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洗涤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10-26 00:07: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洗涤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洗涤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家用洗涤设备,如洗衣机或者洗碗机,在其内部容易有细菌、霉菌、微生物滋生繁殖,以及洗涤物品上也可能携带各种细菌、霉菌、微生物等会威胁到人体健康的生物。此外,如果将洗涤设备设置在光线不足的角落时,操作人员很难看到洗涤设备内部清洗的状况。现有技术中,由于洗涤设备内部是旋转的,因此很难在内部安装消毒灯或者照明灯,并且需要单独对消毒灯或者照明灯进行外接电源布置。有鉴于此,现有技术中的洗涤设备通常不设置内部光源。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1368096u公开了一种洗涤设备。该实用新型的洗涤设备包括安装在洗涤设备内部的固定壳体,在固定壳体内设置有磁体滑道,磁体滑道的两个端部设置有流水口,以允许洗涤水进入。在固定壳体上还设置了供电模块和与供电模块电连接的发光灯。供电模块包括永磁体和线圈,线圈绕设于磁体滑道的外侧,永磁体设置在磁体滑道内。在洗涤水的作用下永磁体可沿磁体滑道往复运动,以在线圈内产生电能,继而向发光灯供电。该洗涤设备通过利用内部水流产生电能,进而为发光灯提供电能,照亮洗涤设备内部,由于其无需引入外接电源进入洗涤设备的工作区域,降低了洗涤设备的设计难度与加工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洗涤设备的内部得到照明。然而,由于该设计方案必须利用洗涤水的动能才能实现发电,所以该方案中的供电模块布置方式比较局限,可利用范围较窄。
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供电模块布置不够灵活,应用面狭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洗涤设备,所述洗涤设备包括:壳体;风机,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风道中;和第一自发电模块,其包括导向部、缠绕在所述导向部的外侧上的线圈、和可在所述导向部的内腔中自由移动的磁性件,其中,所述第一自发电模块固定在所述风机的扇叶上并且定位成所述扇叶的旋转可驱动所述磁性件在所述导向部的内腔中移动以产生电力;或者所述第一自发电模块固定在所述风道中,并且在所述扇叶上设有第一磁性吸引体,所述第一自发电模块和所述第一磁性吸引体定位成当所述扇叶旋转时所述第一磁性吸引体可吸引所述磁性件在所述导向部的内腔中移动以产生电力。
6.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洗涤设备中,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风道中的风机和第一自发电模块。风机安装在壳体上的风道中,风道为与洗涤设备的工作腔连通,风机在工作状态下,其扇叶会高速旋转,所以风机通过风道可以实现洗涤设备的工作腔内的空气流通。第一自发电模块包括导向部、线圈和磁性件。线圈缠绕在导向部的外侧上,磁性件可在导向部的内腔中自由移动。利用磁生电原理,可以使得第一自发电模块的线圈中能够产生电流。一种第一自发电模块的布置方式为:将第一自发电模块固定在风机的
扇叶上,并且将第一自发电模块定位成当扇叶的旋转时可驱动磁性件在导向部的内腔中移动,通过磁性件在导向部内腔中的移动使得线圈能够切割磁感应线,以便在线圈中产生电流,即实现了第一自发电模块发电的作用。另一种第一自发电模块的布置方式为:将第一自发电模块固定在风道中,并且在扇叶上设有第一磁性吸引体,第一自发电模块和第一磁性吸引体定位成当扇叶旋转时第一磁性吸引体可吸引磁性件在导向部的内腔中移动,通过磁性件在导向部内腔中的移动使得线圈能够切割磁感应线,以便在线圈中产生电流,也实现了第一自发电模块发电的作用。由此可见,该洗涤设备中的第一自发电模块利用了风机的动能来产生电能,并且第一自发电模块的布置方式的布置方式更加灵活,其应用范围更广。
7.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当所述第一自发电模块固定在所述风机的扇叶上时,所述洗涤设备还设有第二磁性件吸引体,并且所述第二磁性件吸引体固定在所述洗涤设备的静止位置上并且定位成当所述扇叶旋转时所述第二磁性吸引体也可驱动所述磁性件在所述导向部的内腔中移动以产生电力。当第一自发电模块固定在风机扇叶上时,在洗涤设备的静止位置上还设置有第二磁性吸引体,第二磁性吸引体在扇叶旋转时也可驱动磁性件在导向部的内腔中移动,以增强第一自发电模块的发电作用。通过设置可驱动磁性件在导向部的内腔中移动的第二磁性吸引体提高了第一自发电模块的发电效率。
8.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洗涤设备为洗碗机,所述洗碗机还包括:洗涤旋转构件,其配置成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第二自发电模块,其包括导向部、缠绕在所述导向部的外侧上的线圈、和可在所述导向部的内腔中自由移动的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吸引体,其中,所述第二自发电模块固定在所述洗涤旋转构件上,所述第三磁性件吸引体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或者所述第二自发电模块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三磁性件吸引体固定在所述洗涤旋转构件上;并且其中,所述第三磁性吸引体和所述第二自发电模块定位成当所述洗涤旋转构件旋转时所述第三磁性吸引体可吸引所述磁性件在所述导向部的内腔中移动以产生电力。洗碗机除了具有风机外,还具有洗涤旋转构件,通过在洗涤旋转构件上布置第二自发电模块和在壳体相应位置上布置第三磁性件吸引体,或者在洗涤旋转构件上布置第三磁性件吸引体和在壳体相应位置上布置第二自发电模块,来使第二自发电模块产生电力。即利用洗涤旋转构件与壳体的相对运动使得第三磁性吸引体可以驱动第二自发电模块中的磁性件在导向部的内腔中移动,来产生电力。使得自发电模块的布置方式更加灵活,且运用范围更广。
9.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洗涤旋转构件为喷淋臂或者转笼。喷淋臂为洗碗机工作腔内喷水或者喷气,起到洗涤或者干燥的作用。喷淋臂可持续旋转,以达到喷淋均匀的效果,同时提高清洁效果。转笼为放置待洗涤物品的构件,在洗地过程中可持续旋转,使得带洗涤物品能够充分接触到洗涤水,以提高洗涤效果。
10.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洗涤设备为洗衣机。自发电模块不仅可以用于洗碗机,还可用于洗衣机,由此可见,本方案的应用范围较广。
11.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自发电模块电连接有第一消毒组件。第一自发电模块设置在扇叶或者风道中,通过在第一发电模块上电连接第一消毒组件,以为第一消毒组件供电,即第一消毒组件也设置在扇叶或者风道中,该位置与洗涤设备的工作腔连通,这样即可实现了洗涤设备的工作腔内进行全面杀菌消毒的作用。
12.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消毒组件直接电连接到所述线圈
上,或者通过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线圈上,或者通过蓄电装置和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线圈上。第一消毒组件直接电连接线圈,可以使得第一消毒组件能够利用第一自发电组件发电,并且其连接方式简单,相应的结构也简单紧凑。第一消毒组件通过电路板电连接到线圈,可以使得供给第一消毒组件的电压稳定,从而保护第一消毒组件,进而延长了第一消毒组件的使用寿命。第一消毒组件通过电路板和蓄电装置电连接到线圈,可以使得供给第一消毒组件的电压稳定,并且能够存储电力,以便在洗涤设备不在工作的时候,第一消毒组件也可以给洗涤设备进行消毒。即使忘记将洗涤物品拿出也能保证洗涤物品的干净卫生,从而保障了用户的健康。
13.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自发电模块电连接有第二消毒组件。第二自发电模块设置在洗涤旋转构件上,通过在第二发电模块上电连接第二消毒组件,以为第二消毒组件供电,即第二消毒组件也设置在旋转构件上,该位置直接位于工作腔中,这样可以实现洗涤设备的工作腔内进行全面杀菌消毒的作用。
14.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消毒组件直接电连接到所述线圈上,或者通过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线圈上,或者通过蓄电装置和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线圈上。第二消毒组件直接电连接线圈,可以使得第二消毒组件能够利用第二自发电组件发电,并且其连接方式简单,相应的结构也简单紧凑。第二消毒组件通过电路板电连接到线圈,可以使得供给第二消毒组件的电压稳定,从而保护第二消毒组件,进而延长了第二消毒组件的使用寿命。第二消毒组件通过电路板和蓄电装置电连接到线圈,可以使得供给第二消毒组件的电压稳定,并且能够存储电力,以便在洗涤设备不在工作的时候,第二消毒组件也可以给洗涤设备进行消毒。即使忘记将洗涤物品拿出也能保证洗涤物品的干净卫生,从而保障了用户的健康。
15.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自发电模块电连接有第一照明组件。第一自发电模块设置在扇叶或者风道中,通过在第一发电模块上电连接第一照明组件,以为第一照明组件供电,这样可以实现洗涤设备的工作腔内的照明作用。
16.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自发电模块电连接有第二照明组件。第二自发电模块设置在洗涤旋转构件上,通过在第二发电模块上电连接第二照明组件,以为第二照明组件供电,这样可以使得洗涤设备工作腔内的光源更加充足,以使用户更加清晰的知道洗涤设备的洗涤状态,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调整洗涤参数,让洗涤设备的洗涤过程更加人性化。
17.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自发电模块电连接有第一消毒组件和第一照明组件。第一自发电模块设置在扇叶或者风道中,通过在第一发电模块上电连接第一消毒组件和第一照明组件,以为第一消毒组件供电和第一照明组件供电,第一消毒组件也设置在扇叶或者风道中,该位置与洗涤设备的工作腔连通,这样即可实现了洗涤设备的工作腔内进行全面杀菌消毒的作用。同时,第一照明组件也可以为工作腔内提供光源。
18.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自发电模块电连接有第二消毒组件和第二照明组件。第二自发电模块设置在洗涤旋转构件上,通过在第二发电模块上电连接第二消毒组件和第二照明组件,以为第二消毒组件和第二照明组件供电,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洗涤设备工作腔内的杀菌消毒效果更好,同时光源更加充足,以使用户更加清晰的知道洗涤设备的洗涤状态,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调整洗涤参数,让洗涤设备的洗涤过程更加人
性化,洗涤效果更加干净卫生。
19.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蓄电装置为蓄电池。通过蓄电池够存储电力,以便在洗涤设备不在工作的时候,第一消毒组件和第二消毒组件也可以给洗涤设备进行消毒。即使忘记将洗涤物品拿出也能保证洗涤物品的干净卫生,从而保障了用户的健康。而且蓄电池具有电压稳定、价格便宜、维护简单、质量稳定,可靠性高的优点。
20.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蓄电装置为蓄电电容。通过蓄电电容能够存储电力,以便在洗涤设备不在工作的时候,第一消毒组件和第二消毒组件也可以给洗涤设备进行消毒。即使忘记将洗涤物品拿出也能保证洗涤物品的干净卫生,从而保障了用户的健康。而且蓄电电容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时间短、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的特点。
附图说明
21.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22.图1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23.图2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自发电模块和消毒组件电连接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24.图3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自发电模块和消毒组件电连接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25.图4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自发电模块和消毒组件电连接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26.图5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第一自发电模块布置方式的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27.图6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第一自发电模块布置方式的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28.图7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第一自发电模块布置方式的第三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29.图8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第一自发电模块布置方式的第四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30.图9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第一自发电模块布置方式的第五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31.图10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32.图11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另一种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33.附图标记列表:1、洗衣机;11、壳体;12、风道;13、风机;131、电机;132、扇叶;14、第一自发电模块;141、导向部;141a、导向部第一端;141b、导向部第二端;142、磁性件;143、线圈;15、第一消毒组件;181、导线;182、电路板;183、蓄电装置;16、第一磁性件吸引体;17、第二磁性件吸引体;31、电磁阀;32、进水管;33、洗涤筒;34、洗衣机洗涤剂盒;2、洗碗机;22、洗碗机门;23a、转笼;23b、喷淋臂;24、第二自发电组件;25、第二消毒组件;26、第三磁性件吸引体。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
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6.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供电模块布置不够灵活,应用面狭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洗涤设备。洗涤设备包括:壳体11;风机13,其安装在壳体11上的风道12中;和第一自发电模块14,其包括导向部141、缠绕在导向部141的外侧上的线圈143、和可在导向部141的内腔中自由移动的磁性件142,其中,第一自发电模块14固定风机13的扇叶131上并且定位成扇叶131的旋转可驱动磁性件142在导向部141的内腔中移动以产生电力;或者第一自发电模块14固定在风道12中,并且在扇叶131上设有第一磁性吸引体16,第一自发电模块14和第一磁性吸引体16定位成当扇叶131旋转时第一磁性吸引体16可吸引磁性件142在导向部141的内腔中移动以产生电力。
38.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往复运动c”是指磁性件在导向部长度方向的往复运动。
39.第一种实施例
40.图1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平面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洗涤设备为洗衣机1,洗衣机1包括壳体11、风道12、风机13、容纳在壳体11中的洗涤筒33、电磁阀31、进水管32和洗涤剂盒34。如图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进水管32两端分别连接外部水源和洗涤剂盒34,用于向洗涤筒33内注入洗涤水。洗涤剂盒34用于盛放洗涤剂并且与洗涤筒33连通。当洗衣机1进行洗涤工作时,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磁阀31允许外部水源的水进入进水管32,并通过洗涤剂盒32向洗涤筒33内注入洗涤水。在洗衣机1的上部设有风机13,并且风机13沿大致水平方向(基于图1所示方向)布置。风机13通过风道12与洗涤筒33连通。风机13包括电机132和扇叶131。扇叶131沿着风机13的周向均匀分布,并且沿着风机13的径向延伸。当风机13工作时,电机132驱动扇叶131旋转,并且通过风道12给洗涤筒33通风。
41.如图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扇叶131上设置有第一自发电模块14,并且第一自发电模块14上还电连接有第一消毒组件15。第一消毒组件15可以设置为包括但不限于紫外线灯或深紫外线灯。替代地,第一消毒组件15可以替换为照明组件,例如led灯,或者同时设置有消毒组件和照明组件。
42.图2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自发电模块和消毒组件电连接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自发电组件14包括导向部141、线圈143和磁性件142。导向部141为大致长方体形状。替代地,导向部141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形状,例如中空的长圆柱体。导向部141沿其纵向(图2所示的水平方向)具有相对的导向部第一端141a和导向部第二端141b。导向部141内部为空腔结构,并且将该空腔结构的内表面设置为光滑的表面。在导向部141内部的空腔结构中容纳有磁性件142,并且允许磁性件142在内部空腔结构中沿其纵向自由移动。
43.如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磁性件142为与导向部141内腔形状相适应的
表面光滑的矩形体,并且在导向部第一端141a和导向部第二端141b之间可以自由移动。在本文中,将磁性件142在导向部第一端141a和导向部第二端141b之间的自由移动称为“往复运动c”。将导向部141内表面设置为光滑表面和将磁性件142外表面同样设置为光滑表面,可以减小磁性件142在导向部141内部往复运动时所经受的摩擦阻力,以提高往复运动的速度。
44.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在导向部141的内部,定位在导向部第一端141a和导向部第二端141b处设置有弹性垫片(图中未示出)以减缓磁性件142与导向部141内腔的刚性碰撞,一方面可以减少噪音,另一方面可以增强第一自发电组件14的结构稳定性,从而延长使用寿命。替代地,在导向部141的内部两端部设置有弹簧,能够使磁性件142在导向部141内腔中的往复运动的频次更高。既可以减振,又可以巧妙地利用动能和弹性势能共同驱动磁性件142在导向部141内部往复运动。
45.继续参照图2,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导向部141外侧,沿着导向部141纵向(基于图2所示方向)大致中间位置绕设有线圈143。磁性件142在导向部141内部的往复运动,可以使得绕设在导向部141外侧的线圈143中产生电流,即利用了磁生电原理。往复运动的快慢和频次的高低,可以影响线圈143中电流的大小。如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线圈143通过导线181连接有第一消毒组件15,以为第一消毒组件15提供电力。
46.图3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自发电模块和消毒组件电连接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另一种替代的实施例中,在第一自发电模块14和第一消毒组件15之间设置有电路板182。具体地,线圈143通过导线181连接有电路板182,电路板182上连接有第一消毒组件15。由于磁性件142在导向部141内部的往复运动为间隙性且不稳定的运动,具有不固定的速度和频次,因此线圈143中的电流大小也会不稳定。电路板182配置成控制电压,以防止瞬间高电压施加在第一消毒组件15上。通过在线圈143和消毒组件15之间设置电路板182因此可以使提供给第一消毒组件15的电压更加稳定,进而延长第一消毒组件15的使用寿命。
47.图4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自发电模块和消毒组件电连接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另一种替代的实施例中,在第一自发电模块14和第一消毒组件15之间设置有蓄电装置183和电路板182。具体地,线圈143通过导线181首先电连接到蓄电装置183,然后通过蓄电装置183再电连接电路板182,最后通过电路板182电连接第一消毒组件15。通过在线圈143和电路板182之间设置有蓄电装置183,可以存储在线圈143中产生的多余电力,使得该设计方案更加节能环保,同时又可以在磁性件142没有往复运动的时候,即线圈中没有电力产生的时候,也能够给第一消毒组件15提供电力。
48.图5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第一自发电模块布置方式的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任意一片扇叶131上设置有第一自发电模块14和与第一自发电模块14形成一体结构的第一消毒组件15。替代地,还可以在多个扇叶131上设置有第一自发电模块14。第一自发电模块14沿着扇叶131径向布置,并且将导向部第一端141a定位靠近风机13的中心,导向部第二端141b定位靠近风机13的外周。基于图5所示方向,在竖直方向上(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导向部第一端141a设置在低于导向部第二端141b的位置上。
49.优选地,风机13具有间隙性工作模式,并且在间隙性工作模式中,可以高频次地间
隙性工作。当风机13高速旋转时,设在扇叶131上的第一自发电模块14中的磁性件142在导向部141内部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会移动并抵靠在导向部第二端141b端部上。当风机13停止旋转时,磁性件142由于重力的作用会移动到导向部第一端141a端部。磁性件142的上述移动过程导致线圈143切割磁感应线而在线圈143中产生电流。由于风机13设置为间隔性工作元件,因此,磁性件142可以在导向部141内部往复运动,以在线圈143中产生电力。
50.图6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第一自发电模块布置方式的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靠近风机中心处的壳体11或者风机13的支架上(相对于壳体为静止位置)还设置有第二磁性吸引体17。替代地,第二磁性吸引体17还可以设置在其他合适的静止位置上,例如靠近导向部第一端141a的旋转轨迹处的壳体11上或者风机13的支架上;或者在靠近导向部第一端141a的旋转轨迹处的壳体11上或者风机13的支架上涂上磁性材料,以取代第二磁性吸引体17。第二磁性吸引体17具有吸引磁性件142往导向部第一端141a运动的力,以在风机13停止旋转时,让磁性件142运动到导向部第一端141a。通过设置第二磁吸引体17,可以驱动磁性件142在导向部内部往导向部第一端141a运动,以达到增强磁性件142运动的速度,提高第一自发电模块14的发电效果。
51.图7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第一自发电模块布置方式的第三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第一种替代地实施例中,在扇叶131上设置第一磁性吸引体16,第一磁性吸引体16设置在靠近风机13外周的位置上。替代地,第一磁性吸引体16也可以布置在扇叶131的其他合适位置上,例如,扇叶131的大致中间位置。将第一自发电模块14设置在靠近第一磁性吸引体16的风道上,并且第一自发电模块14沿着第一磁性吸引体16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布置。当风机13高速旋转时,扇叶131带着第一磁性吸引体16旋转,当第一磁性吸引体16经过第一自发电模块14时,吸引磁性件142在导向部第一端141a和导向部第二端141b之间往复运动。
52.继续参照图7,在一种或者多种实施例中。第一自发电模块14上电连接有第一消毒组件15,并且第一消毒组件15与第一自发电模块14形成一体,以使得结构紧凑,便于模块化生产。替代地,由于风道12为相对静止的状态,第一消毒组件15也可以与第一自发电模块14分体设置于风道12中,这种设计方案使得第一消毒组件15的布置更加灵活,以满足不同布置方式的需求,提高消毒组件和自发电组件布置的灵活性,增强其适用范围。
53.图8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第一自发电模块布置方式的第四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第二种替代地实施例中,在扇叶131上设置第一磁性吸引体16,第一磁性吸引体16设置在扇叶131的根部(即靠近风机13中心的位置)。替代地,第一磁性吸引体16也可以布置在扇叶131的其他合适位置上,例如,扇叶131的大致中间位置。第一自发电模块14设置在靠近第一磁性吸引体16的风道上或者风机13的支架上,并且定位成靠近风机13的中心。从俯视方向上看,第一自发电模块14沿着风机13的径向布置,并且穿过风机13的中心。当风机13高速旋转时,扇叶131带着第一磁性吸引体16旋转,当第一磁性吸引体16移动到大致处于磁性件142的纵向方向上的位置中时,可吸引磁性件142在导向部第一端141a和导向部第二端141b之间往复运动。对于第一消毒组件15的布置方式与前面描述的方案大体相同,不再进行赘述。
54.图9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第一自发电模块布置方式的第五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第三种替代地实施例中,在扇叶131上设置第一磁性吸引体16,第一磁性吸引
体16设置在靠近风机13外周的位置上。替代地,第一磁性吸引体16也可以扇叶131的其他合适位置上,例如,扇叶131的大致中间位置。第一自发电模块14设置在靠近第一磁性吸引体16的风道上或者风机13的支架上,并且将第一自发电组件14定位成导向部第一端141a靠近第一磁性吸引体16,导向部第二端141b远离第一磁性吸引体16。基于图9所示方向,第一自发电组件14设置成导向部第一端141a在竖直方向上高于导向部第二端141b。当风机13高速旋转时,扇叶131带着第一磁性吸引体16旋转,当第一磁性吸引体16靠近第一自发电组件14时,吸引磁性件142移动到导向部第一端141a;当第一磁性吸引体16远离第一自发电组件14时,吸引磁性件142由于重力的作用移动到导向部第二端141b。这样实现了磁性件142在导向部第一端141a和导向部第二端141b之间往复运动。对于第一消毒组件15的布置方式与前面描述的方案大体相同,不再进行赘述。
55.第二种实施例:
56.图10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另一种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0-11所示,在一种或者多种实施例中,洗涤设备为洗碗机2。如图10-11所示,在一种或者多种实施例中,洗碗机2为大致正方体的箱体结构,并且包括壳体11。在壳体11前侧铰接有洗碗机门22,用于餐具的拿取与放置。在壳体11顶部设置有风机13、风道(图中未示出)、第一自发电组件14和第一消毒组件15。对于第一自发电组件14和第一消毒组件15在风机13及风道中的布置方式与第一种实施例洗衣机中的布置方式大体相同,不再进行赘述。
57.如图10-11所示,在一种或者多种实施例中,在壳体11内部设有洗涤工作腔,在工作腔底部设置有洗涤旋转构件。洗涤旋转构件水平设置在工作腔底部大致中间位置上,并且配置成在洗地过程中可相对与壳体11旋转。如图10-11所示,在洗涤旋转构件上设置有第二自发电模块24和第二消毒组件25。第二自发电模块24结构与第一自发电模块14结构一致,第二消毒组件25与第一消毒组件15的结构也一致,并且第二自发电模块24和第二消毒组件25的电连接方式大致同第一自发电模块14和第一消毒组件15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再进行赘述。
58.如图10所示,在一种或者多种实施例中,洗涤旋转构件为转笼23a。转笼23a大致为圆盘装结构。替代的,转笼23a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的结构,如多边形。如图10所示,在一种或者多种实施例中,第二自发电模块24布置在转笼23a的外周上,并且第二自发电模块24沿转笼23a的外周大致水平布置。替代的,第二自发电模块24水平布置在转笼23a的其他合适的位置上,例如转笼23a下平面上。在洗涤工作腔底部靠近第二自发电模块24处设置有第三磁性吸引体26。在转笼23a转动时,第三磁性吸引体26吸引第二自发电模块24中的磁性件在导向部两端往复运动,以在线圈中产生电力,给第二消毒组件25供电。替代的,在第二自发电模块24和第三磁性吸引体26相对位置关系不变的基础上,可以互换第二自发电模块24和第三磁性吸引体26的布置位置,即第二自发电模块24布置在洗涤工作腔底部,第三磁性吸引体26布置在转笼23a上。
59.如图11所示,在一种替代的实施例中,洗涤旋转构件为喷淋臂23b。喷淋臂23b的中心为圆盘状结构,在圆盘外周上沿圆盘径向向外延伸出四条长臂结构,并且四条长臂结构形成大致为十字的形状。替代的,长臂结构也可以设置为三条,五条、六条等数量。如图11所示,在一种或者多种实施例中,第二自发电模块24布置在喷淋臂23b的长臂结构的大致中间
位置上,并且第二自发电模块24沿喷淋臂23b的径向布置。替代的,第二自发电模块24水平布置在喷淋臂23b的其他合适的位置上,例如喷淋臂23b外端部或者内端部。第二自发电模块24定位成在竖直方向上一端高另一端低的状态,在洗涤工作腔底部靠近第二自发电模块24高的一端处设置有第三磁性吸引体26。
60.继续参考图11,在喷淋臂23b转动带动第二自发电模块24高的一端靠近第三磁性吸引体26时,第三磁性吸引体26吸引第二自发电模块24中的磁性件在导向部中运动到高的一端;在喷淋臂23b转动带动第二自发电模块24高的一端远离第三磁性吸引体26时,第二自发电模块24中的磁性件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到导向部中低的一端,这样可以使磁性件在第二自发电模块24高的一端和低的一端之间往复运动,以在线圈中产生电力,给第二消毒组件25供电。替代的,在第二自发电模块24和第三磁性吸引体26相对位置关系不变的基础上,可以互换第二自发电模块24和第三磁性吸引体26的布置位置,即第二自发电模块24布置在洗涤工作腔底部,第三磁性吸引体26布置在喷淋臂23b上。
61.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不同实施例的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也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