆16还包括连接部162,两个所述支撑杆16的连接部162对应由所述第一支脚13的侧部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二支脚14和所述第三支脚15,使受力更加均匀,结构更加稳定,从而使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100结构稳定、布设速度快、便于周转且适应不同板厚要求。
29.所述支撑部161与所述连接杆2在水平面上具有夹角,在使用中,上层筋能够从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100的外侧方向进入且放置于所述支撑部161上,后期取出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100时,将所述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100倾斜,使上层筋脱出,以实现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100的回收,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161与所述连接杆2在水平面上的夹角均为75
°
到105
°
,使所述所述支撑部161与所述连接杆2几乎垂直,便于上层筋的支撑和解除支撑的操作,提高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100的布设和取出速度。
30.本实施例中,每两个所述支撑部161之间在水平面上的夹角为0
°
到15
°
,使所述支撑部161之间几乎平行,将上层筋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部161进行支撑时,其他所述支撑部161对操作的影响较小,便于提高布设速度。
31.在混凝土楼板厚度和平整度控制方面,传统的方法是利用剪力墙、柱主筋上抄好的控制标高来控制楼板的厚度和平整度。由于板周圈有控制点而板的中心没有控制点,这样浇筑出的楼板其厚度和平整度也难以精确控制。有的施工企业用扦插的方法来控制板厚,如果扦子碰到的接触面不是板的底模而是钢筋垫块时就会影响板的厚度控制,而且此方法费时费力,效果不明显。
3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脚13、所述第二支脚14与所述第三支脚15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表面沿上下向布设有刻度线(图中未标识),通过设在支脚表面的刻度线,可以实现浇筑时对楼板厚度的控制,更加精确、控制质量有保证。
33.为了使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100结构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脚13、所述第二支脚14以及所述第三支脚15呈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60
°
到80
°

3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脚13、所述第二支脚14以及所述第三支脚15均由直径10mm至16mm的钢筋焊接构成,能够利用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钢筋下脚料制作,使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100的制备更加节约。
35.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16有三根,均为钢筋焊接构成,其中一根所述支撑杆16的钢筋弯折成型,即,如图1中,由所述第一支腿13的侧部沿伸至所述第二支腿14的所述支撑杆16为一根钢筋弯折成型,其他所述支撑杆16均为钢筋直接焊接构成,工艺简单、节约成本。
36.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组件1000,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组件1000包括如上所述的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100以及桥板200,所述桥板200架设于两个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上100,用以通行。
37.由于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组件10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所述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组件1000还包括桥板200,架设于两个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100上,用以通行,使施工人员通行更加方便和安全,能切实避免上层筋被踩踏,保证楼板的承载力,提升安全性能。
38.进一步地,所述桥板200包括安装杆17,所述安装杆17穿过所述拉环12,将所述桥板200安装于所述简易可周转使用的马凳100上,连接更加稳定和方便。
39.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强度,减小质量,所述安装杆17为中空钢管。
4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