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交叉层压膜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0-25 21:08: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交叉层压膜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结构。


背景技术:

2.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现有的防水卷材虽然基本都是采用多种材料复合制作而成,但是各种材料之间的粘合连接稳定性不足,在卷材使用过程中,若是长期受到液体的浸泡或者其他腐蚀物的侵蚀,将会严重降低卷材的使用寿命,对此需要设计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防水卷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交叉层压膜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结构,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交叉层压膜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结构,包括:防水卷材本体,防水卷材本体包括有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纤维网格布层,纤维网格布层的表面连接有自粘沥青层,自粘沥青层的表面设置有阻燃层,所述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与纤维网格布层接触连接的一面均匀安装有多个三角凸块,三角凸块材质与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相同,所述三角凸块与纤维网格布层表面的网格相互插接,所述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朝向地面一侧的阻燃层表面设置有防腐层,另一侧阻燃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卷材本体的两端连接有连接板。
5.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防水卷材本体接触的一侧设置有自粘沥青层。
6.优选的,所述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包括括沥青油、芳烃油、sbs合成橡胶、树脂、辅料、填充料。
7.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开设有贯穿的杆槽,杆槽顶的连接板内部开合有直径大于杆槽的转柄槽,所述转柄槽内部设置有转柄,转柄底端连接有设置在杆槽内部的调节螺杆,所述杆槽内侧顶部开设有内螺纹槽,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在内螺纹槽中,所述调节螺杆的底端连接有定位杆,定位杆底端设置为锥形结构。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组滑杆,与之连接对应的其他连接板上开设有滑槽,滑杆与滑槽之间的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滑杆、滑槽可设置为t型结构。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叉层压膜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结构,在防水卷材本体内部上下侧对称设置有紧密连接的纤维网格布层、自粘沥青层以及阻燃层,可有效的提高自粘沥青层内部结构连接的稳定性,同时设置阻燃层、防水层和防腐层充分提高防水卷材本体自身的耐腐蚀防护能力;通过在防水卷材本体的两端设置连接板进行防水卷材本体之间的拆
卸连接,便于大面积的铺设使用,以及设置定位杆对防水卷材本体铺设时进行定位,进一步提高使用时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11.图1为交叉层压膜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交叉层压膜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结构中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交叉层压膜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结构中连接板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图1中a1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附图中:防水卷材本体10,连接板11,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12,纤维网格布层13,自粘沥青层14,阻燃层15,防水层16,防腐层17,三角凸块18,滑杆19,转柄槽20,杆槽21,调节螺杆22,内螺纹槽23,转柄24,定位杆25。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18.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交叉层压膜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结构的结构图,包括:防水卷材本体10,防水卷材本体10包括有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12,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1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纤维网格布层13,纤维网格布层13的表面连接有自粘沥青层14,自粘沥青层14的表面设置有阻燃层15,利用自粘沥青层14自身的粘结作用,可确保阻燃层15、纤维网格布层13稳定的贴合连接在自粘沥青层14的两侧表面,同时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12与纤维网格布层13接触连接的一面均匀安装有多个三角凸块18,三角凸块18材质与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12相同,利用三角凸块18的凸起结构与纤维网格布层13表面的网格相互插接,从而提高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12与纤维网格布层13接触连接后的稳固性,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12朝向地面一侧的阻燃层15表面设置有防腐层17,防腐层17用于降低地面中腐蚀物对防水卷材本体10的侵蚀,另一侧阻燃层15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层16,防水层16用于实现防水卷材本体10的防水功能,同时在防水卷材本体10的两端连接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用于进一步固定防水卷材本体10内部各材料层的稳定,连接板11与防水卷材本体10接触的一侧设置有自粘沥青层14,通过自粘沥青层14的粘接作用,便于实现连接板11余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12、纤维网格布层13、自粘沥青层14、阻燃层15、防水层16以及防腐层17之间的稳定连接;
19.所述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12包括括沥青油、芳烃油、sbs合成橡胶、树脂、辅料、填充料,通过将上述材料采用交叉层压叠合工艺制成的高强度hdpe膜,实现防水卷材本体10高强度,高耐热性,热尺寸稳定的特点。
20.参照2-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11的两端开设有贯穿的杆槽21,杆槽21顶的连接板11内部开合有直径大于杆槽21的转柄槽20,转柄槽20内部设置有转柄24,转柄24底端连接有设置在杆槽21内部的调节螺杆22,在杆槽21内侧顶部开设有内螺纹槽23,且调节螺杆22螺纹连接在内螺纹槽23中,通过手动转动转柄24控制调节螺杆22在内螺
纹槽23内部旋转,实现对调节螺杆22的高度调节,调节螺杆22的底端连接有定位杆25,定位杆25底端设置为锥形结构,在防水卷材本体10进行铺设时,根据地面的状况,控制定位杆25的延伸距离,选择是否使用定位杆25进行定位;
21.连接板11的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组滑杆19,与之连接对应的其他连接板11上开设有滑槽,利用滑杆19与滑槽之间的滑动连接,实现多块防水卷材本体10之间的稳定拆卸连接,所述滑杆19、滑槽可设置为t型结构,用于提高连接后的稳定。
22.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交叉层压膜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滑杆19与滑槽之间的滑动连接,将多块防水卷材本体10进行铺设使用,然后防水卷材本体10在进行展开时,防水层16一面朝向,防腐层17一面向下,根据地面的状况,选择转动杆槽21控制定位杆25是否进行定位操作,同时防水卷材本体10内部之间的连接通过自粘沥青层14进行稳定的粘接,防水层16与防腐层17将防水卷材本体10整体进行有效的防护。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交叉层压膜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卷材本体,防水卷材本体包括有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纤维网格布层,纤维网格布层的表面连接有自粘沥青层,自粘沥青层的表面设置有阻燃层,所述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与纤维网格布层接触连接的一面均匀安装有多个三角凸块,三角凸块材质与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相同,所述三角凸块与纤维网格布层表面的网格相互插接,所述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朝向地面一侧的阻燃层表面设置有防腐层,另一侧阻燃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卷材本体的两端连接有连接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层压膜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防水卷材本体接触的一侧设置有自粘沥青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叉层压膜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开设有贯穿的杆槽,杆槽顶的连接板内部开设有直径大于杆槽的转柄槽,所述转柄槽内部设置有转柄,转柄底端连接有设置在杆槽内部的调节螺杆,所述杆槽内侧顶部开设有内螺纹槽,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在内螺纹槽中,所述调节螺杆的底端连接有定位杆,定位杆底端设置为锥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叉层压膜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组滑杆,与之连接对应的其他连接板上开设有滑槽,滑杆与滑槽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叉层压膜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滑槽可设置为t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水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交叉层压膜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结构,包括:防水卷材本体,防水卷材本体包括有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纤维网格布层,纤维网格布层的表面连接有自粘沥青层,自粘沥青层的表面设置有阻燃层,所述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与纤维网格布层接触连接的一面均匀安装有多个三角凸块,所述三角凸块与纤维网格布层表面的网格相互插接,所述强力交叉高分子膜基层朝向地面一侧的阻燃层表面设置有防腐层,另一侧阻燃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卷材本体的两端连接有连接板。本结构内部连接稳定,外部连接便利,自身防护能力强。护能力强。护能力强。


技术研发人员:廖庆灯 张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沃弗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4
技术公布日:2022/10/2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