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及包含生物可分解组成物的制品的制作方法

2022-10-26 00:30: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系与生物可分解组成物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用于生物堆肥的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及包含生物可分解组成物的制品。


背景技术:

2.有赖于科学发展及制造业进步,使得现代生活愈来愈方便。然而,生活便利的同时,塑料垃圾与日俱增,虽然有回收业者分类回收上述塑料垃圾,但塑料垃圾的增加速度极快以致难以去化,造成环境严重且长期污染及伤害。
3.近年来,有鉴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相关业者积极研发生物可分解塑料(biodegradable plastics),以期这类生物可分解塑料能自然分解,减少环境负担;然而,这类生物可分解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完全分解时间大多超过300天,虽长时间来看可在自然环境中减少数量,但在短时间内自然分解的的效果并不显著。
4.另一方面,针对生物废弃物(包括食品废弃物、厨余、动植物残体等)的处理,一般会采取堆肥方式使其回归自然环境中。然而,实际上这类生物废弃物若未妥善处理发酵腐熟,则极容易产生明显异味及孳生病虫害。举例来说,在缺氧环境下,生物废弃物中的有机物会分解成有机酸、醇类、酮类、还原态的硫化物(如:硫化氢h2s)及氮化物(如:粪臭素c9h9n、氨气nh3)等臭味气体。
5.除了生物废弃物所产生的臭味气体之外,一般环境中还会产生气化逸散的其他臭味物质,例如油漆及黏胶溶剂(如:二甲苯、甲苯)的蒸发、下水道气味(如:沼气)、油烟味或油耗味等。在工业制程中,也可能因为化工制程的需要而产生臭味气体,如石油氢化脱硫反应、氢化脱氮及树脂裂解产生具有明显臭味的硫醇类、硫化氢和/或胺类气体。
6.综上可知,目前亟需一种新颖的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及包含生物可分解组成物的制品,以增进生物可分解塑料材料的分解速度,可防止臭味逸散,促进生物废弃物腐熟以做为生质堆肥,进而实际达到环境友善及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此,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及包含生物可分解组成物的制品,其可增进生物可分解塑料材料的分解速度,可防止臭味逸散,促进生物废弃物腐熟以做为生质堆肥,进而实际达到环境友善及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目的。
8.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时抑臭、时效腐熟、可分解堆肥之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包括:一有机质,所述有机质的重量为占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的重量的40~80%;一生菌数,所述生菌数为大于或等于104cfu/每公克的所述有机质;以及一孔洞材料,所述孔洞材料的重量为占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的重量的60~20%。
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时抑臭、时效腐熟、可分解堆肥之制品,用以接触一生物基质,且所述制品包括:一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包括一有机质、一生菌数以及一孔
洞材料,所述有机质的重量为占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的重量的40~80%,所述生菌数为大于或等于104cfu/每公克的所述有机质,所述孔洞材料的重量为占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的重量的60~20%,其中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的重量为占所述制品的重量系小于或等于10%;以及一生物可分解塑料,具有生物可分解之功能,且接触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
10.本发明之效果在于,利用提供本发明所提供的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及包含生物可分解组成物的制品,以提供增进生物可分解塑料材料的分解速度,且所述孔洞材料对于油漆、黏胶溶剂(如:二甲苯、甲苯)或工业制程所产生的臭味气体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有效防止臭味逸散,提供抑臭的效能,促进生物废弃物腐熟以做为生质堆肥的具体技术功效,进而实际达到环境友善及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实验例之挥发性有机物(voc)测试折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时抑臭、时效腐熟、可分解堆肥之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包括:一有机质、一生菌数及一孔洞材料。所述有机质的重量为占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的重量的40~80%;所述生菌数为大于或等于104cfu/每公克的所述有机质;所述孔洞材料的重量为占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的重量的60~2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生菌数为5*107~5*108cfu/每公克的所述有机质,即符合微生物肥料的生菌数标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有机质的重量为占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的重量的40~45%;所述孔洞材料的重量为占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的重量的55~60%。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机质的重量为占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的重量的70~60%;所述孔洞材料的重量为占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的重量的40~30%。
1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生菌的种类包括耐热菌、凝结芽孢杆菌、枯草杆菌、苏力菌、假单孢菌、放射菌或其组合。
1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孔洞材料包括活性碳、蛋壳粉、贝壳粉、竹炭粉或其组合。其中所述孔洞材料具有多孔性,对于油漆、黏胶溶剂(如:二甲苯、甲苯)或工业制程所产生的臭味气体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有效防止臭味逸散,提供抑臭的效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有机质与所述孔洞材料的重量比为0.6:1至1.2: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公克的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中,所述孔洞材料的每一微孔平均容纳800cfu至1200cfu的所述生菌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包括水,且水的重量占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的重量的1~3%。
16.以下示例性地以多个实验例比较、说明不同组成物内容对于甲苯voc测试的影响,如表一及图1所示。
17.实验组a为1.5公斤重的所述生菌数与所述有机质的混合物;实验组b为1.5公斤重的活性碳;实验组c为1.5公斤重的所述生菌数、所述有机质及活性碳的混合物;实验组d为3公斤重的所述生菌数、所述有机质及活性碳的混合物及50公克的水。
18.将上述实验组a~d分别放置于甲苯环境(起始浓度为8000ppm)中,观察不同时间
条件下,各实验组a~d对于甲苯的吸附能力,进而比较各实验组a~d的抑制臭味功效。
19.表一
[0020][0021]
由表一及图1可知,实验组a于测试时间条件为t=1小时的甲苯浓度为3040ppm,相较于其他实验组b~d,仅由生菌数与有机质组成的混合物的实验组a对于甲苯的吸附能力最差。
[0022]
比较实验组b及c可知,在测试时间条件为t>1小时下,实验组c的甲苯浓度为1232ppm虽然高于实验组b的998ppm,但在测试时间条件为t>16小时下,实验组c的甲苯浓度为2870ppm明显低于实验组b的3385ppm;此结果表示,在相同重量条件下,由生菌数、有机质与活性碳组成的混合物的实验组c对于甲苯的吸附能力明显优于仅有活性碳的实验组b。
[0023]
进一步比较实验组c及d对于甲苯的吸附能力,由表一及图1可知,在测试时间条件为t>1小时下,实验组d的甲苯浓度为938ppm低于实验组c的1232ppm,且于测试时间条件为t>16小时下,实验组d的甲苯浓度为2689ppm明显低于实验组c的2870ppm;此结果表示,在混合物为相同成分组成的条件下,由生菌数、有机质与活性碳及水组成的混合物的实验组d对于甲苯的吸附能力更优于仅由生菌数、有机质与活性碳组成的混合物的实验组c。
[0024]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时抑臭、时效腐熟、可分解堆肥之制品,用以接触一生物基质,且所述制品包括如上所述的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其中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的重量为占所述制品的重量小于或等于10%;以及一生物可分解塑料,具有生物可分解之功能,且接触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
[002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可分解塑料包括聚乳酸。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可分解塑料系与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彼此混合。
[002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可分解塑料包覆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可分解塑料包覆一部分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且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的另一部分对外暴露。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包含生物可分解组成物的制品包括滤网、包装材、纸材、覆盖材、包装结构、覆盖结构或其组合。
[0027]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品设有一识别码,所述识别码可为二维条形码,可供用户通过手持式通讯装置对其扫描后而链接至区块链,并可用来监控所述制品的所在位置,当所述制品经使用而形成废弃物时,相关业者可依据区块链技术自行回收所述制品,达到回收管理的效果。进一步来说,所述制品经回收处理过程中另添加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可加速所述制品的分解效率,使所述制品被所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分解形成一生质堆肥,可作为肥料的用途,且所述制品分解后的其他废料还可经由过筛处理以保留可用物质,提供回收再利用的效果,达到循环经济的效益。
[0028]
在本发明的创作中,利用提供本发明所提供的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及包含生物可分解组成物的制品,以提供增进生物可分解塑料材料的分解速度,防止臭味逸散,促进生物废
弃物腐熟以做为生质堆肥的具体技术功效,进而实际达到环境友善及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目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证明了在相同重量条件下,由生菌数、有机质与活性碳组成的混合物的实验组对于甲苯的吸附能力明显优于仅有活性碳的实验组。另一方面,在混合物为相同成分组成的条件下,由生菌数、有机质与活性碳及水组成的混合物的实验组对于甲苯的吸附能力更优于仅由生菌数、有机质与活性碳组成的混合物的实验组。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优选可行实施例而已,举凡应用本发明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之等效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发明之专利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