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伤员运送厢房及伤员运送厢房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10-26 00:19: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伤员运送厢房及伤员运送厢房组件,属于厢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传统的伤员运送是将伤员放置于担架上并固定好后,再将担架固定于运输车辆内部,若运输车辆无密闭车厢或车厢内无合适的固定担架机构,则伤员在运送过程中暴露于室外环境中,舒适性、安全性差。
3.对此,若采用集装箱房为担架提供一个封闭的放置空间,虽然能够避免伤员暴露在室外环境中,但是普通的集装箱房体积大,在运输阶段比较占用空间,加大了运输成本。对此,授权公告号为cn21152419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折叠式集装箱房(即一种厢房),包括顶板和底板,在顶板和底板之间设有两个折叠侧板体、前侧板和后侧板,折叠侧板体包括上侧折叠板和下侧折叠板,上侧折叠板的上边沿与顶板铰接、下边沿与下侧折叠板的上边沿铰接,下侧折叠板的下边沿与底板铰接,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底部分别与底板铰接。运输时,将前侧板和后侧板向下翻折至底板上,然后把上侧折叠板和下侧折叠板折叠,使它们与顶板和底板折合在一起,减小体积,方便运输。
4.虽然上述厢房解决了体积大、运输不便的问题,但是厢房内并没有设计与担架配合的专用于承载担架的结构,因此担架只能简单地放置在底板上,这样不但浪费了厢房内大量的上部空间,导致车辆运输伤员的数量较少,运送效率低,而且担架在厢房内也不稳固,当车辆颠簸时,存在较大的窜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伤员运送厢房,以解决现有厢房运输伤员的数量较少、运送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伤员运送厢房组件,以解决现有厢房运输伤员的数量较少、运送效率低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伤员运送厢房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伤员运送厢房,包括顶板、底板、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两个折叠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折叠侧板包括上侧折叠板和下侧折叠板,上侧折叠板的顶部与顶板铰接,上侧折叠板的底部与下侧折叠板的顶部铰接,下侧折叠板、前侧板以及后侧板的底部分别与底板铰接,前侧板和后侧板的顶部分别与顶板可拆连接,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下层担架的放置结构,上侧折叠板上安装有用于承托上层担架的一侧扶手的托架,顶板上安装有成对设置的悬垂连接件,悬垂连接件的下端设置有供上层担架的另一侧扶手插入并对扶手进行支撑的扣环。
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伤员运送厢房延续了现有厢房可折叠的特性,通过前侧板和后侧板的顶部分别与顶板可拆连接、底部分别与底板铰接,使得厢房在折叠时,可以先将前侧板和后侧板的顶部拆掉,然后绕底部旋转到底板上,实现前、后侧板的折叠;然后通过上侧折叠板的顶部与顶板铰接、底部与下侧折叠板的顶部铰接,下侧
折叠板的底部与底板铰接,使得左右两侧的折叠侧板可以分别折叠成“>”形和“<”形,与此同时,与折叠侧板相连的顶板也会下落,从而实现厢房整体体积的缩小。
9.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伤员运送厢房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下层担架的放置结构,这样可以方便在底板上放置下层担架;同时,上侧折叠板上安装有用于承托上层担架的一侧扶手的托架,顶板上安装有成对设置的悬垂连接件,悬垂连接件的下端设置有供上层担架的另一侧扶手插入并对扶手进行支撑的扣环,这样通过托架和扣环就可以在厢房内再设置上层担架,从而增加厢房运输伤员的数量,提高运送效率。并且,托架和扣环的设置也比较方便,充分利用了厢房的自身结构,而且托架安装在上侧折叠板上也会比较稳固,减少了折叠侧板可能会承力不足而发生折叠的危险性,同时也减少了前、后侧板的受力,保障了伤员运送的安全性。
10.进一步地,上侧折叠板上设置有凹槽,托架的端部铰接在凹槽内,托架具有转出凹槽以对上层担架的一侧扶手进行承托的承托工位、还具有转入凹槽内以进行隐藏的隐藏工位,凹槽包括用于在托架处于承托工位时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壁。
1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上侧折叠板上设置凹槽以及托架的端部铰接在凹槽内,使得托架可旋转而具有两个工位,当整个厢房需要折叠时,托架转入凹槽至隐藏工位,避免托架凸出而影响厢房的顺利折叠,当需要托架支撑担架的扶手时,托架转出凹槽至承托工位,并且凹槽包括支撑壁,方便对托架进行支撑,保证支撑稳定,结构简单,方便厢房的加工制造。
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壁倾斜设置,托架包括与支撑壁面面接触的接触面。
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支撑壁倾斜,且托架的接触面与支撑壁面面接触,这样可以增大接触支撑面积,进一步保证支撑稳定。
14.进一步地,托架上设置有用于承托上层担架的一侧扶手的弧形槽。
1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和使用,且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扶手,适用性更强。
16.进一步地,所述悬垂连接件为吊绳。
1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吊绳具有柔性,不但可以方便地改变扣环的位置,使扣环快速与担架扶手配合,而且吊绳的可塑性比较强,可以随着厢房的折叠而自由地变形,无需拆卸也不会影响厢房的顺利折叠,使用更加方便。
18.进一步地,所述放置结构为供下层担架的支腿沉入的放置槽。
1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放置槽作为放置结构,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制造,且使用效果好,可以避免下层担架窜动。
20.进一步地,放置槽的槽底壁上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支腿上的定位孔的定位销。
2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槽底壁上的定位销可以穿过支腿上的定位孔,进一步增强定位效果,提高下层担架的稳定性。
22.进一步地,放置槽的槽侧壁由下向上逐渐向外倾斜,定位销为上小下大的锥形销。
2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定位销穿过支腿上的定位孔,同时方便支腿沉入放置槽内,提高操作效率。
24.进一步地,伤员运送厢房还包括分别连接在前侧板和后侧板顶部的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包括垂直相连的竖直板和水平板;前侧板和后侧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凹坑,竖直板
铰接在凹坑内,以使水平板具有转出凹坑以与顶板进行连接的连接工位、还具有转入凹坑内以进行隐藏的隐藏工位。
2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前侧板和后侧板的顶部均连接有连接支架并设置有凹坑,连接支架的竖直板铰接在凹坑内,使得水平板具有两个工位,当厢房需要折叠时,将连接支架转入凹坑内至隐藏工位,避免凸出而影响厢房的顺利折叠,当厢房展开后需要固定时,可以将连接支架转出凹坑至连接工位,从而方便与顶板进行连接,保证顶板与前、后侧板之间的连接效果,提高厢房整体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2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伤员运送厢房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7.一种伤员运送厢房组件,包括伤员运送厢房和用于设置在伤员运送厢房内的下层担架和上层担架,伤员运送厢房包括顶板、底板、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两个折叠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折叠侧板包括上侧折叠板和下侧折叠板,上侧折叠板的顶部与顶板铰接,上侧折叠板的底部与下侧折叠板的顶部铰接,下侧折叠板、前侧板以及后侧板的底部分别与底板铰接,前侧板和后侧板的顶部分别与顶板可拆连接,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下层担架的放置结构,上侧折叠板上安装有用于承托上层担架的一侧扶手的托架,顶板上安装有成对设置的悬垂连接件,悬垂连接件的下端设置有供上层担架的另一侧扶手插入并对扶手进行支撑的扣环。
2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伤员运送厢房延续了现有厢房可折叠的特性,通过前侧板和后侧板的顶部分别与顶板可拆连接、底部分别与底板铰接,使得厢房在折叠时,可以先将前侧板和后侧板的顶部拆掉,然后绕底部旋转到底板上,实现前、后侧板的折叠;然后通过上侧折叠板的顶部与顶板铰接、底部与下侧折叠板的顶部铰接,下侧折叠板的底部与底板铰接,使得左右两侧的折叠侧板可以分别折叠成“>”形和“<”形,与此同时,与折叠侧板相连的顶板也会下落,从而实现厢房整体体积的缩小。
29.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伤员运送厢房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下层担架的放置结构,这样可以方便在底板上放置下层担架;同时,上侧折叠板上安装有用于承托上层担架的一侧扶手的托架,顶板上安装有成对设置的悬垂连接件,悬垂连接件的下端设置有供上层担架的另一侧扶手插入并对扶手进行支撑的扣环,这样通过托架和扣环就可以在厢房内再设置上层担架,从而增加厢房运输伤员的数量,提高运送效率。并且,托架和扣环的设置也比较方便,充分利用了厢房的自身结构,而且托架安装在上侧折叠板上也会比较稳固,减少了折叠侧板可能会承力不足而发生折叠的危险性,同时也减少了前、后侧板的受力,保障了伤员运送的安全性。
30.进一步地,上侧折叠板上设置有凹槽,托架的端部铰接在凹槽内,托架具有转出凹槽以对上层担架的一侧扶手进行承托的承托工位、还具有转入凹槽内以进行隐藏的隐藏工位,凹槽包括用于在托架处于承托工位时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壁。
3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上侧折叠板上设置凹槽以及托架的端部铰接在凹槽内,使得托架可旋转而具有两个工位,当整个厢房需要折叠时,托架转入凹槽至隐藏工位,避免托架凸出而影响厢房的顺利折叠,当需要托架支撑担架的扶手时,托架转出凹槽至承托工位,并且凹槽包括支撑壁,方便对托架进行支撑,保证支撑稳定,结构简单,方便厢房的加工制造。
3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壁倾斜设置,托架包括与支撑壁面面接触的接触面。
3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支撑壁倾斜,且托架的接触面与支撑壁面面接触,这样可以增大接触支撑面积,进一步保证支撑稳定。
34.进一步地,托架上设置有用于承托上层担架的一侧扶手的弧形槽。
3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和使用,且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扶手,适用性更强。
36.进一步地,所述悬垂连接件为吊绳。
3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吊绳具有柔性,不但可以方便地改变扣环的位置,使扣环快速与担架扶手配合,而且吊绳的可塑性比较强,可以随着厢房的折叠而自由地变形,无需拆卸也不会影响厢房的顺利折叠,使用更加方便。
38.进一步地,所述放置结构为供下层担架的支腿沉入的放置槽。
3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放置槽作为放置结构,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制造,且使用效果好,可以避免下层担架窜动。
40.进一步地,放置槽的槽底壁上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支腿上的定位孔的定位销。
4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槽底壁上的定位销可以穿过支腿上的定位孔,进一步增强定位效果,提高下层担架的稳定性。
42.进一步地,放置槽的槽侧壁由下向上逐渐向外倾斜,定位销为上小下大的锥形销。
4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定位销穿过支腿上的定位孔,同时方便支腿沉入放置槽内,提高操作效率。
44.进一步地,伤员运送厢房还包括分别连接在前侧板和后侧板顶部的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包括垂直相连的竖直板和水平板;前侧板和后侧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凹坑,竖直板铰接在凹坑内,以使水平板具有转出凹坑以与顶板进行连接的连接工位、还具有转入凹坑内以进行隐藏的隐藏工位。
4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前侧板和后侧板的顶部均连接有连接支架并设置有凹坑,连接支架的竖直板铰接在凹坑内,使得水平板具有两个工位,当厢房需要折叠时,将连接支架转入凹坑内至隐藏工位,避免凸出而影响厢房的顺利折叠,当厢房展开后需要固定时,可以将连接支架转出凹坑至连接工位,从而方便与顶板进行连接,保证顶板与前、后侧板之间的连接效果,提高厢房整体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4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伤员运送厢房组件的主视图;
4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伤员运送厢房组件的左视图;
4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伤员运送厢房组件的俯视图;
4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伤员运送厢房组件的立体图;
50.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51.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52.图中:1、顶板;2、底板;21、放置槽;22、定位销;3、上侧折叠板;31、凹槽;4、下侧折叠板;5、上层担架;51、右侧扶手;52、左侧扶手;6、下层担架;61、支腿;7、托架;8、吊绳;9、扣环;10、后侧板;101、凹坑;11、连接支架;12、前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5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5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5.需要说明的是,可能出现的术语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如“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等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6.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57.本实用新型中伤员运送厢房组件的实施例1:
58.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伤员运送厢房组件包括伤员运送厢房和用于设置在伤员运送厢房内的两个下层担架6和两个上层担架5。
59.其中,伤员运送厢房为可折叠式厢房,包括顶板1、底板2、设置在顶板1和底板2之间的两个折叠侧板、前侧板12和后侧板10,为了方便担架进出,在前侧板12上设置有门。其中,各折叠侧板均包括上侧折叠板3和下侧折叠板4,上侧折叠板3的顶部与顶板1铰接,上侧折叠板3的底部与下侧折叠板4的顶部铰接,下侧折叠板4、前侧板12以及后侧板10的底部分别与底板2铰接,前侧板12和后侧板10的顶部分别与顶板1可拆连接。这样厢房在折叠时,可以先将前侧板12和后侧板10的顶部拆掉,然后绕底部旋转到底板2上,实现前、后侧板的折叠;然后将左右两侧的折叠侧板分别折叠成“>”形和“<”形,与此同时,与折叠侧板相连的顶板1也会下落,从而实现厢房整体体积的缩小,便于运输,降低运输成本,这一部分与现有技术是相同的。
60.本实用新型中的伤员运送厢房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底板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下层担架6的放置结构,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放置结构为供下层担架6的支腿61沉入的放置槽21,放置槽21可以对下层担架6进行定位,避免其发生窜动。同时,支腿61呈梯形板状,包括上底板、下底板和两个腰板,放置槽21的槽底壁上设置有用于穿过支腿61下底板上的定位孔的定位销22,进一步提高了定位效果,保证下层担架6的稳定性。并且为了方便支腿61沉入放置槽21内,提高操作效率,将放置槽21的槽侧壁设置成由下向上逐渐向外倾斜,同时将定位销22设置成上小下大的锥形销。
61.另外,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上侧折叠板3上安装有用于承托上层担架5的一侧扶手的托架7,顶板1上安装有成对设置的悬垂连接件,本实施例中的悬垂连接件为吊绳
8,吊绳8的下端设置有供上层担架5的另一侧扶手插入并对扶手进行支撑的扣环9。以右上方的上层担架5为例,扣环9用于支撑其左侧扶手52,托架7用于承托其右侧扶手51,托架7也是成对设置,且托架7上设置有用于承托右侧扶手51的弧形槽。
62.进一步地,上侧折叠板3上设置有凹槽31,托架7的端部铰接在凹槽31内,使得托架7具有转出凹槽31以对上层担架5的右侧扶手51进行承托的承托工位(图1和图5中实线所示)、还具有转入凹槽31内以进行隐藏的隐藏工位(图1和图5中虚线所示),这样当整个厢房需要折叠时,将托架7转入凹槽31至隐藏工位,避免托架7凸出而影响厢房的顺利折叠。对于凹槽31来说,其包括用于在托架7处于承托工位时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壁,该支撑壁也即凹槽31的下侧槽壁,且支撑壁倾斜设置,相对应的,托架7包括与支撑壁面面接触的接触面,这样可以增大接触支撑面积,进一步保证支撑稳定。
63.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伤员运送厢房还包括分别连接在前侧板12和后侧板10顶部的连接支架11,连接支架11呈三角形,包括垂直相连的竖直板和水平板以及固定在竖直板和水平板之间的斜板。前侧板12和后侧板10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凹坑,以后侧板10为例,为凹坑101,后侧连接支架11的竖直板铰接在凹坑101内,以使后侧连接支架11的水平板具有转出凹坑101以与顶板1进行连接的连接工位、还具有转入凹坑101内以进行隐藏的隐藏工位。这样当厢房需要折叠时,将连接支架11转入凹坑内至隐藏工位,避免凸出而影响厢房的顺利折叠,当厢房展开后需要固定时,可以将连接支架11转出凹坑至连接工位,从而方便与顶板1进行连接,保证顶板1与前、后侧板之间的连接效果,提高厢房整体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64.本实用新型中的伤员运送厢房在使用时包括厢房展开过程和厢房撤收过程,厢房展开过程为:两名操作人员站于厢房前后两侧抬着顶板慢慢升起,在此过程中,上侧折叠板3和下侧折叠板4慢慢直立,然后将前侧板12和后侧板10旋转至竖直状态,将连接支架11旋转至连接工位,并通过螺栓与顶板1进行连接。然后将托架7旋转至承托工位,即可利用托架7以及扣环9对上层担架5进行支撑,同时利用底板2上的放置槽21和定位销22可以对下层担架6进行定位和支撑。因此,一个伤员运送厢房可以同时运送四名伤员,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并且厢房提供的空间能够避免伤员暴露在室外环境中,提高了安全性和舒适性。而整个厢房放置在车辆上时,可以像普通集装箱一样,利用底部的固定结构与车辆底板进行固定,保证厢房的牢固稳定。
65.厢房撤收过程为:首先将厢房内部的人员、担架和其他物资装备等全部撤出,然后将托架7旋转至隐藏工位,并将连接支架11与顶板1之间的螺栓拆掉,将连接支架11也旋转至隐藏工位。然后将前侧板12和后侧板10向厢房内部折叠放倒并保证放平,两名操作人员站于厢房前后两侧抬着顶板1慢慢下放,在此过程中,上侧折叠板3和下侧折叠板4向中间折叠,随着顶板1放置到位,两侧的折叠侧板也完全折叠于底板2之上,完成撤收过程。
66.在伤员运送厢房组件的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支架可以不是转动安装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上,而是独立设置的分体件,且前、后侧板上不设置凹坑,使用时其竖直板通过螺栓与前侧板或后侧板固定连接,水平板分别通过螺栓与顶板固定连接。
67.在伤员运送厢房组件的其他实施例中:伤员运送厢房不包括连接支架,前侧板与顶板之间、后侧板与顶板之间、甚至前侧板与折叠侧板之间、后侧板与折叠侧板之间均可以在外侧通过螺栓直接固定相连。
68.在伤员运送厢房组件的其他实施例中:放置槽的槽侧壁不是倾斜的,而是竖直的,同时定位销不是锥形销,而是圆柱销。
69.在伤员运送厢房组件的其他实施例中:放置槽的槽底壁上不设置定位销,仅靠放置槽对下层担架的支腿进行定位。
70.在伤员运送厢房组件的其他实施例中:放置结构不是设置在底板上的放置槽,而是底板本身的上表面,作为放置平面,此时若需要对下层担架进行定位,可以另外利用螺钉穿过下层担架的支腿并与底板螺纹连接。
71.在伤员运送厢房组件的其他实施例中:悬垂连接件也可以是刚性杆,此时为了方便扣环与担架扶手配合,刚性杆的上端可以与顶板铰接,以方便转动刚性杆,或者是先将担架扶手穿过扣环,然后再将刚性杆顶端通过螺钉固定在顶板上。
72.在伤员运送厢房组件的其他实施例中:托架上承托担架扶手的可以不是弧形槽,而是u形槽,或者不设置支撑槽,直接利用托架的上表面进行支撑。
73.在伤员运送厢房组件的其他实施例中:支撑壁可以是水平设置。
74.在伤员运送厢房组件的其他实施例中:托架不是转动安装在上侧折叠板上,且上侧折叠板上不设置凹槽,托架是利用螺栓与上侧折叠板可拆连接,使用时安装,不使用时拆掉。
75.本实用新型中伤员运送厢房的实施例为:伤员运送厢房的具体结构与上述伤员运送厢房组件实施例中的伤员运送厢房相同,在此不再重述。
7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