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抗疲劳和自排水功能的沥青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0-25 20:19: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路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抗疲劳和自排水功能的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2.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交通的巨大变化,大交通量、重载超载车辆等日益增多,因此对公路路面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雨天时路面的摩擦系数降低约40%,导致刹车距离大幅增加;路面车辆行驶溅起的水雾会导致跟车行驶能见度衰减30%以上。因此,路表积水成为雨天事故的主要危险源,路面排水成了增进交通安全符合逻辑的选择,因此,提出一种具有抗疲劳和自排水功能的沥青路面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抗疲劳和自排水功能的沥青路面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具有抗疲劳和自排水功能的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底层,所述底层的上方铺设有基层,所述基层的上方铺设有抗疲劳层,所述抗疲劳层的上方铺设有下承层,所述下承层的上方铺设有表面层,所述下承层的上表面沿路面的长度方向等距开设有排水沟。
8.进一步地,所述底层为水泥改善土层,所述基层为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层,所述抗疲劳层为细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层,所述下承层为连续级配高劲度沥青混凝土层,所述表面层的材质为排水性沥青pac-13。
9.进一步地,所述底层、基层、抗疲劳层、下承层和表面层的厚度之比约为20:20:3:8:1,所述表面层的厚度大于2厘米。
10.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沟呈梯形设置,且其内部填充有排水沥青混合料。
11.进一步地,所述下承层和排水沟的上表面均铺设有防水粘结层,所述防水粘结层为改性乳化沥青层。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抗疲劳和自排水功能的沥青路面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表面层为排水性沥青pac-13,使得路面的积水能够从表面层向路面两侧流出,通过设置在表面层下方的排水沟,进一步增强了排水性能,通过设置防水粘结层,能够有效阻挡积水渗入到下承层及基层中,避免雨水侵蚀路面结构,通过设置抗疲劳层,能够抑制反射裂缝、抵抗剪应力,改善沥青路面的抗疲劳开裂性能,通过设置底层和基层,使得沥青路面具有较好的抗疲劳和排水性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底层;2、基层;3、抗疲劳层;4、下承层;5、表面层;6、排水沟;7、防水粘结层。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实施例
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具有抗疲劳和自排水功能的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底层1,底层1的上方铺设有基层2,基层2的上方铺设有抗疲劳层3,抗疲劳层3的上方铺设有下承层4,下承层4的上方铺设有表面层5,下承层4的上表面沿路面的长度方向等距开设有排水沟6,综上可知,通过在下承层4和表面层5之间开设排水沟6,便于渗入路面的积水排走,通过公路铺设地的平均降雨情况决定排水沟6的间距,排水沟6的间距应该在2-10米之间,通过抗疲劳层3的设置,能够起到保护路面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效果。
20.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层1为水泥改善土层,基层2为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层,抗疲劳层3为细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层,下承层4为连续级配高劲度沥青混凝土层,表面层5的材质为排水性沥青pac-13,通过水泥改善土层或石灰改善土层的底层1和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基层2,使得该路面的基础稳定,沥青路面不易与底下的土层开裂分离,通过设细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层的抗疲劳层3具有良好的应力分散能力,能够抑制反射裂缝、抵抗剪应力,改善了沥青路面的抗疲劳开裂性能,通过设置连续级配高劲度沥青混凝土层的下承层4,能够承担较大的路面压力,降低路面碎裂的几率,通过设置排水性沥青pac-13材质的表面层5,渗水性好,不易在路面积水,减少积水反光和溅射出水雾。
21.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层1、基层2、抗疲劳层3、下承层4和表面层5的厚度之比约为20:20:3:8:1,表面层5的厚度大于2厘米,通过设置底层1和基层2的厚度较大,保护路基,避免路基损坏,抗疲劳层3的厚度不应少于下承层4的四分之一厚度。
22.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水沟6呈梯形设置,且其内部填充有排水沥青混合料,排水沥青混合料的设置,能够较少的影响排水沟6的性能,使得排水通畅。
23.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下承层4和排水沟6的上表面均铺设有防水粘结层7,防水粘结层7为改性乳化沥青层,因为改性乳化沥青的防水性能较好,所以能够较好的降低雨水渗入到下方的几率。
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抗疲劳和自排水功能的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底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1)的上方铺设有基层(2),所述基层(2)的上方铺设有抗疲劳层(3),所述抗疲劳层(3)的上方铺设有下承层(4),所述下承层(4)的上方铺设有表面层(5),所述下承层(4)的上表面沿路面的长度方向等距开设有排水沟(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疲劳和自排水功能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1)为水泥改善土层,所述基层(2)为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层,所述抗疲劳层(3)为细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层,所述下承层(4)为连续级配高劲度沥青混凝土层,所述表面层(5)的材质为排水性沥青pac-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疲劳和自排水功能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1)、基层(2)、抗疲劳层(3)、下承层(4)和表面层(5)的厚度之比约为20:20:3:8:1,所述表面层(5)的厚度大于2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疲劳和自排水功能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6)呈梯形设置,且其内部填充有排水沥青混合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疲劳和自排水功能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承层(4)和排水沟(6)的上表面均铺设有防水粘结层(7),所述防水粘结层(7)为改性乳化沥青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路面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抗疲劳和自排水功能的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底层,所述底层的上方铺设有基层,所述基层的上方铺设有抗疲劳层,所述抗疲劳层的上方铺设有下承层,所述下承层的上方铺设有表面层,所述下承层的上表面沿路面的长度方向等距开设有排水沟。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表面层为排水性沥青PAC-13,使得路面的积水能够从表面层向路面两侧流出,通过设置在表面层下方的排水沟,进一步增强了排水性能,通过设置防水粘结层,能够有效阻挡积水渗入到下承层及基层中,避免雨水侵蚀路面结构,通过设置抗疲劳层,能够抑制反射裂缝、抵抗剪应力,改善沥青路面的抗疲劳开裂性能,使得沥青路面具有较好的抗疲劳和排水性能。劳和排水性能。劳和排水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黄美琴 李苏醒 冯春松 蒋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0
技术公布日:2022/10/2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